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5》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845- 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也同样是根据上次英军来袭的经验,裕谦浙江,将舟山定海和对岸的镇海作为防务重点。取得浙东大捷的四大总兵,定海镇葛云飞自然驻定海,处州镇郑国鸿和寿春镇王锡朋也一同驻扎,定海守军共计四千人,师船二十四艘。

    整个定海县城三面环山,南面临海,裕谦沿海修筑土墙,作为对抗英军舰队的依托。

    土城底宽五丈,顶部宽三丈有余,高一丈多,长15里,东起青垒山,西至竹山,将定海县城以南的空旷地带一并包容内,土城设有长治、久安两城门,供人出入。

    然而,如此宏大的防御工事只设有火炮80门,其土城段的东岳山上,有砖石结构的震远炮城,设炮十五门,裕谦以此为定海防御的坚。寿春镇总兵王锡朋率兵守晓峰岭,定海镇总兵葛云飞扼守道头衔,处州镇郑国鸿扼守竹山门。

    裕谦这样做,自有他的理由。一方面上次浙东之战,浙江藩库已经消耗一空,再也拿不出钱来。朝廷又因为上次浙东大捷,认为浙江兵力已足,驳回了裕谦请饷的折子。

    而上次和楚剑功的会面,裕谦得出了一个印象:凭借着地理优势,江南四总兵的清兵,是可以打败英军的。浙东大捷不就是挖了些壕沟,便胜了么?

    “备敌之道,只人心,”裕谦给道光帝的奏折这样写道,只要“人心固结,……从此扼守险地,屹若金汤,该逆若敢驰近口岸,或冒险登陆,不难大加剿洗,使其片帆不得返。”

    这一日,参加了上次浙东之战的四位总兵,约齐来见裕谦。裕谦满面笑容的问道:“各位镇台好清闲那。”

    “请制台上奏朝廷,拨款修筑火炮,八十门大炮,尚不及英军一舰。”

    裕谦笑而答曰:“诸位藏身土墙之后,则我火炮可以及彼,而彼火炮不能及我。炮多又有何用啊?”

    “制台,英夷炮火犀利,实非这书房之所能说清。请制台三思。”

    啪,裕谦把手的扇子往地下一扔:“大胆!”

    “制台恕罪。”

    “尔等可是怯战,怕了那英夷的鬼炮?”

    “制台,我等不敢怯战。只是知己知彼,方可战不殆。”葛云飞也是著有兵书的人物,他开始劝说裕谦,“恕葛某斗胆,敢问一句制台,您见过英夷的兵舰吗?”

    “英夷兵舰有何稀奇,上次朱雀军奋勇作战,便打胜英夷,你们都是二品武员,却被一个后生小子比了下去。”

    他这么一挤兑,几位总兵都不做声了。停了半晌才有寿春镇总兵王锡朋说道:“末将守的晓峰岭背面负海,三千兵不敷分派,并且炮火也不够用,只好一面设法堵住间道,一面还请制台添兵。”

    “求胜之道,惟人心。万里之外的逆夷,那有什么手段压我天朝大国?无非是一些奇巧淫技,正心诚意,可以平天下。”

    众位总兵低头不语,裕谦端茶送客,几人也视若无睹。

    裕谦也不想把几位总兵骂得太狠,便转口说道:“那这样,我再往定海加派2600名雇勇,再多的,就没有了。”

    “请制台三思。”

    裕谦终于忍耐不住了,大喝一声:“送客。”便拂袖而去。几位总兵面面相觑。

    这一日,由福建提督转任浙江提督的余步云再次求见裕谦。

    “制台,定海的八十门大炮,实不堪使用,如果真的不能添造大炮,不如放弃定海,将三镇移往镇海。谨守门户。”

    “糊涂,我身为封疆大吏,守土有责,你是提督,怎能说出弃土这样的话来?”

    裕谦顿了一顿,“我听说,上次浙东之战,你就畏敌如虎,伊里布就是听了你的谗言,才梭巡不战,连失五城。”

    余步云不敢再说。

    隔海相望的镇海则由提督余步云总制,除却余步云本标2000人以外,还有狼山镇朱贵和卫州镇李廷杨的3000余人,余步云麾下总计近6000人。

    根据上次镇海失守的教训,裕谦和余步云甬江入海处的两岸,金鸡山和招宝山上,都筑起炮台,用来攻击海面的英舰。主炮台的背面,又修建的沙袋炮台和兵营,用来防止英军登陆包抄。只可惜火炮不多,裕谦只好继续固结人心。

    而甬江江口,层层打钉,填塞石块,使河道变窄,防止英国火轮船闯入。港内设火攻船三十只,哨船16只,用于防堵英舰。

    镇海县城上厚积沙袋,设有67门火炮。裕谦镇海县城亲自坐镇,等候英舰的到来。

    乍浦副都统长春,统旗兵600,绿营5000驻守杭州湾。

    裕谦认为,浙江的防务如此布置,应该能够狠狠的教训英夷了,他只是担心江苏本镇的防务。

    2月28日,裕谦接到了江南提督陈化成的传书,裕谦打开书信一看,不由得心里叫了一声好字。

    江南提督陈化成则亲率水师标兵营,营、松北二协,师船五十一艘,拒守吴淞口。

    吴淞口西岸土塘一带设火炮134位,月偃炮台设炮十门,陈化成率本标四营亲自驻守。

    东岸土塘设炮20门,陈化成标下两营此驻防。

    宝山县城安设大小炮位二十,松北协此驻防。

    宝山县西北的长江岸边小沙背,由徐州镇总兵王志元率本镇驻守。

    吴淞口及上海附近屯兵千人。

    另有苏松镇、淮扬镇、福山镇、皖南镇、江镇、南赣镇等镇兵马万余人,分布于从镇江到湖州的水系附近,裕谦吸收了朱雀军沿水路机动的经验,将预备队也沿水路布置,随时可以驰援沿海各地。

    此等防御态势,裕谦看来,外有重垒,内有雄兵,想那英夷,只是靠着炮船等奇巧淫技,只要大清人人用命,不难将这些逆夷彻底歼灭。

    一切都安顿好了,就等英夷上门受死,皇上将东南防务交给裕谦总制,他绝不会辜负圣望。
………………………………

1841(二)东南壁垒如腐椽

    时间:2012…07…22

    3月5日金门

    凌晨,海天之间撕开一束金色的光芒,接着,海水由金变红,云层也慢慢燃烧起来,一轮红日从海喷薄而出,照耀着厦门海疆。

    就金门外海,如同蚁群般停泊着一排一排的大帆船,一些小火轮穿梭其间,将一些将领送到旗舰皋华丽号上,听取后的战斗部署。

    “先生们,我们的前方,就是金门岛,而他大约3海里以西,就是厦门岛。”舱壁上,挂着一幅巨大的海图,标明了大小金门、厦门等岛屿的大致状况。

    “金门岛上大约有200门大炮,都是老式的土台炮,构不成什么威胁,但是,我们还是要先行把他们打垮。下面,部署各个分舰队的任务。”

    远东派遣舰队司令下辖29艘风帆战舰,共分成三个分舰队。

    第一分舰队,旗舰皋华丽号,这也是全舰队总旗舰,载炮74门。

    下辖:复仇号,赛利亚号,坎布雷号,北极星号,戴窦号,克里欧号,流浪者号,黑獾号,巨蛇号,全分舰队一共载炮314门。

    第二分舰队:旗舰伯兰汉号

    下辖:布朗地号,嘟噜义号,鳄鱼号,女神号,巡洋号,摩的士底号,格伦拜恩号,阿尔吉林号,保皇党人号。全分舰队载炮290门。

    第三分舰队:旗舰威力士里号

    下辖:迈尔威力号,安杜明号,加略普号,先锋号,裴丽康号,哈里昆号,吉尔的斯号,冒险者号,全分舰队载炮314门。

    另有火轮分舰队,有十四艘火轮船,每艘轮船都载炮十几门。

    “进攻大金门岛的任务,由第三分舰队担负,第二分舰队随时准备增援,并保护登陆船只,而负责登陆的部队是……”璞鼎查的目光一众陆军上校身上寻着。

    咵!皮靴蹬甲板上的声音,斯科尔斯上校上前一步:“阁下,请把这个任务交给皇家步兵第二十团。我们要洗雪耻辱。”

    “不,请交给爱尔兰第18团。”说话的是基恩上校。

    “很好,士气高昂,不用争,第26团负责金门岛登陆,18团负责登陆厦门岛。”

    “是!阁下。”两位上校响亮的齐声回答。

    早上8点30分左右,海上狂风大作,第三分舰队起锚升帆,直奔金门岛而来。

    金门炮台上望见英军动了,于是吹号鸣鼓,全军振作,清兵们纷纷奔赴炮位。

    所谓金门炮台,主要为了掩护厦门而设,故而大金门岛炮位都设南北两翼,以待敌军直奔厦门的时候,从旁骚扰。小金门岛的炮位则是面向西北方向,希望敌军攻打厦门的时候从后方袭击。

    英军的第三分舰队却是直奔金门而来,大金门岛的东北方泊住,也就是大金门岛南面炮台的侧面。

    11艘战舰,呈一个弧线展开,距离大金门岛北炮台东边的一门炮200码到400码不等,由旗舰伯兰汉号打出了第一炮弹。此后,三一十四门舰炮,大部分是三十二磅炮,一部分是十八磅炮,还有伯兰汉号上十门五十四磅炮,一起轰响起来。

    开花弹雨点般落到大金门岛北炮台上。而炮台上只有东边的几门炮可以稍微转换角,望着英国舰队的方向开了几炮,随后就被打哑了。其他的大炮根本就没有合适的角开炮。

    飞弹如雨,开始北炮台上还可以看见人影晃动,稍后就什么动静也没有了,不一会,炮台上出了一声巨响,将英军的火炮声也盖过了,震得军舰上的英军两耳麻。嗡嗡作响,好一会才恢复过来。

    炮击大约二十分钟,大金门岛北炮台已经被摧毁,第三分舰队驶入金门水道,准备从背面攻击一番小金门岛炮台。

    大小金门水道间,有福建水师金门协战船十八艘,台湾协战船四十艘,每艘船载炮数门,共有大炮221门。这些战船,本来有掩护炮台侧翼的任务,可就刚才英军炮击之时,不知道是不是吓傻了,居然呆港内一动不动。

    直到第三分舰队突入金门水道,这些清军水师战船才如梦初醒,纷纷起锚迎敌。

    就清军的师船起锚的时候,英军第三分舰队已经展开了战列线,将金门水道拦腰截断。

    台湾协协台坐船的带领下冲向英舰,招来劈头盖脸的一阵开花弹。船倾覆,十余船着火。

    其他的船只见势不妙,梭巡不敢进,船上有兵丁往后望:“金门协怎么还没有上来?”

    却见金门协大小船只,纷纷向北逃去。

    台湾协剩下的船只,不待协台号施令,也纷纷掉转船头,升起风帆,就着西北风,逃出了金门水道,然后转帆行桨,逃往厦门。

    清军船小,金门水道这狭窄的区域内,倒也灵活。等英国海军解散战列线,清军的师船已经跑远了。

    远东第三分舰队毫不耽搁,金门水道向着小金门岛炮台打了几炮,现距离太远,炮击效果实不好,便顺着风驶出金门水道,来到小金门岛的南面,依着先前的办法,从侧面开始轰击。

    就第三分舰队金门水道内炮击清军师船的时候,斯科尔斯上校已经带着皇家步兵第二十团登陆了,直接包抄大金门岛南炮台的背面。

    让斯科尔斯上校感到惊讶的是,步兵们试着放了几下排枪,端着刺刀往前冲,炮台守军却一哄而散,跑得慢的蹲地上,投降了。有意思的是,虽然双方语言不通,清兵们没有高举双手,也没有打出白旗,但英军们却清楚明白的了解到,对方投降了。

    截止斯科尔斯收缴地面上乱扔的武器完毕,该团的炮兵连尚未展开。

    这时,远远的,厦门的福建水师援兵出现了。

    3月5日福宁镇

    就英军第三分舰队刚刚开始进攻大金门岛北炮台的时候,厦门岛南炮台上就已经得到了消息。

    颜伯焘叫来福建水师提督窦振彪:“窦军门,英夷果然如你所料,直攻金门炮台,你那以金门为砧板,以两艘师船为菜刀的计策,正可实行。”

    “卑职也是这么想的,请制台大人放心,请这厦门炮台上,坐观小子们破敌。”

    就清兵的师船纷纷起锚的时候,英军第三分舰队已经打垮了大金门岛北炮台,正冲进金门水道。

    窦振彪登上自己的师船,带着自己的标营一共三十五艘大型师船,率先出,战鼓上咚咚咚响起,催促后续的部队跟上。

    紧跟后面的是海坛协十八艘师船,闽安协十四艘师船,福宁镇二十一艘师船,南澳镇十艘大船,铜山营十一艘快攻船。

    福建水师可谓倾巢而出,只留下澎湖协四十七艘护口船厦门水道内看家。

    就福建水师浩浩汤汤驶出厦门水道,直奔金门的时候,英海军第三分舰队已经基本歼灭了金门协,驱散了台湾协,驶出金门水道,从南面开始轰击小金门炮台。同时英陆军第二十团正冲击大金门岛南炮台。

    英军的珍珠号火轮船作为哨舰,观察到福建水师主力正慢吞吞的向着小金门岛驶来,便掉头向旗舰汇报。

    英海军第二分舰队接到旗舰的命令,便从金门岛的东南方向起锚,前往迎击福建水师。

    3月5日上午接近11点的时候,福建水师遇到了小金门岛西面久候多时的英军第二分舰队。

    清军的阵型,是所谓的“大小梅花阵”,速快的铜山营十一艘快攻船趋前,作为前锋。

    后面的福建水师师船大队呈五点梅花布置:即水师提标三十五艘大型师船居正,海坛协十八艘船左,闽安协十四艘船右,福宁镇二十一艘师船前,紧跟铜山营的快船后面,而南澳镇的十艘大船后压阵。这就是五点大梅花。

    而阵的提标又分成前后左右五营,再排出个梅花阵,这是小梅花。

    这“大小梅花阵”还是国古典的战法,大体上阵套阵,环环相扣,大小配合,敌军一旦入阵,便会四面八方都有炮石打来,陷入重重包围。

    福建水师这一路驶来,倒也称得上军容整肃,堪称堂堂正正之师。

    “前古典时代!”英海军第一分舰队已经到了小金门岛北侧观战,“如果他们装上冲角,船再大一些的话,倒是和西班牙无敌舰队一样华丽。”璞鼎查也是海军少将,对海军的战史颇为熟悉。

    “这船也太小了,”同样期间皋华丽号上的海军司令巴加说:“阵型这么紧密,真是排炮的好目标。”

    第二分舰队的司令官和他想得一样,看着清兵的师船慢吞吞的来了,便有条不紊的拉出一条战列线,下锚,稳定船体,准备射击。

    伯兰汉号北面,后面是布朗地号,嘟噜义号,鳄鱼号等,一直到末尾的保皇党人号。

    伯兰汉号上有炮七十四门,其十门五十四磅炮,这时,清兵的师船已经进入了它的攻击范围,但它隐忍着,等待着,让对手落入陷井。

    福建水师前面的是十一艘快船,这些船体积较小,头型较尖,借着西北风,溜溜的向英海军第三分舰队冲了过来。

    稍后的是福宁镇二十一艘师船,排成个大致的雁行阵,左翼由福宁镇总兵曹寿亲领,右翼则是由他的亲信参将汪孙率领。

    提督窦振彪带着水师提标和其他三镇跟后面。

    “镇台,今日要让窦军门一干人等,看看我福宁镇的手段。”曹寿身边,一个年轻人大声说道。

    曹寿大约五十多岁,目光炯炯,但总有一股闪烁之意:“石头仔,切莫轻敌,还记得这一阵子我和你说的话吗?”

    “是!”那青年是曹寿的义子,叫熊石头,靠着总兵的提拔,二十多岁已是都司了。

    ……

    去年夏季,还是邓梃桢督闽的时候,英军舰船窜犯过一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