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东汉末年枭雄志- 第3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说完,程昱站起身子走到群臣之前跟着一起跪下,以头撞地。

    “请大王顺应天意,顺应民心!”

    “请大王顺应天意,顺应民心!”

    程昱喊完,所有人跟着一起喊,十分整齐,听上去很有气势。

    面对如此这般的局面,郭某人似乎是被气傻了。

    “你们……你们居然……我不能做这样的事情啊!我是汉臣!我怎么能做这样的事情!诏书我坚决不受,皇帝也坚决不做!”

    说完,郭某人掩面而走,居然不愿在这里停留了。

    看得出来,郭某人“的确不愿意”面对这样的局面,都掩面而走了。

    但是臣子们的决心似乎并没有因此而受到挫折,反而有越挫越勇的迹象。

    这个开始一旦出现了,他们就没有退路了,如果郭某人不做皇帝,他们还怎么保证自己的利益和身家性命呢?

    很简单的换位思考,不会有人不懂。

    所以程昱作为年龄最大的那个领头人,就对大家宣布了。

    “天下大势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如果魏王殿下不做皇帝,不立新朝以顺应天意民心,我无论如何都不会认同!诸君,天下大任就在诸君掌握之中,值此关键时刻,无论如何都不能退缩一步!”

    “是!”

    群臣为之肃然,一起认同了程昱的看法。

    于是他们不仅没有停歇,反而要把事情闹大,从魏王府内闹腾到魏王府外,波及到整个邺城,整个魏国,乃至于整个天下,让所有人都知道,都知道这场惊天变革正在进行之中!

    第二天开始,陈琳领衔下的御用文人组就开始了大规模的舆论操控。

    他们开始纂写各种各样的文章在邺城的士人圈子们广泛传播,从官府传递到普通士人群体之中,宣扬各种各样的『汉国祚将至,魏代汉而兴』之类的说法,竭尽全力为郭鹏称帝而造势。

    天有二日,麒麟降世,还有汉天子的退位禅让诏书,都被他们利用起来大做文章。

    陈琳一直以来都是郭鹏的御用文人首席,似乎就没有他写不出来的文章。

    吹牛拍马也好,歌功颂德也好,这样烂俗的文章他也能写的华丽无比,写到让人如痴如醉,甚至都看不出来这是一篇拍马屁的文章,功底极其深厚。

    所以郭鹏感到十分的庆幸,在当初离开雒阳的时候,顺手把陈琳给捎带上了。

    对于他来说,无论何时都非常需要陈琳这样的人才。

    现在自然也是,陈琳的文章是程昱造势的最好帮手。

    大势被造起来了,各地频现祥瑞的消息也开始爆发,汉天子的退位诏书更是重中之重。

    邺城之中,街头巷尾,士人们在热烈的交谈这件事情。

    而贩夫走卒们听到了士人们的交谈,也开始将自己听到的流言添油加醋的传播了出去,也不管到底是不是真的,对不对,只顾着传八卦就好了。

    越传越广,越传越广。

    从最开始的群臣希望郭鹏进位称帝,一直传扬到郭鹏明天就要登基做皇帝的地步。

    随着时间的推移,流言越传越广,越传越汹涌,希望郭某人称帝的言论甚嚣尘上,甚至不知道是从何而起的。

    但是有些意外的是,之前郭鹏封公封王时出现的那些反对的言论全都消失了。

    郭鹏要做魏公的时候,有人竭力反对郭鹏封公,人数很多,质疑者也很多。

    郭鹏要做魏王的时候,有人竭力反对郭鹏称王,不过反对的人比之前少了一些,质疑者几乎没有了。

    现在郭鹏要做魏帝了,哪怕是明天,也没人反对,也没人质疑。

    之前反对的人们为了反对郭鹏一步一步的往上爬,前仆后继,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但是这一次,事情貌似更加过分,因为有人要推动郭鹏取代汉室称帝,一步登天,可是却没有任何人站出来反对。

    一眼望过去,全都是支持者。

    有冷静的支持者,他们纂写文章为郭鹏造势。

    有激动的支持者,他们在公共场合宣扬这件事情的合理性。

    还有狂热的支持者,他们呼朋唤友为郭鹏加油打气,就差挥舞着一根荧光棒给郭鹏打call了——那势头真的很像。

    全都是支持的人,没有反对的,都听不到反对的声音。

    大量士人为这件事情“欢欣鼓舞”,都为这件事情感到十分的“高兴”,整个邺城似乎就像是在过节一样的热闹。

    街头巷尾,大家奔走相告,互相鼓舞,大胜的鼓噪,很多人甚至不知道为什么如此的亢奋。

    其中有最为狂热的“郭鹏支持者”,他们甚至为此激动到了泪流满面的地步。

    他们为之奔走相告,说自己终于等到这一天了,说郭鹏是他心中独一无二的圣天子,没有任何人可以取代,郭鹏不做皇帝他们就当场去世。

    于是他们召集三五好友,一起到魏王府参加一场“群众自发组织”的大型集会。


………………………………

七百六十四 大王不为帝,臣死不瞑目

    对,这绝对是一场“群人自发组织”的大型集会。

    很多郭鹏的“狂热支持者”“自发组织的”,大家为了心中的那个“梦想”,“不受任何外力推动”而进行了这样的集会。

    纯粹的“民主”,“没有”任何的官方势力介入。

    这是毫无疑问的。

    一场劝说郭鹏务必要称帝否则他们就会心痛到无法呼吸的集会。

    参与者有很多士子,有很多官员子弟,有很多军中子弟,几乎涵盖了四十万民众当中的绝大部分掌握权力的人和代表者,人数之多超乎想象。

    他们强烈要求郭鹏顺应天意,顺应天子诏令,顺应民心,果断登基称帝,代汉而立,建立新朝。

    他们都快要等不及了,憋得是相当难受。

    这种程度的谣言对于郭某人这种“大汉忠臣”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所以当他知道外面流言汹汹的时候,他“非常震惊且忧虑”。

    他不止一次的对身边人表示自己的忧虑。

    “天子诏令来得很突然,而且他们要做这样的事情我是从来不曾想到的,我根本不知道他们居然有这样的企图,这完全是要陷我于不仁不义的境地!他们怎么知道我心中的忧虑?”

    郭鹏说出这样的话的时候,面色十分忧虑。

    尽管如此,他的臣子们却仿佛失控了一样强烈的要求他进位称帝。

    这个头一旦开了,似乎就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局面。

    “我不知道你们居然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怎么会这样呢?天子年幼,这根本不是我所愿意的事情!你们都不曾问过我我的想法!你们贪图富贵,却要把这样的罪责摁在我的身上!”

    郭某人“一脸悲愤”的谴责前来告罪的程昱、田丰、戏忠和曹操四个领头发起人。

    在他们一旁,还有两名书吏,一名正在挥笔记述着什么,另一名正在认真的研磨墨汁。

    程昱等四人对此就当没有看到一样。

    “大王不仅是我等身家性命所系,也是我等追随之雄主,大王的才华如何不能统领神州大地?我等固然是为了自己,可也是为了大王啊!大王的才华若不用来统御天下万民,难道只能用来治家吗?”

    戏忠一脸的痛心疾首。

    郭鹏面色苦痛,连连摇头。

    “这不是我违背汉臣之心的理由啊!”

    曹操对此十分不认同。

    “大王没有来到青兖二州的时候,蝗虫遍地,旱涝成灾,黄巾肆虐,青兖二州之民苦不堪言,大王来了,养鸭治蝗,兴修水利,平定黄巾,青兖二州之民遂得安生,这难道不是大王的功劳吗?

    若是没有大王,青兖二州之民还不知道要遭遇何等劫难,也不知道要如何的横尸遍野,饿殍遍野,难道那样的景象不是因为大王而没有出现吗?这样的事情大王纵使不承认,我等也是记得一清二楚!

    可是当时,纵观全天下,还有什么人能让治下之民安心生产,没有饿殍,没有战乱?天下诸侯蜂起,只是为了私利,只是为了一己之私,只有大王,是为天下人啊!”

    曹操说的声情并茂,声泪俱下。

    “大王还没有平定河北的时候,逆贼袁绍在河北倒行逆施,戕害河北之民,赋税沉重,兵役繁重,家家都有丁壮被迫当兵,家家都有亲人战死沙场,家家都能听到因为亲人的战死而哭泣的声音。

    河北民众苦不堪言,听闻大王治下民众安乐,有书可以读,有地可以种,有粮食可以吃,不用承担繁重的兵役,不用缴纳沉重的赋税,盼望大王如久旱盼甘霖,大王引王师剿灭叛逆的时候,河北民众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这就是民心所向啊!”

    田丰跪在地上,一边流泪一边进言,眼泪鼻涕满脸都是,却都不知道擦拭。

    三人陈述完毕,程昱站出来做了总结。

    “大王,何为民心所向?这就是民心所向!汉天子下退位诏书,而天下人都希望您更进一步,天下人都希望您才是圣天子,您奉承天意治理万民,则万民心甘情愿奉大王为帝,为大王缴纳赋税,这是万民的心愿啊!大王!”

    程昱说这就流下了眼泪,然后直直的跪在了郭鹏的面前,大声道:“大王不为帝,老臣!死不瞑目啊!!!”

    程昱跪在地上大声嚎哭。

    曹操、戏忠和田丰也跟着大声嚎哭,喊着什么『大王不为帝,臣死不瞑目』之类的惊心之言。

    郭鹏坐在上首,面色悲戚,居然也跟着流泪了。

    “你们逼迫我到这个地步,让我无路可走,可是,我又该怎么做?这不是我愿意去做的事情,天子年幼不经事,你们也不懂事吗?我有何面目面对天下人啊!”

    郭鹏大声嚎哭,然后跌跌撞撞的离开了议事堂,满脸都是泪水。

    看上去,情况非常的不妙。

    因为尽管如此,尽管郭鹏如此的抗拒,如此的悲伤,甚至大声哭泣,却依然不能阻止这群试图得到富贵的人对他的威逼,这群人就像是氪金抽卡上头的赌徒一样,不依不饶。

    不仅如此,他们不仅自己努力,不仅自己亲自上阵,还把郭鹏安放在地方上掌握权力和军队的臣子们给拖下了水。

    九月底到十月中旬,天下熙熙攘攘,改朝换代的旋风狠狠的刮向了全国各地。

    伴随着汉天子第二封退位诏书抵达了邺城,地方上的情绪像是集中爆发了一样,让郭某人『猝不及防』。

    有天子诏令背书打头阵,大家都显得有些肆无忌惮,畅所欲言。

    地方上请郭鹏即位称帝的陈情表如飞镖一样嗖嗖嗖的飞到了邺城,狠狠的“扎”进了郭鹏的心窝子里。

    并州刺史夏侯惇与并州九郡郡守联名上表请郭鹏尊奉天子诏令,顾念民心,以大局为重,即位称帝。

    凉州刺史曹仁与凉州目前所掌握四郡之郡守联名上表,请郭鹏顺应民意,顾全大局,把个人私心放在一边,即位称帝,稳定局势。

    幽州刺史鲜于辅与代郡、上谷郡、涿郡、广阳郡、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等七郡郡守联名上表,请郭鹏即位称帝。

    雍州刺史陈宫与武都、上庸、汉中、扶风、冯诩、京兆六郡郡守联名上表,请郭鹏即位称帝。

    魏国相曹操联合魏国十郡郡守联名上表,请郭鹏以大局为重,即位称帝。

    青州刺史糜竺联合青州六郡国郡守国相联名上表,请郭鹏顾全大局,即位称帝。

    豫州刺史满宠联合豫州六郡国郡守国相联名上表,请郭鹏顾全大局,即位称帝。

    兖州刺史郭瑞联合兖州八郡国郡守国相联名上表,请郭鹏称帝。

    司隶地区四郡郡守联名上表,请郭鹏即位称帝。

    徐州牧乃是郭鹏自己兼任,当此时,徐州七郡自发联合起来,七郡郡守联名上表,请郭鹏顾全大局,奉诏即位称帝。

    扬州刚刚平定,但是新任扬州刺史顾雍毫不含糊,亲自代表还未建立完善统治的扬州请郭鹏奉诏,即位称帝。

    ()


………………………………

七百六十五 郭某人对史书的记载进行了专业性的指导

    郭鹏所掌控的十一州之地中掌握权力的官员将领们纷纷向郭鹏递来了联合劝进表。

    他们联合起来,无论如何都要请求郭鹏顾全大局,请郭鹏立刻即位称帝,成为能够带领大家继续前进、使天下恢复安定的那个人。

    掌握行政权的行政官僚,掌握兵权的将领们,他们是实际权力掌控者,本该成为汉帝国的捍卫者,可是现在,他们却成为了汉帝国的掘墓人,至少是表面上的掘墓人。

    掌握了权力的他们集体背弃了汉帝国,集体背弃了他们本该效忠的那位小皇帝,投奔到了郭某人的怀里。

    当然了,他们本来就是郭某人的人,只是正巧坐在了那个位置上,不得已而为之罢了。

    眼下,他是众望所归,他是唯一一个可以让全天下人都心服口服的人,他不做皇帝不行。

    只有他,才能让大家服气。

    只有他,才能让那群骄兵悍将心服口服,才能让那群智计通天的士人们心服口服。

    只服他,只认他。

    原来没这件事情还好,一旦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大家本身也是上了贼船,如果不顺应天意不顺应民心,自己的处境也会极其尴尬,这个时候,如果郭鹏不做皇帝,他们又该怎么办呢?

    被逼上梁山了,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郭某人不做皇帝来招安他们,他们就要真的『落草为寇』了。

    所以,郭大佬,请你赶快去做皇帝,好吗?

    道理,郭子凤是明白的。

    可是情感上,这让大汉忠臣郭子凤情何以堪?

    郭子凤认为世人都知道郭子凤为国为民之心,忠君体国之心,再造汉室之心。

    可是这帮人却硬是要逼迫郭子凤做他不愿意做的事情,做他从心底里感到厌恶的事情。

    这些人丝毫没有考虑到郭子凤的忠义之心,只考虑到了他们自己的富贵和权势。

    面对民心,面对大势,郭子凤是脆弱的,是无力的,他只有一个人,对方有四十万,他怎么办呢?

    尽管他掌握强大的权势,但是对于民心所向,对于四十万人的逼迫,他真的太脆弱了。

    他是那样的无力,那样的无所适从,那样的窘迫。

    天啊!

    他居然要被逼着当皇帝!

    难道天下还有这样的道理吗?

    尽管如此,他也不能就这样被这帮人当作背锅侠,明明是他们的私心和欲念,却要让身为忠臣的郭子凤来承担,这太不公平了。

    郭子凤要反击!

    哪怕是脆弱无力的反击,不能扭转大局的反击,那也是反击!

    他必须要让后人知道自己的忠义之心,必须要让所有人都知道,他,郭子凤,是被逼无奈的。

    他努力过,他抗争过,他真的不想做皇帝,不想违背自己大汉忠臣的初心。

    他发过誓,就算从这里跳出去,死外边,都不会做皇帝!绝对!

    但是无奈,那帮人势力太大,太强了,强到了他都无可奈何的地步。

    他被逼无奈啊!

    真的是被逼无奈啊!

    于是在他拒绝了汉天子第二次的诏令的同时,负责记录这段时间所发生的事情的书吏将他们“秉笔直言”记录下来的“真实可靠”的文字记录献给郭某人观看。

    这是郭某人要求的,他要这样做,为了向后人表明自己忠君体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