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唐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东晋唐王- 第1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然,百姓也可以穿毛皮,但不可能像有钱人那样,穿着狐皮虎皮这些,他们顶多是穿着件羊皮或者是狗皮就不错了!如果有了棉衣的话,棉被也可以有了。

    普通百姓能够有衣物御寒,而士兵们,也就不用穿着单薄的衣裳,外面再罩着冰冷的铁甲了。而这样的话,如果有必要之时,大军就算是在寒冬之中行动也是可以的了。

    处理完了棉花的事情之后,李信决定去兵部的作坊之中看一下,因为那里最近都在为不破军和飞龙骑打造装备。这件事情,乃是他最关心的事情这一,自然是极为上心了。

    当初老马带领的将作营,之后建立六部,而铸造兵器的这一部就被划入到了兵部来了。老马自然不可能再当他们的管事了,所以,现在兵器司的主事乃是当初跟着老马的一个手下。

    “东西都打造得怎么样了?”作坊之中热火朝天的,由于这个地方十分的重要,所以,从郑县那里直接搬离之后,便直接放在了霸城县内,离长安城并不远。李信已经是来过几次了,此时看过之后,问道。

    “一切都还顺利,只是,这速度快不起来。如今的话,兵器每天最多能够打造一百把,而甲胄的话,一组人就得要三天才能够出一具了。这都是在赶工的状态下进行的,大将军交代的数量,恐怕在今年之前都无法完成了!”兵器司主事有些惶恐的说道。

    “你们这里人确实是少了一点,要做的事情又多!这样吧!过几天我让兵部和工部再给你调拨一批人过来,你想办法将我要的东西,在今年之前都给完成!”李信打量了一下四周,其实大家都是汗流浃背的在干活,并不是他们偷懒。所以,也没有责怪他,想了一下之后,说道。

    “谢大将军体谅,如果能够再得到人手的话,只要再多有一百人,这速度便能够大大提高了。至少,这整个作坊都可以完全利用起来!”听到这话,主事高兴道。

    兵器司重新建造之时,李信出于长远的考虑,所以,特地将这个地方给划了一大~片地方。如此一来,便是建成之后,由于人手不足的原因,导致作坊之中还有不少的设备都没有运转起来。

    “对了,我上次和你说过的那东西,你找人去试过没有?”点了点头,李信想起一件事情来,问道。

    “大将军说的是那种石炭?自从得到大将军的提醒之后,下官便派人去找了。这种东西在北地郡、河东等地都有许多,所以,很轻易就找到了。按照您说的方法,下官让人试验了一下,果然效果不一般!如今还在研究之中,如果可能的话,日后也许就都改成用那种东西来打造兵器了!”主事愣了一下之后,立刻反应过来,连忙答道。

    李信说的其实就是煤炭,以前的时候,华山军对于兵器铸造没有那么高的要求,而且,量也没有那么大。所以,也就一直都用原本的方法来打造也没有什么问题。

    但随着需求越来越大,除了军用还有民用呢,所以,这种低效率的方式是必要作出改变了。正好,关中四周可都是煤炭丰富之地,正好可以就地取材不是。

    “有用就好!这东西你们日后多研究研究,还有,那种风箱也得改进一下,看看能不能用水力或者是畜力来推动。这样的话,日后你们也可以省掉许多的人工,尤其是对提高效率,提高品质很有好处!告诉大家,谁要是打造出了上好的兵器甲胄,谁要是改进了技术,都将得到奖励!”听到这话,李信终于放心了一些,随即又说道。

    “是,下官一定将这话交代下去!”

    激励机制的存在,才能够让自己这边的技术不断得到提高。要不然的话,虽然按照正常的历史发展,这种技术终究还是会进步的,但时间可就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了。。

    想当年秦国能够一统六国,政治财力等等或许都是原因,但这兵利甲坚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如今华山军与其他人相比,实力上既然有着不小的差距在,自然得想办法从技术上弥补了。

    这样的话,一方面提高士兵的战力,一方面提高装备的品质,双管齐下才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最大的提升。


………………………………

第三百二十五章 上洛郡

    魏晋之际,用煤炭来炼铁其实并不是没有人做过,但这尚属于一种探索性质而已。由于相比起传统的做法来,这种方法更加的繁琐,主要是各地资源不一样,有些地方根本没有煤炭,但是木炭却是应有尽有的。所以,用煤炭炼铁其实还没有大规模应用。

    真要说大规模应用之时,还得等到宋朝才行了。当然,现在李信这样横插一杠子的话,也许历史会提早!

    不破军配以陌刀劲弩,再配上盾牌重甲的话,这样的部队绝对不是一般人能够撑得起来的。尤其是选拔~出来的士兵,现在虽然是训练非常的辛苦,但每天吃得也极好!

    自从李信来到这个世界以后,由于从前的习惯所累,所以,别人吃两顿,他得吃三顿。开始的时候,他这还被大家笑过,都说他是富家子弟,受不得穷。

    但是到了后来的话,大家反而是被他给影响到了。尤其是华山军建立之后,即便是再困难之时,李信也没有断过大家的粮,每日三餐都是准时供给。

    隔一段时间便有肉吃,平日里吃的都是管饱,尤其是大家训练繁重的时候。如此一来,也就让华山军的士兵们体质比其他地方的士兵要好上许多。

    像是现在的不破军与飞龙骑,由于每天的训练都十分辛苦,所以,基本上每天都是有肉吃的。虽然说这样的花费,每一天都让徐夫子等户部官员看了揪头发,但他们也都没有说什么。

    有好吃好喝,虽然是辛苦一点,但将士们都没有什么话说的。大家都明白,自己要想吃好的,就得做到最好才行。而对于张蚝与邓羌这些第一次见识到华山军将士训练的人来说,那可真是大吃一惊了。

    毕竟,在他们看来,照这个吃法的话,迟早都得将华山军给吃垮的。当然,他们也终于明白过来,为什么自己与华山军作战,总是会输了。

    将士用命,上下一心,这是华山军能够保持着强大战斗力的原因。所以,虽然天气寒冷了,但随着年关将近,李信又开始了他新一轮的巡视劳军。

    由于今年这整年,他基本上都是在秦州和上党度过的,所以,这两地他便决定不去了。他打算去上洛郡与弘农等地看看,尤其是北地郡、上郡等地。

    他首先去的乃是上洛郡,说起来,这好像还是他第一次到上洛这个地方。过去两年时间里,他基本上都是在关中四周打转,唯独就漏了南面这块地方。

    上洛郡治上洛县,太守任通接到通知,听说他要来了,连忙是带着一帮官员在城外迎接。

    “这一路走来,着实不错!阡陌纵横,百姓来往不断,尤其是客商南来北往络绎不绝啊!看来,任大人这两年来,的确是做得很好,不负我当初所望啊!不过,上洛郡只有三县之地,算起来的话,乃是小郡,任大人不会怪我将你扔在这里一动也不动吧!?”进城之后,李信先是夸赞了一番,而后才半开玩笑的说道。

    任通乃是当初第一次考核之人中,直接被授予了太守之职的人,可以说,在众人之中的起点乃是最高的。但如今的话,与他同期的人,像是杜楷已经是位列户部右侍郎,黎田则成为了工部左侍郎了。

    如此看来的话,他快两年时间没有动弹,倒似乎落于人后了。

    “大将军说哪里话来!虽然这里只有三县之地,但这小小上洛郡,却是掌控着咱们华山军的大半商路呢!每日里光是税收,便比其他大郡都要多得多了!再者,此地正向江左之地,地势重要,若是一般人,只怕还不得委任于此呢!大将军对下官的信任,下官哪里会如此不识好歹呢!”听到这话,任通拱手道。

    “伯阳先生果然是明白人啊!本来,上一次开府之时,我便想过要将你给调到其他地方去的。但由于此地重要,所以,一直未得其人,只能够让你待在这里了!你能如此想,我是很高兴的!一般人不会明白这个地方的重要性,更不会明白这个地方,在咱们与江左尤其是桓温之间有什么关联。现在看来,我将你放在这里,乃是一个正确的决定!”听到他的话,李信十分欣慰,点头说道。

    “其实只有三县之地都不算什么,毕竟,时移事亦移,如果想要多几个县的话,那还不是容易的事?关键是怎么样打理好这个地方,那才是最重要的!自从大将军拿下关中之后,便一直大力发展商业,这上洛郡,连通江左荆襄之地,水陆两便,自然是来往客商的首选了。若是有如此良好条件,下官都未能将之打理好的话,还不如挂冠归去算了!”任通笑着说道。

    看得出来,虽然为官两载,但他仍然是保留着过去的那种豁达与乐观。这种精神,在官场上可谓是难得了。

    “我这也是第一次来上洛,虽然这里的许多事情,你在公文之中多有禀报,但我终究没有亲眼见到过。执掌此地近两年时间,你觉得还要什么应该要改进的吗?”李信与任通沿着街道前往府衙之中,其他人自动落后了一段距离,让两人好谈话。所以,此时李信便问道。

    “若说完美无缺那自然是不可能的了,但以下官来看,大将军这两年来所做的事情,条理分明,不急不躁,已经是够好的了。唯独有些地方,可能大将军公务繁忙之下也未必能够考虑得到,这却是我们这些下属的责任了!”任通听了之后,不由的沉吟了一下,这才说道。

    他这话的意思,显然就是有问题了。

    “说说看吧!”

    “是!总体来说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有一个极不好之处,便在于说没有钱!没有钱的话,这市场上流通之物,自然是无法更好的流通。大家以物易物,或者是以其他的东西作为钱币来使用,其实都对于商业的发展不利。大将军若是有心的话,其实咱们应该试着铸钱才是!”

    “你所说的事情,我又何尝不知呢?但问题是,咱们手中缺少铜矿。最重要的是,以现在咱们的地盘来说,铸钱还为时过早了一点。如果钱一铸出来之后,流入到了江左或者是燕国,各地盗铸成风的话,咱们根本就无力制止。到时候,对于咱们治下各地的冲击,绝对会是一场灾难的!”听到他的话,李信不由的叹了口气,说道。

    铸钱乃是大事,这终究不是说你想铸多少钱就铸多少钱的。最重要的是,其中牵扯的东西太大太多。一个搞不好的话,可能会让治下民不聊生,那可不是一件好事。

    就好像是朱元璋搞的那种宝钞,这东西一开始的时候是不错的。但由于设计以及制度上的问题,所以,很快就贬得几乎一文不值了。那还是个大一统的朝代呢,国力正强盛。

    自己现在才这么点地盘,哪里经得起这样的搞法,一个不小心便将自己给搞死了。

    纵观历史的话,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无论南北的朝廷几乎都没有过大规模的铸钱行为。像是南朝之时,刘宋与萧梁或许是尝试过铸钱,但结果却是越铸越乱,最后不得不停止铸钱了。

    所以,如今的天下,其实还是用当初汉朝留下来的五铢钱,这算是天下都认同的最坚挺的货币了。除此之外,江左之地还使用孙吴之时所铸造的大钱,以及前些年沈充曾经铸造过一批小钱,号称沈郎钱的。

    不过,沈充后来跟着造反,所以很快就完蛋了。如此一来,他这钱自然是铸不下去了。而五铢钱以及孙吴大钱,都是属于越用越少的东西,如今的市面上,以丝麻布帛和粮食为硬通货。

    再加上某些地方也使用金银,总的来说,燕国与江左都没有能力铸造合格而足值的钱币。以李信的实力,当然也不可能办得到了。而且,一不小心的话,还可能会为别人做了嫁衣!

    所以,任通的意思他明白,但却不能去做。

    “大将军所虑甚是!下官也明白如今时机不到,但至少,咱们应该先做好准备才行,尤其是相关的人才,必须储备起来。这样的话,等到时机一到,咱们便可以占尽先机,立刻行动了!”任通点了点头,说道。

    “这倒是说得对!除去钱币之事,你还有其他的建议吗?”李信想了想,问道。。

    “还有一个,乃是收税之事。有不少客商曾经报怨,说是在咱们这里入关之时交了税,结果同样的货物再入关中之时,又得再交一次税,如此一来,利润大为降低了!长此以往下去,下官只怕商人们都不敢从咱们境内过了!”任通沉吟了一下后,这才说道。

    他说的其实就是层层关卡的问题,毕竟,如今天下并不太平,所以,沿路之上必然是有着许多关卡存在的。一方面是为了严查奸细违禁之物,另外的一方面也是为了守护当地的治安。


………………………………

第三百二十六章 南陵关

    关卡一多之后,过往的人受到的盘查自然就会变多了。无论是普通的行人也好,还是行商的商人也罢。但对于一般普通人而言,这种事情并没有多大的影响,除非是非常赶时间的。而对于商人而言,那就完全不一样了。每一次查验货物都要花不少的时间。

    最为关键的是,现在华山军的税收政策还没有完全定下来!所以,基本上每一个关卡都有收税的权利。如此一来的话,几乎是每到一地都要交上一部分的税,对于商人而言,这成本自然就高了。

    当然,一开始之时,徐夫子他们应该也考虑过一下这个问题。至少,他们应该也知道不应该去重复征税才是。但问题是,过去之时哪有时间解决这个问题啊!

    “你说的这件事情的确是一个问题!若是我的货物得被征个几次税,我也不想再来这里做生意了!这件事情,我会让徐夫子他们好好的考虑一下,看看怎么样才能够最好的解决它!”想了一下之后,李信对他说道。

    别看这件事情好像挺简单,似乎只要他发句话,让底下的那些关卡都不要收税就行了。事实上其中是有着很大问题存在的,要知道商人图利,一旦发现其他关卡处不会征税了,那么,有些人就会起坏心思了。

    比如说他们在带着货物进上洛之时,经过检查之后交上了税,但他们过了关之后,从上洛郡内买上一大批的货物运到关中销售,甚至是更远的秦州河东之地去。

    这样一来,由于境内只收一次税,于是,这批在境内买的东西便没有被征税了。而后,他们出境的时候,也只带一点商品出去!这样的话,两次加起来收的税其实很少,但他们在华山军治下各地其实赚了很多的钱。

    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关卡呢,就是因为当初考虑到许多的商人会这样做,在出入境的时候以少数货物过关,而到了关内之后,则大肆做买卖。

    当然,如果单单从繁荣境内商业而言的话,似乎这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啊!毕竟,大家都愿意在华山军治下各地行商,对于商品流通,对于各地百姓而言,似乎也是一件不错的事情。

    但问题就在于说,他们所利用的那些公共设施,如果不收税的话,华山军怎么有钱来维护呢?如果不收税,华山军根本不可能支撑下去。更何况,华山军境内钱不多,李信还指望着从外地进来一些自己急需的东西呢。

    比如说粮食,比如说是布帛丝麻之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