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东汉末年枭雄志- 第3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呵呵。”

    郭鹏又给自己倒了一杯水。

    倒不是说反感司马懿,或者担心司马懿篡夺江山什么的。

    天下也没有天生的篡位者,都是在自己的位置上走到那个档口,不得不为而已,郭某人降临这个世界之初,所想的不过是抱上曹操的大腿,好安稳一生罢了。

    只是伴随着曹氏的兴盛,司马氏的兴盛其实有点难以避免。

    原因就在于那个时空之中,司马防提携了曹操。

    司马防举荐曹操入仕,在曹操早年给了曹操不少帮助,让曹操记挂在心里,所以等曹操发迹之后,自然也要提拔他的儿子以为报答。

    曹操提携了司马朗,使他官至兖州刺史,司马朗因为公务去世之后,曹操又提拔了司马懿,让司马懿在他的接班人曹丕身边做太子中庶子。

    曹丕则接着曹操的班大力提携了司马懿,使他官至雒阳留守骠骑将军,担任四辅臣之一。

    曹睿即位,又提携了司马孚,使他官至度支尚书,督管财政问题,对司马懿和司马孚都有大力任用。

    曹氏三代都对司马氏恩宠有加,可以说司马氏的发家史伴随着曹魏的历史进程。

    晋书上关于司马懿的发家史其实很有些味道,比如曹操要司马懿出仕,但是司马懿瞧不起曹氏的出身装病拒绝,然后又说什么曹操忌惮司马懿,要曹丕提防着司马懿之类的。

    这都是给司马懿脸上贴金。

    司马氏自己是武将家族转型,到司马懿这一代转型不过两代人,根本算不上底蕴深厚的家族,自己就在士族鄙视链之中处于底层,要说瞧不起曹操,司马氏还真不够格。

    说曹操让司马懿出仕他装病不乐意,纯粹是嫁接的产物。

    根本不是曹操让司马懿出仕,最开始举荐司马懿做官的那个人叫做魏种,是当时的河内郡太守。

    这个人有政治污点,早年曹操困难的时候,魏种曾经背叛过曹操,后来归正,得到了曹操的谅解,不过地位不高,前途有限。

    做了他的故吏,司马氏前途堪忧,所以司马懿拒绝了。

    后来,也不知道司马氏是怎么操作的,让司马懿得到了荀彧的欣赏。

    这大概率是司马朗的手笔。

    建安十三年,司马朗被征辟为丞相府主簿,到曹操身边做官,也就是在建安十三年,司马懿出仕,这其中要是没点关联,还真不好解释。

    司马朗通过某种手段得到了荀彧的欣赏,向荀彧推荐了自己的弟弟司马懿,荀彧便举荐司马懿做官,司马懿就屁颠屁颠的做了荀氏故吏,抱上了荀彧的大腿,加入了曹魏集团。

    彼时颍川士人的势力在曹魏集团中的地位远不能和在郭魏集团之中的地位相比,那是主导地位,司马懿因此成功混入了颍川士族豪门的圈子,前途一片光明。

    加入曹魏集团,是为了家族的官运着想,而成为荀氏故吏,则是打开了司马氏家族转型的通天之途。

    一边要为家族的官运着想,一边也要为家族的社会地位着想,这步棋,司马氏走得非常漂亮。

    之后的事情也就很好理解了,一边是曹氏的报恩提携,一边是颍川士人的接纳,到曹睿时期,武将世家转型的司马懿已经可以和颍川陈氏的陈群并列四辅臣了,家族逼格明显抬升。

    也因为这层关系,后期曹爽集团大失人心的时候,硕果仅存的四朝元老司马懿众望所归,得到了颍川集团士人们的大力支持,一跃成为豪门士族领袖。

    大概也就是那个时候,司马懿忽然意识到,自己已经可以左右时局了。

    司马氏的运道实在是太好了,这一点,司马防功不可没。

    应该说多亏了司马防当初顶着压力举荐了曹操,拉了曹操一把,曹操又是个知恩图报的性格,官场的潜规则也是如此,于是,才有了后来司马氏平步青云的一切。

    曹氏的气运,有那么一部分被司马氏给分了去,司马氏就像是寄生在曹氏身上一样,随着曹氏的成长而成长。

    所以当时郭鹏得知曹操厚着脸皮向荀彧推荐了一个名为司马朗的人成为属吏的时候,其实并不感到惊讶。

    现在,曹操又要为司马懿的前途奔走,他也不觉得惊讶。

    必然的。

    只是在这个大环境之下,颍川士人集团因为站队失误被郭鹏厌恶,代表性的豪门被郭鹏一顿组合拳打得浑身血淋淋奄奄一息,看不到起复的希望。

    现在的颍川集团根本不可能为司马氏提供庇护。

    为了家族前途着想,司马氏必然不会再寻求颍川士人们的接纳,转而会去寻求其他受到郭鹏重用的士人家族的接纳。

    郭氏,就是最好的选择了。

    接近曹操,好说话,地位也高,还是郭鹏的本家,要是能攀上这一层关系,通过郭嘉得到郭鹏的赏识,简直就是火箭起飞。

    算盘打得真响。

    不过,司马懿的才华确实是一等一的。

    各种意义上,司马懿的才华都是了不得的,为政,带兵,司马懿的能力都是很棒的。

    郭鹏寻摸了一下,点了点头。

    “大兄,这个司马懿,你见过之后觉得怎么样?”

    曹操想了想。

    “很不错的年轻人,沉稳,有干练之风,学问扎实,家教很好,各方面都有司马公的模样,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郭鹏点了点头。

    “既然大兄都这样说了,那大兄,不然就让奉孝倒过来欠你一个人情好了。”

    “啊?”

    曹操有点没搞明白郭鹏的意思。

    “我亲自辟召司马懿。”

    郭鹏笑了笑:“这下,够给司马氏面子了吧?我亲自辟召司马懿,如此,大兄对司马氏也算是仁至义尽了吧?”

    “子……子凤,你亲自辟召司马懿?”

    曹操很是吃惊:“这不是给不给面子的事情,这……这也太抬举他了,你是什么身份?他们是什么身份?现在还需要你亲自辟召?这……这不合适吧?”

    “大兄都说了司马懿假以时日必成大器,我素来爱惜人才,自然要看看这个司马懿到底有没有那样的才华,若是真的有,自然是好事。”

    郭鹏摆摆手:“如此一来,大兄也不欠奉孝的,欠司马氏的也还清了,司马氏估计还要倒过来欠你的,岂不美哉?”

    “子凤……”

    “就这样说定了,大兄,那美妾和财物,你要是想要,就去奉孝那里抢回来,若是不要了,就让奉孝欠着你,我这边你看中了什么尽管拿去,算是我帮奉孝还你的。”

    郭鹏拍了拍曹操的肩膀,哈哈大笑。


………………………………

七百一十六 你们司马家的手可真长啊

    对于郭鹏的好意,曹操是真的有些不好意思了。

    不过真的如同郭鹏所说的,郭鹏出面亲自辟召,那面子天大了。

    如此一来,曹操可就真的再也不欠司马氏什么了,以后有什么事情也问不到曹操身上,这个人情大了去了。

    曹操顿时有种无事一身轻的感觉。

    毕竟司马氏是外人,郭鹏是自家人,欠外人的和欠郭鹏的,感觉上就完全不同。

    当天曹操从郭鹏府上回到了自己府上,召见了司马防和司马懿父子,对他们说了这个事情。

    “魏王殿下亲自……这……这……”

    司马防明显有些激动,话都说不通畅,年轻的司马懿也是满脸吃惊,一动不动,石化了一般。

    “孟德,此话当真?”

    “司马公,我何必骗你?”

    曹操一脸得意:“我与大王之间不仅是君臣,也是亲眷,大王对待曹氏之恩宠,曹氏铭记于心,不敢忘怀。”

    曹操明明确确的装了一个逼,还是一个让司马防和司马懿都无法看穿的逼。

    因为这的确是真的,郭鹏对待曹氏的恩宠人所共知。

    司马防和司马懿也不敢怀疑,当时就对着曹操一拜,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之情。

    三天以后,司马懿在邺城受到了魏王府的辟召令。

    魏王郭鹏,辟召河内郡温县人司马懿为属吏,着司马懿尽快赴任。

    虽然郭鹏举办了一次论才大典,一次性接纳了三百多人进入魏国官场,但是各方面的操作还不够成熟,时机也不是那么稳妥,所以眼下依然是举孝廉制度和征辟制度占据主流。

    过去,郭某人偶尔也会用自己的辟召职权选拔一些自己喜欢的人到身边办事,但是随着地位的提高,这样的事情越来越少了。

    这一回,司马懿被郭鹏亲自辟召,的确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

    很多人开始关注这个司马懿到底是何许人也。

    一番关注之下,他们就发现司马懿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人物,只是一个二十二岁的小年轻,并且他的兄长司马朗就是那个荀彧的故吏里唯一一个没有受到牵连的人。

    因为名节受损,所以司马朗被迫辞官,在家读书不仕。

    现在司马懿作为他的二弟出现了,给人的感觉就特别不好,让人觉得不舒服。

    但是对于郭鹏而言,这也是一种政治姿态,因为司马朗之前之所以会被放在魏公府,本身就是郭鹏的授意,因为郭鹏很欣赏司马朗的识时务,知道及时退却,不反对自己。

    郭鹏本想把司马朗竖起来作为一个典型,告诉他人违背自己和赞同自己的不同下场,不过这个典型自己的抗压能力不够好,主动请辞了。

    既然如此,那郭鹏也不勉强。

    现在,司马懿的抗压能力在郭鹏看来应该是顶尖的。

    有这样一个顶尖型抗压选手,士人就更该知道郭鹏对待荀彧这种对他不服从的人的态度是什么。

    你不服从自己的举主可以,但是如果不服从郭某人,那问题就很大了。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司马懿身着魏官服饰来到了魏王府拜见郭鹏,确立一个君臣名分。

    司马懿的相貌不用多说,国字脸,身材高大,看上去是相当有为官的气质。

    古人选官,首畅国字脸,因为国字脸穿上官服最能体现出为官的威严,穿上官服要能体现出官威,这样才能更好的统御民众。

    那些长得猥琐的难看的,穿上官服不像人反倒像猴的,那就算才华横溢也做不了一地主官,只能做幕后英雄。

    几千年以貌取人的传统可不是那么简简单单的一回事情。

    司马懿就是典型的国字脸,这样的脸型配上郭鹏亲自参与设计的魏官服饰,简直了。

    不过比起文官,司马懿可能更适合做一名武官,家族多少代人都是做武官的,简直是天生将种,要不是遇上了更能统御军队的诸葛丞相,司马懿的军事水平应该得到更高的评价。

    看着这样的司马懿,由不得郭鹏不心生欢喜。

    不过该有的下马威还是要有。

    “司马仲达,你们司马家的手可真长啊,竟然伸到了孤的面前来。”

    司马懿顿时一惊,连忙下跪,拜伏于地:“大王恕罪,司马氏断断不敢如此,只是……只是世道纷乱,战火纷飞,家族有倾颓之危,惟愿托身于大王麾下以求庇护,仅此而已!”

    “庇护。”

    郭鹏笑了笑:“何不至曹相麾下求庇护?非要来我郭氏求庇护?曹相乃魏国相,孤之妻兄,护不得你司马氏?”

    “非是如此,而是……而是……”

    司马懿有些结巴。

    郭鹏摆了摆手。

    “得了得了,别想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世间的道理不过如此,你司马氏想建功立业,兴盛家族,这难道不正常吗?热衷功名,难道不正常吗?”

    郭鹏露出了笑容,站起身子走上前,扶起了司马懿:“建功立业之心,人人都有,建功立业之能,未必人人都有,司马仲达,你们司马氏把你送到了这里,是司马氏的能耐,但是能否让你在这里站稳脚跟,那就要让孤看到你的能耐。”

    司马懿小心翼翼的站起了身子。

    “臣必不让大王失望。”

    “失不失望还不是你一句话能决定的。”

    郭鹏走回了自己的位置上坐下,开口道:“孤平素里处理政务十分繁忙,一个人处理不来那么多事情,所以就专门设了一个官衙在孤身侧协助孤处理政务,唤作内阁,里面都是孤精挑细选出来的干吏。

    你就去内阁帮忙吧,跟在老阁员身边,学习如何处理政务,学习如何在极其繁杂的章程之中找到步骤,把所有的事情办理的井井有条,进到内阁里的人,都是孤寄托了希望的人,只有在内阁里坚持下来,才能有前途。”

    郭鹏把话说得十分明白,司马懿顿时意识到了这是郭鹏在给他机会,让他近距离展现自己的才华。

    善于抓住机遇且直觉敏锐的司马懿立刻就知道了这是自己发达的机会,是司马氏重新走上正轨的机会。

    被郭鹏本人辟召,成为郭鹏本人的属吏,这是多少人求之不得的事情,司马懿原本根本就不敢想,可是这件事情就这样突然的发生了。

    眼下,司马懿作为一名家族有政治污点的半路出家的士人,可能正在面临一生中最重要的也是唯一一次的机会。

    这个机会,可绝对不能出任何差错。

    司马懿立刻跪下,拜伏于地,向郭鹏表达自己的感谢和决心。

    “臣必尽心竭力,绝对不会让大王失望!”

    “去吧,去内阁里历练吧,希望等你从内阁里出来的时候,会让孤另眼相待。”

    说完,郭鹏就让人把司马懿带去了内阁。

    就在司马懿转身离开即将跨门而出的那个时候,郭鹏忽然抓起了自己面前的水杯,手一松,让水杯自由落体摔在了地上,啪的一声,碎了。

    下人们和侍卫们纷纷扭头来看或是抬起头看,郭鹏就把视线锁定在了司马懿的身上。

    只见司马懿的脚步一顿,自然而然的转过身子一脸茫然的看向了身后,条件反射般寻找声响所在地。

    他看到地上摔碎的杯子,然后稍一抬眼,看到了脸上带着莫名笑意盯着他看的郭鹏,一愣,顿时僵在那里。

    “哈哈哈哈哈哈,去吧去吧,去内阁办事吧,别留在这里了。”

    司马懿眨了眨眼睛,忙转过身子向郭鹏深深一礼,然后倒退三步,离开了府门。

    狼顾之相?

    哈哈哈哈哈哈。

    ()


………………………………

七百一十七 诸葛亮很明白司马懿现在的感受

    说实在的,郭鹏一点也没有骗司马懿。

    内阁里的人的确都是他所选定的明日之星。

    内阁里的官吏都是些年轻精干的官吏,是郭鹏的中央高官预备基地,是储才之地,他们的来源很多,出身不一,司马懿不是最特别的那个。

    不过此时此刻,作为一个有一点污点的士人,被郭鹏放在了内阁,自然会引起些许的注意。

    毕竟内阁是什么地方,大家都明白,内阁有什么意义,大家也明白。

    进入内阁是郭鹏属官群体的一大目标和梦想,他们都知道,进入内阁,才算是有了进身之阶,打开了通天之途。

    不过内阁里的官员也不是无限制的,总是有额度的,虽然不至于一个萝卜一个坑,但也不是什么人都进得去。

    司马懿本以为自己会在内阁遭到司马朗所说的那些来自同僚的排挤,孤立,还有白眼,他也做好了忍下去的准备。

    但是他万万没想到,内阁里的同僚,似乎,根本没有时间排挤孤立还有给他白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