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权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东晋权臣-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チ私萦赂疑钡校《喽嗷壅焦Γ≡缛瞻谕颜饧竦纳矸荩∥鹨P哪锴祝 卑材负桶彩⒁谎木笄啃愿裨谡饫锾逑值牧芾炀≈隆

    安盛最担心的就是母亲因为心疼自己,而产生不舍,不让他去江州。哪里想到母亲会如此说!想到日后很长时间再也见不到母亲,鼻子一酸,抱着安母哭了起来……

    金秋九月,临安的早晨,朝阳升起在高巍的石山之顶,天空铺开万道霞光,群山苍黄,落叶萧萧。山顶之上忽然传来几声嘹亮悠长的啸叫声!惊得林中百鸟‘噗嗤’‘噗嗤’全飞起来,盘旋在树林之上,久久不肯散落!

    如此破坏山林祥和之境的,自然是杨嘉和安盛。自从安盛来到杨家后,安盛便每天陪杨嘉锻炼身体!小灵当然不会同意如此‘蛮横无礼’的要求,跟安盛据理力争,安盛上阵杀敌对付敌酋那是骁勇之极,可哪里碰到过自己要与一个年纪相仿的少女争论,没说两句便红着脸面匆匆退了下来,杨嘉见状只好上去以加大了锻炼时间,怕小灵吃不消为由劝阻小灵,结果立竿见影,小灵立刻同意了安盛的要求,不过少女却使起了性子,连着好几天不理杨嘉,弄得杨嘉苦笑不已。

    两人大汗淋漓的站在山顶之上不停地啸叫,发泄着旺盛的精力。忽见安盛停下来好奇的问杨嘉:“明馨哥,你刚刚教我的那些奇怪的健身动作,你是怎么学知道的?感觉从来没有人做过这些动作,好别扭啊!不过还别说动作虽然古怪,效果确实特别棒,平时锻炼我很难出汗的,今天却是还没怎么活动就出了一身臭汗!明馨哥你还有没有别的,一起教给我,不然明日就要去江州了,日后可就没机会了!”

    杨嘉听闻微微笑着,避开安盛敏感的问题开口道:“我是从书上学的,你要是想学,一会我将那些锻炼方法写成图文,你带到江州每日按照上边的描述每日锻炼不懈,肯定能强健体魄!”

    安盛听闻兴匆匆的谢过杨嘉,两人便下山望家中跑去。杨嘉边跑脑海中边勾勒江州的地图,西晋武帝时还没有江州这块地方,乃是惠帝时期,有大臣奏曰:“荆,扬二州疆土广远,统治尤难”于是惠帝下诏将扬州西边的七个郡,荆州东边的三个郡,合十郡归为一州,因江水之名而置此州为江州(乃是今天的江西,福建两地)。杨嘉回家一头就扎进了书房,不停地抄抄写写,直到子时煤油灯也是快要燃尽的时候,终于熬不住困意,起身回房睡了。

    第二天公鸡刚刚打鸣,天灰蒙蒙的,杨嘉便起床帮安盛收拾行李,打算送别自己这位生死兄弟,半个时辰后终于是一切妥当了,佃客韩氏想驾牛车去送安盛,不料却被杨嘉阻止,原来小郎君要亲自驾车送别友人,自杨嘉从县衙回来以后,杨家上下已经完全认同了杨嘉的能力,对杨嘉的所有指派,都会不假思索的听从,韩氏见杨嘉如此要求,想都没想便从牛车上跳下来,也没有请示杨父的意见,便安心的将牛鞭交给杨嘉。

    杨嘉驾着牛车往西而去,安盛坐在车里也不知如何开口,两人便沉默的听着车轮的‘吱呀’声,驿道上秋风瑟瑟,枯藤老树,好是一番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悲凉气氛!安盛实在受不了这萧瑟气氛,开口跟杨嘉有一句没一句的聊天。临近下午终于是到了吴兴郡最西边的一个县于潜县,两人在驿亭里稍作休息之后,便打算起身上路,不料安盛道:“明馨哥,送君千里终有一别,今日这一程好歹也有三十里路了!明馨哥就送到到这里吧,回去吧,要是回去的晚了不好进城!”杨嘉却是恍然未闻,依旧要驾车往西边去,安盛大喊了几句,杨嘉才反应过来,打了一口气道:“那就送到这里吧,你等一下我还有东西要交给你”,说完从车里取出三卷昨夜誊写的书籍,放倒安盛的手中道:“这三卷书,有一卷是《论语》,还有一卷兵法,最后一卷乃是你昨天要我教你的锻炼体魄方法,我昨夜匆匆画出来的!你到了江州后不要呆头呆脑的往前冲,平时机灵点!还有在空闲时间多看书!好了我也不像妇人那般唠唠叨叨的没完没了,你我就在此别过吧!保重!万事小心!”

    杨嘉与安盛互相行完礼后,安盛眼眶憋着泪头也不回的往西大步跨去,杨嘉站在车旁目送着安盛离开直到,对方的身影消失在天边,才摸了摸眼睛叹道:“大丈夫生当披金戴紫,安盛此去疆场建不世奇功,我哪能如妇人这般哭啼的送别!”忽然对着天边大声高唱道:“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安盛几年之后,你我兄弟二人携手纵横华夏九州!”

    临近傍晚杨嘉才疲惫不堪的回到杨家,在小灵的服侍下洗了洗身上的灰尘,便去书房临摹从贺府借来的东汉书法大家蔡邕的《九势》书帖,蔡邕此人善通经史,辞赋,书法尤为令人惊叹,擅长篆,隶书!被后人称为‘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只是贴是千古名帖,杨嘉却是有点心不在焉,满脑子想着如何向父母提出自己要去句章游学,古言道:“父母在,不远游”古代提倡以孝,忠义治国,司马氏阴谋篡位魏,那这忠义自然是不怎么提倡!历代皇帝尤为注重孝道,以孝治国!杨父杨母还健在,杨嘉要去远游学,这从孝道上说不过去!杨嘉虽是转世重生之人,自然不需要用儒家思想治国,但是不得不学习一番百家诸言来装饰自己言论!不然有人问起杨嘉那些言论出处何处,杨嘉可就难以自圆其说了。再者杨嘉自病愈后,很少有机会陪在父母身边,孝顺双亲,杨嘉心里也很是愧疚难以启齿!

    半晌之后,杨嘉终于是站起身组织好措辞,往杨父房中走去。
………………………………

第二十三章 远去句章东更东下

    杨父听闻杨嘉要去句章游学,却丝毫没有杨家想象中的不舍,微笑着鼓励道:“大丈夫志在四方,应当名扬海内,岂能蜷居在临安这种小地方!家中一切明馨你不必担心,我和你母亲有小灵和阿奴照顾,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杨母听闻也是支持杨嘉想法,只是要求此行要带着小灵,怕杨嘉不能**照顾自己,让自己受苦!杨嘉此行是去游学,又不是去春游!带着小灵反而是个拖累,当然固执的拒绝了杨母的要求。只是时候小灵听道杨嘉拒绝带自己去句章,红着眼睛小声的哭泣!自己今年已经有十八岁了,也是到了做人妇的年龄了,小郎君只比自己小一岁,可他却迟迟没有表现出要将自己收房的意思!自己和小郎君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小灵心中自然只有杨嘉,那里还容得下别人,要远嫁他人,小灵心中自是万般不愿,可时间不等人啊!这次小郎君游学不带自己,看来自己和小郎君的缘分会越来越浅!只怕下次小郎君游学归来,我早已成为人妇了!想到自己再也不能和小郎君见面,小灵越哭越伤心,心中万般想法却是不得与杨嘉倾诉只得轻声哭唱道:“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杨嘉却是糊涂,这几天忙着送安盛,准备自己的游学之行,也没有看出小灵不同与往日的神情!依旧与往常那般与小灵相处,小灵心中本来就怀揣希望,以为小郎君会不禁意间会提出将自己收房,那知还跟以前一样,心中更是失落,怕被人瞧出倪端来,只好强装镇定装的跟往常一样,只是心中委屈的早已无以复加。

    此去东行一百二十多公里,可谓是路途遥远,刚刚出临安县城,杨嘉就让杨武和小灵会家里去了,自己一个人往东而去!两人虽是不舍,既然杨嘉发话,只好转身往回行去。

    杜夷祖籍乃是庐江人,少时居甚贫窘,不营產业,但自幼好学,博览经籍,对百家诸学都有很深的研究!永嘉年末,为了躲避战乱,南渡到江东会稽郡句章县附近,杜夷并不是居住在县城里边,而是在城外的招宝山下边,盖了十几间茅草屋,结庐而教!杜夷教学每日早中晚三讲,早上讲百家经籍,中午教洛阳官话和《孝经》,晚上则讲琴棋书画等方面,至于射箭骑马这些东晋世人都不愿意学习,杜夷自然就没有开设这些科目!杜夷和太学一样并不管学生的吃住,门下弟子当然住在句章城里,但有些富贵子弟嫌每天来去城中和山下,甚是苦累,便自己花钱也在招宝山下建起一幢幢的精美小木屋,倒是省去了每日走路的烦恼!至于吃,无非就是粮糗等食物!何为粮糗呢?古人条件落后,出差的时候身边都会带着面,类似于炒面一类的面食,想吃的时候配着水吃,方便而且还充饥。

    杜夷即是博览诸经,那便如孔圣人一般本着‘有教无类’的心怀,门下诸学生南人北人,庶族士族各色各样的人物都有。杨嘉此行便是要重点学习洛阳官话和诸家经籍,不论南人北人,东晋官场人人都说洛阳话,日后杨嘉要是入仕途,那洛阳官话那是少不了要学会的!至于琴棋书画听听就可以了,不必深学。

    杨嘉现在也很无奈,自己堂堂一个穿越之人,拥有超越这个世界一千多年的眼光和见识,现在却如此束手缚脚,各种缩手缩脚!归根结底是杨嘉没有权势的结果,最简单的例子经商!寒门庶族想要经商发家简直就是难入登天!东晋宪法明令:只有军人,二品士人清官才会不收官市商税!区区庶族子弟你要是想经商等着被层层剥削,直至血本无归!杨嘉脑子里边虽有万千种发财大计,你又能有什么办法跳过这道法令!

    其实东晋朝廷颁布这道诏令也在情理当中,最主要的原因是重农抑商!年代越久远的朝代对农业粮食的生产依赖越重,生产力不足,所以只能劝课农桑,禁止游食!按东晋的生产力重农抑商属正确的措施,并不会如后世清朝那样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细看历代历朝重农抑商这个条令应该在隋唐的时候就应该被废止!唐朝贞观时就不必说了,相传那时候若是有人想从长安去交州,不必带粮食,家家粮仓溢出,直接取给于道路!隋朝被号称‘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相传在隋朝众粮仓中的‘含嘉仓’内的一所粮窖里边发现了五十万斤的谷物,而‘含嘉仓’有二百五十九哥粮窖!隋朝不止只有一个粮仓,除‘含嘉仓’之外还有‘洛口仓’,‘回洛仓’,‘黎阳仓’等好几个粮仓!

    颁发这道诏令的第二个原因就是维护士族特权!巩固士庶之间的尊卑!庶族想经商你只能依附在士族子弟的特权下,这样才能不收商税,但你肯定得向士族子弟交一定的庇护金!尽管你交了庇护金但你的地位依旧低卑,依旧被士族看不起!

    一路上车马劳顿,杨嘉在七八天后的一日,终于来到了句章!向路人问清招宝山所在地后,杨嘉便匆匆望城外赶去。招宝山北临东海,南通甬江,山势险峻,景色秀丽。实属人间仙境,所有隐士所向往之地!

    半个时辰后杨嘉在一所简陋的茅草屋中见到了自己倾心已久的杜夷,恭恭敬敬的向杜夷行完礼后,道明来意!杜夷看着面前这位皮肤略黑,面目清秀认认真真在自己面前行礼的年轻人开口问道:“卿是哪里人士?来老头这学哪家经籍啊?”

    “杨嘉吴兴郡临安人氏,来先生这学习儒家治世强国之法!”

    “嗯!临安来句章该是有很长路途吧!千里求学,诚意感人!那你便拜在我门下吧,明馨一路劳顿,甚是疲劳,不必多礼了,赶紧去休息吧,记得明日赶早来山下学习!”

    “杨嘉既已拜夫子为师,哪能不行拜师之礼,便去休息呢!?此不合礼法!”杨嘉说完便对着杜夷跪拜在地,恭恭敬敬的行了拜师之礼。

    杜夷看着跪拜在地的杨嘉心中暗喜:“自渡江以来已经好久没有见过如此尊师守礼的好苗子了!”

    经过一番繁琐的拜师礼后,杨嘉回到了自己在县城租的住处,在经过几日的劳累之后,杨嘉终于可以休息了,躺在床上呻吟道:“今后能这么早入睡的日子可只有今天了!可不能浪费这么宝贵的一天!”

    这年是司马睿(晋元帝)太兴元年十月,杨嘉只能在句章县学习七个月的时间,也就是在太兴二年五月杨嘉必须要赶到吴兴郡去参加一场关乎一生的中正选拔定品!两晋时期中正品定人才照例是三年调整一次,下一次的中正品定人才就在明年的五月,所以杨嘉必须在短短的七个月内,熟读儒家经典,为日后的定品做准备!

    ps;关于中正品定制度猪脚后边遇到后自然会详细解释
………………………………

帝二十四章 宁越之志练己身1

    清晨的招宝山下黄叶纷飞,哀草侵道,一片深秋景象,而山旁的那条小溪水却是清澈无比,周边零星点缀着少许常绿树木,溪边石头上满是绿色的青苔,反而是呈现出一片春意还未离去!山下的茅草屋内传出阵阵的读书声,山下美境烘托着读书声,仿佛真到了人间仙境,那阵阵的读书声也好似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让人不敢大声喧哗。

    今日是杨嘉道句章学习的第一天,杨嘉前世本就很长一段时间在学堂里度过,这次转世重生再入学堂学习,心中自然有说不清道不明熟悉感夹杂在其中,所以早早的来到了山下学堂,静等杜夷来授课。

    杜夷不久便来到草堂。开始用节奏抑扬顿挫,音色浑厚重浊的洛阳话,讲解《春秋》注释,这洛阳古音完全跟后世的普通话是两码事!反而跟闽南话,客赣话有点相似!杨嘉前世本是南方人,学起这洛阳话反而是朗朗上口,事半功倍。只是杜夷讲的神采纷扬令人拍案叫绝,可这学堂的座位排布却十分别扭!细想之后对这个现象也是十分理解,士族子弟不愿意自降身份跟庶族寒门坐在一起,于是二十几个士族子弟坐在南边的草堂中,庶族寒门则人数比较多四十几人全都坐在北边的草堂中,杜夷只能在沟通两间草堂的廊亭上讲授!士族所坐的草堂里又是泾渭分明的分成两拨人,这两拨人自然是南方士族和北方士族,反观庶族这边就没有南北之分了!只是很多时候望向对面士族学堂的眼神充满了羡慕!

    士族子弟人人皆绫罗绸缎,穿着华丽的衣服,大多数人身材消瘦,好似一阵大风就能吹走他们,且面色细白,像极了后世的瘾君子们!细细望去就会发现原来是擦了粉!这放在后世那可是爆炸新闻,人人围而观之,在东晋却是无人问津。东晋世人喜欢男子阴柔之美,身材消瘦,脸上擦粉,穿绣花衣服那是家常便饭,不足为奇。

    前些年间以貌美而名扬天下的卫阶就是因为羸弱,被人‘看杀’!卫阶乃是中朝司空卫瓘的孙子,卫阶五岁时就被卫瓘夸赞:“此儿有异于众,但吾老矣,不见其成长耳!”总角时乘羊车入市,见着惊为玉人,观之者为之倾倒!永嘉年间有事求于建康,于是来建康办事。建康人士闻其姿容,观者如潮,卫阶本来就体弱,观者还不停地朝卫阶投掷水果,鲜花表达爱意!卫阶劳疾更重,回到住处便卧床不起,不久便病逝!堂堂七尺男儿竟被‘看杀’可想而知晋人为了追求阴柔之美到了什么地步!

    大约一个时辰过去,夫子清了清喉咙道:“好了《春秋》注释就讲到这里吧!你们自己好生学习理解,中午教你们洛阳官话,记得不要迟到!”说完就离开廊亭。不论千年之后还是千年之后,学堂之中的情况总是大径相同,夫子一走学堂里边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