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5》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845- 第1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正剪辫,过一会你见见他,勉励一番。”

    投过来的这人,姓高,名不胖。

    “你为什么去了这样个名字呢?”

    “名字贱,好养活。”

    “为什么投过来啊。”

    “我琼州做知州,朱雀军……共和军海南屯垦,一举一动,我都看眼里。迁民开荒,规肃苗夷,井井有条,一派兴旺,有朝气象,所以共和军广州一举旗帜,我就决定投过来。只是广州前段时间封城,我一直不方便过来,才拖到现。”

    李颖修一旁说:“他海南,官声还好,不算很贪。”

    “我就是吃吃俸禄,力所能及的时候帮帮老姓,也算一头梦猪。”

    熊掌黑龙江航行

    李颖修是七月一日起义的,消息传到京师,大约是八月初。清廷到了十月旬都还没有对广东做出反应,李颖修和楚剑功都以为,这是清廷腐朽的效率所致,这一次,实是冤枉了清廷。因为就月旬,清廷被一份来自北方的奏折惊得不知所措。

    这封奏折很简短,开头的一句话是,

    “罪臣奕山伏乞,道光八年五月十五日,定《瑷珲条约》。黑龙江北之地,数沦于罗刹之手。”

    穆拉韦约夫,按照他的计划,开始夺取阿穆尔河流域。

    早2月的时候,俄军就做好了兵分两路进攻的计划:

    由阿赫杰校,带领两的武装商队和猎人,组成考察队,等四月份天气转暖出,向着俄罗斯太平洋边的口岸毕霍茨克行进,到达毕霍茨克以后,乘坐海船出,进入鞑靼海峡,寻找阿穆尔河的出海口。

    而海军上尉涅维尔斯科伊,则带领五名水手,以贝尔加号为旗舰,沿阿穆尔河下行。

    涅维尔斯科伊的船队,于5月旬闯入黑龙江口,并江口的北岸找到了巨大的港湾,命名为幸福湾和圣尼古拉湾。这次考察的结果现:库页岛不是半岛,而是个岛屿,一黑龙江口可以通航,而且海船从南北两方都能进入黑龙江口。‘这是沙俄有史以来对黑龙江口一带,包括库页岛内所作的比较接近事实的描述。

    远东总督穆拉韦约夫接到报告后,宣称“这是重大的地理现”,并将一篇章送往彼得堡。

    他绝不仅仅是自吹自擂,而是依据自哥伦布大航海以来的“谁现,谁拥有”的殖民主义原则,对西方世界宣布了沙俄对阿穆尔河口的主权。此后,沙俄黑龙江流域的一切扩张活动都是俄罗斯的主权掩护下进行了。因此沙俄黑龙江流域的扩张西方世界看来顺理成章,无声无息。

    而且,对沙俄政府来说,这一“现”消除了他们长期以来存的“黑龙江不能通航”的疑虑。穆拉韦约夫可以藉此打消彼得堡那些贵人们“阿穆尔河是一条无用的内河”,的论调,从而得到沙皇坚定的支持。

    涅维尔斯科伊并没有干等穆拉韦约夫的后援,他黑龙江口建立了一个据点――彼得冬营。

    随后,涅维尔斯科伊带队向内陆推进,到达特林*明朝奴儿干都司衙门和著名的永宁寺所地。

    当地的章京并没有意识到事态的严重,只是拦住这些不速之客,问道:“两国恪守疆界,尔等从何而来,通关印信何?”

    涅维尔斯科伊傲慢的回答:“我就是这块土地的主人,这就是我的通关印信。”他从口袋里掏出双筒手枪,对天开了一枪,然后大叫:“黑龙江沿岸地区和库页岛均为俄国所有。随后扬长而去。

    特林的官员向黑龙江将军奕山报告了这次俄军的侵犯,奕山批示回复说:“严伤部属,随时应变,以期勿滋事端。”就此了事。

    5月20日,正如同穆拉韦约夫所规定的那样,阿赫杰校带领的武装商人和狩猎队,黑龙江口的彼得冬营和涅维尔斯科伊会合了。他们强占了庙街,公然这里升起了俄**旗,并以沙皇尼古拉一世的名字,把它改名为尼古拉耶夫斯克。

    而10天之前,5月10日,穆拉韦约夫率领125艘运输船,以“额尔古纳”号为旗舰,满载着1600名哥萨克,1000名步枪手,涅尔琴斯克银矿的矿奴400人,25万普特的各种物资,从雅库茨克出,沿着石勒喀河和额尔古纳河进入阿穆尔河。一路上,哥萨克们唱着嘹亮的军歌:

    乌拉!尼古拉,我们英明的君王主

    你的雄鹰凌云展翅,任意翱翔……

    蒙古,勿开口!国,莫争辩!

    对于俄国,北京也并非遥远地方!

    ・我们的北方勇一士啊i

    你要奔向成吉思汗统治过的地方:

    要做一个顶天立地的西伯利亚巨人,

    拿下阿穆尔,守住这边疆!

    5月18日,穆拉韦约夫的舰队到达当年雅克萨之战的旧址,那里竖起了一个十字架。清国,这个一五十年前苦战的边防重地,居然没有一名士兵驻守。

    5月24日,穆拉韦约夫到达瑷珲江面。穆拉维约夫派人先去通知方守将以船队已到达的消息,同时布置全体人员准备作战攻城。

    清国对俄国船队的到达毫无准备。驻防瑷珲的副都统胡逊布折腾了大约半个小时,带着他的全部部属列队出营。俄国人这样记录他们的对手:

    “全部驻军都帐篷附近列队相迎,共约有1000。人,装备很坏。其多数人扛着一支尖上涂着黑

    色的竿子当做长矛;只有很少的人有火绳枪,大多数人带的是弓和挂背上的箭袋。队伍的后面有几门炮,装粗糙的红色炮车上,并用桦树皮作了个圆锥型遮风雨的伞盖,也涂了红色。每门火炮旁边都站着一人,手里拿着一根引火绳,或者只不过是一根顶端徐着黑色的木棍。很明显,近二年来,这个地区的国人没有取得什么进步。”

    穆拉韦约夫派他的副官提出,俄罗斯要获得整个阿穆尔河的通行权,并黑龙江北岸的若干“重要地点”,设立宿营地。

    胡逊布拒绝了穆拉韦约夫的要求,但他注意到,穆拉韦约夫军队的实力远瑷珲守军之上,便邀请穆拉韦约夫到江边的帐篷里谈判。

    穆拉韦约夫仔细观察了瑷珲的军队,认定这些人毫无威胁,他又注意到,瑷珲江面上的清国船只,只是些人力的小货船,靠纤夫拉动,根本无法深入江心行驶,不用说作战了。

    “算了,不要浪费时间。”穆拉韦约夫温和的谢绝了胡逊布的邀请,带着舰队强行通过瑷珲城,并顺流东下。

    熊掌从庙街到海兰泡

    6月6日至7日,俄船驶抵阔吞屯松花江口,俄称马林斯克并将大部分俄军部署阔吞屯、庙街尼古拉耶夫斯克至克默尔湾俄国称迭卡斯特里湾一带,实行军事占领。武装航行使得穆拉韦约夫真正认识了东北方面的清军,他对自己的计划有信心了。

    “这次远征使我们终知道了这条通航河流的两岸情况,证明这条河适宜通航,并给我们指出:该地区人口稀少,当地居民爱好和平,国人民很软弱的情况下,占据黑龙江两岸是方便的、可行的。简言之,这次远征给俄国开辟了通向太平洋的道路。”

    “英国曾于去年大举进攻贵国。我国伟大的皇帝陛下不仅关心本国的领土与臣民,而且希望维护200余年来同我友好相处的邻邦大清国的利益,故于不久前降旨,伤令本东西伯利亚总督率领足够数量的军队,携带大小火炮及其他物资,一侯冰伴,立即开赴东海,歼灭阴险自私的英国人。本总督接到陛下谕旨,诚惶诚恐,遵照执行,去阿穆尔河口考察,不意竟遭贵国瑷珲副都统胡逊布无理阻扰。本总督特致函将军,希求解释。”

    这是沙俄远东总督5月下旬写给清国黑龙江将军奕山的一封信。但他并没有阔吞屯等候奕山的回信,而是立即带着他的军队,出了。

    6月初,哥萨克们松花江口建起临时的堡垒,并对闻讯赶来阻止的当地清朝官员递交了一封措辞强硬的信件:

    “俄国拨出’巨款,苦心经营阿穆尔防务,绝非权宜之计。我国阿穆尔河口集结的兵力和构筑的永久性工事,还要进一步加强,以保卫该地不受任何外国的侵犯。因此,第一,我国为此目的而该地占据的一切地方以及整个沿海地区应该永归俄国所有;第二,为使我国阿穆尔河口的军队和要塞冬夏不断地同内地各省保持必要的交通样系因为据勘测,山路无论冬夏都无法通行,我国必须整个阿穆尔左岸设立居民点,而阿穆尔正是一条无可争辩的天然疆界。”提出上述极无理的要求之后,俄方又此地无银三两地辩解道:“诸位全权代表先生,切勿以为俄国意欲扩张领土,我国富强昌盛,幅员广大,实无须作如是想。”

    后,这份方案以不容商量的强调“通知”方,称:“为了我们两国的双方利益和安全,上述各点必须作为划界的主要依据。此外,理应再次奉告贵方,本职受我皇帝陛下之命负有防守阿穆尔之责。顷获悉敌人正拟派遣大军入侵阿穆尔,故本职应于明年取道黑龙江和松花江,运送比去年和今年多的兵力、物资和大炮;而为使我国河口要塞同东西伯利亚内地各省取得迅速可靠的联系,必须两河左岸设立哨所,而且只有这样划界,俄两国才能消除它们之间现和将来可能引起误会的一切根源。”

    这是一份真正的后通牒,但当时场的清国官员没有一个人知道它的含义,他们只是简单的将这封信向上转交,送到黑龙江将军奕山那里。

    奕山慢慢的磨蹭,而穆拉韦约夫一刻也没有闲着,继黑龙江口的庙街尼古拉耶夫斯克,松花江口的阔吞屯之后,月旬,哥萨克们乌苏里江和黑龙江交汇处的伯力,以及黑龙江拐弯处,瑷珲城的对面的海兰泡建立了两个的据点。

    穆拉韦约夫将步枪手,武装商人,猎人平均部属庙街、阔吞屯、伯力,海兰泡四个据点,完成了对黑龙江的控制,而将1600哥萨克以及大部分运输船和水手掌握手里,驻扎阔吞屯,作为机动力量。

    就这样,以区区五千人,穆拉韦约夫确立了对东北清军的战略优势,并完成了对黑龙江左岸的实际控制。

    7月旬,穆拉韦约夫带领武装船队,前往瑷珲,7月21日,穆拉韦约夫到达瑷珲对面的海兰泡,这里举行了大礼拜堂的奠基仪式,据俄国的随军神甫宣称,基督耶稣也主张用刀剑去传播基督教。奠基礼之后,穆拉维约夫性将此地改名为布拉戈维申斯克,并且报告俄国政府,说:“结雅河是阿穆尔河的主

    要支流之一,乌斯特一结雅村位于结雅河同阿穆尔河汇流处,地理条件特别有利,而且满洲居民人烟稠密,所以此地战略上和商业上均有重要意义,它具备迅速顺利展的一切条件・因此,我认为应该这里建立一座城市。”穆拉韦约夫已经决定将海兰泡永久划入俄国版图。

    7月22日,穆拉维约夫一行两艘武装快艇的护卫下旋舶于暖辉。他显得十分自信,昨天给武装部队司令卡尔萨科夫的信里谈到:“前天,我终于到了这里,途经各哨所时,我很少停歇,有些哨所是夜间通过的,并未停船。但你则应每哨必停,给来的移民指定驻地,昨天将军指奕山从齐齐哈尔来到援辉想和我谈判,今天我要接见副都统指胡逊布。一般说来,满人都非常愿意和我闲谈。’梦这就是说,穆拉维约夫一路上巡视了所有俄方武装据点,而且布署了大批的武装移民,事实上己经占领了黑龙江圳北的地区,谈判的内容不过是逼迫方接受这一不合法的既定事实而已。

    翌晨,即6月23日,、俄谈判瑷珲城内正式开始。穆拉维约夫抢先重述了他历次向清国朝廷复的主要观点,结论是“必须沿阿穆尔河划定两国边界,办结此事于两国都有好处”。他又补充道:“清国朝廷当前尤须快了结,毕竟,我们两国共同的敌人是英国人。”

    奕山说道:“两国自康熙朝立约划界,素无相犯,何故毁约?”

    穆拉韦约夫质问道:“既然彼得大帝式已经划界,为何我阿穆尔河北岸见不到一个清国士兵?为何我们阿穆尔河自由航行而你们不加阻止?”

    “胡说,我明明阻止你们,你们强行抢关通行。”胡逊布驳斥道。

    熊掌瑷珲谈判

    当天的会谈不欢而散,穆拉韦约夫邀请奕山参观自己的旗舰额尔古纳号。据奕山后来奏报:“罗刹开枪放炮,火光明亮,声威赫赫,其余各船,载有鬼兵二三人,一旦言语不和,罗刹即要逞凶,便是意料事。”

    晚上,奕山召集部属商议:“哎,坚船利炮,又是坚船利炮,这可如何是好?”

    “制军,不如打。”胡逊布说道,“我听说,罗刹鬼眼睛蓝,白天看不清远处的东西,无法瞄准。”

    “胡说,英夷腿还不能打弯呢。”奕山呵斥道。

    第二天,俄方正式向清方提交了条约草案:

    1。两国以阿穆尔河为界,阿穆尔河左岸至河口属俄国,右岸至乌苏里江属国,其次,以乌苏里江至其源地,再从源地至朝鲜半岛为界。

    2。两国界河上,只准两国船舶航行。

    3两国界河沿岸准予自由贸易。

    4,阿穆尔河左岸的国籍居民,于三年内移居右岸。

    5重审订旧条约通过双方特派的官员,就涉及两国利益和荣誉的各种事务制定章程。

    6。本条约为旧约的补充。

    穆拉韦约夫的副官如此记录谈判过程“此后,总督每日早晚或同副都统会晤,或同席通事以及其他人员会晤。每次均会谈三、四小时之久。国官员为了使对方信服国的声望,信服国人无可争辩地优于其它民族,施展了种种狡猾手段,实难用笔墨来形容。但是他们却无法始终扮演这种角色,无法掩饰他们木身虚弱无力,他们的国家处一于风雨飘摇之,他们害怕我国联合英国国人与其说不喜欢英国人,不如说是惧怕他们共同反对他们。”

    7月26日,穆拉韦约夫下达了后通牒,“次日不签条约,就不让江左屯居户及耕地存。”沙俄将单方面驱逐海兰泡的居民。

    奕山和胡逊布屈服了,他们开始思考自己的退路。

    当晚,胡逊布来到海兰泡穆拉韦约夫的营地,痛哭流涕,苦苦哀求,希望:“不要条约说‘划界’一词。”

    “为什么?”穆拉韦约夫问道。

    “私定国界,我大清是死罪。”

    “嗯,对呀,我没有给你们时间获得京师的授权。”穆拉韦约夫善解人意的说,“那么,就改成‘阿穆尔河左岸至海为俄国所属’好啦。嗯,还可以加上‘为了抵御外国人’,这样就顺理成章了。”

    于是条约的第一条就改成了“为了抵御外国人,阿穆尔河左岸至海为俄国所属”。

    “乌苏里江属于吉林将军管辖,我们黑龙江没有谈判的权利。”胡逊布接着说。

    “唉,我也是不通情理的啦,这样,改成‘乌苏里江到海的地区,由吉林将军谈判解决。这样你们就没有责任了。”

    穆拉韦约夫实际上另有考虑,他给沙皇的件说:“一旦有必要,可以对这句话作出对伐为有利的解释。”也就为进一步的侵略留下伏笔。

    “总督大人,黑龙江以北的居民,能否让他们留下耕种呢?”

    出乎胡逊布的意料,穆拉韦约夫爽快的答应了。

    穆拉韦约夫的个人传记里,是这样解释的:“允许居住左岸的清国居民继续居住,这对我们不但丝毫没有任何害处还有不少好处。满人村屯的面积不到五十俄里,统称为江东十四屯,居民对我们极为友好,土地耕种得很出色,我们的移民还需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