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他的一番大道理。
“可是——我不会嗳。”冰玉怵然。
“这个我会啊。来,我来教你。”青玄站在地中间,伸出食指指着冰玉的鼻子道:“你这个站着茅坑不那啥的人——哎,你说我不是有病吗?怎么能教别人骂我自己……”
冰玉捂着嘴一个劲儿笑。
……
会试就在京城里举行,考场设在国子监。由礼部尚书亲自监考。
来自全国各地的考生,坐在国子监的教室里,上面是主管国家礼仪教育的最高官员,下面是国家的未来之星,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和庄严感顿时笼罩在这些考生的身上。青玄拿着卷子。居然浑身打了个冷战。
这次他把答案写在了衣襟的里怀里和两只胳膊上,只要一挽袖子或是一掀衣襟,就能看见答案。
考试开始了。考场上静悄悄的,只有毛笔在卷纸上的摩擦声,以及考生们偶尔吸鼻子的声音。
考官在考生身边踱着步,偶尔低头看看他们答的题。
冰玉微蹙着额,手上的笔在卷子上飞快地写着。
青玄趁考官走过去的时候。撸起胳膊看一眼。再迅速放下。反正这里没有监控,也没有流动监考,可以大胆地抄。上次就是自己太胆小了。什么都没抄到。幸亏过了乡试,否则自己后悔死。
这次考试的题型仍然是选择题,而且只有单选大圣手札全文阅读。只不过题量比乡试大了很多。一共两个小时,一百道题。而乡试仅仅五十道题。时间却是20分钟。两次考试的内容倒是基本相同。
青玄把自己会的都挑着答完,剩下的连蒙带唬。再从胳膊上和衣襟里抄了点,算是把这张卷子对付着答完。
交了卷,走出考场,他心里有种飘飘然的感觉——嗯。这次成绩应该比上次还好。
冰玉早出来了,她站在国子监的院子里,眼睛正朝这边看过来。阳光刚好打在她身上。照着她粉嫩的面庞,还有头发上那闪着紫色光晕的发钗。
她挪了挪步子。刚好迎上她夫君的目光:“怎么样?相公,答的还算顺利吧?”她柔和的声音飘入他的耳畔。
“当然,你相公我是谁啊。”青玄笑着,搂着她的香肩,“我们回家还是去哪?”他问。
他知道,娘子一定比他答得好,因为她复习得很用功。不像他,光调皮捣蛋了。
“我们去花农那看看,天暖和了,我想买个花圃,种点花。”
“好。正好我那有好多花种,等一会儿回去我把它们都翻出来给你。”
两人边说边走,风乎乎地吹着,吹得冰玉腰间系着的两块芙蓉玉佩叮当作响。就连耳边垂着的两个水粉色耳坠子,都摇个不停。
春分刚过,地上已经没有了积雪的影子(有民谚——春分地皮干),风干的泥土一阵阵被风吹起,弄得空气中到处是灰尘。
路边的柳树枝已经变成黄绿色,只是枝上还没发出新芽。街上的行人一部分已经脱掉厚重的冬装,换上款式新颖,颜色鲜艳的春装。
冰玉穿着水粉色襦裙,发间插了淡紫色蝴蝶双钗,她款款迈着莲步,仿佛整个身影都要融到这春天里。
走过两条街,又穿过三条横马路,在一家农舍前,他们找到了花农。那花农穿着简单的粗布衣服,衣襟上还沾着些花土。他正在给一盆杜鹃花松土。那杜鹃花的每一个枝杈上都打着骨朵,看起来马上要开了。
花农年过六旬,下颌留着稀疏的胡须。窄而长的面孔上是一副泰然自若的表情。他个子不高,身材瘦小,有些驼背。精神却异常矍铄。
“老人家——我们想买个花圃,你这有吗?”青玄探着身子问。
花农抬头看了看面前的年轻人,淡淡地道:“花圃是有的,但不知你们要什么样的?”
“让我们看看,都有什么样的?”
“那——跟我来吧。”花农犹豫片刻,把他们领进后院。这里比前院又大了许多,院子里林林总总堆了好多花圃,有圆的,有方的,有陶瓷制品,还有木制的。
“你们喜欢啥样的,自己挑吧。”花农坐在一张半旧的漆花竹凳上,身子蜷缩成一个问号。
这么多花圃,简直让人看花了眼。冰玉瞅瞅这个,又看看那个。一时拿不定主意。
忽然,青玄在不远处喊:“娘子,你看这个咋样?”
ps:婆婆买了一捆雪里蕻英,说是要腌咸菜。自从得了高血压后,我对咸菜不再感冒,但是又不能打击婆婆的热情,只能默许她把那些粗盐粒子撒在鲜绿色的菜叶上。反正我打定主意,不准备吃它的。晚上包了萝卜馅烫面饺子,里面还放了粉条和海米。这个我喜欢。
吃过饭后,照例去河边散步。现在天黑的早。河边恍恍惚惚,只有一少部分人在那锻炼。这与夏天是没法比的。
下载本书最新的电子书请点击:
本书手机阅读:
发表书评: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二百四十二章 殿试
(全本小说网,。)
冰‘玉’走过去,顺着青玄手指的方向看,只见在众‘花’圃中,有个青‘花’瓷的长方形‘花’圃分外显眼。'棉花糖'。wщw。更新好快。那‘花’圃上的‘花’纹淡雅素净,仿佛一个安静的‘女’子,静静地坐在那里,心情不浮不躁,神态淡雅从容,只等着那个天下有缘人来这里把她带走。
“就这个了。”冰‘玉’只看了一眼,就喜欢上了它。仿佛某个‘春’日午后,在风景宜人的荷‘花’池畔,与一个美丽男子邂逅,然后一见钟情。
“这个‘花’圃要五十万两,二位可要买得?”‘花’农挪动一下身子,问。
“有点贵。是不是可以便宜点?”青玄想侃点价。
“要便宜的也有,旁边那个三十万两。这两件都是前些日子汝窑烧制的成品,只不过刚才那个是上品,旁边这个底下有个磕碰,所以品质不如那个。”
“石制的更便宜……”
所谓第一印象最为深刻。而且人们有个习惯,认为贵的才是最好的。所以,最后两人一分钱没讲下来,到底咬咬牙付了五十万两银子□79,m。,买走了那个青‘花’瓷‘花’圃。
他们把‘花’圃运回家,一时间不知安放在哪里更合适。挪动来挪动去,最后决定还是放在宅子前面更适合——这样,‘花’开的时候,站在窗子前就能欣赏到‘花’圃里的‘花’了。
青玄倒腾仓库,把里面之前做任务得的种子都找了出来。这里大部分是玫瑰‘花’和杜鹃‘花’的种子,还有几粒枫树和白‘玉’兰的种子。他把它们统统‘交’给冰‘玉’。由她来决定先种什么。
因为天‘色’已晚,又没有‘花’土,种‘花’的事只能先放在一边。
隔了几日。皇榜发了下来,冰‘玉’得了第五名,青玄这次位列第十。一星期后前十要参加在皇宫里举行的殿试。
“我简直就是走了狗*运啊。”青玄在书房里疯狂地捶着桌子。而对于殿试,他不再敢抱什么希望。他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甚至他觉得,殿试还是放弃的好。
在皇帝陛下面前出糗,‘弄’不好可是欺君之罪。青玄想。
殿试这天。天气晴好,十位举人由太监领着进入皇宫。
就在一刻钟之前,青玄还闹腾着不肯进来。被冰‘玉’生拉硬拽地给扯了进来。面对着这深然的皇宫,以及皇宫里那些气势恢宏的殿宇,还有一个个穿着鲜亮盔甲,目光如炬的皇宫卫士。'棉花糖想看的书几乎都有啊,比一般的站要稳定很多更新还快,全文字的没有广告。'青玄被这威仪的气势给震慑住了。
冰‘玉’从小生活在龙宫。对这样的场面司空见惯,所以,并没什么特殊感觉。
太宗世民高坐在龙椅之上,烫金织锦龙纹缎蟒袍裹着他略微发福的身躯,他的面孔果敢而坚韧,目光锐利中透着聪慧。他的一只手扶在龙椅上,身体微微前倾,他头上的冕旒上垂下的白‘玉’珠子在额前微微晃‘荡’。
“听说今儿个有十位举人来参加殿试。我倒要看看,今年的新科状元会是谁?”世民张了张口。嗓音略微浑浊地说道。
太监会意,抖了一下手中的拂尘,高声道:“宣十位举人上殿那。”十位举人早已在殿外候了多时,听见里面宣,便举步按序进入到大殿之上。
文武百官自动分列两侧,中间的地方留给这十位举人。举人们都是初次进入皇宫,因惧怕皇上的威仪,谁都不敢随便抬头细看,只低着头行叩拜之礼。
听见世民说了声:平身吧,才站了起来。不过仍不敢抬头,一个个低着脖子,盯着地上的某一个点看。
“今年的殿试,朕有个新奇的想法,就是朕出十道题,大家来抢答,谁答的快,答对的多,谁得头名。以下依次类推。”世民为他能想出这么新奇的出题方法而暗暗窃喜。
“啊?”举人们(除了冰‘玉’和青玄外)各个面面相觑,‘色’如土灰。这种新奇的考试方式他们也没经历过啊,这可如何是好。
冰‘玉’暗想,这陛下难道也是穿越来的?否则,这么高级的考试规则他也能知道?果真这样,那这皇帝陛下也太聪明了吧。
青玄暗暗窃喜,心说,这不是给我量身准备的吗?虽然咱没上过电视,也没被主持人揪着问这问那,可好歹也看过别人答题吧。要是这样的话,我还真备不住能得个状元榜眼啥的。
忽然,他打了个冷战,心说,不对啊,这皇帝陛下怎么会知道这‘花’哨的考试方式?莫不是——莫不是——
他偷偷瞄了眼冰‘玉’,见冰‘玉’也在那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世民身后的两个‘侍’‘女’打着团扇,面无表情地站在那里,连眼皮都很少眨一下,仿佛石雕的假人。
“这样,我先出两道题难为难为大家。”世民说完,方觉自己口误,忙改正道:“……啊,是考考大家。”
众群臣在底下忍不住想笑,可是又不敢。就一个个捂着肚皮强忍着。举人们也觉好笑,可是谁有那胆子啊。所谓伴君如伴虎,说错一句话,那可就是掉脑袋的大事啊。没人愿意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世民翻了下手里的薄册子,然后合上本子道:“司母戊鼎是为了什么而建造的?”
题目一出,举人们纷纷冥思苦想,旁边的文武官员也没闲着,他们想自己看过的那些书,哪本记载司母戊方鼎的事了呢。
一分钟后,一个长得瘦高,脸‘色’有点蜡黄的举子说道:“应该祭祀用吧?”
“养鱼用的。”他身后一个矮个子男人抢着答道。
“是儿子祭祀母亲用的。”冰‘玉’和青玄几乎异口同声说道。
他俩一说完,众大臣和李世民的目光都齐刷刷‘射’了过来,这回答,也太准确了。
世民点了点头,道:“虽然你们答的晚了点。不过答案准确。第一个人说祭祀,但没有点明是谁给谁祭祀用的。这两位举人,你们都叫什么名字?”
“婢‘女’龙冰‘玉’。”
“小人名为李青玄。”
冰‘玉’道了个万福。青玄则拱手施了个礼。
“那我问问二位,可知这鼎的来历?”世民饶有兴致地问。
鼎的来历?青玄回忆历史书上学过的知识,上面好像说这鼎是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别的就不知道了。
他只好照实说道:“据说,这鼎是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再详细的内容就不知道了。”
冰‘玉’也点头。
世民微笑着说道:“看来二位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
冰‘玉’和青玄觉得脸颊微微有些发热。
世民接着道:“文武百官们,你们可知这青铜器的来历?”
魏征、杜如晦站在文官行列里。程咬金、秦叔宝站在武官行列里。那武官行列里还有尉迟敬德、长孙无忌等,都是唐朝的开国功臣。他们一个个手执笏板,表情凝滞。默不作声。
世民看了一圈,道:“这司母戊鼎原出现于商代晚期,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戊专‘门’制作的,鼎腹内因有铭文“司母戊”三字。故得名。其重832。84公斤。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宽78厘米,足高46厘米,壁厚6厘米。四周铸有‘精’巧的盘龙纹和饕餮纹。
商王为祭祀其母,特意打造这么大一个青铜器,可见其是个孝子。所谓百善孝为先,《孝经》上就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说‘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事于父,臣不可以不事于君’。
可见,古人对孝顺是相当重视的。”
“呃,我说了这一大堆,好像有点跑题了,现在我们言归正传吧。再出两道题试试,然后就正式开始考试了。”世民说完,又翻开本子。
过了一会,他抬头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指的是谁?”
“楚庄王。”底下有人答。
世民看了看那人,那人站在青玄身后,中等身材,不胖不瘦,相貌端庄,器宇不凡。
“你叫什么名?”世民问了句。
“小人名为李白——”那人弓腰施礼道。
李白?——冰‘玉’和青玄差点没叫出声来,这么一个大名人居然和他们同朝考试?嚯嚯嚯,可有的显摆了。
二人同时回头偷偷看了此人一眼,然后吐了吐舌头,这人的气场实在太大了,果然百闻不如一见。
“哦?你就是李太白?”世民惊得差点从座位上站起来,“朕很喜欢你的诗,你可否为朕当庭念一首?”
“好的,陛下。”李白站直了身子道: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好诗,好诗。”李世民鼓着掌,一脸喜悦,“待考完试后,你来我这里,当场为我做几首诗可好?”
“是,陛下。”李白行着礼道。
“好了,既然大家都会抢答了,那我们就正式开始吧。”世民正了正身子道。
半个时辰后,考试结果出来,冰‘玉’以其聪明的大脑和敏捷的思维摘得头名状元的桂冠。李白得了第二,‘弄’了个榜眼当。其余人等皆为探‘花’。
考试毕,李世民亲自在后宫备宴款待各位新科进士。百官陪宴。那阵势,真比结婚还热闹。
青玄自认很有酒量,可是碰到酒神本家李白,他是甘拜下风,一顿推杯换盏后,青玄醉得竟不省人事。
ps:又一天没出‘门’。在屋里冻手冻脚码了半天字,才码了一章。不知道这效率咋这么低。;
下载本书最新的电子书请点击:
本书手机阅读:
发表书评: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二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