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人大明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恶人大明星- 第1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会议桌都是四边一拼那种,两条长的,两条短的。一条短的是主席台,坐的是部里的、委员会里的领导,剧协的领导,两条长的,坐着的是正主,编剧啊、导演啊,电视表演艺术家啊,或者是知名演员也有可能,都是地位高,要发言的。剩下那条短的,坐着的是次一等的主创。这张桌子外围的几排,那就要更次一等。

    所以把林海文放在筱思远的下面,在左边这一列就仅次于筱思远,还有坐在第一位的大导演陈亦飞了,整个局面上,不算领导,也能排在前五位了。

    处长皱眉点点头:“就这么安排吧。”

    他还藏了半句,谁让人家牛呢,总不能让一个总结会的主角,坐在后排吧?

    “好。”

    许干事退了出来,匆匆喊住刚才那个科员。做事情的就是这样,上面一句话,下面折腾死,不说别的,材料的就得搞死人。

    “调整一下名单,把林海文提到筱思远后头。”

    “我知——道了。”

    “别问我,处长说的。”许干事堵住他的嘴,回去干活了。

    留下科员瞪了一会儿眼睛:“唉,别说19岁了,我29能有这个待遇,我就满足了。”

    “你等59吧,快退休的时候,求求领导,让你上去坐会儿。”同事给他出主意,馊的。

    ……

    林海文是跟王景峰一起来的,很多东西,他未必知道,得问王景峰来着,王景峰也在长条最后头挤了个位置,不知道是谁被挤到后排去了。

    他们到的时候,人已经来了很多了。不少人看见了林海文的名牌,就开始议论,这会儿见到林海文的真人,就剩下眼色了。

    签过名,找到位置落座。

    这么前,林海文自己都意外。

    “筱老师。”

    “我就是这个姓儿吃亏,谁喊我都是小老师小老师。”筱思远跟他开玩笑:“筱雅现在也写剧本,有人喊她筱老师,我们一起在的时候,就变成了小筱老师。不知道的,还以为我父亲也是编剧呢,一家三代,老师,小老师,小小老师。”

    “哈哈。”林海文都乐了:“筱雅的新本子写青春剧了,我看着挺好的。”

    “嗨,她那点婆媳想法,都是看别人的电视剧看来的,没有人生阅历,能写出两本就不容易了,还是要写自己懂的。”筱思远说到这里,一顿:“噢,跟你说这个说不上,你看着也不怎么懂婆媳关系,写的也挺开心的。《双面胶》我看了,很不错的剧啊,筱雅她妈妈很喜欢看。”

    “哎呦,谢谢阿姨支持。”

    “待会给我签个名,我拿回去送给她,她现在是你的剧迷,我的战争剧她都不看的,你的她反而一集不落。”

    两人聊得很热络,中间田鸥、濮红、孙京过来跟两人打招呼,孙京就是演《潜伏》余则成的。是国话,国家话剧院的演员,功力很深,喜剧也能拿得住。比林海文原世界那个孙颜王,演的好不少。

    林海文不愿意参加这种会,也是有原因的,好几个领导都得讲话,这就去了一个小时,下面发言,也是套话一堆堆的,这些林海文都推给了王景峰,反正他就说他不了解,都是王景峰操作的。

    领导心里嘀咕,你不了解你来干嘛。

    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过去,开始进入到意见建议的部分,大家谈谈过去一年,市场有些什么不太合理的。

    筱思远都站出来了,他说的是明星价格太高:“一部剧的预算一半,甚至是6成,被演员拿走了,这部剧还能好看么?炒作演员名气,然后拿这个名气来要价,最后演员赚了,他们公司赚了,电视剧输了,观众也输了,这不是个健康的现象,我觉得还是要出来管一管。”

    现场其实也有演员,孙京不说了,体制里头的演员,《潜伏》是他第三部外戏。另外还有一个叫周眉的女演员,一线的,今年回炉拍电视剧,价格就不低。

    不过没人会跟筱思远对着来就是了。

    “咳,陈局,我能说两句?”等筱思远说完,林海文咳了一声,把话筒掰了过来。

    大家心里都觉得一块石头落了地,总算是开口了,到现在林海文都没说几句话,坐在那儿瞅着,就像是要看看谁敢说他坏话一样。

    广委会电视局的陈局,点点头:“你说,今年你可是独领风骚啊。”

    “呵呵,你过奖了。”林海文笑笑:“我要说的呢,是行当里头一个毒瘤啊。挂名,大家都知道吧?”

    坐在他们对面一个长条的田鸥,咯噔一下。

    经不住老婆儿子歪缠,李江前两天才给李泽超另外又找了一个本子挂上去,林海文这是要干嘛?

    干嘛?撕了他全家!

 第0333章 点名道姓

    挂名这两个字,几乎是圈里心照不宣的。

    林海文一开口,不止是田鸥,很多其他人,包括刚刚开口喷演员演员片酬虚高的筱思远,都非常意外地看着他。

    这是要揭行业黑幕?

    所谓编剧挂名,是有很多情况的,头一个,成名编剧写不出来本子了,但名字有,不用的话,岂不是浪费?一则是市场推动,一则是贪心作祟,找抢手写,写完过目把关之后挂上自己的名字,就卖出去了,但抢手的本子,质量是可以预见的,所以那些江河日下,还挺多产的编剧,基本都是这种情况。

    今天在座的,连带着筱思远、林海文在内,有6个编剧在场,未必就没有这么干的。

    “现在说ip说的很多,小说改编,歌曲改编,漫画改编等等吧,正儿八经的编剧是越来越少。所以筱老师刚刚说演员虚高,编剧待遇低,客观存在,但也有它存在的原因,成名成家的那些,你都不好好写,找枪手,甚至是好多人一起写,四不像的一个本子。这也对不起制片公司,对不起投资商,更对不起观众啊,那你又有什么资格去要求别人尊重编剧这个行业?”

    “很多年轻编剧入行,只能去不署名帮人写,三五千一集,这已经是不错了,但一集,改改改的,也得要一个月吧?等于是平均收入,也就是2、3000块,还不稳定。这样的局面,怎么能够培养出好的编剧来?怎么能吸引年轻人加入这个队伍?”林海文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当然,还有另外一种年轻人,这些人呢,家学渊源,坊间说是有背景。”

    来了!田鸥眉头一挑,都有点庆幸了,李江没通过他来操作这个事情。

    “这帮人呢,能够轻而易举地获得,另外一些年轻人可望而不可即的署名权。一个本子,名家写出来了,他能通过关系,咱们国家人情社会嘛,联合署名一下,也不是特别大的事情,对不对?他就把名字挂在名家之后,就算是这个剧的编剧之一,后头评三级编剧、报价,就一步一步上去了。甚至呢,诸位你们想没有想过?拿联合署名涨名气,有了名气之后,再去找抢手写本,挂自己的独立编剧。等于是前前后后,他自己一个本不用写,名气、财富、地位,什么都有了。这叫什么?计划经济时代的批条啊,那就是无本生意,只要有关系就成。”

    “这都21世纪了,我们编剧行业,我们电视剧行业,还存在这样的事情,简直让人不敢相信啊。每年能出头的剧和本子,就那么多,这种人多了,那真正冒出来的就少之又少,对行业来说,就是雪上加霜。我认为啊,咱们做电视剧,不能说一下子就涤荡乾坤,把什么抢手、代写都弄干净,那也不现实,没有可操作性。但对于这种背后走关系挂名的问题,应该毫不留情地打击,这点不公平下的公平,应该要给予年轻人。”

    “陈局,各位前辈,作为一个新编剧,一个年轻编剧,我是感同身受,不得不为之奔走呼号啊。”

    啊咧?

    你什么时候不署名呢?你头个剧本不就是大红的《婆婆》么?

    “咳,海文,也遇见过?”

    “当然。”林海文坐直了身体:“你们都知道,我这个人比较简单,比较单纯,平时也很少跟外界打交道,一直是安分守己做自己的工作,为老百姓奉献好的故事,好的作品。所以呢,对世事了解不深,总认为这世界上,处处是光辉灿烂,没有黑暗,没有阴影,人人都心善心正。要不是遇见了,我也真不知道这些呢。不过既然我知道了,我必然不能保持沉默的,必须要站出来。”

    呵呵。

    “林先生还是公司大老板呢,这话看来也得从制作公司那边来听啊。”一个导演,拍历史正剧的,想要搅混水,把林海文的意图跟公司利益混一混。

    林海文瞥了他一眼:“李导这话说的不尽然,我们敦煌娱乐,什么时候用过外面的本子?”

    “……”

    “我林海文开公司以来,不管是音乐、剧本,电视节目,向来没有让人插过手。说实在的,哪怕外头的编剧一个不剩了,通通饿死了,跟我林海文又有什么相干?在座这么多人里头,敢说这句话的,不多吧?所以啊,李导,你小人之心了。我说这些,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得罪人,那不是因为我开公司,而是我真正捧着一颗红心,想要照亮那些阴暗之处,为我们的精神文明的建设,文艺环境的清明,不惜此身啊。”

    “林先生此举,让人钦佩。”筱思远笑着捧了他一把。

    然后就有不少人跟着了,一时间,林海文倒是成了个英雄。

    “不敢当,不敢当。”林海文摆摆手:“我就是这么一提,也建议呢,我们电视局,我们剧协,能牵头出个声明、承诺书什么的,承诺自己不那么干,也不让别人在自己的项目上那么干。如此,则河清海晏,万方安和矣。”

    “林先生说的很对,这个事情,我们下面也要研究,看看怎么个处理法,维护编剧行业,电视剧制作行业的风清气正,这是主席在文艺工作会议上得的要求,必然要好好贯彻落实……”

    要说陈局就是牛,这么一拉,拉到上面去,一拖,不知道拖到什么时候了。

    田鸥也松了口气,林海文好歹没有点名道姓的,不然李江可就丢人到头了。

    会议结束,林海文都没有再说什么,似乎他就真是为了年轻编剧伸张正义来了。

    不过,田鸥也好,其他一些人也好,显然高兴的太早。

    这个会议,媒体关注是必然的,会议上陈局说了什么,也许就是电视剧行业的大地震。但林海文一通行业内幕,也是赚足眼球。而且他说自己遇见到过挂名的事情,自然会有媒体想知道内情。

    这年头,媒体胆儿都肥。

    能报不能报的,上面没有话下来,那就先报了再说,反正不要出红线就行。

    《新文化报》的谈编辑,那也是老朋友,拿到了林海文的采访:“李江老师,你知道吧?歌唱家。他的小儿子,之前就想要署我本子的名,而且还就是已经投拍的本子,你说说,这是不是有点肆无忌惮?被我拒绝之后,据说是署了别的项目了,我就不太了解。不过呢,前两天,我们公司的新人……”

    然后把周紫的事情一说:“这叫什么?打击报复?”

    谈编辑和他的助手,江玉小姑娘,对视了一眼,目光如丝交缠,感觉身体酥酥麻麻,呼吸促急了起来。

    林海文瞅了一下,这,这叫神……交?

 第0334章 骨骼清奇非俗流

    什么神交,这是要搞个大新闻啊。

    谈编辑一回报社,直接找到了报社的总编辑。李江毕竟是身份不一般,总编怎么想,谈编辑也不知道。

    “去调查一下,看看李江他儿子,现在署名的那个本子,是个什么情况,先去掌握个七七八八,最好看看能不能做个系列,延伸一下,直击行业乱象。老谈,你要做得好做的深,明年金报纸奖章,未必没有希望啊。”总编辑一点也不犹豫,那是相当果断,冲着这个独家,让谈编辑先拿到尽可能多的材料,再来个震撼出场。

    华国的报纸,都是国有的,只是服务于不同的单位,不同的领域。

    华新社这样国字头,排行第一位的通讯社,跟法律领域的《检查报》,都公开对着轰过。华新社从社会影响角度来谈一些案件,《检查报》则从法律角度,从普法、案例上的考虑,双方当然是有不同调的时候。

    《新文化报》是隶属于华国文化报业集团的报纸,文化部直属国企。除了这份发行量相当不错的文化类报纸,还有《艺术市场》《文化月刊》《艺术教育杂谈》等若干文化类期刊,也有自己的一些出版社华国新文化出版社,主打文化历史类、艺术专业类图书。

    报纸总编的肩膀还是比较硬的,当初美术界大辩论,他们直接站到林海文这边,第一个是抢不过《人民文艺》,做不了裁判,就只好选边站:第二个就是林海文这头更容易获得共鸣,后来也证明,他们报纸拿到林海文采访之后,那一段时间内,销量和关注度都有大幅增加。

    谈编辑这个年纪,已经不会头脑发热了,江玉为金报纸奖章兴奋不行的时候,谈编辑觉得又是可笑,又是感叹,青春啊,就是个化了妆的女人,等她一层层卸掉,才露出生活的沟壑、斑点来,曾经的美好幻想,一个一个破碎成渣。

    “成了,赶紧干活,《刺军》那边我去找关系,你呢,去搜集一点关于编剧行业内幕的新闻,找几个抢手,然后让报社约几位名家,都去采访一下。”

    谈编辑自己,先去四下找到素材,就开始捉刀写新闻。

    “歌唱家幼子涉编剧业内幕,林海文点名痛批行业毒瘤”

    “昨日,由文化部、广播电视委员会、中国电视艺术协会等主办的年度电视剧行业总结会议在京城大会堂召开,陈亦飞、明俊、筱思远、林海文、田鸥、周眉等人出席,就过去一年电视剧行业发展献言献策……

    今年推出了大量热门剧集,进入创作高峰期的林海文,直言编剧行业存在‘挂名’毒瘤……在后续的独家采访当中,林海文点名著名歌唱家李江、杨佳的幼子李泽超,曾经通过中间人,希望署名他的已投拍剧本。被他严词拒绝之后,选择了另一个剧本项目,本报独家探知。李泽超署名的剧本,只有目前正在拍摄的,由剧作家欧若海创作的《刺军》。

    据了解,《刺军》在此前一直是欧若海独立编剧作品,但几天之前,包括寰宇百科、官方材料当中,出现了另一个名字,就是李泽超。这种出奇状况,让人非常不解。截至发稿为止,《刺军》没有给出回应,李江方面也没有回复本报的询问。

    近年来,编剧行业屡遭非议,关于编剧报酬、编剧质量等等话题,都一度成为坊间热门……”

    毕竟是老手,一篇严丝合缝的文章,没多久就出来了。

    江玉下班前回报社,看到文章,“他们还没回复么?”

    “噢,晚上的时候,你给他们发个邮件问问。”谈编辑瞅瞅自己的稿子,也觉得挺满意,这东西,回复了还有什么好玩的?就得要他们不回复啊,所以,他压根还没去问。

    第二天,报纸出街,电子版同步上线。

    这么劲爆的点名报导,又是难得的严肃艺术家花边,必须得到众所瞩目的待遇。

    而且,全职的娱乐报纸,取名更加没节操。

    “李江之子走后门被轰”

    “赢在起跑线上:林海文指歌唱家李江之子虚假挂名”

    “微博娱乐”发布之后,下面的评论,也是迅速破百破千,热度一路上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