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朝元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九朝元老- 第2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行的竞聘答辩要打破中学界限,采用抽签的方式决定竞聘人员的上场次序。不过,钱进在讲话中单独点名提出春天不用参加抽签,春天上场的次序听候评审组的通知。

    钱进的话引来候聘区的一片哗然,钱进突然打破原定的竞聘版块和上场次序已经让不少人感到奇怪,现在钱进又点名不让春天参加上场次序的抽签,这是什么原因呢?难道这里面又有什么内幕吗?这是这些即将登场参加竞聘的老师们内心的疑惑。可疑惑归疑惑,却没有人敢当着钱进的面把这个疑问给提出来。

    钱进完就转身去了主席台,一直跟在钱进身后的教委办杜副主任笑眯眯地把手里写好的带着数字的纸团撒在了一张桌子上,请还未参加竞聘的老师们抽签,然后登记上场次序。众人依次伸手拿了一个纸团,然后根据纸团上写的数字在杜副主任那里进行登记。

    候聘区现场一片忙乱和混乱,但这次的混乱和春天无关。春天坐在角落里的位置,点上一支烟慢慢吸着,一边在心里猜测钱进这么做到底是何用意?

    其实,在刚刚简短的几分钟之内,钱进已经在心里悄悄做出了一个决定,如果报名竞聘学区校长的原户山中学会计王海在半个时之后依然缺席今天的竞聘会,那他钱进就要把春天派下去做学区校长,如果王海能在半个时之内赶回来,那就只能委屈春天继续做他的户山中学团委书记,这也是钱进提前让春天写好两份答辩稿的原因之一,就是为了有备无患。只不过,在如何安排春天这个问题上,直到今天的干部竞聘会开始,钱进内心一直还在纠结。如果从户山镇教育展的大局和春天个人成长展的角度出,钱进应该把春天派下去做学区校长;不过,从个人利益和私心的角度出,钱进还不能这么做;毕竟,钱进和王海之间还有好多的利益纠葛,钱进不想把事情做得太绝。钱进这么做对王海来,可谓是仁至义尽,只是对春天来有些显失公平。

    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人生所处位置的不同,处理问题的方式自然不同。对手握大权的钱进来,今天参加教育干部竞聘的这些人就如同他们手里随意摆布的棋子,需要把这颗棋子放在哪个位置,执子布局者看到的也许只是个人的利益和关系,有时候甚至是仅凭执子布局者的个人一时的喜好和心情来安排,这不能不是人事制度上的一种悲哀。
………………………………

第五六五章 大战拉开4

    第五六五章 大战拉开4

    十分钟后,经过一番短暂的忙碌和混乱,户山镇教育系统的教育干部竞聘会又继续进行了下去。

    诺大的户山中学操场又恢复了先前的沉静,整个竞聘答辩会的现场气氛显得异常严肃,严肃中透出一股令人窒息的沉闷,尤其是对这些在候聘区等待登台的人员来,这种感觉更是一种难言的煎熬,钱进突然改变的上场规则让不少人心里惶惶不安。

    主席台上的那种隆重、严肃和沉闷的气息也很快传递到了台下,三百多人的会场鸦雀无声,无人交头接耳,也无人窃窃私语,几百双眼睛都在全神贯注地盯着主席台上每一个人的登场,以及答辩的每一个环节,一边在心中暗自猜测着每一个登场人员最后的命运。

    竞聘答辩会现场出现的这种热烈、凝重而又紧张的气氛让端坐在主席台上个各级领导很是满意,其实做领导的大都喜欢这种氛围,一边是万众瞩目的膜拜和敬仰,一边是可是随意决定他人命运和前途的随性,在这种场合下有了一个完美的结合。

    其实,这种氛围的出现来自于钱进刚刚无意中对答辩会规则的改变,这一改变使会场的气氛变得紧张起来,也给整个会场带来了活力。本来,接下来的答辩会就与刚刚进行完的教委办工作人员版块不同,教委办的那个版块让人一看就是表演式的答辩,设十个岗位十人报名竞聘,毫无悬念的一人一岗,不是表演又是什么?老师们也不是傻子,这点事情还是能看得清楚的,所以,对刚刚结束的教委办版块的竞聘很多老师都提不起兴致。

    可现在进行的户山中学和学区校长的混合版块就不同了,这两个版块本来就有不少的竞争者参与,里面存在着很多看起来好像是不可知的变数,虽然这些变数都在钱进的掌控之中,但那些参加竞聘的人员不知道啊,除少数人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命运显得心定气闲之外,大多数人都心怀忐忑,不知道等待自己的最后结局会是什么。因此,主席台上才会出现紧张严肃的气氛,而这种气氛很快传遍整个竞聘会现场,使整个竞聘会现场出现了一股凝重的氛围。

    2

    教育干部竞聘答辩会在紧张有序中进行着,候聘区的人员按照各自的抽到的号码次序,在主持人的指挥下依次登场。

    春天一直在候聘区的角落里闷头抽烟,心里也一直是忐忑不安,春天不安的原因在于琢磨不透钱进的意图,钱进不让自己抽签是啥意思?万一到时候突然点名让自己登场,自己又该点什么?还有手中的两份答辩稿,自己登台的时候到底该哪一份?这些,都存在着变数,也是让春天内心感到不安的原因。

    与此同时,一脸肃穆神情端坐在主席台上的钱进内心也在纠结不已,钱进在内心纠结的同样也是春天的问题。

    真要起来,钱进还算是一个不错的有良心的领导,最起码不是那种为了一己私利而置大局于不顾的人,正是因为钱进内心尚存一丝善念,也还没有为了钱权色而丢弃做人的根本,故此,在户山镇教育系统内的这次人事改革以来,钱进就一直在为春天职位的安排问题而纠结不已。

    现在,坐在主席台上观看其他选手轮番登台答辩的同时,钱进还是在心里悄悄琢磨着春天的问题。钱进甚至在想,会计王海的因故缺席是不是一种天意?如果把学区校长的职位给了春天,王海那边会有什么反应?会不会对此怀恨在心,继而跟半山中学的会计一样反水咬自己一口?这才是钱进内心纠结的重点和关键,如果不是因为王海手里攥着自己的把柄,钱进才不会去理会王海的要求和反应呢。

    把春天下放到学区学任校长,钱进看中的是春天的工作能力。让王海去做学区学的校长,钱进就是为了维护他和王海之间那见不得光的私人关系。到底该何去何从,钱进一时间进退两难。

    正义和邪恶,理智和感情,良心和私心,就这样在钱进面沉似水的平静的表面下不停地争斗着,钱进在急剧的思虑中做着艰难的抉择。

    3

    此时,已经是上午十点半,而十点半,也该是钱进实现自己对王海妻子过的“王海在半个时之内不到场就取消他竞聘资格”承诺的时间期限。半个多时过去了,可会场内依然不见王海的影子,钱进虽然自感自己如此处理对王海来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但面对着如此状况,钱进却不知道自己是该喜还是该忧。

    这时,干部竞聘会上已经有三位竞聘人员登台答辩完毕,第四位登台的是户山中学的原总务主任宋秀文,正在台上侃侃而谈地做着个人基本情况的介绍。

    钱进的注意力显然没有在宋秀文的身上,一直是一副肃穆庄重的神情,拧着眉头好像在思考着什么。突然,钱进拿起笔在一张纸上写了些什么,把纸片折叠好之后,又招招手示意站在主席台一侧的教委办杜副主任。

    杜副主任心领神会地一溜跑到了钱进身边,钱进把手里的纸片递给杜副主任,又对着他耳语了几句,杜副主任拿着钱进写好的纸片转身去了候聘区。
………………………………

第五六六章 大战拉开5

    第五六六章 大战拉开5

    杜副主任来到候聘区后,直接来到春天面前,把手里的纸片递给了春天。

    “春,这是钱主任写给你的,他让我通知你,你是第七个上场,时间大约是十一点左右,让你提前做好答辩准备・・・”杜副主任趴在春天耳边完之后转身又去了主席台。

    杜副主任的话让春天的心脏急剧抽搐了几下,他捉摸不透钱进这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前边不让自己参与抽签,现在又是第七个登场,还神神秘秘地递给了自己一个纸条,钱进这么做到底是要干什么?

    春天深吸一口气,心翼翼地打开了手中的纸条。

    “做好竞聘学区校长答辩的准备!”纸条上只有龙飞凤舞的区区十三个字,春天看得出是钱进的字迹。

    看着钱进手书的纸条,春天突然明白了钱进让自己准备两份答辩稿的初衷,看来钱进早就有把自己派下去做学区校长的意图。只是,春天猜不出钱进为何直到现在才正式通知自己,难道是王海的缺席成全了自己?

    其实,从内心来讲,春天是希望可以去学区学做一名校长的,即使是像秦家沟学那样的只有几个教师几十名学生的的不能再的学校。

    俗话“麻雀虽五脏俱全”,不管怎么,学区校长也是一所学校的“一把手”,教学、管理、财务这些该有的日常工作一点都不缺,在学区学的这一亩三分地上,在不违背教育政策的前提下,校长是可以独立行使自己意志的。春天看中的就是这一点,如果真的有这么一方自由驰骋的天地,春天就可以挥洒自如地实展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在这一方土地上描绘自己宏伟的人生蓝图。

    现在,机会就在自己眼前,春天决定要全力去把握。

    2

    此时,在户山中学操场上举行的户山镇教育系统的干部竞聘会正在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时候,户山中学的会计王海正心急如焚地从老家往回赶。

    王海的老家在户县蛟河乡,和春天的舅舅家是一个乡镇的,从蛟河乡到户山镇有四十里山路,也都是坑洼不平的黄土路,骑摩托车赶一个来回差不多要一个半时左右。

    本来,这些日子王海一直在家里心无旁骛地备战7月27日的干部竞聘会,可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偏偏在7月26日下午三点钟的时候,王海接到了父亲从老家打来的传呼,家里有紧急事情需要王海回家去处理。因为第二天就是决定自己命运的关键时刻,王海就想着要是事情不是太紧急的话就先把个人前途的事情解决了,过两天再抽空回家处理家里的事情。可谁知王海的父亲在电话中告知王海,他的母亲被邻居给打了,需要王海这个当儿子的回家给他们撑腰,去讨要一个法。王海一听就急了,也顾不得听从妻子的再三劝,骑上摩托车就回了蛟河乡的老家。

    走在路上的时候王海还在想,只要快去快回,不会耽误了参加第二天的干部竞聘会。

    到家之后,王海才了解到了事情的真相。原来,7月26日中午歇晌之后,王海的母亲闲着没事就去自家的菜园地里看了看,顺带着想弄点儿晚饭吃的青菜,谁知却惹来了一场无端的灾祸。王海的母亲到菜园后现自家菜园的地邻老陈家正在菜园整理菜畦,并且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老陈家的菜畦已经越过两家的地界并侵占了王海家的菜园。王海家菜园的地邻老陈家在村子里也是出了名的爱占便宜的人,两家人经常因为底边之争生争执,但这一次,王海的母亲却在争执中被老陈家的儿子推了一把摔了一跤。虽然伤的并不重,也就擦破点皮,但出现这种情况还是第一次。王海的母亲怕老陈家以后会得寸进尺,因此就让王海的父亲去卖店打传呼把王海喊回来,就是想让儿子王海去老陈家讨个公道,为老两口撑撑腰。

    王海听后不由叹息一声,这做事情在农村屡见不鲜,地邻之间因为地边之间的纷争经常生,指桑骂槐谩骂者有之,大打出手斗殴者有之,但却一直找不到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本来这种事情应该村委会出头,可在农村实行“大包干”的初期,村级组织基本上已经陷入了瘫痪,村干部忙的都是自家的那一亩三分地,谁还有闲心出头惹这种麻烦?这种事情打官司又不值当的,又是花钱又是费力的就为了那几锨土的事情?想想都没劲。所以,村子里类似于“地边之争”之类的纠纷,都是私下里找人协调解决,或者干脆互相谩骂几句之后就不了了之了。

    现在,王海被父亲召回家负责处理此事,作为家里的“顶梁柱”,对王海来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可是,这事儿该怎么处理才好呢?王海本是个生性懦弱之人,一时间竟然没了主意。焦头烂额之间,王海这个书呆子突然想起了清朝康熙年间“六尺巷”的传,于是就跟父母讲起了“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存,不见当年秦始皇”的故事,想以此劝父母忍气吞声,借以平息此事。谁知王海的举动惹来了父亲的一顿臭骂,他“读书读傻了”、“知识都学到狗肚子里去了”等等,总之把王海骂了个狗血喷头。

    无可奈何之下,王海只好去找村主任了这件事,想请村主任以村委会的名义出头协调处理此事。

    因为王海是一名教师,怎么着也算是一位“公家人”,所以村主任还挺给王海面子的,二话没就跟着王海去了王海家协调处理此事。谁知这一忙活就到了晚上七点多,事情总算得到了一个圆满的解决,两家人达成了一个和解的协议,老陈家也给王海的母亲赔了礼。

    因天色已晚,再加上村主任挺给自己面子的,所以王海就赶紧下厨准备了几个下酒菜,留村主任在家里喝了酒。

    酒席在晚上十点钟才结束,王海把喝得醉歪歪的村主任送回家,而他自己也已醉得骑不了摩托车,也就回不了学校了,只好在家里留宿了一晚。
………………………………

第五六七章 大战拉开6

    第五六七章 大战拉开6

    7月27日五点半,因为惦记着今天要举行的教育干部竞聘会,所以王海一早就起床了。   一番洗漱收拾之后,王海顾不得吃早饭,骑上摩托车就急匆匆向户山镇出了。

    此时,离钱进下达的参会教师必须七点半到户山中学的规定时间还有一个半时,王海原本可以很轻松地到达户山镇,绝对不会耽误了八点钟正式进行的干部竞聘会。

    可是,世事往往不会那么让人称心如意,也正应了古人的那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句老话。本来精神抖擞、信心百倍地赶回户山镇的王海,因路况和车况的原因,在离户山镇十几里路的地方突然生了摩托车车胎爆裂的现象,虽然王海及时掌控住了摩托车,并没有出现车毁人伤的现象,但这突的状况却让王海彻底傻眼了。

    这可是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道路的左右都是高耸的山石树木,根本没有一户人家,离王海事地最近的村子也得在五六里路以外,并且,在这个时间点、在这条偏僻的山路上,根本也见不到一个过往的行人和车辆,王海连个可以求助的对象都没有。而王海手里又没有手机,传呼机又不能用于通话和呼救,此时的王海可算是真正地陷入了“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境地。

    无可奈何之下,王海只好强打精神推着摩托车赶路。在这坑洼不平的崎岖山路上推着一辆几百斤重的摩托车行走,其难度可想而知,再加上干瘪的橡胶车胎加大了车轮和地面的摩擦力,王海每推着摩托车走一步都要付出吃奶般的力气,加之王海早晨又没有吃早餐,身上的那点力气在推着摩托车走出几百米之后就用尽了,只累的王海满头大汗、气喘吁吁。万般无奈之下,王海只好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一点一点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