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战略纵深的小国寡民就不要谈这一手了,小国寡民就是等着被大国灭亡的,灭你没商量。
马腾和韩遂也不傻,当然明白这一点。
付出一些无法利用的荒地去拖垮郭鹏的后勤,让他的进军变成笑话,岂不美哉?
等郭鹏的军队疲惫不堪缺衣少食的时候,他们甚至还能发动反击,一举击溃郭鹏的主力什么的,取得辉煌的胜利之类的。
如此一来,说不定天下还会有很多很有趣的事情发生也说不定。
最开始的慌乱消失的无影无踪,郭鹏在他们眼里似乎就是在走一条死路。
马超得到马腾和韩遂的命令之后,虽然有点想和郭鹏交手看看,但是还是遵守了命令,率军离开了雒阳,一路往回奔,把完全没有防守和价值的荒地丢给了郭鹏,顺便还甩他一脸尘土。
显得特别潇洒,有范儿。
所以郭鹏率军前进的时候,就基本上遇不到敌人。
于是郭鹏干脆把部队化整为零,分散出击,将各个荒无人烟的县城、村落给拿下,绘制地图,走走停停。
一边给消化留下时间,一边给运粮的部队一点时间,让他们不断的往前走,不断的修建储存粮食的地方,然后方便军队的前进。
战前,参谋台已经预料到了马腾和韩遂可能使用的战术。
所有谋士们都认为这个战术是非常有威慑力的,郭鹏当然也承认这样的事情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麻烦,所以建议郭鹏干脆把弘农定为这次战争的目标,不要定到长安。
这一战可以慢慢来,先把雒阳和弘农消化了,打造一个后勤大本营,再接着前进,打打停停,慢慢蚕食,这样对凉州军的威慑最大。
郭鹏否决了这个提议,执意将目标定到长安。
理由是积攒了那么多年的实力,不是用来隐藏的,而是用来发挥的,他要让天下人看到郭某人深耕数年所积攒下来的底气和实力,
要让所有对郭某人怀有轻视和误解的人都睁大眼睛看看,郭某人具备的是怎么样的实力。
事已至此,无需隐藏,应当全面展现,威慑天下!
为下一步计划奠定坚实的基础。
马腾,韩遂,张济,就是他用来向天下表明意志的物件。
他们必死无疑,他们死了以后,天下人就会知道自己到底拥有怎样的决心和意志,以及何种实力!
郭某人渐渐不再遮掩他的野心,渐渐不再藏着掖着,不再闷头发展猥琐发育。
该发声的时候就要发声,该果决酷烈的时候就要果决酷烈,要让敌人知道,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强者。
强者,才会让人向往,才能从内部动摇敌人!
郭鹏下令各州各县全力运转,积累下来的强大的动员力推动着军队不断向前进。
二月初六,雒阳被占据,二月十一,新安被占据,二月底,先锋军曹纯所部抵达了弘农,三月初八,郭鹏亲自抵达了弘农。
马腾和韩遂好像甚至不打算浪费一兵一卒在无谓的争端上,直接把从雒阳到弘农这一段广大区域的控制权拱手让给了郭鹏。
十万大军层层推进,将各县城、村镇和小聚落全部拿下,标记。
随行官员立刻开始统计,将数据送回后方,由后方的魏国尚书台负责统一指挥,派遣基层官员和施工队伍抵达当地,开始恢复重建。
这强大的动员力立刻展现了出来,除了保留必要的农业劳动力确保春耕不乱之外,大量基层官员和民夫在道路上焦急的奔走着。
来来往往,络绎不绝。
大车,牲畜,粮食,建筑物资。
占领,重建,迁移民众垦荒,然后才是收获的时候。
必要的先期投入必不可少,要让这片曾经富饶的土地在未来也变得富饶起来,并且成为郭鹏最坚实的基本盘,成为魏国最坚实的基本盘。
这些投入一点都不可惜,而且,也只有郭鹏能拿得出来。
郭鹏宣布要调动各州赋税、物资重建关西的时候,在尚书台有不少反对意见。
很多官员都认为关西残破不堪,这个时候耗费物资去重建关西是不合时宜的,但是郭鹏并不这样认为。
他已经决定了,等平定关西之后,就把雒阳变成自己的第二个据点,要让雒阳重新焕发生机,借此带动关西的重建。
各州赋税粮食充裕,但是这并不是存在那儿就没有任何问题的了。
有粮食,有钱,有物资,存在那儿又能如何,除了应急储蓄之外,大部分都是应该用出去发展建设,来获取更多的收入,要把经济盘活,而不是死守仓库,等到串钱的绳子都烂掉了。
市场上的流通货币少了,会造成通货紧缩的,不利于经济发展的。
重建关西是一个大战略,是一个痛苦的大战略,为此,关西人民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当郭鹏看到了一片焦黑狼籍的弘农城的时候,他深吸了一口气,停下了脚步。
他下令在这里设祭坛,率领文武祭祀死去的天子刘协,还有那些死去的人。
他知道,这场兵变,是自己主导之下造成的,这座城里的人们,是因为自己的欲望和决断而死的。
是自己的阴谋和暗中指使,让这座城池里的皇帝,将军,官员,士人,豪强,连带着黎庶,一起覆亡了。
无差别的打击,造成了这般凄惨的景象。
郭某人早就是一个满手人命的刽子手,早就是一个恶贯满盈的罪人了。
他什么人都杀,不管是有罪的,还是无辜的。
但是……
我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了。
我能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吗?
这不是请客吃饭,这是命运的决战。
………………………………
五百三十五 别怪我
刘邦初建汉朝时,天下崩坏,凄凄惨惨,丝毫也不比现在好。
不过没有强大的豪强和垄断性的学术,于是他可以建立一个拥有强大的大政府的西汉帝国。
他的后代刘彻可以调动举国之力对匈奴发起了堪称奇迹的绝死反击之战,将控弦四十万的巅峰匈奴彻底打崩。
汉武帝时期的西汉政府对地方的掌控力度可见一斑。
而刘秀就不行,他建立的东汉建立在了豪强士族林立的基础之上,从建立之初,就从未成就一个大政府。
我也不行。
我如果继承了刘秀的事业,我所得到的就是一个翻版的西晋,从建立之初就是一个六十岁的老人。
我要让这片大地上少一些豪强,少几家士族,我要尽可能的借助战争削弱他们的力量,提高我的成功率。
我不想让黎庶继续活的连狗都不如,我想让他们识字,明白道理,能吃饱肚子,能穿暖衣裳,能有未来,能有上升的渠道。
我不想让血脉和出身决定一切,我不想让贵族的阴魂重回世间。
所以我必然要干掉这些赚差价的中间商,将他们牢牢掌控在手。
我不能让他们继续做中间商,两头赚,最后受损的是国家和黎庶。
我没办法,除了这一手,我没有别的办法。
科举,印刷术,普及教化,这些事情,都是正确的,但是如果不把这些中间商压服了,他们不会允许我这样做的。
因为我在逆流而上,我在挖他们的命根子,我在要他们从此不能高高在上。
他们会和我拼命的,他们会拼了命的阻碍我,用各种方法和我决战,不惜他们的性命和民族的命运。
你们看到了吗,这样的人,正广泛的存在于我的身边,是我的肱骨之臣。
他们的脑海里有我需要的智慧。
我少不了他们的支持,我必须要得到他们的支持,没有他们,我就不能站在这里。
所以我只能暗中下黑手。
既然是下黑手,就免不了误伤,免不了多流血。
别怪我,我不想让悲剧重演,我不想再一次出现衣冠南渡的悲剧了。
别怪我,我只是想让活下来的人过的更好。
别怪我。
郭鹏低下头,闭上了眼睛。
少倾,他重新抬起头,翻身上马,策马前行,进入了一片焦黑狼籍的弘农城。
弘农城内的景象,比起当初和孙坚一起进入的雒阳也不遑多让。
跟随郭鹏一起进入弘农城内的官员将军们没有不为此感叹的。
“又是一座城池化作焦土,这群凉州人到底要把汉室摧残到什么地步才肯罢休!”
张昭气的脸色涨红。
“生灵涂炭,生灵涂炭啊……”
荀攸连连叹息。
“重建弘农,这是要花费多少钱财啊……”
王粲忍不住的哀叹。
郭鹏一边前行,一边听着身边文武们的叹息。
他何尝不愿意叹息呢?
然而叹息又有什么意义呢?
从弘农到长安,还是有一段不短的距离的,这段时间里,魏军疯狂占地三百多里,已经将前期军队出动的锐气用尽。
接下来,不得不停留一段时间,让军队回复一下锐气,更要给后勤部队喘息的时间。
前线作战主力部队并不疲累,按照郭鹏的命令,沿着黄河南北两岸齐头并进,并未遭遇什么抵抗,前进的非常顺利。
但是后勤部队就很疲累了,为了供应给大军粮食,必须要走的比大军更快,更远,耗费更大的精力。
不少民夫和辅兵都被累坏了,不得不送回后方休息,然后后面的再顶上来,骡马之类的甚至被累死了不少。
于是抵达弘农之后,郭鹏下令全军休整,暂且不要继续向前进。
雒阳往西,水道湍急,多有暗流涌动的地方,若要利用水道运粮,颇为不便,十万大军的粮草和十五万民夫辅兵以及牲畜们所需要的粮草,大部分都要靠陆路运输。
关西之地可没有郭鹏在中原与河北修缮的大量官道那么好走,不仅道路难行,还有不少陷阱。
出兵以来,已经有一百多人落入陷阱之中,丧命的有三十多人。
这也是郭鹏抵达弘农之后选择暂时停止进军的原因。
要给军队一点休整的时间,也要为此准备好接下来进军的路线,把可能出现的陷阱排除掉,多多整修道路。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后勤部队的压力实在是太大,郭鹏自己都能感觉到,不能不管后勤部队的死活。
于是在弘农,郭鹏还要求后勤部队使用轮转的方式让后勤部队得到休息,以免造成后勤部队的大量非战斗减员,那可就十分不妙了。
弘农被占据之后,郭鹏召开了军事会议,大家统筹一下前期消耗,预算一下后期的消耗,看看这其中有没有什么被忽略的严重问题。
郭鹏着重把这些数据交给了鲁肃,想要锻炼鲁肃的能力,发掘一下鲁肃的天赋所在。
这次出征,除了带上荀攸之外,郭鹏还把鲁肃带在身边,让鲁肃跟在自己身边见习,学习,另外,张昭也被带上,随军处理事务熟悉郭鹏集团的高强度工作状态。
这两人作为徐州人的代表,被郭鹏委以重任,表示郭鹏全面接纳徐州士人加入统治核心的态度。
所以张昭和鲁肃都非常重视这一次的军事行动,视之为自己和徐州人能否在郭鹏麾下站稳脚跟的立身之战。
张昭日以继夜的处理军中事务,鲁肃则跟随在郭鹏身边为他参赞军机,并且向荀攸讨教军事问题。
因为看好鲁肃的眼光,郭鹏在入夜之后,单独召见了鲁肃,询问了一下鲁肃对于这场战争的看法。
出征之前,不少人提出了反对意见,同为徐州士人的吕岱和严畯就提出过反对意见,而郭鹏更想知道鲁肃是怎么看待这场战争的。
鲁肃以为,利大于弊。
虽然关西之地已经残破不堪,但是地还在,地势还在,地理优势就不会消失。
秦和汉都是据关西之地以发展壮大,进而统一全国,对于秦汉而言,关西之地就像是发家之地一样,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郭鹏固然是从关东起家,对于关西之地没有什么感觉,但是关西之地的形胜,以及对整个国家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关西一时残破,土地还在,优势还在,只要能够重建,一定还会成为天下粮仓,具有关西之地,全据北方,虎视天下,对于魏公的大业而言,关西之地实在是非常重要,凉州也是一样。”
鲁肃如此说道。
顶点
………………………………
五百三十六 魏延送信
话是这样说,鲁肃也知道重建关西的耗费有多么恐怖。
但是看到了郭鹏集团每一年度的赋税额度和支出额度之后,他忽然觉得有点看不懂这个集团了。
这个数字……真的没有算错吗?
这么恐怖的数字……真的是一个地方势力的财政收入吗?
郭鹏,到底给这片土地带来了什么?
他是一个横征暴敛的人吗?
鲁肃觉得肯定不是。
因为从徐州到邺城的路上,一路所能看到的都是安居乐业的民众,人口众多的村落和县城,以及络绎不绝往返各地的商旅。
秩序井然,没有抢掠、争执。
能看到穿着官府的官员在田地里观察粮食的收成情况。
而那些耕田的农户的脸上,甚至可以看到笑容。
这不是一个横征暴敛的人能够实行的统治,也不是一个横征暴敛的政权之下可以出现的生态。
郭鹏会法术吗?
能凭空造钱出来?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郭鹏不会法术,也不能凭空造钱。
他只是比其他人有更少的中间商,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就是那么底气十足。
鲁肃不明白这些,他甚至觉得如果郭鹏早出生几十年,说不定就能挽救东汉王朝没落的未来了。
以郭鹏集团如今的财力,想要攻打到长安,一点也不难。
甚至想要攻入凉州,也并非是不可能。
虽然这样做可能有点伤筋动骨,因为关西太残破,补给路线太过遥远。
要是能从长安附近直接征调粮食出击,拿下凉州不在话下。
这些天来,亲眼所见的事实让鲁肃确认了郭鹏的可怕,让鲁肃认定了郭鹏是一个值得效力的对象。
老师说,在汉室崩灭的现在,年轻人鲁肃很快就了解现实了,他已经决定把宝全部押在郭鹏身上,不管今后郭鹏要做什么,鲁肃都不会反对。
有些时候,做点什么事情,想要有点什么突破,是需要胆量的。
胆量不够的人,还谈什么大富大贵呢?
而对于鲁肃的回答,郭鹏满意的点了点头。
“很多人都只看到关西的残破,看到钱财粮食无限度的支出,却看不出占据关西之地的重要性,固步自封是很多人都会有的毛病,但是我不会有,子敬,我很高兴看到你也没有。”
鲁肃显得十分高兴。
其实不管那些人是否支持和赞同,对郭鹏来说都没有意义,一手缔造了整个集团的郭鹏拥有强制推行一切的威望和行动力。
这件事情,他必须要推动,必须要进行,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
他已经三十二岁了。
若是不能尽快的完成统一大业,那么接下来的一系列改革也无从说起。
世界对人是很不友好的,精力好寿命又长的人一点也不多。
强悍如秦始皇汉武帝,一样逃不过宿命的轮回。
郭某人不会追求长生,但是他希望他的事业可以长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