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朝元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九朝元老- 第4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勘煌跻淮ê凸鸸舜蜓梗蛴行┏核牡娜送低怠胺此保凑捞我丫馐兜搅宋;拇嬖凇R虼耍谀壳罢庵智樾蜗拢斜蚵砗屠┐笞约赫笥牧α烤统闪税谠谧捞蚊媲暗耐返却笫隆?墒牵捞蔚纳砩弦丫挥辛巳Φ墓饣罚簿褪チ丝梢晕说某锫搿J种忻挥辛巳Φ某锫耄捞卧僖爰燮鹨慌倚墓⒐⒌淖匪嬲咭丫蘅赡堋;街醒У暮芏嗬鲜Χ际窃艟鳎钦成厦统珊镒拥娜耍虼耍捞巫灾宰约耗壳暗淖纯觯静豢赡茉偃ノ切┦屏χ说淖⒁饬ΑK裕捞尉桶涯抗夤刈⒃诮衲晷路峙涞交街醒У睦栉涞律砩稀

    黎武德是新人,只要稍加拉拢就很有可能会为己所用。庄世涛知道自己手中的权力毫无吸引力可言,因此,庄世涛只能采取小恩小惠的方式来拉近和黎武德之间的关系,直到“感动”黎武德为止。

    庄世涛早就听田克永说过黎武德和王一川之间“师兄弟”的关系,庄世涛也很清楚王一川绝对不会轻易放弃黎武德。因此,这些日子以来,庄世涛一直在悄悄地观察着黎武德。庄世涛发现,黎武德虽然和王一川是“师兄弟”关系,但庄世涛并没有看出黎武德主动向王一川靠拢的迹象,也没有看出王一川出手招抚黎武德的情况,这让庄世涛感到有些奇怪。不过,在奇怪之余,也更加强了庄世涛想拉拢黎武德的念头,庄世涛想赶在王一川之前把黎武德收在自己麾下。

    但是,庄世涛要想找一个和黎武德亲近的机会并不太容易。究其原因是黎武德在来到户山中学之后根本不和任何人或任何圈子有过度的交往,来来往往也总是一个人,好像一个特立独行的“独行侠”,让人摸不着他的踪迹。除了见面互相打个招呼之外,庄世涛和黎武德根本没有过私下里的接触。这让庄世涛心里颇有几分郁闷,自己乃一堂堂户山中学的副校长,总不能放下身价主动去向黎武德示好吧?这样做万一要是传到王一川的耳朵里,还不让王一川笑掉大牙?鉴于此,庄世涛一直没有贸然行动,他在等候一个合理的时机。

    相请不如偶遇,今天在校门口的这一次偶然相遇,就是一次绝佳的和黎武德拉近关系的时机,庄世涛哪能轻易放过?

    2。

    庄世涛的心里打着鬼主意,同样,坐在摩托车后座上的黎武德也在打着他自己的主意。

    对于初来乍到的黎武德来说,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在户山中学找一个可以给他撑起一片天的“靠山”,以便为日后的出人头地打好基础。

    古人云“良禽择木而息,良臣择主而事”,黎武德无疑是聪明的,也是很理智的。初入户山中学的黎武德并没有像没头的苍蝇一样到处乱抱大腿,而是把自己封闭在一个小圈子里,理智地观察和分析着户山中学的局势,寻找着可以让他投靠的“明主”。

    如果能抱上校长孙吴冬的大腿,对黎武德来说无疑是最好的一个选择。只可惜,孙吴冬对黎武德来说是高不可攀或遥不可及的,平日里黎武德连孙吴冬的面几乎都见不到,更不用说和孙吴冬近距离接触了,没有了接触的机会,也就没有了向孙吴冬“表忠心”和靠拢的机会。那么,黎武德剩下的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在户山中学的校委会干部里面寻找一个“靠山”。

    可是,经过这十多天的仔细观察,黎武德发现户山中学校委会的干部虽然不多,但权力的纠葛却很混乱,最典型的就是以副校长王一川和庄世涛为首的两大阵营。不过,在还没有搞明白户山中学的权力格局之前,黎武德不想轻易地投入哪一个阵营。这也是黎武德来到户山中学之后的这十几天里要封闭自己的原因之一。

    不过,黎武德这种自我封闭的状态在昨天晚上就已经被王一川给打破了。虽然在昨天晚上的酒席上黎武德并没有向王一川说出什么忠心耿耿的豪言壮语,但黎武德答应给王一川替课的行为已经表明了他有向王一川阵营靠拢的意图。

    现在,不管偶然还是有意,庄世涛的相请让黎武德的心思活泛了起来。不管庄世涛今天的相请有啥意图,首先给了黎武德一个近距离接触庄世涛的机会,黎武德已经在心里打定主意要借此探一探庄世涛阵营的底细。
………………………………

第一二〇五章 两头讨巧11

    第一二〇五章 两头讨巧11

    1。

    摩托车“嘎吱”一声在庄世涛的家门口稳稳停住,庄世涛打开院门便招呼黎武德进院子。

    这是黎武德来到户山中学之后的第一次到教师家属院,也是黎武德第一次到其他教师家中做客。因此,黎武德对户山中学教师家属院里的一切都感到很新奇,一路上也一直在东看西瞅。

    近年来,随着户山中学结婚教师的不断增多,户山中学教师家属院每年都在不断地扩大和增长。目前,户山中学的家属院已经有十几排屋子,大约有三十多住户,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小村落了。只不过,黎武德发现户山中学这些家属户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私密性相对来说有点差。每一排房子上都有三五户不等的人家,每家两间住房两间偏屋和一个小跨院,住户之间的院墙矮的可怜,个高的人踮起脚就可以把邻居家院子里看的一清二楚。还有就是这些家属户的住房大都是用原先的学生宿舍或教室改建而成,因此每家每户的每间屋子都有前后两个大窗户,要是大白天不拉上窗帘,透过玻璃窗房间里的一切便一览无余,根本就没有多少隐私可言。最关键的一点是房子的隔音性还特别差,在屋子里的人稍微大点声说话,在隔壁或者家属院的路上就可以听得一清二楚。“隔墙有耳”这句话在户山中学家属院里,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事实。

    眼前的这一切让黎武德在心中暗自叹息一声,如果不出意外,户山中学家属院的现状很有可能就是他黎武德以后的归宿了,这也更坚定了黎武德想出人头地并早日逃离户山中学和户山镇的念头。

    2。

    黎武德在庄世涛的招呼下迈步进入院子,进了院子之后黎武德才发现庄世涛家的住房是三间,至于建设格局则跟家属院其他的住户基本上一样。黎武德在心中暗自猜测,三间住房很有可能就是庄世涛这种副校长级别的校委会干部所享受的待遇。

    其实,黎武德的猜测也对也不对。对的是这三间住房确实是庄世涛荣升副校长之后,时任校长钱进指示学校后勤给庄世涛改建了这三间住房,让庄世涛从先前两间屋子的“蜗居”搬到了这里。不对的地方是户山中学并没有副校级领导可以享受三间住房福利待遇的规定,像副校长王一川家里就是两间住房。王一川夫妻俩住卧室,王一川的两个女儿就得住在客厅里,还好王一川买的是折叠沙发床,白天折起来做沙发,晚上铺开后就是两个孩子的睡床。这种住房条件想想确实也有些窘迫,王一川也曾经想过要换一个三间的住房。只可惜,王一川知道自己与前任校长赵志强和钱进的关系都不好,这个想法就是提出来也是被人打脸,所以索性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不过,现在是王一川的老同学孙吴冬执政户山中学,王一川的机会也就来了,王一川还真的动过换住房的念头,只不过一直还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机会罢了。

    3。

    黎武德在庄世涛的热情招呼下迈步进了堂屋,庄世涛家堂屋里的陈设让黎武德感到有几分吃惊。不得不承认,以黎武德目前的家庭状况和他的所见,庄世涛家中的摆设足以算得上是小康之家。

    庄世涛家的客厅正中是一张紫藤茶几和两张紫藤长椅,茶几的一角有一套精致的茶具和一部盖着红色丝绒布的程控电话;门口对角线的两个位置分别摆放着彩电和冰箱;门后一侧的位置有一台饮水机和一台洗衣机,另一侧则是一个一米多高的酒柜;酒柜里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各色名酒、名茶和香烟,这些烟酒茶的品质和种类已经严重超出了黎武德的认知,由此也可以看得出主人家的富有。

    这个酒柜是庄世涛当上户山中学的教导主任之后添置的,一开始也就摆放着三五瓶酒和两盒茶叶,谁知两年下来竟然积存了这么多好烟好酒和好茶。庄世涛嗜烟好茶,对酒谈不上喜欢,却也并不讨厌,究其原因还是庄世涛的酒量太小,享受不了天天大鱼大肉喝大酒的福分。也正因为如此,庄世涛家里才能积存下大量的好酒。这些酒柜里的烟酒茶一部分是户山中学那些有意讨好庄世涛的老师们逢年过节送来的,还有一部分是庄世涛去他那任职蛟河乡副书记的表姐夫那里顺手牵羊拿来的。反正表姐夫家里好烟好酒有的是,都是有求于表姐夫的人送的,东西多了又不能拿出去卖,庄世涛这么做也算是替表姐夫解决一下“困难”。
………………………………

第一二〇六章 两头讨巧12

    第一二〇六章 两头讨巧12

    1。

    庄世涛招呼着黎武德在紫藤椅上落座,然后又麻溜地拿起茶杯用饮水机的水给黎武德冲泡了一杯热茶。黎武德看着庄世涛不停地忙碌,心里有了几分局促不安。在黎武德看来,庄世涛这人应该会比王一川好相处,王一川在人前总喜欢阴沉着脸摆官架子,而庄世涛则总是笑脸迎人,不管庄世涛的笑里有多少是真诚,给人的感觉总是要比王一川的黑脸舒服的多。

    黎武德双手接过庄世涛递过来的茶杯连声道谢,庄世涛笑着摆摆手说让黎武德先喝着茶水,他马上去准备下酒菜。黎武德一听赶紧起身要去帮厨,庄世涛说下酒菜都是现成的,也就是切一切装盘而已,他一个人忙得过来。说着,庄世涛又从酒柜里拿出一盒“南京”香烟扔给了黎武德,黎武德笑着摆手说自己不会抽烟。庄世涛伸手打开电视机,接着顺嘴表扬了黎武德几句,说年轻人学不会抽烟最好,抽烟这个坏毛病要是学会了想再戒掉可就难了。

    安顿好黎武德之后,庄世涛去了厨房忙碌起来。

    正如庄世涛所说,下酒菜也就是切一切装盘而已。庄世涛从街头买来的还冒着热乎气的猪头肉、猪肝和猪大肠本来是庄世涛为他自己的光棍日子准备的几天的伙食,现在切一切正好可以做下酒菜。两个人三个下酒菜肯定吃不了,况且这三个下酒菜都是“硬菜”,可是,在户山地区酒桌上的酒菜要成双成对,这才是待客之道。于是,庄世涛又切了一根火腿肠,凉拌了一个黄瓜,再加上一个现成的油炸花生米,正好凑足了六个下酒菜。

    两个人六个下酒菜,摆了满满一桌子,绝对可以称得上丰盛和隆重,这也让黎武德内心又多了几分感动。

    “庄校长,这么多下酒菜咱俩吃得了吗?要不你多喊几个人过来呗?”感动之余,黎武德向庄世涛提议。

    “不用!今天咱谁也不找,就咱两个人喝个小酒拉个话•••”庄世涛回答的很干脆,接着起身从酒柜里拿出一瓶五十二度“郎酒”。

    “庄校长,这么好的酒还是留着吧!”黎武德虽然坐酒场不多,但他也明白这瓶酒的价值不菲,“咱俩随便喝点什么都成!我这人酒量小,也尝不出酒的好坏,只要辣嘴巴就行•••”

    “那怎么能行?”庄世涛轻声一笑,“不管怎么说你这也算是初次登门,我怎么能慢待你呢?再说了,这酒又不是花钱来的,是我去在蛟河乡任职党委副书记的表姐夫那里拿来的,这种东西他家里多得是•••”

    庄世涛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就把他背后一个靠山的信息给透露出来了。这也让出身贫寒,在社会上无根基也无门路的黎武德听了心中不由一动。庄世涛有这种强大的后台,还愁日后不能飞黄腾达?如果自己紧跟庄世涛,以后是不是也能从庄世涛的权力中分一杯羹?

    心里有了这种攀附权贵的想法,黎武德对庄世涛的笑更甜了。

    2。

    一番寒暄之后,庄世涛和黎武德相对而坐,开始推杯换盏。

    庄世涛的平易近人与和蔼可亲也让黎武德的心情轻松了不少,不过,自始至终黎武德心中都紧绷着一根弦,对待庄世涛彬彬有礼、神态谦恭,说话间虽然谈不上是滴水不漏,但黎武德所说出的每一句话都经过了慎重的思考,保证不会暴露他内心隐秘的心思。黎武德的这番做派反而给了庄世涛一种老成持重的感觉,对黎武德又多了几分欣赏。

    庄世涛的酒量确实不行,三杯酒下肚之后就变得面红耳赤,说话开始明显增多。黎武德倒也乐得做一个忠实的听众,正好可以借机探一探庄世涛的底细。

    “小黎啊,来到户山中学之后一切都还习惯吧?”庄世涛点燃一支烟,关心地问。

    “谢谢庄校长的关心,一切都还好!在外求学这么多年漂泊惯了,感觉自我适应的能力还是不错的•••”黎武德所说的倒也是实情,他从初中开始就在学校寄宿,自己照顾自己的基本能力还是有的。

    “年轻人就是应该多一些历练,这对你以后的成长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庄世涛是以过来人和领导的身份说这句话的,不过,因为庄世涛的轻声慢语,不仅让黎武德感觉不到说教的意味,反而心里多了一份认同感。

    此时,在不知不觉中,黎武德的心理天平已经对庄世涛有了一定的倾斜。只是,黎武德这时还没有意识到而已。
………………………………

第一二〇七章 两头讨巧13

    第一二〇七章 两头讨巧13

    1。

    “小黎啊,说到人生历练,我不得不多说几句•••”庄世涛正是酒兴浓谈兴也浓的时候,正好也想借机点拨黎武德几句,“就拿我来说吧!为了加强自我锻炼,1989年户县师范毕业的时候我就写申请书主动请缨要求去条件最艰苦的半山乡任教,半山乡可以算得上是户县最贫穷最偏远的乡镇,我所任教的半山中学虽然也在镇子上,可是破落的让人不敢入眼,校舍破破烂烂、宿舍四面透风、饭菜就如猪狗食,现在想想我都不知道那些年自己是怎么过来的•••不过,越是条件最艰苦的地方也最磨练人,在半山中学任教的那几年时间里,我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个人综合素质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也为我以后的个人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95年8月,因家中老人年岁已高需要人照顾,所以我就申请从半山乡调回了户山镇,被分配到户山中学任教,一开始是从数学教师和班主任做起的。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我在半山中学多年的积累得到了爆发,我所任教的班级无论是从班级管理成绩还是任课成绩在户山中学都是名列前茅,得到了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充分肯定与好评!因个人成绩突出,转过年来,也就是1996年8月,我就被任命为户山中学的级部主任;接下来,1997年8月被任命为户山中学教导主任;在1998年暑假的那场席卷户县教育系统的教育人事改革中,我在户山镇教育干部的竞聘中再次脱颖而出,被任命为户山中学副校长•••”

    庄世涛所讲的他自己的这些“光荣历史”,是黎武德来到户山中学之后闻所未闻的。黎武德只听人说过庄世涛在户山中学用了三年时间就从普通教师晋升为副校长,在短短三年的时间就跨越了常人需要几年、甚至是十几年时间才能跨越的台阶。对初涉社会的黎武德来说,庄世涛的这种“火箭式”的升迁无疑就是一个奇迹,黎武德也暗自在心中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