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权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东晋权臣- 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樊雅盯着杨嘉道:“好个杨明馨!先前就听说张平张刺史之死就是你在背后推波助澜,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你这手弄得樊雅哑口无言。回去告诉祖奋威半个时辰后,樊雅自会负荆请罪,出城投降!”

    杨嘉听闻这话笑着对樊雅拱拱手,带着还没回过神的祖涣桓宣二人往屋外走去。樊雅众人看着杨嘉大摇大摆的离去,只见樊雅的一宾客小声对樊雅道:“明府就这样让他们走了!?”樊雅却是反声问道:“那还想怎样?你还因为一个死人,而放弃自己唯一的退路?”

    一路上已经想明白怎么回事的祖涣桓宣二人,纷纷对杨嘉拍手称赞。杨嘉则是微微笑着谦虚。忽听祖涣不解的问道:“明馨,你为何这么肯定樊雅不会杀咱们?”

    杨嘉却是摇头道:“哪里敢肯定!只是剑走偏锋而已,只能猜测樊雅不会为了一个外人而跟我们翻脸。再者我也是被逼上绝路啊,先前我就看到张载跟他的侄儿密谋了一番,若不是我先动手,出了樊雅府阁那就是张载动手了!”

    祖涣听闻有点后怕道:“多亏了明馨。”一直未说话的桓宣道:“能有幸认识明馨这等英才,不枉桓宣路途遥远带兵来谯郡。只可惜樊雅投降,收复谯郡算是大功告成。桓宣也得带兵南下回淮南复命了,不能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赶走凶胡臭羯。”

    杨嘉听闻,知道桓宣话中有话,顺着桓宣道:“参军也有澄清天下之志,与我等志同道合,只是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公,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怎么能看着北地百姓流离失所,处处饿殍!而返身南下当个安闲参军呢?”

    祖涣见杨嘉口气严厉以为杨嘉在责备桓宣,急忙从后边拉了拉杨嘉。杨嘉知道桓宣还有其他意思在里边,是以并不理会祖涣的提醒。

    果然桓宣并未生气只是稍稍叹气道:“一想到在凶胡臭羯马蹄下的北地百姓,桓宣也是食不知味,寝不能寐。只是我是南中朗将的参军,若是不回去,南中朗将那里说不过去。”

    杨嘉见桓宣终于将自己的心迹表露出来,内心暗喜“看来我和桓宣想到一块去了!”随即大声道:“这有何难!待会我替你到祖奋威那说,现下正是缺人之际,奋威肯定也在想办法将你留在谯郡。”

    桓宣见杨嘉这般说感激对杨嘉笑了笑。

    杨嘉又道:“至于奋威回怎么跟南中朗将说,我们猜不着。但杨嘉可以肯定奋威会说服南中朗将将你留在谯郡。”

    杨嘉给桓宣吃了这颗定心丸,桓宣终于是放心。看来自己不用回去给王含当看家护院了,留在谯郡好好辅佐祖逖收复失地。嘿!这杨嘉也是猜度人心的高手,自己稍稍表露心迹,就被这杨嘉全盘猜了出来,顺着自己的话头帮自己一个大忙,顺便收复人心。画虎画皮难画骨,最难猜度的就是人心。这杨嘉日后肯定不是个简单角色,幸好在同一阵营
………………………………

第七十四章 大势初定赖宗庙1

    杨嘉桓宣敲定好去留一事之后,相视一笑三人随即并排向城外走去。

    在帐中焦急等待的众人见杨嘉三人完好无损的归来,立刻上前围住三人追问樊雅到底同不同意投降。解决了心事的桓宣还想卖个关子,结果被兴奋地祖涣直接道出了结果。众人听闻纷纷咧嘴大笑。一直坐在榻上比较淡定的祖逖听闻也是喜露于表,开口问到底是怎么说服樊雅的。祖涣听闻自己父亲问话看了一眼杨嘉,随即大声地向众人述说当时杨嘉手刃张载的前后。

    待到祖涣讲完发现祖逖和众属官纷纷瞪着眼睛盯着杨嘉,祖涣得意的昂着头道:“我也没想到会如此惊险,要不是明馨,这次和谈就要泡汤了。还得配上桓参军和祖涣的性命。”

    帐中众人看向杨嘉的眼神却也是有趣,祖逖自然是对着杨嘉点头,表示肯定欣赏杨嘉能力。其他人有羡慕有嫉妒有佩服也有不服。其中樊雅二郎的眼神却是感激,要不是杨嘉斩了张载,自己小命可就要丢在这了。董昭看着被众人围星捧月的三人仍不住嘀咕道:“早知道如此刺激,洒家也随杨从事入城见识一番。”

    众人还未说完忽听帐外的卫兵报告说谯县城门大开,樊雅肉袒牵羊前来投降。祖逖听闻哈哈大笑从榻上站起大声道:“备马,全军准备入城!”说完带头出账,众属官跟着祖逖鱼贯而出。

    祖逖见了樊雅并未恶言羞辱,拉起跪在地上的樊雅,带着众人入城。樊雅不做声也随着祖逖一同入城。樊雅随祖逖入城自然是礼节性的为祖逖引路。

    祖逖骑着马入城在城内随便走了一圈,便往太守府阁而去。杨嘉瞥了一眼旁边面色平静神色自然的樊雅,暗叹:“越到老,越会惜命!”以往太守府阁一直是樊雅占据,不过日后这所府邸只能有一人随便出入,那就是祖逖。至于樊雅,他若是城中还有居所,祖逖自然会让他住在城内。不过就算是祖逖同意估计樊雅也是不会住的,谯郡县城就这么大,低头不见抬头见,说不定那天祖逖看樊雅不顺眼要杀樊雅,樊雅上哪逃命去?估计樊雅会找个荒野小村余度残年吧。

    太守府阁的仆役也是机灵,早早的就将府阁大门打开,全部站在门前候着祖逖。祖逖也不多看他人,带着杨嘉一干人径直往府阁里边走去。随便转了一圈,祖逖张嘴问身后的樊雅马厩在哪,杨嘉微微一笑,哪有英雄不爱马的?看来祖逖这是要‘淘宝’啊!不过能淘的概率却是有点小,估计樊雅早就将府上的贵重物品转移出去了。杨嘉想是这样想,不过还是跟随祖逖樊雅一同走到了马厩。刚探入马厩半个身子的杨嘉忽然看见樊雅脸色变得特别难看,而祖逖却是一脸兴奋激动。杨嘉一看乐了,看来是樊雅疏忽了,留给祖逖宝贝了。杨嘉挤到了前边想看一看到底是什么好马让祖逖如此激动。

    只见马厩里站着一群正在吃草料的马匹,而其中一匹高近丈,髯至膝,尾委地。当真是鹤立鸡群,昂头立于马厩之中,让其他马匹黯然失色。祖逖仍不住咏道:“天马来兮从西极,经万里兮归有德。承灵感兮降外国,涉流沙兮荡尘埃。樊坞主这不会就是班固在前汉书中描写的汗血宝马吧!?”

    激动地祖逖不等樊雅答话又是高兴地大叫:“承灵感兮降外国,涉流沙兮荡尘埃!好寓意啊!汉武帝这首《西极天马歌》正合我意,这不正预示我祖逖将会北伐成功,有望收拾旧山河吗?”

    杨嘉并不如祖逖那般激动上前仔细观看了那马,微微摇了摇头。看来祖逖是爱马心切,失了心神少了几分观察,这结果恐怕会不如人意。果然一旁的樊雅开口解释道:“也能说是汗血宝马。这马是永嘉年间中原丧乱之时樊雅偶然所得,当时樊雅也不敢确定此马品种,只好请各地的相马高手来相,不过结果却是难以接受。马虽好马,但不是良种的汗血宝马,而是汗血宝马杂交的后代,而且是杂交好几代之后的。”

    杨嘉听闻点点头这话也是合理,自中原沦丧后,通往西域的敦煌之路早就被外族占据,纯种的汗血宝马早就不可能再出现在中原。樊雅这马只能是杂交而得。

    祖逖被樊雅泼了一盆凉水,心境恢复了正常,也是知道中原不可能有汗血宝马,但仍旧是很高兴。转头对樊雅道:“樊坞主好福气啊!竟然得此宝马,不知樊坞主能否割爱!?”

    杨嘉听闻祖逖此语被逗的发笑,祖逖此人就是豪爽喜欢直来直去,并不像他人喜欢绕来绕去绵里藏针。现下祖逖是刀俎,樊雅是鱼肉。祖逖也不向他人那般假惺惺开口要买,而是直截了当的开口让樊雅割爱。

    心在滴血的樊雅哪有能耐说个不字,只好道:“既然奋威喜欢,那就送给奋威了!反正樊雅日后也没有骑马的机会了。”口中这样说心中却是狠狠咒骂自己的侍从怎么就粗心的将马厩里的宝马没有牵走。

    待看完了府阁,祖逖张嘴道:“樊坞主既然你我已经和谈,我祖逖要入驻谯县。那樊坞主的坞堡人马该怎么处置,樊坞主不会让我在提醒吧?”谈到兵马一事,祖逖的神情立马变得严肃起来。

    对面的樊雅见祖逖不怒自威的神情,不敢饶舌只能躬身道:“请奋威放心,樊雅只想当个富贵闲人。”

    祖逖听樊雅这话,微微点头哼了一声,算是回复了樊雅。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既然我祖逖大将入驻了谯县,那你樊雅的坞堡人马还是速速解散,好好当你们的农民吧。

    送走了樊雅,杨嘉就开始了繁琐的清点安置之事,入城接受投降是件轻松事,可大军入驻城池却是件繁琐事,郡府的仆役和散吏到底该如何安排可是费了杨嘉好一阵心神。

    一直忙到深夜的杨嘉疲惫的回到城内的临时住所。随便吃了点东西的杨嘉正打算入睡,却不想一阵敲门声将杨嘉叫起。原来是祖逖的奴仆王安,杨嘉有点无奈的看着王安,王安也知道打扰了杨嘉的休息,不好意思开口道:“杨从事勿怪。奋威请杨从事过去有要事相商。”杨嘉随即无奈的穿戴好衣物跟着王安往郡府走去。

    王安将杨嘉引到了府阁的偏房便悄然退去。偏房之内灯火盏摇,房间里边祖逖的背影不断地在窗户上晃来晃去。杨嘉叹了口气,随即推门进去了。

    祖逖显然已经等候杨嘉多事了,见杨嘉进来,立马亲热拉着杨嘉的袖口,一起坐在了床榻之上。

    祖逖略微歉意道:“明馨勿怪,这么晚了还叫你过来!只是事情重大,不得不抓紧时间啊。”

    杨嘉听闻摆摆手表示并无大碍,示意祖逖继续说下去。

    “世人都以为我祖逖得了谯郡,便以为我根基已稳,无足惧凶胡臭羯,以为我随时都可以北上收复失地。”

    “但那时世人以为,并不是真实情况!奋威所出状况乃是镜中月,水中花,空中楼阁而已!”不等祖逖说完杨嘉接口道。
………………………………

第七十五章 大势初定赖宗庙2

    祖逖点点头道:“明馨所言极是,论识大局无人能出明馨左右。”祖逖夸了杨嘉一句便接着道:“先从各地官吏说吧,先前谯郡混乱时,各地方的县令主薄等皆是当地的豪强地主,武力强宗之人担任。这等奸佞之人征敛无度,欺行霸市,哪有一点为百姓着想。既然祖逖入驻谯郡,那就不能再让他们胡作非为下去。我打算招一批清廉,正直的人替换掉这些蛀虫。明馨以为怎样?”

    杨嘉点点头道:“奋威说的是,既然奋威已经入驻谯郡,自然不用像先前那般处处掣肘于他们。”

    “那明馨有没有合适的人才要举荐?”

    “杨嘉不是谯郡人,那能知道谯郡有什么人才!若是举荐错了人,再出现鱼肉百姓的奸吏,那可就坏了谯郡根基。”杨嘉笑着摇头拒绝道。

    “也是,实在不行那就让我府中的幕僚下放到各乡县,用这些人总比过他人举荐的。”

    杨嘉还是摇摇头道:“不可!虽说奋威对府中幕僚知根知底,但怕就怕在他们在奋威面前一套,背后又是一套。县令主薄这种虽是小官,但他们都是亲民官,他们直接接触下边百姓,这层官吏要是选不好,对百姓的危害只会更大!”

    祖逖听闻杨嘉又一次否决了自己,丝毫没生气笑道:“明馨莫要卖关子,我两次提议都被你否了,你肯定有更好的办法。说来听听。”

    “既然我们这层不知人,那就让当地人自己选县令主薄这些官吏。”

    “嗯?明馨这话意思就是像后汉时期那样选拔人才?”杨嘉还未说完祖逖就提出异议道。

    杨嘉知道祖逖理解错了开口解释道:“并不完全是后汉那样选拔。后汉时是让当地一两个名士评判当地士庶的才能,而且评判依据只是孝廉,并不是才能,此法与现如今的‘九品中正制’大同小异,同样让人有机可乘。杨嘉刚刚所说办法是跳过中正和名士这个职位,让当地百姓自己投票选自己的父母官。”

    祖逖听闻惊奇连连,低头仔细思量一番这才慢慢开口道:“让百姓自己选自己的父母官,若按明馨这样也不是不可以,只是让百姓怎么选举自己心中的官吏,得有个章程,总不可能让他们吵成一锅粥。”

    杨嘉见祖逖这样说知道此事有成功的可能,继续劝说道:“一里之地,让一里之地的人去选举他们的吏胥,一县之地,自然也让一县之地的居民去选举他们的县令主薄等人。即是选举,那选举之法就是投票选举,每个百姓都有一票的选举权,将手中一票投给自己相投的人。最后统计得票多者任职。选举规模就限制在太守以下里正以上这个范围内吧。而且选举制只能适用于管理民事这种官职上边,至于军中各部将的提升罢免,一切还是依旧制来。”

    祖逖听闻杨嘉的详细解释也是点点头道:“此法甚好,百姓自己选出来的官,那他们自然会对百姓负责,不然百姓就会选举其他人来取代那些不负责任的官吏。”

    杨嘉听祖逖这样说,心中微叹:“硬生生的将千年之后的投票选举搬到千年之前来,也不知这样到底能不能行!?希望不要有其他因素干扰让投票选举制流产。”

    其实杨嘉也是无可奈何,没有完全把握。若是自己日后有能力影响天下大事,总不可能一下子就将投票选举制拿出来,替换掉‘九品中正制’。先不说当今士族会不会同意,单说社会结构的不同,两个不同社会的结构肯定会不同,任何制度都是建立在自己独特的社会结构上边的,日后若是贸然替换掉,肯定会生乱子。现下也只能拿谯郡来试试水了。

    祖逖杨嘉两人低头思量了半天。忽然祖逖开口道:“明馨所说好是好,只是现在还不是实施。要想投票选举,先得土断!”

    杨嘉一拍额头道:“怎么把这茬给忘了!”天下丧乱,南北隔江对峙,谯郡等地出于夹缝之间,谯郡境内每天都有外来的流民和从谯郡迁走的本地人。人口流动太过频繁,以至同村之间很多人互相都不认识,同村之间都不认识,何况同县之间呢?这种小规模的选举最重要的就是互相认识知根知底。现下这种情况选举自然就不能顺利实行了。

    祖逖既然将选举其中的不足指出来了,杨嘉自然不会再不多夺量实情的推行选举,只得懊恼道:“那就只能等土断之后再实行选举了!”

    祖逖点头道:“土断之事不急,现在当务之急是粮草问题。军队肯定是要扩大,可现下所囤的那点粮食只够我等几人吃,日后招募士卒,所需粮食只会更多。”

    “那奋威的意思是?”既然祖逖提出粮草问题,那祖逖肯定早有腹案了。所以杨嘉不紧不慢问道。

    果然祖逖道:“我的意思是开坑荒地,屯田屯粮,以备北伐。此当务之急。”

    “奋威所以极是,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既然屯田那就‘民屯’,不要‘军屯’!士兵主要任务就是打仗,没必要在闲暇时间耕地,平日勤于操练,战场时会更加勇猛!”杨嘉说完这话询问似的望着祖逖,毕竟祖逖才是拍板人,‘民屯’‘军屯’还是祖逖说了算。

    “嗯!这话说得对,士卒天生就是打仗的,闲暇时间不让他们操练,反而拿锄头耕地,上战场了还怎么又胆色拿到杀敌?中朝年间‘民屯’旧制,借官府牛耕地者,官取八分,自得两分。自家牛耕地者,官取七分,自取两分。现下谯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