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国帝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十国帝王- 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听斥候都的游骑提起,孙二牛这厮竟然没进城,为了保证让李从璟及时掌握各方面信息,避免埋伏,竟然率斥候都就游弋在城外各处。

    对此,李从璟大感满意。

    进入怀州地界之后,最新的情报让李从璟更是惊奇。前日放火的军情处和君子都锐士,半数因为绕道深山避免火势,出山时伪梁已围怀州,便索性汇合了斥候都,暂时听从孙二牛调遣,做起了和他们一样的工作。

    是以怀州辖内各镇各道路,甚至包括孟州的消息,都源源不断送到李从璟面前。

    可以想象,几百游骑,以怀州城为中心,编织了一道怎样的斥候网。而这些斥候所到之处,又塑造了一张何其广袤和严密的信息网。

    而要做这一切工作,对百战军游骑来说并不难,早先入潞州后,以大军为中心,就做过很多次了。

    眼见不时有各色“游骑”奔来驰往,不停向李从璟汇报各种消息,郭威十分错愕。

    这厮……他真的是新攻克的怀州,而不是已经在怀州经营了多年?他麾下怎么会有这么多精锐斥候,难道培养一名合格斥候,不应该是一件很难的事吗?……这些斥候效率怎么这么高,办事怎么如此严密……

    这厮,果然是个怪物,他麾下也都是怪物……娘希匹的,一只大怪物,带着一群小怪物……奇怪,我怎么突然感到压力这么大?

    “看来孙二牛是个可塑之才,日后应多加培养,可堪重用。”李从璟没空关注郭威的神色,他此时已经开始思考更多东西。作为这张信息网的具体实施者,孙二牛的工作无疑做得很是出色。

    当日扎营后,李从璟召集诸将进行军议,商讨如何对付怀州城外之敌,郭威本来没资格参会,李从璟特许他旁听。

    郭威这两日不受百战军重视,心头早已打定主意,要露一手给众人瞧瞧。他自付胸有兵书韬略,这些年也算有过不少见识,可期一鸣惊人。

    大帐中,诸将围坐一处,李从璟先道:“自攻怀州以来,大军未曾片刻停歇,先在火山口截杀贼军,后又追杀李继韬,不日前又新克潞州,中间虽有一日半日换气,但未好生休整过。大军久战,虽至锐之军,也会成疲敝之师,不堪一用。所以此战之关键,在于速战,若能毕其功于一役,善莫大焉。诸位有何想法,只管说来便是。”

    诸将中,李绍城职位最高,资历最老,所以最先开口,他沉吟着道:“汇集各处斥候消息,分析目前敌我形势,可得如下结论:孟州梁军,本有七八千之数,但河阳军节度使朱铨周,却只带了五千兵马围怀州,而留两千余人守孟州,是为防我等故技重施,去取孟州;另外,随军携带一月粮草,不使我有断其粮道之机,可见其谨慎。如此就算我等攻孟州,也起不到迫敌回救之效,反倒自疲,此计不可为。”

    郭威望了李绍城一眼。当初在罗坪,就是这个家伙将自己揍得满地找牙,不过那正是自己闹肚子之后的虚脱期,做不得数,日后定要再找他比过,要他知晓自己的厉害——咦,他方才一番话,说得很有道理嘛。

    李绍城继续道:“所以为今之计,其实是两条路,或者杀进怀州城,与城内将士汇合一处,则梁军以相当兵力,无法破城;或者杀进梁军阵中,与怀州城内将士里应外合。”

    李绍城说完,郭威点了点头,暗道确实如此。

    不待郭威细想,又有一人开口。在郭威看来,那是一位有些特立独行的家伙,一身白袍,手持折扇,很有书生气,是叫莫离,是李从璟的参军。

    莫离摇着折扇,面带微笑,不急不缓道:“李将军说得在理,摆在我等面前的,其实已是只剩下最直接的一条路,因为其他任何计策都太费劲。现今怀州初克,这守城第一战,必须要速战速决,毕竟这里久为梁地,迟则生变,容不得多想。再者,我等也需借此立威!”

    郭威闻言已是惊讶不小,暗道这位书生果真有才学,谋战而不局限于战场,能高屋建瓴,很是难得。

    莫离说完,孟平接过话,很干脆道:“计策既定,接下来便是如何打了。末将看,这也简单,攻进城去,拒城而守,这是行不通的,不说梁军会有防备,可能跟在我等身后杀进城。且如此作为,将我等在外的优势弃之不顾,殊为不智。最有效之法,莫过于利用我马军来去如风之优势,袭营、疲敌,最后与城内将士合兵与之阵战,一决雌雄!”

    言罢,孟平看向身旁一位将领,却是马军李正,意思是你有话便说,说完便行动。

    孟平没注意郭威,郭威却已经被孟平给惊呆了:这厮看起来平平常常,言辞却是如此犀利,一席话说尽敌我长短,并且还将敌军如何反应都算计到,真乃智将也!

    李正向众人一抱拳,道:“孟都头已将形势说透,末将赞同,唯有四句惯例补充:一者,先拔出梁军游骑;二者,斥候不散,仍掌控各处,避免意外和突发情况;三者,梁军必有防范我袭营之措施,须先探明,而后可做应对;四者,与城内将士旗语相合,统一行动。”

    李从璟微微点头,看向桃夭夭,道:“桃统领可有补充?”

    桃夭夭正捧着杯子,在享受一点点喝水的快乐时光,头也没抬,“没有。”

    “好,计策既定,诸将听令!”随着李从璟站起身,众将都轰然站起。

    郭威一看李从璟已经要分派任务,立即意识到不妙——等等,你们这就说完了?我还没说话呢!

    我有话要说——等等,我要补充什么?直娘贼,你们这些人,竟然将诸般形势都说尽了,他娘的,我连查漏补缺的地方都没有啊!

    百战军诸将精神抖擞,郭威却简直要哭了。

    主将厉害就算了,我能接受,可这番谋战,李从璟一句话没说,你们竟然就拿出了计策!你们这些人,偏偏还没多作什么讨论,争论没有,废话没有,他娘的我连话都插不进来啊!

    你们都是怪物,李从璟是怪物,你们每一个人都是怪物,怪物……

    郭威欲哭无泪。

    李从璟转身到将按后,果断下令:“明日赶赴怀州,距城十五里扎营,出游骑捕杀梁军游骑,出一指挥马军探明梁营虚实,大军养精蓄锐。子时,大军出,袭梁军大营,多处纵火!”

    “得令!”诸将轰然应诺。

    当日,大军早歇。

    唯独郭威,在军营来回晃荡,怎么都无法生出睡觉的心思。

    这两日,目睹百战军军貌,郭威已然十分震惊,今日旁听其军议,更是被震撼到。当日接受李从璟招降,郭威本以为凭自己的本事,能迅速得到赏识,并被重用。而李从璟对他的礼遇,也说明他确实有这个机会。

    但几日下来,郭威却发现,百战军人才济济,自己并不显得如何突出。他甚至不解,李从璟当日真有必要招降自己吗?

    无论在什么地方,要有自己的位置,就必须要有自己的依仗,以自身之所长,给自己一个明确定位。这一点郭威是知道的,他不由得细细思量,在百战军中,自己凭什么立足?

    智?勇?文?武?政?军?

    想破脑袋,郭威也不觉得他哪一点可以力压众人。

    月光皎洁,繁星点点,郭威抬头仰望夜空,差些泪流满面。

    这地方的人都好变态,他妈的,我好有压力啊……(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章六十九 名将

    (全本小说网,。)

    立马青山处,眺望十里外,怀州城激战正酣。

    不过那不是攻城战,而是距城五里,在梁营前的野战。

    战马打了个响鼻,前蹄在地上有一下没一下刨土,显得百无聊奈。李从璟已经在这里足足站了一个时辰,便是战马都觉得无聊,呜咽两声,似乎是在抱怨主人不带他上阵杀敌。

    李从璟轻抚战马的鬃毛笑了笑,“身为主将坐骑,你可得沉得住气。”

    战马眨了眨眼,又呜咽一声。像是懂了它的意思,李从璟拍拍它的脑袋,回身继续去观察战场。

    在今日的行军途中,斥候报知,朱铨周在路上埋伏了大量伏兵,李从璟令百战军将计就计,与河阳军交战一阵,小胜一场。

    河阳军见行踪败露,且战且退,章法严明,纵是以百战军马军之善战,竟然也无法困住其主力,让其安然撤退。这里面自然有地形狭窄,不利于骑兵展开的因素,但也可说明河阳军战力的不凡。

    河阳军在撤退途中,施了点手段,以山石阻塞道路,这才让隔断了百战军马军的追击。

    “河阳节度使朱铨周,不容小觑,少说也是一员良将。”

    怀州城外,李绍城率领一千马军已经压了过去,怀州城内的卫道和彭祖山,也下令城内百战军精锐齐出,两军将士,在城外宽广的大地上,激战在一起。河阳军虽然被围困在中间,但其背靠军营结阵,应对得法,圆阵结得的毫无破绽,两边的百战军猛攻数次,也没能撕裂对方的阵型。

    到了这番情景,昨日百战军军议之策,业已失效。

    战场形势,瞬息万变,计划赶不上变化,实在是再平常不过之事。

    将士奔走鏖战,旌旗飘飞,战鼓雷动,尘土纷纷。

    因为路上的伏击战,耗时不少,到得此时,也不再是什么午时,而是已到了夜间。

    “朱铨周这个人我们是了解过一些的,他出自梁将王彦章门下,是王彦章的得意弟子,戎马一生,常有胜绩,是伪梁青壮将领中出类拔萃的人物。”对军情信息方面的内容,桃夭夭信手拈来。

    李从璟颇有些惊异的“哦”了一声,道:“是伪梁第一将王彦章的弟子,这就难怪了。”

    “昔年朱温麾下有四大名将,正是依靠他们,朱温才打下中原大片土地,建立伪梁王朝。四大名将中,尤以王彦章和杨师厚最负盛名,王彦章人称王铁枪,杨师厚死后,王彦章便成为伪梁军中当之无愧的扛旗者。其人不仅武艺非常,几十年来罕逢敌手,兵法韬略更是世间少有,是当世真正的军事大家。”

    桃夭夭奇怪的看了李从璟一眼,“你竟知道的如此清楚?”

    “我是军人,沙场征战是军人该做的事,对强大的对手,自然要了解一些。”李从璟耸耸肩,理所当然。

    他轻叹一声,继续道:“上一辈大晋的名将中,周德威和李存审堪称帝国双璧,可惜周将军前些年已经折在胡柳陂,李将军这些年一直镇守在大晋北疆,应对北方诸夷族,现在却是无人来应付那王铁枪了。”

    “北方诸夷族如何?”李荣好奇道。

    李从璟平静道:“北方诸夷族,曾有回鹘、奚、契丹相继称雄。近年来,契丹日盛,其主耶律阿保机已荡平草原,称雄北方,兵锋日盛,可谓一代明主;阿保机之妻述律式,秀外慧中,辅佐阿保机建立偌大基业,能治家,能平国,一代巾帼英雄。”

    李荣惊讶道:“这么厉害?”

    李从璟点点头,沉默了一会儿,若有所感道:“契丹不除,中原难安。尤其是当下,中原连年征战,正是鹬蚌相争,契丹坐收渔翁之利。这些年草原安定,契丹日夜积蓄力量,而中原内耗严重,此消彼长,一旦两者力量对比达到一个程度,契丹但有雄主,挥师南下,则是中原浩劫。”

    李从璟想起,在原本历史上,石敬瑭勾结契丹,耶律德光南下灭后唐,劫掠中原半载,造成偌大浩劫。契丹也是从那时起霸占幽云,俯瞰神州。

    其后,大宋一朝得立,何等赫赫之威,举全国之力北上,仍是数次饮恨。

    这中间不乏宋军内部问题,亦有幽云十六州地势之难,但从古至今,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徒将军败归结于雄关,本就是败者的自欺欺人,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军力。

    而契丹的军力,就在于几代雄主几十年的累积,和对中原的掠夺。

    想到这,李从璟负手望远,沉声自语道:“若能一朝得势,必北上幽云,马踏草原,破契丹十数年之势,不使其有贻害中原之机!”

    众人皆尽沉默,一时无言。

    吴长剑问道:“伪梁除却王彦章,不知还有那些名将?”

    “于伪梁而言,戴思远亦是良将,用兵莫测,深得‘诡’字之要,此人若能统帅数万兵马,可谓劲敌;至于在其朝内执掌大军之权的段凝,玩弄权术之辈耳,不足为惧。”李从璟语气平淡。说完,复看向怀州城外战场。

    怀州城内出两千百战军步军,加上李绍城一千马军,三千人对阵四千余河阳军,却因为一直战斗在河阳军阵外围,难以深入其内,致使战事焦灼。

    河阳军的防御阵型,层次严密,又是依靠军营,眼看难以突破。

    李从璟叫来孟平,马鞭指着河阳军营,对他道:“梁军防御,背靠军营,乍一看是依托军营之势,其实不然。只因梁军辎重粮草尽在军营,朱铨周是怕我等毁之,所以不得不如此。你带五百人上去,不用短兵相接,但取其防守薄弱之处,用火箭攻其营墙、营帐,若能火烧其营,其阵自破!”

    孟平领命,召集人马而去。

    “骑兵弓箭射程有限,孟平出击,或不能尽全功。”

    李从璟又对传令兵道:“给怀州城传令,尽出投石车,就近布置,石块裹布撒油,点燃抛射,只管砸梁营营帐!”

    两道命令下达完毕,李从璟再次往战场看去,孟平率军已经快要抵达交战之处。但就在这时,梁军军营中飞起无数火星,落入百战军军阵中。

    那火星沾上百战军战袍,立即燃烧起来,竟是火箭。

    “梁军退入营中,却是准备了大批火箭,狡诈!”李荣看出来梁军意图,失声叫了起来。

    李从璟脸色微变,正待要说什么,忽然眼神变得极度凌厉。

    梁军火箭入了百战军军阵,不少都落入地面,初时没什么异样,半响之后,地面燃起片片火焰,须臾火势渐长,竟然有燎原之势。

    “传令:鸣金,收兵!”李从璟猛然转头,对身边传令兵大喝。

    李从璟脸色难看,传令兵一怔,立即跑去传令。

    不时,金锣声声响起,正奔到战场的孟平,回头一望,不明所以,立即挥手,不再向梁营奔进,转弯回身。

    正在与河阳军鏖战的百战军,闻声立即撤出战斗。

    就算李从璟不鸣金,百战军也难以继续战斗下去了。

    因为梁营外围,已是遍地大火,不少百战军都被烧上了身!

    李从璟咬牙,脸色阴沉得厉害。

    地面为何会突起大火?

    现在看来,梁军早已在营地外围埋下了干柴列草,经过一场鏖战,军士踩踏之下,泥土必然被踢开,露出下面的柴草。眼下视野不明,柴草难以发现,一旦梁军以火箭齐射,柴草上的火油被点燃,自然火势凶猛!

    这批柴草何时埋下?

    只能说河阳军攻不忘守,守不忘攻,攻守有度,各方面准备十分充足。

    李从璟翻身上马,一把拔出横刀,对剩下的五百人下令:“出击!”

    半路碰到回身的孟平,李从璟让传令兵过去传令:“掩护大军撤离!”

    百战军火速退却,因了李从璟发现梁军企图及时,大军并没有被火势包围,困在火阵中的不过数十人。但李从璟料定,百战军想退,梁军却是不会那么轻易放过如此大好机会的。

    果然,李从璟正奔进中,梁军鼓噪杀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