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5》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845- 第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身立命的本钱。这一点,只要长期跟着钧座的,心里都明镜似的。”

    “我陆达又不傻,朝廷给我这个广东提督的头衔,又让钧座进京,就是为了分化朱雀军,让我们自己斗起来。可我陆达要是真的顺了朝廷的意思,朱雀军散了也就罢了,如果没散,朝廷下一步就是要对付我。兔死狗烹的道理,我还是知道的。”

    啵!李颖修弹了一下舌头,有意思。

    “那我去找曹公公,辞掉这个提督,和钧座你一起进京。”

    楚剑功摆了摆手,说道:“陆达,你坐下,朱雀军还是你来带,不过调动的命令,我不的时候,都有李颖修,按察使大人签字,同时要有陆达或者肯尼夫两人的一个签字。大家都明白了吗?”

    “明白。”

    “肯尼夫,杰肯,立即将调动程序形成条例,下各连。”

    “是!”

    “白云山那边训练还正常把?”

    “还行,队列都练过了,所有人都可以分清左右,会数一二三四。不过到了月,就要开始射击练习。四千条枪,有一千七支黄埔这边,剩下的两千支枪,一万七千人用,怎么也不够。”

    “陆达,你现是提督了,去找广州八旗将军阿精阿,让他开武库,把火铳火药都提出来。”

    “那也不够。”

    “先练着,枪我们再来想办法。目长和兵目够用吗。”

    “那还够,朱雀军以前四千多人,一千七人黄埔,剩下的白云山,担任把总,目长和兵目,基本上够用了。”

    “那就好,曹公公还带了京师的邸报过来,这一次各地督抚变动很大。”

    浙江巡抚刘韵珂抚民有术,授闽浙总督。原来的两广总督,已经配伊犁的邓廷桢,可能道光皇帝现知道英夷的厉害,觉得他广东干得不错,所以又提拔起来,任甘陕总督。耆英谈判合约有功,回枢任职。林则徐和伊里布仍旧京赋闲。

    而江南提督陈化成,福建提督窦振彪战死,浙江提督余步云问罪拿,东南沿海,已无大将。温台总兵黎伯玉歼灭温州舰队有功,授浙江提督,原南京城守丰镇泰接任江南提督。福宁镇水师都司熊石头,升参将,记名总兵,署理福宁镇及福建水师事。

    8月5日书厂

    任两广总督徐广缙大人到任比曹蕉曹公公晚了三天。他刚到,广东巡抚怡良设宴为他接风。大家自然久仰久仰一番客气。

    宴席入座的时候,布政使,按察使,学政使自然坐到了一起,酒酣耳热之际,李颖修举起酒杯,对身边的两位同僚说道:“徐大人,梁大人,今后我们便有同列之谊。我没做过官,全靠几位大人提拔,才坐上了按察使的位置。这做官有什么门道,我真是不懂,以后还请两位大人多多担待。”

    徐继畲微微一笑,喝了酒:“李大人过谦了,这次英夷扰边,朝野都传说,是英夷本来要咱们赔偿两千万两银子,是李大人布下连环巧计,才将两千万两赔款,变成了购买一千万两的货物。现尘埃落定,李大人能不能给我们解说一二。”

    “哎,我说,我们不要这么生分。”李颖修右手边的学政使梁廷楠是广东本地缙绅,又是捐官出身,比较放得开,“我们班次相近,又是一省同僚,就已兄弟相称好了。你说呢,李老弟?”

    “我是求之不得,不过徐藩台……”

    “李老弟见外了,”徐继畲虽然饱读诗书,却不是迂腐的人,不然他也写不出《瀛环志略》来。

    大家话讲开了,没了拘束,于是又亲近几分。徐继畲接起刚才的话头,又问李颖修是如何推掉赔款的。

    李颖修心想:“你叫我怎么说?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说起,引用《资本论》说明英国产能过剩经济危机,后给出凯恩斯的《市场货币通论》的大力解毒丸?《国富论》还好说,现已经写出来了,另外两本还没影呢。”

    于是他笑了笑,说道:“我没有用什么计谋,我只是知道洋人做事的学问,我用洋人的学问说服了他们。”

    “这洋人的学问老弟是怎么知道的?”

    “洋人做学问和我们一样,也要写书。我看了洋人的书,就懂了一些。”

    “着啊,知己知彼,战不殆。”

    徐继畲又说:“老哥我本来是要接厦门道台的,厦门和广州一样,也要开埠嘛。我就想啊,我该怎么做呢?唉,不知道。厦门有个法国的传教士,给我找了几本书来,都是洋。那个传教士倒是好心,要一本一本的讲给我听,我听了个开头,说的是洋神仙开天辟地的事情。”

    他一定给你塞的《圣经》。李颖修满怀恶意的想着,开始实施和楚剑功商量好的计划:“前几日,有美国和法国的特使到了广州,和我商议条约,赠送国礼。他们两国一共送了一千五本图书,两位大人如果有兴致,不妨到我这边来看看这些书。”

    “真的么,可是我们不会洋啊。”徐继畲说道。

    “好办,澳门有不少洋人传教士,这些传教士都好为人师。我们可以拜他们为师,先让他们给我们讲这些书,我们一面学习外语,等学会了,就可以自己读这些书了。”

    “好!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千五册洋书,怎么也能算三千卷了。”徐继畲容光焕。

    李颖修却叹了一口气。

    “老弟,何故叹气?”

    “我想,古人有云,读圣贤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读洋书的目的,也是为了治国平天下。可是……”

    梁廷楠插嘴道:“老弟的才干,已经天下知名了,你这么年轻,已经做到了按察使,迟早要封疆一方。就是入主军机,也非难事。”

    徐继畲却有点明白楚剑功的意思了:“老弟是觉得,读洋书的人太少,人才不够用。”

    “松龛兄目光如炬。”

    “那老弟有什么想法。”梁廷楠问道。

    “章冉兄贵为学台,不知道能不能办一所的学校,先只开设外语一科,专门培养精通外事的人才。以后教师多了,再设法理工商诸科。”

    “这倒是个好方法,只是,本朝科举没有外语,会有人来读吗?”

    “包食宿,不收学费,藩库再拨些银子,给他们做生活费,读书出来,便收到通商善后衙门里做事。这等出路,未必差过那些候补道。”

    “老弟你早就打定了主意,要盘剥我这藩库的银子。”

    “我这小小伎俩,逃不过松龛兄的法眼啊。”

    “那这学堂叫什么名字呢?”

    “就叫‘广东综合理通商大学’。简称综商大学,校址就设海珠好了。”

    几下说定,皆大欢喜。

    第二天,徐继畲和梁廷楠相约来到李颖修的李氏船行,看到整整一间房子的书籍,两人眼都直了,两眼直放光。真是爱书之人哪。

    李颖修也不含糊,澳门请了两个葡萄牙籍的家庭教师,专门给两位大人口译,两位大人记录和润色。

    “依照小弟的意思呢,松龛兄专门翻译法语书籍,章冉兄专门翻译英语书籍,这样能够较快的形成语感。”

    “好啊,好啊,老弟想得真是周到。”

    “松龛兄,小弟以为,你先翻译这一套书比较合适。”李颖修将四大厚本法语书放到了徐继畲的面前。

    “这一套书是什么?”

    “这是由法国前任相梯也尔于1825年所著的《法国大革命的真相》”

    “那我翻译什么?”梁廷楠兴奋得像个孩子。

    “章冉兄,你还是读这一套英版的《1796年拿破仑·波拿巴的意大利远征》,《1799年》,《1812年》,《莱比锡会战军令分析》。这是美国人送的,黄埔讲武堂等着用呢。”

    “原来是兵书,好好好,我快翻译。”

    “每天我们就来这里看两个时辰的书?”

    “两位兄长管把书带回去,家庭教师我已经和他们说好了,到两位府上去服务。”

    “哎呀……官署里住个洋人?这不太好。”徐继畲有些踌躇。

    “松龛老哥,你怕什么,君子坦荡荡。”

    “也对,那我们就把书带回去了。”

    两人告辞以后,施策走了进来:“李大哥,易水来了。等了好一会了。”

    “那叫他进来。”

    易水,是李颖修手下的航海长,常年跟着李颖修跑码头,英法都不错。

    李颖修温和的让易水坐下,开门见山问道:“易水,你上次和我说,不想船上干了。”

    “李大哥,我跟你说实话,真不想跑码头了。但是如果李大哥手头缺人,我就继续船上干下去,心甘情愿。”

    “好。你不想跑码头,那就别跑了,广州城里帮我做事。”

    “那好啊,李大哥。”

    “是这样,近呢,洋人送了一千多本书来,这些书很重要,可都是洋,要找人翻译……”

    “李大哥,我可以翻译,但是,一千多本,我一个人忙不过来啊。”

    “不,你不用翻译,你有重要的事情要做。”

    “李大哥,你说。”

    “翻译的过程是这样,先由外国教师把洋口译成,然后有两位老学究呢,再按照的形式,整理成通顺优美的章。这样就会有几个问题。”

    “我知道,口译和笔录,以及撰的过程,会出现偏差,译出来的意思就变了。”

    李颖修笑了:“这只是其一。其二呢,洋人嘛,你也打过交道,有的是真直爽,有的呢,闷着坏,特别喜欢字上做手脚,译书的这两位家庭教师,虽然据说人品不错,但我们以前没打过交道,所以要防着点。”

    “第三,翻译的这两位学究,都是朝廷的官员,不管他们本心多么公正,一定会受到他们从小就读的四书五经八股的影响,洋人书里的某些观点,他们可能无法接受,或者理解不了。”

    “我明白了,”易水说,“李大哥你需要一个把关的人。”

    “很对,我会办一家印刷厂,设东山,就叫东山图书资料厂,简称东厂。那些翻译好的书籍,都会送到东厂,印刷出来。而易水,你就要印刷之前把关。我任命你为东厂校检”

    “李大哥,别的都好说,如果句不对,我大致能看出来。但我的言不太好,我就怕弄错了两位学究的意思。”

    “不要紧,我告诉你一个方法。”李颖修从桌子下面翻出一张纸来,“这张纸上,写满了敏感词。每当你书稿看到这些敏感词的时候,就要格外小心,仔细斟琢,如果拿不定主意,就拿来给我看,我不的时候,给钧座看。”

    “这就简单了,”易水松了一口气,接过敏感词列表,爱不释手。

    “哎,你别光把精力放找敏感词上,关键还是要从全来理解。”

    “我明白,李大哥,你放心。”

    “那就好,喔,对了,我这里有些西洋点心,是那两个教师从澳门带过来的,葡式蛋挞,你吃一个。”

    “谢谢李大哥。”

    “慢点吃,慢点吃,以后就是东厂校检了,吃东西要有个吃相。”

    “李大哥,校检是不是东厂的头?”

    “不是,东山图书资料厂有很重要的任务,东厂都监有严格的要求。易水,你还年轻,知识积累也不够。但如果你努力读书,以后成为都监也说不定。”

    8月8日枭雄

    “总督大人,尊奉贵国皇帝的谕旨,我特地前来广东,与洋务通商善后使谈判,商议签约事宜。”担任翻译的传教士向两广总督徐广缙解释道,这位通译的雇主,正坐徐广缙的对面,一位英姿勃的白人大汉。

    “啊,这个,既然是皇上的意思,本督自然禀行。来呀,去请李按察使。”

    李颖修接到徐广缙的传唤,一头雾水:“哪来的外国使节?居然先去了京师,再来广东?”

    那送信的家人说道:“杲台,听说是罗刹人。”

    罗刹?俄罗斯人?他们不是和清廷打了很久交道么?为什么不京师就地处理?李颖修带着疑问,到两广总督府去见了那俄罗斯使节一面,约定了双方后天开始谈判。李颖修转头就去找楚剑功。

    “俄国人居然跑来了,这也太早了。”楚剑功慢慢说道:“我记得毛子否定《尼布楚条约》,早提出重划边界是1853年,双方安集延开设互市。而正式开始谈判边界问题,是一八五八年,《瑷珲条约》割了黑龙江以北。这历史变动也太大了。”

    “我见到那个俄国人,他说,对你和朱雀军是久仰了,从他出的时间算,他是今年年初,也就是收到浙东和虎门战役的消息以后出的。看来,是受到了你的影响啊。”

    楚剑功笑了笑,问:“这毛子叫什么?”

    “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穆拉维约夫。”

    “原来是他?”

    “你知道他?”

    “他现还年轻,不过另一个时空,二十年后,会得到一个封号,阿穆尔斯基伯爵。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阿穆尔,阿穆尔河是黑龙江,阿穆尔斯基伯爵就是黑龙江伯爵的意思。”

    “聪明。上道。”

    “原来从国东北切走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的一万平方公里的,就是他啊?”

    “答对了,没有奖品。”

    “那我们是不是现就把他五马分尸,以绝后患呢?”李颖修半开玩笑的说。

    “你不是?你以为杀了穆拉维约夫,就能阻止沙俄东方的野心了?”

    “开玩笑嘛。不过这个穆拉维约夫,你有了解吗?”

    “此人堪称一代枭雄。19世纪,美国西进,杀得血流成河,天怒人怨。得到的土地也不过四万平方公里。穆拉维约夫从清国割走一万平方公里,从千岛群岛北部驱逐了日本人,完全控制勘察加半岛,也有三万平方公里了。无声无息,神不知鬼不觉,仿佛俄罗斯远东和勘察加的土地是‘自古以来’就有的。如果他夺取的不是国的土地,说他是现代班超也不为过。”

    “果然是一代枭雄。你认为,他现出现广州,意味着沙俄要提前动手了么?”

    “不知道,等我想想,现的沙皇是尼古拉一世,他位期间,有名的是……”

    “克里米亚战争。”

    是啊,按常理说,俄罗斯现的目标应该是土耳其的南高加部分,解放亚美尼亚的斯拉夫兄弟。

    “说到克里米亚战争,我倒想起来另一件事,就是克里米亚战争期间,英法军队围攻勘察加半岛,穆拉维约夫通过黑龙江,向勘察加半岛运送物资。”

    “你想说什么?”李颖修有些没想通,“说明穆拉维约夫英明神武么?”

    “自然不是,当时,进攻勘察加的英法军队大约有几千人,勘察加半岛穆拉维约夫的支援下,俄军守住了。那么,我们大致上可以推断,俄军也有几千人。”

    “我明白了,你是说,按照十世纪期的航行条件,黑龙江已经可以为几千名俄军提供补给!”

    “而几千名西方军队,已经足够横扫大清,如果朱雀军不参战的话。”

    “也就是说,穆拉维约夫现完全有力量带领几千俄军进攻清国,特别是东北。”

    楚剑功一个激灵,跳了起来:“乐楚明!”

    “到!”乐楚明应声而入。

    “把朝廷的邸报给我找来,查,现的黑龙江将军是谁?”

    “边境的都要查。”李颖修提醒说,“蒙古方向的乌里雅苏台将军是谁,伊犁将军是谁。乐楚明,你派个人去李氏船行,把一个叫易水的给我找来。”

    “易水?”楚剑功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