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庄世涛例行巡查的这几个地方中,教导处和初三级部自然而然就成了为了巡查和监控的重点。这里面除了这两个部门的重要性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导主任桂国兴和初三级部主任卢益民不是庄世涛圈子里的人。庄世涛也害怕桂国兴和卢益民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偷偷发展各自的势力,或者干一些阳奉阴违的事情,进而和副校长王一川联合起来,影响和威胁自己实质上“第一副校长”的地位。
虽然庄世涛和桂国兴、卢益民之间并没有出现明目张胆的对抗,但互相之间的戒备却是心照不宣的事实,只不过还没有撕破脸皮而已。
至于该怎样不动声色地对付桂国兴和卢益民,庄世涛也颇费了一番心思。
户山中学教导处本应该是教导主任桂国兴的天下,可因为庄世涛分管教学工作,所以教导处也成了庄世涛的领地,每天有事没事庄世涛总会到教导处转悠几次,这就引起了教导主任桂国兴的强烈不满。更让桂国兴感到愤怒的是庄世涛竟然把教导副主任田克永收到了麾下,就这样,桂国兴在教导处的一举一动,庄世涛都会在第一时间知道。更为可气的是庄世涛下达的各项教学管理的指令都是通过田克永来传达的,桂国兴在教导处成了名副其实的“傀儡”。
对付初三级部主任卢益民,庄世涛出手更绝。因为庄世涛本来就在初三级部任课,所以庄世涛有大把的时间泡在初三级部办公室,对于初三级部教师和学生的熟悉程度绝对不亚于级部主任庄世涛,在很多问题的处理上,庄世涛都是利用分管领导的身份直接参与,级部主任卢益民则成了“旁观者”,有时候庄世涛甚至连卢益民的意见都不征求就会直接做出决定。
如此一来,庄世涛的强势和桂国兴、卢益民的失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桂国兴和卢益民心中的忿恨可想而知。
………………………………
第七〇三章 投机取巧1
第七〇三章投机取巧1
1
德国思想家、哲学家和革命家恩格斯曾经说过“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句话,这是一句最具煽动性的名言,伟大领袖曾经用这句话在神州大地上发动过一场轰轰烈烈的人民战争。
虽然,户山中学副校长庄世涛对待教导主任桂国兴和初三级部主任卢益民两人谈不上“压迫”二字,但庄世涛的强势和霸道却让桂国兴和卢益民苦不堪言。
面对着这样的局势,王一川却见缝插针地抓住机遇,时常以恩格斯的这句具有煽动性的“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的名言来“鼓舞”和“激励”桂国兴或卢益民。
于是,忿恨和怒火在慢慢地积累;
于是,争斗和抗争在悄无声息中酝酿;
于是,一场声势浩大的权势之争在户山中学大院内即将上演。
2
不过,进入三月份之后,庄世涛突然变得忙碌起来,几乎天天都坐着公共汽车往外跑,校园内有时候一连几天都看不见庄世涛的身影。
庄世涛在忙啥呢?这是庄世涛的死对头,以王一川为首的“铁三角”的疑惑;也是不少户山中学老师们的疑惑。
是的,这些日子庄世涛确实很忙,这个忙碌既是在为庄世涛自己,也是在为户山中学忙碌,或者说是在为校长钱进在忙碌。
只不过,庄世涛忙碌的事情钱进却不知情,亦或者说庄世涛不想或者不敢让钱进知道。因为这件事情关乎户山中学初三级部今年的升学率问题,也关乎庄世涛这个分管教学和初三级部的副校长的脸面问题,更关乎到钱进为初三级部升学率预定的目标值问题。因此,随着中考的一步步逼近,这个忙碌对庄世涛来说就变得异常重要。
庄世涛忙碌的原因,还要从三月初县教育局组织的一次会议说起。
3月9日,庄世涛去教育局参加了一次关于中小学学生学籍管理员会议。
本来,按照惯例学生的学籍应该由学校教导处负责,户山中学教导处有正副主任各一,随便哪一个人做这个工作都可以。在庄世涛做户山中学教导主任的时候,这个学生学籍工作就是由庄世涛亲自负责的。可是,庄世涛今年升职为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后,却并没有把学生学籍的工作移交给教导处,而校长钱进好像也默许了庄世涛的这个做法,自始至终也没提过学籍管理移交的事情,新任教导主任桂国兴虽然心里有意想把这个学籍的管理的工作争取过来,可因为吃不准校长钱进的底牌,所以一直都没敢提出来。
庄世涛之所以要霸着学生学籍管理不放,桂国兴之所以对学生学籍的事情虎视眈眈,说到底还是因为这里面牵扯到了一个“利益”的问题。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中小学学生的学籍并没有像现在一样,实行的是学籍绑定身份证号,实行“一人一籍,籍随人走,终身不变”原则。但户县教育局为了杜绝“虚假学籍”、“重复学籍”和“无序择校”等问题,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在户县中小学范围内实行了纸质学籍档案管理的方式,要求户县学籍的学生在转学、失辍学的情况下都要到教育局报备,虽然说这样做能有效防止学生辍学和失学等情况的发生,只不过因为那时候的学生学籍档案为纸质档案,很容易就可以做手脚。
就是因为“容易做手脚”,所以不少学生就拥有了“双重学籍”,在一个学校的不同年级建两个学籍,或者在不同的学校建多个学籍,就是为了以这种方式应对中考,以达到他们各自不同的升学目的。
学生或学生家长既然要“做手脚”,那学校的学籍管理员就是这些想作弊的家长们必须要过的一关,于是,钱权交易不可避免地就会发生。
那些给孩子办理转学或者想建立“双重学籍”的家长,对这些手握大权的学籍管理员自然是礼遇有加,或吃吃喝喝,或送钱送物,总之不管事情能不能办成,那些有求于人的家长们在这个时候变得毫不吝啬。
庄世涛做过一年的学籍管理员,自然明白这其中的“奥妙”,对户山中学的学生学籍当然不会轻易放手。
桂国兴虽然一直没有染指学籍管理员的工作,但“铁三角”圈子里的王一川曾经做过教导主任,也曾经做过学籍管理员,对这里面的利害关系当然清楚,自然就会对桂国兴耳提面命。桂国兴是七窍玲珑的一个人,肯定是一点就透,心中对庄世涛的忿恨也就增加了几分。
因此,围绕着户山中学学生学籍管理权之争,在庄世涛和桂国兴之间必将有一场好戏可看。
………………………………
第七〇四章 投机取巧2
第七〇四章投机取巧2
1
在3月9日由户县教育局基教科召开的学籍管理员会议上,参会的庄世涛突然发现了一个令他兴奋不已的秘密。
这次会议的主讲是户县教育局负责中小学学籍管理的周春涛,周春涛人虽然年轻,但面对着黑压压坐在主席台下的一百多位全县中小学学籍管理员却丝毫不怵场,一直是面带微笑侃侃而谈。
周春涛讲的主要是怎样规范中小学学生学籍管理和学生升学、转学、失辍学学籍的办理流程问题,以及新生入学后学籍建档的相关问题。这些问题周春涛只是做了说明和强调,对已经熟知学籍管理流程的庄世涛来说,已经了无新意,所以,庄世涛听得也就有些心不在焉。
不过,在会议即将结束的时候,基教科科长的一番讲话却让庄世涛瞪起了眼睛。基教科科长在讲话中强调,为了有效制止各中小学学生失辍学现象,户县各初中三年级和小学六年级学生学籍的转接工作截止到三月底结束,从四月一日起停止办理各初中三年级和小学六年级学生学籍,并且从今年起,各学校初三年级和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升学率采用学生升学数额和学生学籍数额对比的计算方法,也就是说,以前采用的学生报考人数和实际升学数额对比的计算方法停用。
基教科科长讲的这段话的道理很容易懂,事情也很简单。不过,多年来一直从事数学课教学的庄世涛却从中发现了一个问题,升学率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分子式,实际升学数额为分子,那么学生的学籍数就是分母,分母的数值越小则比率越大,换而言之就是升学率越高。以户山中学为例,户山中学初三级部今年有学籍的应届毕业生为360人,而实际能参加中考的学生却只有308人,失辍学学生为52人,如果以360人为升学率计算分母的话,则户山中学肯定吃亏,如果以308人或者更低的数值为分母的话,则户山中学初三级部的升学率肯定会高上去很多。
这一发现令庄世涛兴奋不已,因为庄世涛发现了一条可以提高初三级部学生升学率的捷径。
接下来的会议内容是什么,庄世涛已经听不进去了,他一直在思考着该怎样迅速接近教育局分管学籍的周春涛。因为庄世涛明白,要想修改学生的学籍数额,就必须通过教育局基教科的学籍管理员周春涛。
2
十点半,基教科科长宣布散会,人群呼啦啦地从教育局四楼会议室里往外涌,庄世涛却磨磨蹭蹭地走在了人群的最后。
学籍管理员周春涛一直在主席台上忙着收拾讲话材料,庄世涛笑盈盈地走了过去,借口有学籍方面的问题要咨询,庄世涛缠住了周春涛。
周春涛今年二十六岁,户县半山乡人,1996年从东州师范毕业后直接就分配到了户县教育局基教科,第一年是普通办事员,第二年就接手了户县中小学学籍管理员这一要职。
周春涛这么年轻就能跻身于户县教育系统的核心圈,并不是说周春涛有多么的优秀,也不是周春涛家里有多深的背景和关系,周春涛的这一发迹得益于他的女朋友和他未来的老丈人。
周春涛虽然出身寒门,但人却聪慧机灵,再加上长了一副好皮囊,所以从小到大不管走到哪里都很受女孩子的青睐。
在大学的时候,当周春涛得知班里一女生的父亲是户县城关镇的教育办主任的时候,周春涛就开始动了歪心思。虽然一个教育办主任算不上什么重宦高官,但在出身寒门的周春涛眼里却是一棵可以挡风避雨的大树,是可以为他在户县教育系统撑起一片天的大人物。
于是,周春涛便对这位女生展开了爱情的攻势。几乎是毫无悬念地,周春涛在很短的时间内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那位姿色平庸的女同学,周春涛的这一举动让班里很多女生大跌眼镜。
可是,周春涛却丝毫不为他人不理解的眼光所动,对那位女生一直是情意绵绵、疼爱有加。与此同时,仪表堂堂、风度翩翩、能说会道的周春涛也得到了那位女同学家里人的认可。
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有付出就有回报。在大四毕业之际,班里的好多同学都在为分配而奔忙的时候,周春涛却悠哉乐哉地带着女朋友天天东游西逛。直到此时,班里的好多人才恍然大悟,也就有不少人为周春涛的高瞻远瞩而感叹不已。
1996年7月,不出任何意外地,周春涛轻轻松松地进入了户县教育局这个教育系统的核心圈。接下来,周春涛在未来老丈人的安排下,于1997年9月接手了户县中小学学籍管理员这一令很多人垂涎不已的职位。
………………………………
第七〇五章 投机取巧3
第七〇五章投机取巧3
1
学籍管理员的职位之所以会受到那么多人的垂涎,并不是说它的职位有多高,相反地,学籍管理员在教育局内部,乃至在基教科内部都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岗位而已,就像某些打杂的办事员职位一样,没有任何的级别和特殊待遇。
不过,知情人都明白,学籍管理员工作之所以受人青睐的原由不外乎有两个,一是身为户县教育系统的中小学学籍管理员,手握户县中小学几万个学生的学籍,其权力的覆盖范围之大不言自明,户县各中小学的所有校长几乎都有可能因为学籍的事情而求到学籍管理员的身上,交际之广根本不是教育局其他部门所可以比拟的;二是自从有了学籍档案管理那一天起,这个学籍管理员职位所带来的隐形利益,教育局上上下下的人都是心知肚明,所以,有人对其垂涎三尺也在情理之中。
周春涛在1997年9月接手学籍管理员的职位之后,因为有了未来老丈人在背后的指点和铺路,再加上周春涛八面玲珑的处事能力,周春涛在学籍管理员这个职位上做得是有声有色、风生水起,深得户县教育局领导们的赞誉。
2
周春涛和庄世涛虽然认识,但并不熟,周春涛只知道庄世涛是户山中学的学籍管理员而已,曾经来基教科为学生办理过几次转学手续。
也就是说,庄世涛和周春涛之间的关系也就是面熟,或者相识,仅此而已,除此之外,再无任何特殊交往。周春涛不知道庄世涛的户山中学副校长的身份,庄世涛也不知道周春涛学籍管理员身份之外的任何事情。
现在,既然庄世涛心里有了要有求于周春涛的打算,那庄世涛就得想方设法先接近周春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总得经过相识、相熟和相亲这三个阶段,只有走过了这三个阶段,接下来的事情才会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现在,庄世涛和周春涛之间关系的第一步已经有了,庄世涛目前要做的是和周春涛混熟,这也是庄世涛散会后故意要留下咨询问题的原因。
面对着庄世涛挖空心思想出来的各式各样的关于学籍方面的问题,周春涛没有丝毫的烦躁,一直都是笑眯眯地在耐心解答。
其实,有些问题庄世涛问得很幼稚,都是一些最基本的学籍管理方面的问题,或者是周春涛刚刚在会议上讲过的问题,庄世涛作为学籍管理员必须要懂的东西,周春涛完全可以不回答,或者以领导的身份斥责庄世涛几句都行。不过,周春涛却不这么做,始终在耐心地为庄世涛做解答。
周春涛人虽然年轻,但却颇有城府,他深知“金杯银杯不如口碑;金奖银奖不如夸奖”这句话所蕴含的深意,所以,在领导面前,周春涛始终是以一副有才气、有朝气、有锐气、有正气,谦虚谨慎、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奋发进取和严以律己的面貌示人,深得教育局上上下下各级领导的信任和青睐。而在普通工作人员或者来基教科找自己办事的普通老师面前,周春涛就变成了一副善良正直、勤政爱民的形象,总会得到来办事群众或老师的赞誉。总之,周春涛就是这么一个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断锤炼自我,努力塑造完美形象,追求展现个人永久魅力的人。换句通俗一点的话来说,周春涛就是一个处处讨巧的人。
3
庄世涛杂七杂八地问了七八个问题,直到最后,庄世涛再也想不出任何的问题,甚至是庄世涛自己都已经觉得无聊了,这才适时地住了嘴。
此时,已是上午十一点十分,离教育局正式下班还有二十分钟的时间。偌大的会议室里空荡荡地,也只剩下了庄世涛和周春涛两个人。
庄世涛瞅准时机,小心翼翼地提出来中午要宴请周春涛。当然,庄世涛并没有说宴请周春涛是有事相求,而是说耽误周春涛这么长时间要设宴赔罪。
本来,庄世涛以为周春涛会很爽快地答应这个邀请。那个年代,上上下下的各政府或者机关部门的吃喝之风正盛,一到饭点,县城大大小小的饭馆几乎都是人满为患,反正吃的喝的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