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岩村,家家厨房都有一个大水缸,平时储水用。
骆镇堂把水缸慢慢的移开,扒开挺厚一层土漏出一块石板对骆清颜说:“这块薄石板下面是一个铁皮箱子,里面有两个木箱,放着咱家的老物件和你奶奶留下的遗物。你奶奶当时受了伤被我救了,后来就嫁给了我。你奶奶其实是一位来中国游历的英国贵族,只是嫁给爷爷后就自愿留在了中国,只写信告诉了家里。我们也想和英国通信,只是战乱年代居无定所谈何容易。你爸爸几岁的时候我们遇到敌人的轰炸,你奶奶为了保护你爸爸死在的敌机的轰炸下。你奶奶去世后我就把她的遗物都收拢了起来主要是做个念想。以后这些东西都是你的,爷爷现在告诉你是让你心里有个数。爷爷知道你懂事了。这件事情应该让你知道了,不过对外人不可提起,还有你奶奶的信息也不要对别人说。”
“爷爷,您放心,我一个字也不会对外人说的,这是咱爷俩的秘密。”骆清颜表现的很平静。骆镇堂很满意孙女的表现。
骆镇堂又把家里的钱和各种票证和骆清颜交代了一下后都交给了骆清颜。骆清颜开始不想要,可后来一想这些钱和票在自己手里,那自己以后使用空间就更方便。家里的花销爷爷肯定不会记的那么清楚。
从这以后家里有什么事爷俩都商量着来,有什么不懂的骆清颜借着自己是小孩子不耻下问。她毕竟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她对这个时代的了解都是以前从书上、网上看来的,她要尽快的了解、融入这个时代。在骆镇堂的眼里,孙女快速的成长了起来,办事越来越有条理。
时间一天天过去,骆清颜每天都和刘丽英一起学习,现在汉语拼音,查字典早就学会了,会了这两样语文学习进度就加快了,数学也一同进步。
每天刘长军回家检查两人的学习进度都大感吃惊,这也太快了,让自己倍感压力。这以后可别是真要和自己一个年级吧!不行,自己也得努力,可别到时候让两妹妹赶超那可有乐了。
骆清颜找了个机会偷偷的把增长智力的幸运果果汁加在绿豆汤里给刘丽英喝了,刘丽英越来越聪明,学习当然不在话下。
骆清颜除了学习文化知识还跟着爷爷学医,现在已经认识了许多草药,也了解了它们的作用。这还是骆清颜故意放慢速度的结果。
骆镇堂答应孙女有机会可以带她一起上山采药了。骆清颜早就想上山采药了,自己每次和刘丽英去采蘑菇、木耳只能在山边上,她不敢带着刘丽英往深山里走,怕出意外。可是山边蘑菇、木耳少不说,采的人也多,最后到自己这少的可怜,幸亏有空间的支持。更何况她还想采草药卖钱,只能往深山里走。
第十四章 采药
(全本小说网,HTTPS://。)
昨天下了一场雨,今天地里十分泥泞,大队长就通知大家休息一天。(全本小说网,https://。)骆镇堂爷孙俩吃了早饭做上山采药的准备,衣服得穿长衣长裤,身上涂抹点儿骆镇堂配置的防蚊虫的药水。准备好柳条筐和挖草药的铲子,防野兽的武器,水和吃的等等。
骆清颜心情有些小激动,本来嘛,她早就想往深山里走点儿,可一直没机会,这回终于如愿以偿了。
其实骆镇堂进深山也不是随便走的,哪里草药多,哪里容易遇到大型野兽他心里大概都有个数,要不然他可不敢带着孙女去冒险。这次他也不准备去危险的地方,只是想带着孙女去更直观的了解各种草药的生长习性。
等太阳升起来早晨的水汽下去了一些,爷俩背着一大一小两个柳条筐就向大山进发了。昨天刚下过雨,地上还很泥泞,等到了有草的地方踩在草上就好很多了。爷俩每人手里拿着一根棍子一边走一遍敲打前方的草丛,这样是为了赶走草丛里的蛇免得被它咬伤。
骆镇堂让孙女走在自己身后,一边走一边给孙女讲注意事项。其实骆清颜对山林哪能不熟悉,前世也经常跟着外公去采草药,后来当兵也经常和山林打交道。为了收集珍贵动植物她去过像神农架,亚马逊等许多地方的原始森林,比这里危险多了。
他们这里属于山区,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是“东北三宝的故乡”。野生动物有东北虎、金钱豹、马鹿、梅花鹿、黑熊、棕熊。野猪、狍子、麝、紫貂等,还有众多鸟类、鱼类。野生植物有人参、天麻、红景天、木灵芝等中草药和刺老芽、蕨菜、山芥菜等山野菜。食用菌类有元蘑、猴头蘑、木耳、榛蘑等。树的种类也很多,比如红松、偃松、白桦树、钻天柳、东北红豆杉等。到了秋天还能摘到许多野果,比如野菇娘、山葡萄、野柿子、野生猕猴桃、蓝淀果、越桔、山核桃、榛子、松子等。骆清颜想想都觉得物产太丰富了,简直就是一座天然宝库。
爷俩越往里走树木越高大,树林里雾气昭昭,阳光从参天大树的树叶间透了下来,射出一道道利剑一样的金色的光线,眼前就是一片绿色的海洋。树上的小鸟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偶尔还能看见松鼠从树上跑过,兔子从脚底窜过,野鸡从身边飞走,这种景象简直就是人间仙境。
要是只有骆清颜自己,那野兔、野鸡等就都是她的囊中之物,可惜有爷爷在身边她可不敢随意暴露身手,哎!可惜呀!到嘴的美味就这样溜走了。
往大山深处走一点儿已经偶尔能看到草药了,骆清颜跟着爷爷学习怎么把草药在不损害其药性的情况下挖出来。这山里由于长期没有人采药,药材还是挺丰富的,爷俩不多时就收获颇丰。
由于昨天刚下过雨,蘑菇、木耳都长大了很多,很好发现,这可忙坏了骆清颜,都觉得自己应该背个大一点儿的筐来。这要是每天都是这收获量,往收购站一送,那钞票不得哗哗来,可惜不能每天来。以后一定要让爷爷经常带自己上山,她自己来爷爷肯定不会同意。
不知不觉爷俩的筐就满了。看看时间应该已经过了中午了,爷俩就着水吃了点早晨带的干粮,休息了一会就背着筐往回走。别看骆清颜筐小,装的东西没有爷爷的多,可她还偷偷往空间扔了不少,开玩笑,好容易来了一趟,怎么也得够本喽。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何况一人还背着一筐东西,得时刻注意脚下,所以走的比上山要慢一些。就在骆清颜小心的跟着爷爷往前走的时候还往周围咋么着,以前看的里女主上山都能发现人参,她怎么就没这好运,虽然空间里已经参满为患,可也没有借口拿出来呀!
突然,她在右前方看见了一株植物,以她的眼力一眼就认出那是人参。哈哈,老天终于显灵了,让她也遇到了人参。她急忙拉住爷爷,“爷爷,您看那是什么?”
骆镇堂顺着孙女手指的方向看去,突然心跳加速,人参这么珍贵的药材对于一个老中医而言那吸引力可想而知。骆镇堂赶忙放下柳条筐,走到人参跟前小心的扒开人参周围的草。他觉得自己的孙女就是个幸运星,从这棵人参的枝叶来看,这棵人参最少也得百年以上。这种可遇而不可求的东西就让他孙女遇到了。骆镇堂拿着小铲子小心翼翼的挖着人参周围的土,一边挖还一边给孙女讲挖人参的技巧、注意事项。
骆镇堂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这棵人参完好无损的挖了出来,依他多年的经验来看,这棵人参得有二百多年了,算是个宝贝了。骆镇堂拿出早晨多穿的一件外衣小心翼翼的把人参包好,埋在筐里的草药下面,嘱咐孙女不要对别人说。骆清颜赶忙点头。开玩笑要是说了被人惦记怎么办?
就这样爷孙俩高高兴兴地往回走,一边走骆镇堂一边夸赞孙女的运气。骆镇堂来这座山上不知采了多少回药,倒是碰到过几回人参,不过只有寥寥几次。瞧孙女这运气,第一回来就碰到了而且还这么大。就运气好这一点不服气不行,以后要经常带她来上山采药,不定还能遇到什么好事。这骆镇堂已经在孙女控的大道上越走越远。
爷俩不紧不慢的走回了家,到家骆镇堂把别的草药放到一边先不管,先得把人参处理好了。骆镇堂就着这个机会给骆清颜仔细的讲解了人参的炮制的几种方法。处理好人参才把筐里其它草药拿出来捡一些以前没见过的草药讲解炮制方法,还让骆清颜也试着上手。骆镇堂发现自己的孙女天生就是学中医的料,对他讲的东西吸收的极快,还能举一反三,这让骆镇堂很是欣慰,自己后继有人了。
这次采草药收获巨大,天快黑了草药还没有处理完,骆清颜看再不做晚饭天就黑,就对爷爷说;“爷爷,剩下的草药我基本都会炮制了,明天再弄吧,您先歇会儿,我去做饭。”说着就站起来麻利的做起饭来,天也晚了,就做了些简单的。今天也都累了,吃完好早点休息。
第二天骆镇堂去上工,骆清颜就在家里处理剩下的草药,还得把蘑菇、木耳也晒上,趁着家里没人又从空间里拿出许多,反正这蘑菇木耳一晒就缩水,体积极具缩小,谁能看出以前湿着的时候是多少。
第十五章 秋收
(全本小说网,HTTPS://。)
这个夏天就在骆清颜学习文化知识,学习中医,采药,采蘑菇木耳,炮制草药中过去了。全本小说网,HTTPS://。.COm;这期间骆镇堂一有空就带着孙女去上山采药,遇到了好多珍贵的药材,光人参就又遇到了两回,虽然没有第一次的大,骆镇堂也对孙女的好运气佩服的五体投地。而骆清颜的干蘑菇木耳也攒了不少,就等有机会送收购站去卖。
家里的菜园子也收获颇丰,骆清颜打着在县城买了菜种的借口又从空间里拿出来几种蔬菜种子,在爷爷的帮助下都种了一些。骆清颜时不时的偷偷浇一些空间里的灵泉水,蔬菜长的都很好。
骆清颜每天变着花样做菜,吃的骆镇堂每天都夸。家里就两个人,菜肯定吃不完,经常给刘丽英家送去一些,剩下的能晒成菜干的都晒成了菜干。北方的冬天特别冷,而蔬菜就那几样。骆清颜特意多晒了一些菜干留着冬天吃。
夏去秋来,转眼到了庄家要收获的季节。金秋大地,秋风送爽。玉米长出了长长的胡须,高粱举起了红彤彤的火把。棉花开出了雪白的花朵,大豆也鼓起了饱满的豆荚。大队长领着大伙开始了秋收,人们看着这一片丰收的景象都高兴地合不拢嘴。都想着今年风调雨顺,粮食来了个大丰收,可以多分些粮食了。
小孩子们也加入了秋收的行列,不过是去捡掉在地里的粮食颗粒。谁捡到就是谁的,这样大大的减少了浪费。家家孩子都全体出动,这又不用费力气,只要捡到了就是自己的,这可是额外收入,谁不动心。现在粮食这么紧缺,捡到点儿是点儿。
刘长军他们这些上学的孩子也都放了秋假,每天也都去地里捡粮食。骆清颜也随大流和刘丽英、刘长军他们一起去地里捡粮食。捡完了回家后又从空间里偷偷少量拿出一些粮食和捡来的掺在一起。
收完玉米、大豆、高粱等这些粮食,又开始挖红薯、土豆。孩子们又转战红薯、土豆地,把地里在大人挖完之后又重新挖了一遍又一遍,不管多小的红薯、土豆都给收拾的一干二净。每个孩子只要仔细挖都能有收获。
骆清颜还特意在空间里新种的红薯和土豆,把手往土里一伸偷偷往地里埋红薯或土豆,还不能埋太大的,真是煞费苦心。孩子们都一门心思的挖自己跟前的土地,谁也不会注意谁,恐怕慢了让别人把东西挖走。就这样在骆清颜的偷渡下,孩子们发现今年这地里大人挖的没去年干净,还剩下挺多,不过谁都没嚷嚷,恐怕让生产队知道了再给要回去就坏了,所以大家都不知声。
为了多挖一些,孩子们连回家吃午饭都顾不得,家长们中午时就给孩子把饭送来,再背一个空的柳条筐过来,把满了的用草一盖背回家。大家都心照不宣,谁都不言语。
秋收期间骆清颜虽然也和其他孩子一样去地里捡粮食,但是中午都按时回来给爷爷做饭。她又不是真的需要那点儿粮食,跟着别的孩子去只不过是为了装装样子,要不然她的粮食没出处。
这段这段时间,骆清颜做饭也加大了油水,在不暴露空间的前提下尽量做得丰盛些。这段时间这么累,她可不想爷爷每天这么累营养跟不上。每天熬这汤那汤,偷偷放点儿灵泉水,调理一下身体。以前留下的鱼干隔两天就吃一回,又特意买了一些猪肉炒出来腌渍上能多放几天。有一回还从山上拿回来一只兔子,跟骆镇堂说她上山想摘点儿野菜,这只兔子从草丛里跳出来慌不择路撞在树上把自己撞晕了,她就给捡了回来。骆镇堂一点儿没怀疑孙女的话,因为孙女的运气一向好。
收完地里的庄稼,村民们又浩浩荡荡的上山了。山上的野果都熟了,像野菇娘、山葡萄、山核桃、榛子、松子、板栗等等,还有蘑菇、木耳。这些山货大队集体采摘完之后要卖到收购站一部分,这是村里的一项收入。不易保存运输的野果留下来给每家都分点儿,就当给孩子们的零嘴了。
这时候孩子们是最高兴的,因为这个时代的孩子可不像21世纪的时候小孩子有吃不完的零食,这时候的孩子一年到头儿也看不见几回零食的影子。而村里分给大家的这些野果一般家里大人都会给自家的孩子留着解馋。
小孩子们也都跟着上山,平时也没有上山的机会。这个时候上山可以一边摘野果一边吃,吃多少都没人管,反正肚子就那么大。由于野果树不是集中的,都是零星夹杂在其他树木之间,所以孩子们也分成一伙一伙的,基本都是跟着自家大人。有的野果要是掉在地上容易摔坏,需要上树去摘。像山核桃、板栗、榛子、松子等一些有硬壳的不怕摔,就拿着竹竿在树下直接打,掉在地上再捡。这活小孩子干正好,有的孩子一边捡还一边扒开壳往嘴里塞。
经过一阵的忙碌,除了大山深处太危险一般人不敢进,村民们把附近山里的山货摘了个遍,可能还有一些长的隐秘的发现不了那就没办法了。
山货摘回来之后还要处理,蘑菇、木耳摘回来就得赶紧晒干以防腐烂。山核桃采摘回来的时候外面包裹着一层绿皮,剥掉绿皮才能看到我们平常见到的黄褐色硬壳。山核桃要把这层青皮剥掉处理干净之后才能卖到收购站。这时候用的都是传统的核桃剥皮方法,就是将采收后的核桃青果搬运到室内或室外阴凉处,避免阳光曝晒,把核桃青果按?40―?60厘米的厚度堆放,在青果堆上加盖一层8-10厘米厚的山毛草,目的是提高堆捂温度,加强青果皮自然熟化衰老速度,缩短青皮与硬壳分离时间。一般堆捂5-7天,青果皮开裂、变软、变质腐烂自然脱落时,人工用刀剥去青皮。将剥好的核桃坚果倒入清水中快速揉搓,除杂质,清洗2分钟左右,然后快速滤水凉干就可以往收购站卖了。
而松子也是要先把松塔打下来,然后扒皮才能出硬壳松子等等。反正都要经过或晾晒、或扒皮,这也是一项工程。东北的冬天来得比较早,等这些山货都处理好了以后天气也开始冷了。趁着天气好,把该翻的地翻了,把该交的公粮交了,把处理好的山货拉倒收购站卖了。然后按人口给村民分粮食,这一年的粮食就又接上趟了。不过钱要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