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书墨一看眼馋着说道:“今天有油馍?我也要多吃几张。”
说完章书墨便进了屋,结果饭桌上只剩下一张油馍,章书墨忍不住朝一旁的胡琨抱怨道:“你怎么不多做点?一张馍怎么够我吃?”
胡琨朝王虎抬了抬下巴:“这可不怪我,今天我一共做了八张油馍,那小子一个人吃了四张。”
院子里的娄载英听到后忍不住说道:“你们俩大男人怎么在背后说一个小孩的坏话?虎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多吃点怎么了?”
虎子在一旁忽然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于是赶紧解释道:“不是我吃的多,是我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我老家是景国的,我们那儿山区居多,只能种粟米种不了麦子,所以我从小就没吃过麦面,麦面只有有钱人才能吃得起。刚来这里时,爹娘用所有的积蓄盘下了那间铁匠铺,没钱的我们还是吃不上麦面,所以我才会对麦面做的食物情有独钟。”
章书墨一听,脑海中灵光乍现,丢下油馍就冲向了铁匠铺。
虎子一看立马急了:“小气鬼!不就是吃你家几个油馍吗,还值得你跑去我家告状?”
王途正在打铁,见到章书墨急匆匆的跑过来心中咯噔一下:“虎子又惹事了?”
章书墨摇了摇头:“王大哥,你们家祖籍是景国的?”王途点了点头。章书墨继续问道:“我记得景国好像不产铁矿吧?”
“嗯,景国的铁矿很少,九成都是从怀国和燕国买来的。”
章书墨一听,心中有了大概,刘野储备的物资都是景国短缺的物资,两国不打仗时,可以通过贸易互通有无。可现在两国交战无法通商,景国短缺的物资肯定价格大涨,刘野这是在做生意,向景国倒卖物资!
想到这儿,章书墨谢过王途,立即朝将军府走去,可刚走了两步又停了下来。现在这一切都是自己的猜测,无凭无据刘野肯定不会承认,看来此事还得从长计议。
夜幕下,彭茂匆匆来到将军府,求见苏翰。
“将军,二公子派人去西路军了,此事恐怕不简单。”
苏翰一听,气的狠狠的拍了拍桌子:“胡闹!这个时候居然给我耍这些小动作!你可曾将人拦下?”
彭茂赶紧弯下了腰:“在下担心打草惊蛇,所以并未阻拦。”
“什么!你不知道他是想做什么吗?为什么不拦住?”苏翰猛然间站了起来,大发雷霆。
彭茂心中疑惑,这苏翰怎么忽然发这么大的脾气?但还是赶紧跪到地上:“属下该死!”
苏翰深吸了口气:“算了,事已至此,你先回去吧。”
等彭茂离开,苏翰立即对身边的侍卫说道:“你们立刻派人去通知苏昌,让他全速赶往上期城,无论西路军发生什么事情,都让他给我稳住!”紧接着苏翰又补充道:“从现在开始,将二公子关在屋子里,没我的命令不准出屋!”
布置完一切,苏翰看向窗外的星空,心中感叹:后天就是十月二十七了,这期间千万不能出什么乱子啊。
………………………………
第106章 八百里加急
接下来的两天,张奎被杀的案子完全被放在了一边,就像石沉大海一般。可大公子苏昌在北路军调查完之后直接返回了西路军的上期城,二公子苏易却被关在府里不得外出,人们似乎猜出了一些端倪。
章书墨不知是不是自己的话起来作用,让苏翰以为苏易就是幕后黑手,所以苏翰才会做出如此决断。于是这两天之中,章书墨曾两次求见苏翰,但都被拒绝了。这让章书墨心中有些不安,后悔那天不该武断的判定苏易就是幕后黑手。
陈琳见章书墨在屋中走来走去,笑呵呵的问他:“章书墨,你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到底怎么了?难道是在为二公子担忧?”
章书墨想了想回答道:“担忧二公子倒不至于,我只是担心真正的凶手逍遥法外。此事蹊跷太多,我担心幕后黑手另有所图。”
“这么说来你是断定了二公子不是幕后黑手了?”陈琳认真的问道。
秦盛忍不住冷笑一声:“听陈兄的话是怀疑二公子了?”
陈琳微微一笑:“我可没这个意思,秦兄如此说,我可担待不起。”
章书墨见状赶紧岔开了话题:“陈先生,你可知今天到底是什么日子?我怎么看城里这两天气氛都不一样了,听来往的商队说进出城的检查都变严格了。”
“今天是陛下祭奠先帝的日子啊。每年的十月二十七,陛下都会去太庙祭奠我朝历代先皇,对于皇家来说今天可是个大日子。”
章书墨皱了皱眉:“那这跟将军府有什么关系?好像老爷十分在意今天的日子。”
陈琳想了想:“许是将军不想今日有什么差池吧,毕竟是皇家都很在意的日子。”
章书墨点了点头:“也许吧,没想到陈先生如此博学,连这样的日子都记得。”
陈琳不以为然的笑了笑:“我来将军府之前做过礼官,对特殊的日子都比较了解。”
这时里屋的彭茂忽然走了出来,看着三人若有所思的问道:“就算今天特殊,但将军似乎在意的有些过头了。昨日我见他将郡守梁嘉召入府内,两人在书房中整整呆了半日,然后城中的守备就森严了许多,你们说将军是不是有什么事情瞒着咱们?”
三人听完也不敢搭话,章书墨心想,将军的事你都不清楚,我们哪能知道?只是将军确实过分在意了,确实让人怀疑。
几人在尴尬的气氛中结束了对话,接下来的几日,许良城中依然戒备森严,连老百姓都发现了异常,城中纷纷传言说要打仗了,搞得人心惶惶。
议曹院的人对此也颇为不解,众人几次想求见苏翰都被拒绝了,苏翰更是直接对外宣称近段时间不再议事,让将军府所有人都按部就班的老实呆着。而苏翰自己却每日在府中走来走去,有些心神不宁,好像是在等待着什么人或事。
这日下午,众人又在将军府熬过了漫长的一天,人们结伴离开将军。章书墨等人刚来到将军府门口,就远远的看到一匹快马朝将军府飞驰而来。
“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马上的卫兵一边骑马一边大喊,路上的人纷纷相让。
章书墨等人互换了眼神,苏翰这些天在府中焦急的走来走去,是不是就在等这个?
卫兵快到将军府时开始减速,下人赶紧跑过去接过缰绳,卫兵直接翻身下马,毫不客气的冲进了府内,继续大喊道:“苏将军,八百里加急!”
门口的几人面面相觑,彭茂眉心拧在了一起,最终一咬牙,朝府内走去。众人见状也纷纷跟了上去。
苏翰听到卫兵的喊声,三步并作两步冲了出来,这速度根本看不出他已是年过半百的老人。
卫兵见到苏翰赶紧递上信件,苏翰毫不客气的一把夺了过来,撕开信封在院子中看了起来。这时,其他人才匆匆赶来,站在卫兵的身后,等待苏翰看完信件。
看完信件,苏翰忍不住仰天长啸,痛快的大笑起来。笑完,苏翰看了看错愕的众人,转身走向了大厅。
众人见状,又急忙跟了过去。苏翰来到大厅,一屁股坐在了椅子山,端起茶杯一饮而尽,然后将茶杯狠狠的摔在了地上!
众人吓了一听,纷纷看着苏翰不敢说话。苏翰却扫视一周,然后缓缓的说道:“京城传来八百里加急信件,丞相章禄趁着陛下携皇族众子弟去太庙祭奠的时候起兵造反,陛下身边仅有不足五千人的禁军,被章禄的十万大军冲散,陛下现在下落不明,生死未卜!”
“什么!”众人听完愣在了原地,章书墨更是站立不稳,往后退了半步,还好被身边的秦盛扶住了。
此刻,章书墨已完全听不到别人的声音,脑海中全是苏翰的话:章禄起兵造反?爹怎么会造反?十万大军,爹爹这是谋划了多久?这时,章书墨忽然想起了章禄临别时跟自己说的话,这么看来,爹爹当时的话每句都是话里有话。
怪不得爹爹说自己有苦衷,怪不得他让自己无论发生什么事都要好好活着,怪不得他要给自己找靠山,怪不得他要给自己办葬礼,原来这一切都是他早就计划好的!
爹爹要造反,最担心的就是造反失败后面临满门被斩的绝境,所以他干脆给自己办了葬礼,把自己发配到清化城。这样一来,即便他造反失败,自己作为章家的血脉也能存活下去,他给自己办葬礼原来是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啊!
想到这儿,章书墨忽然觉得鼻头一酸,可他明白自己还不能流泪,因为自己的身份还不是暴露的时候。
此时,章书墨恢复了理智,他看向苏翰。从苏翰的表现来看,他是肯定知道爹爹的计划的,否则他也不会那么在意皇家祭祖的日子。看来爹爹这次借着慰问的名头赶来许良郡不止是为了见自己,更多的应该是为了跟苏翰商量造反的事情,也不知他俩到底商量了些什么。
………………………………
第107章 人人自危
章书墨想明白之后看向苏翰。这时,苏翰已叫来了自己的亲兵,安排起相关事宜。
“此事瞒不了多久,武国和景国知道消息后,免不了动歪心思,速速通知苏昌和刘野,紧盯两国的情况,千万不可大意!”说完,苏翰又叹了口气:“这个年关恐怕不好过!”
众人也不是傻子,苏翰得知章禄造反后,第一反应是稳住边疆,而不是发兵勤王,这样看来苏翰肯定是支持章禄的。而且从苏翰之前的表现,众人也猜出了端倪。
于是彭茂故意问道:“将军,既然章禄造反,那咱们是否得明确立场?那昏君无能,在位十多年全凭章相把持朝政,现章相既然自立为王,我们何不弃暗投明?”
苏翰打量了两眼彭茂,然后义正言辞的说道:“我管不了其他,先帝让我阵守怀国边疆,即便是皇帝换了,也是我怀国内部的事情,但决不能让别国浑水摸鱼。”
虽然苏翰没说明,但其立场已经表明了要帮章禄,陈琳在一旁思虑了半天,然后说道:“启禀将军,现在咱们除了要稳住边疆,还需稳住许良郡辖下的几座城。一旦百姓知道此事,肯定会发生骚乱,部分商家也可能会趁机坐地起价,咱们必须通知梁嘉,让他着手安排维稳事宜。”
苏翰点了点头:“好,彭茂,各城的维稳事宜就由你们议曹院与梁嘉结合,协力完成!”
彭茂赶紧带头领命:“属下这就去办!”
议曹院众人离开将军府,心中依然汹涌澎湃,在场的人都觉得自己一身抱负终于要有用武之地了。彭茂对维稳的事情似乎提不起兴趣,他命陈琳带着众人前往县衙去找梁嘉,自己则要回家一趟。
众人明白彭茂的心思,他年岁以高,已无心施展抱负,还不如早些将此信息告知家人,让家人整理家中产业避免损失过大。
彭茂上了轿子脸上露出一丝兴奋,双手紧紧的握着拐杖,不自觉的说道:“天助我也,天助我也!”说完,他掀开轿帘催促轿夫加快速度。
一回到家,彭茂拄着拐杖急匆匆的来到书房,拿起笔飞快的写下一封信,然后交给手下让他务必送到刘野的手中。
另一边,郡守的府上已经乱成了一锅粥。梁嘉听到章禄造反的消息时,吓了一大跳。多年为官的经验让他明白陈琳一行人来找自己的目的,于是赶紧拉着众人开始商讨对策。
随着时间推移,一条条维稳的措施被列了出来。然后众人又开始商量其他郡内其他几城的维稳事宜。章书墨毫不犹豫的自荐前往清化城,众人也顺水推舟,同意了他的要求。最终确定由梁琪带着章书墨前往清化城维稳。
分好工,章书墨赶紧回了家。这时已是深夜,屋中却亮着灯。
“你怎么还没睡?”章书墨进屋,发现娄载英正在等他。
娄载英见章书墨回来,赶紧迎了上去:“我听说将军府今天有封八百里加急的信件,可是出了什么事?”
章书墨点了点头:“丞相章禄造反了!”
“什么?”娄载英听完一下坐到了椅子上,两眼无神的看着门外,过来好半天,才又问道:“你回来这么晚,是不是在商量对策?”
章书墨看她惊慌失措的样子赶紧安慰道:“也不需要什么对策,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稳住城中的百姓不乱。我已经申请去清化城维稳了,你要不要跟我回去?这时候家里应该还不知道这消息。”
娄载英点了点头,随后又有些为难的看着章书墨:“可将军那边这么办?我还在府上当差呢。”
章书墨想了想说:“我去求求将军,毕竟现在是乱世,我们去清化城总得有人护卫,不如就让你带人保护我们周全。”
娄载英听完点了点头,这个时候她最放心不下的便是自己唯一的弟弟了。
章书墨等人基本一晚没睡,确定要回清化城之后,便叫醒了胡琨,三人连夜收拾东西。第二天一早,章书墨便去了将军府,求苏翰放娄载英随自己走。
苏翰此刻完全没心思考虑这等小事,毫不犹豫的同意了章书墨的请求,于是章书墨带着娄载英和胡琨与梁琪汇合,一起前往清化城。
一天之后,清化城的县衙内挤满了大小的官员,梁琪作为特使宣布了章禄造反的消息。
众官员听完消息现场立刻混乱起来,若不是杨华直接命人守住了大门,恐怕胆小的人已经跑回了家中。章书墨和梁琪早就猜到这种情况,赶紧将大家连夜制定的对策颁布出来,众人听到面面俱到的条例,心中稍微安定,紧接着张健便派人开始按条例执行。
清化城百姓们很快就感受到了异样,原本驻扎在城外的乡兵纷纷进了城,进出城门的检查也变得更加严格,连街道上也出现了巡逻的乡兵。
很快消息就走漏了出去,百姓得知有人造反人人自危,有钱人开始招募看家护院,将大门关的紧紧的。家中余粮少的百姓,慌忙带着钱财赶往粮店买粮,却发现早有官兵入驻粮店。粮店库存的粮食早被人清点过了,官府放了话,库存的粮食卖完前不许涨价。同时对每个人进行了限购,每人最多买十斤粮食,防止有人恶意屯粮。
城外的百姓影响相对较小,山野乡村的百姓本就没什么钱财,只能守着秋收的粮食过冬。但为了防止有人趁乱抢夺,官府还是让各乡的亭长组织乡勇在白日里巡逻。
北石涧村是清化城辖内最北边的村子,乡勇们巡逻到这里都会休息一阵子再返回。这日,一队乡勇正在北石涧村口的大石头上休息,忽然隐隐的感觉石头在震动。
渐渐的震动越来越强,众人隐约听到了战马咆哮的声音。紧接着,人们远远的看到北面的官道上扬起了漫天的灰尘,马蹄的声音也越发的明显,众人一惊,这恐怕就是传说中的万马奔腾了吧!
………………………………
第108章 战火初起
这些日子,章书墨白天跟着梁琪视察官府采取的措施是否有效,晚上便回家陪家人,反倒没有想象中的忙碌。娄家人的生活也没有受到此次事情的影响,起初时大家心里还有些担忧,但过了两天风平浪静的生活后,大家也就没什么好怕的,按部就班的过着自己的生活。
章书墨与娄载英离开的这些日子,娄广与敛秋的关系越发的好了。看着两人无话不说的样子,娄载英十分高兴,甚至有心撮合两人。
这天一早,娄载英又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