《九龙天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九龙天棺- 第3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现在立刻就动身离开,我又感觉到有些不甘心。我思量了一下,觉得保险起见的话,一会儿见到来人我还是不要说出自己的真实身份。尽管谭家的人不可能全都认识我, 但还是稳妥一些比较好。

    大概十分钟之后,一个瘦高个走了进来, 这个人其实不是很瘦,但是因为太高了,因此显得他的身材十分的消瘦。我看着他的身高保守估计应该超过一米九五,在进门的时候,他都会下意识的低一下头。

    中年人一见他走进来,急忙起身介绍,先是指了指我说道,“阿细,就是这位老板,对你那副沙漠的画感兴趣。”我一听中年人对这瘦高个的称呼,就不由得想笑,把他称呼成阿细简直是太形象了。

    阿细走过来跟我握了握手,“您好您好,一看您就是行家,这幅画绝对精品!”

    阿细张嘴一说话, 我就是不由得一愣,他说的不是四川话,也不是川味的普通话,而是满嘴的京片子。

    随即我笑了笑说道:“听您这口音,可够靠北的,大老远跑到这做生意?”

    阿细听我一开口也是北方口音,不由得也是一怔,然后笑了,“嘿嘿,没想到在这碰上老乡了,这真是

    缘分了。您怎么称呼?”

    我的心里一顿,脑子立刻飞速的运转,我不打算说出自己得真实姓名,准备编个名字,可是我临时起意,刹那间竟然没想起来合适的。正在心中焦急,忽然间成阳两个字出现在了我的脑子里,便立刻说道:“我叫成阳。您呢?”

    “赵希伟。”阿细说道,“成阳?”他笑了笑,“你跟成龙是亲戚吧?”我摆了摆手刚想笑,可是脑子里忽然间想起了成阳这个名字的出处。我想起了祖宅地下的那口棺材,以及那个牌位,而牌位上的名字,就是成阳。

    想到自己忙中出乱的起了一个死人的名字,在加上这次自己出门本来心里就有些没底,让我有些心烦意乱,这是不是一种不好的预兆。想到这些,我的脸上不自觉地也变了变。

    阿细看到我的反应,以为是自己开的玩笑让我不舒服了,就赶紧解释,“成兄弟,别介意,我就是开个玩笑,玩笑!”

    我笑着摆了摆手,“没关系,赵老板。”

    阿细一听就对我说道,“不用这么客气,你就像他们一样叫我阿细就好。”

    “那,好吧,”我点了点头,然后,我回头指了指橱窗里挂着的那幅画,“这幅画是你画的?”

    阿细一听就连连摆手,“我可没有这个脑子,这画我可是花大价钱从高人手里买来的。”

    “高人?”我一听来了兴致,“什么高人?”我以为真的是倒斗圈土耙子里的高手呢,可我一听才知道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阿细跟我唾沫横飞的白话着,“这画的作者那可是著名的旅美大画家约翰冯,怎么样?听说过没有?”见我摇了摇头,就接着说道:“成兄弟,你可能不太留意当前国外的绘画圈子,这约翰冯那可是当前最炙手可热的华裔画家。据说这幅画,”说着,阿细站起身来一指,“这幅画那可是取景于埃及的大沙漠深处,那里人迹罕至,鸟不拉屎。。。。。。”

    我一听就知道这家伙在胡说八道的想咋呼我,然后卖高价。这根本不是什么埃及沙漠,我绝对没有看错,这就是把我们困在城下单桓古国卫城!从阿细的表现来看,我觉得他对画面上的东

    西一窍不通,因此我推断他和谭家应该没有什么关系。

    我抬手打断了他的话,“阿细,你不仗义啊,刚才你还说咱们算老乡,有缘分,怎么?现在忽悠起老乡来了?”

    “怎么会?”阿细满脸的无辜,“我说的都是实话啊!”

    我笑了笑,决定忽悠他一次。于是也信口开河的说道:“从这幅画面上阳光照射在沙子上的角度来看,这里绝对不会是非洲东北部,从天象和地形上看,这里应该是新疆东北部吧。”其实这都是我编的,从画上我根本看不出来这些,只是我知道答案,所以过程可以随意发挥。

    阿细被我说的一愣,随即无奈的点了点头,“厉害厉害!这次是遇到行家了!”然后走到了那幅画的前面,伸手把画的背面掀起了一角,那里有一处被抹掉的痕迹。阿细指了指那里说道:“其实原本这画上画的是哪里,我根本看不出来,但是这里原本写着三个字。”

    “什么字?”我立刻接口问道。

    阿细答道:“是古尔班三个字。一般油画说是从外国来的,能卖个好价格。国内的就差点,所以我就把这三个字给抹去了。”

    我伸手把画摘了下来, 放在桌上仔细的检查。没注意阿细慢慢的蹭了过来,然后他低下头在我的耳边轻声的问了一句,“成兄弟是圈里的人吧?”

    我抬头诧异的看了他一眼,“什么圈里圈外的,你什么意思?”

    阿细暧昧的笑了笑,“我干这一行也好多年了,光在送仙桥就小十年了,以前在潘家园我也带干过六七年,别的本事没有,看人还行。从你刚才的动作和眼神,还有说话,我看你十有八九是土行的吧?”

    听阿细这么一说,我表面上不露声色,但是心里却是一惊。这土行(hang)是一种避人耳目的称呼,因为倒斗的人也被称为土耙子,所以隐晦的叫法就是干土行的。我没想到自己这么小心,还是被人看了出来。这说明我的经验还是太不够了。

    但是既然被人看出来了,再藏着掖着也没意思了。但我既没承认也没否认,而是漫不经心的问道:“你还在潘家园干过?”

    (本章完)

 第三十五章 打探信息

    (全本小说网,HTTPS://。)

    “干过!”阿细点了点头,“我入行就是在潘家园。/全本小说网/https://。/后来,出了点事,就来到了四川。也没别的本事,就还干老本行。不过送仙桥这的行市也不错,钱也不少挣。”

    我点了点头,继续看着眼前的话。阿细继续倒了杯茶递了过来,“没想到成兄弟年纪不大,竟然是土行的人,果然是英雄少年。”我听了心里觉得好笑,干这行的跟英雄可沾不上边。然后,他沉默了一会儿,接着突然开口问道:“成兄弟应该是北边来的,不知道家门盘向啊?”

    阿细这句话说问出来,我的心里立刻就是一动。我听二叔跟我讲过,这家门盘向是圈内的一句行话,意思就是问对方所处的势力。早年间在土耙子间流传,现如今在古玩圈里有的时候也会有人说。

    我明白阿细这句话问出来的目的,这个家伙是在试探我。我觉得如果能和这个家伙搞好关系,取得他的信任。应该对打探谭家有所帮助,毕竟阿细干这行年头不管了,在这方面的人脉是我所不具备的。否则,我一个人很难找到谭家的踪迹。

    我镇定的喝了口茶,然后看了看阿细,淡淡的说道,“山西,支点!”

    阿细一听脸色就是一变,“莫非,是山西的聂家!”我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心里暗道真悬。万幸这两句二叔曾经给我讲过,阿细要是要是说点别的,我对不上来,那可就丢人了。因为二叔跟我提过如果有事可以信任聂振云,所以我干脆谎称自己是聂家的人。

    阿细脸上惊奇的神色还没褪去,冲我抱了抱拳,“失敬失敬,没想到兄弟竟然是四大家族的人,真是幸会。只是成阳兄弟你这普通话说的不错,没有山西口音,所以我就没想到。”

    我笑着摆了摆手,假模假式的表示谦虚,“我常年在北京,以及周边一带,所以,说话并没有什么口音。”

    “在北京?”阿细对我说道:“那汤家的人想必你也认识了?”

    “打过交道!”我点头承认,不过我这句话说的是事实。

    听我这么一说,阿细的眼睛里更是充满了羡慕的神色,“今天能认识成阳兄弟真是太好了,以后有什么好东西,千万想着照顾一下老哥我!”

    “好说好说。

    ”我没想到这拉大旗作虎皮的效果这么好。不过,这四大家族确实在圈内有着超然的地位,倒腾古玩的如果能和四大家族中的任意一家搭上线,那就发达了。阿细有些兴奋的拍了拍眼前的画,“你要是喜欢这个,今天老哥就当见面礼送给你了!”

    我连连摆手,“哎,这不好,无功不受禄啊!”

    “哎呀,你就不要客气了!”阿细还在坚持。

    我不想再纠缠这些俗套浪费时间,就直接把画卷了卷塞回了阿细的手里,“这样,画你先替我保管,我以后再来拿。现在我有另外一件事请你帮忙。”

    我这样一说,阿细也只得作罢,点了点头问道,“什么事?”

    我有些警惕的看了看周围,阿细会意,连忙起身,“走吧,咱们找个地方坐坐。”

    我们和画室的店主打了个招呼,就径直走出了送仙桥古玩市场,来到了旁边的不远处的一间茶馆。

    说到这成都的茶馆,那可以算是成都一景。有句俗话叫:“四川茶馆甲天下,成都茶馆甲四川。”轻松悠闲的生活节奏,让喝茶成了人们消磨时间的娱乐方式。民国时期,黄炎培访问四川的时候,就写过这样两句打油诗,“一个人无事大街数石板,两个人进茶铺从早坐到晚。”由此可见一斑。

    阿细领我在茶馆的最里面找了个安静的地方,要了一壶龙井。然后就开口问道:“不知道成阳兄弟有什么事需要我帮忙的?”

    我想了一下,开口说道:“赵哥,你在成都这么多年,对谭家的情况熟悉吗?”

    “谭家?”阿细微微的皱了皱眉,“我倒是知道一点,毕竟在成都干这一行这么多年,不过也是知道的很少。谭家行事极为低调,而且基本上不到送仙桥市场上来。”

    这我倒是没听明白,就抬头看了看阿细,他接着说道:“成兄弟,想必你也了解,谭家这种家族如果有东西出手必然有自己特殊的渠道,而且这种行当兔子不吃窝边草,就算要拿到市场上来,也会选择比较远的地方,比如山东、北京甚至是广州。”

    我点了点头,他说的倒是很有道理。见我没有说话,阿细压低声音接着问道:“成兄弟,你打听谭家的事,是不是聂家和

    谭家之间有什么事情?”

    “没什么事。”我摆了摆手,然后对他说道,“另外我对你说的这些,你也不要跟别人说。”

    “明白明白!”阿细点了点头,“不该问的不问,不该说的不说。这规矩我懂。”

    我开口问道:“你知不知道,一般在哪能找到谭家的人?”

    阿细低头想了一下,对我说道:“我没跟谭家的人打过交道,也不认识谭家的人,不过,我知道谭家在骡马市那里开了一家茶楼,好像叫什么谭照阁。”

    这个消息倒是让我小小的激动了一下,有了一个目标,至少可以让我不再像没头苍蝇一样乱撞了。我从心里记下这个茶楼的名字,然后问道:“赵哥,你对那里熟悉吗?能不能带我过去看看。”

    阿细一听,微微一怔,脸上露出了难色,然后迟疑着对我说道:“成兄弟,我确实想帮你,可是我也为难。聂家我惹不起,谭家我同样惹不起,毕竟我还要在这个行里混呢!所以,我实在不便出面。”

    人家说的在理,我也不能逼迫他。阿细告诉我,谭照阁就在东大街钟楼附近。临分开的时候,阿细给我留下了他的手机号,说是如果必要的话,他可以在背后帮助我。

    我拿着他的名片,不由得苦笑,看来这种事情指望不上别人,还得自己上。此时天色已经不早了,而且,我的身体还是不太舒服,我决定明天一早再前往谭照阁。

    告别了阿细,我坐上了回酒店的出租车。坐在车上,我的精神一松懈下来,昨天那种不适的感觉又涌了上来。我摸了摸额头,好在没有发烧,但是身体仿佛被抽空,一点力气都没有。

    一回到酒店房间,我就一头倒在床上,沉沉的睡去了。等我在睁开眼的时候,外面天色完全黑了下来,我看了看时间,已经是晚上八点半了。

    晚饭还没吃,肚子饿的咕咕直叫,我真是佩服自己这个没心没肺的肚子,不管多难受,它该饿就饿,该吃就吃。

    我起身洗了把脸走出酒店,夜晚的街道微风徐徐,感觉很舒服。白天的不适似乎也消失了。我再次走进酒店对面的小吃店,仍旧叫了一碗面,店里的老板娘似乎还记得我,冲我友善的笑了笑。

    (本章完)

 第三十六章 谭照阁

    (全本小说网,HTTPS://。)

    吃完饭,走出了小吃店,我站在灯火通明的街道上,心里有一种十分放松的感觉 。全本小说网,HTTPS://。.COm;难得有一个人这样惬意的时候,我突然间很像在附近走走,散散步。

    打定主意,我选择一个方向,就沿着街道慢慢的往前走去。

    一边走着,我一边在心里盘算着明天去谭照阁的事情。但是想了半天,也没什么好的思路,只好暂时放到一边,还是明天到了那里在随机应变吧。我又给二叔打了个电话,问他贵州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了?有没有找到谭曜坤?

    二叔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告诉我有些眉目了,回头有了结果再告诉我。他问我在什么地方,我谎称自己跟同学在一起玩。

    挂了电话,拐了个弯。前面有不少的路边摊。不过这里的路边摊和北方不太一样,在北方有路边摊必有烧烤,但是这里烧烤比较少见,更多的是火锅和麻辣串串。

    我刚刚吃饱,对于这种东西没什么兴趣,而且尤其是四川的辣椒很厉害,像我这种初到成都的人,吃多了辣椒,去厕所大便的时候会体验到一种火辣辣的疼痛。想到这些,我赶紧找了个路边茶摊坐了下来,要了一壶绿茶清清火气。

    这个时候天气还没有那么炎热,坐在路边喝着茶,看着街道上的情景,实在是一种享受。我忽然很羡慕成都人的生活,真的会生出在这里常住的愿望。难怪有句话叫做,“少不入川,老不出蜀。”这句话说的真没错,我现在就有一种流连于此的感觉。

    我喝了一口茶,忽然一辆车从路口拐过来,车灯晃了我了一下。我微微皱眉,眯起眼睛朝那个方向看了一眼,此时车已经拐过弯,朝另一个方向开走了。

    可我在这不经意的一瞥,竟然看到了车灯闪过的一瞬间,前面不远的拐角处有一个十分熟悉的身影。我揉了揉眼睛,稍稍定神,再仔细一看,街道对面那个背影看上去竟然很像是文墨。

    我猛的就站了

    起来,迈步就街道对面跑去。但是由于我根本没有思想准备,惊讶之间,我竟然忘记了结账。眼看我起身就跑,茶摊老板以为我要逃单。急忙就追了上来,一边喊着,“钱,钱!”一边就拉住了我。

    我这才回过神来,说了句对不起,掏出一百元就塞进了他的手里。茶摊老板还在说着什么,但是他说的是四川话,语速很快,我并没有听清楚,而且我也没有心思去听他说什么。我赶紧摆脱茶摊老板,向刚才看到的地方追过去,但是当我跑到的时候,却发现我找不到刚才那个背影了。

    我环顾四周,周围很多人来来往往,而我却彻底的失去了目标。我有些狐疑的琢磨了一下,难道是我被灯光一晃看错了?

    我一边思量着,一边重新回到了路边的茶摊,可没想到茶摊老板以为我已经走了,于是把茶壶茶碗都撤了。

    看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