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这些人的那一刻,张琚牛霸他们都差点哭出来了,憋屈了那么久,现在总算是见到亲人了啊!
“前面便是古浪峡关了,各位请吧!”屠七看着他们相互慰问了一会,这才上前说道。
张琚大军过古浪峡关的时候,从姑臧等地正有一车车的物资往南而来。张琚牛霸等人打听到这便是用来交换自己的东西,不由的驻足看了许久,但都没有说话。百;镀;一;下;“;东晋唐王爪;书;屋;”;最;新;章;节;第;一;时;间;免;费;阅;读;。;
………………………………
第四百一十章 仇池内乱
粮食这些物资,武威郡内数县便有许多,尤其是姑臧城内。毕竟,这个地方乃是凉州的都城所在,自然非是等闲可比。布帛也是如此,所以,这两种东西都来得比较的快。至于说良马这个东西,由于华山军要求的比较高,还专门带了相马之人前来检验,所以,过程自然是要慢一点的了。
为了防止张瓘反悔,最后不交战马,所以,古浪峡关的交换将等到对方将五千匹战马给送过来之后再进行。这个地方就是张瓘的咽喉所在,只要紧紧的扼住这里,就不信他张瓘敢玩花样。
周通等人一路走来,终于是到了胡天所说的那个地方了。
“不错,此地地势险要,中间狭窄而两侧俱是高山绝壁。北面与古浪峡也相隔不远,往南二十里左右,便出了峡谷进入到了逆水河谷之中了。最重要的是,此地正当河西与秦州交通的要道之处,往南的话,还有汉时曾经建立起来的长城在。咱们只要是稍加修复的话,便能够以之为依托,震慑凉州上下了!”周通他们几人稍稍落后了一些,留在那个地方察看了一阵,周通觉得很是满意。
他们所在的那个地方,其实就是乌鞘岭西侧,那里有一处山谷,南北长约二十里左右。这个地方,过去叫作安远堡。
乌鞘岭这个地方在地理上面的意义不小,因为它是划分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的一条界线,也是东北季风能够到达的最西端。
乌鞘岭虽然不是特别长,但东西横亘于河西走廊之南端,有许多座险要的高峰排列在一起,使得河西走廊南下之道,不得不从其西端那一块小河谷之中通过。
不过,在明朝之前,乌鞘岭并不叫乌鞘岭,而是叫洪池岭!
而凡是跟河西走廊有关的事情,必然都绕不过一个人的存在,那就是霍去病。
当年,他率人拿下了河西走廊之后,就在胡天他们选定的这个地方,建立了一个戍卫屯兵之所。而后,还将从金城那边的长城顺着逆水右侧山脊,一直延伸到了这个地方来。
当年开通西域之后,从西域而来的商旅,经过安远堡都得向汉军交出自己的文书,方得过关进入大汉腹地。那个时候,这里乃是繁忙无比的商旅要道。
虽然说现在依然是商旅必经之处,但曾经汉军驻守的要塞之地,早就已经是没落下来了。由于此地不但是有商旅经过,而且经常有大军从此处进发,所以,原本还剩下的一些百姓,也都纷纷逃离到其他的地方去了。
而对于凉州而言,古浪峡关对于武威郡的守卫更加有利,因为它更主要的是防南面来敌。所以,过往凉州逐渐强大之后,便将这一带的防御重心都转移到了古浪峡关去了。
再加上过去金城郡与西平郡都在凉州的管辖之下,如此一来,也就没有人再提恢复安远堡的事情了。但这里就算是荒废了这么多年,毕竟它的地理优势还在。
所以,当李信说要重新建造一个面向凉州的关隘之时,胡天他们立刻便看中了这里了。
正好的是,安远堡这个地方建关的话,刚好是面对着古浪峡关,防的是北面。
“若是你们都觉得没有意见,那咱们便联名上书,将此事禀报大将军,请其定名吧!”胡天见到周通与彭林都是很满意的样子,便说道。
“很好!只是此地荒废已久,在关隘没有建立起来之前,只怕咱们还得先将大军给停留在此处了。这样的话,一方面是防止将来古浪峡关还回去之后,张瓘有什么其他的想法。另外的一方面,则是咱们在这里,可以保持一定的压力,使得张瓘不得不赶紧履行约定!”周通点头道。
“还有一个,我看咱们得注意一下才行。交回古浪峡关是必然的,但在这之前,咱们绝对不能让对方明白咱们有在此处建关的想法。否则的话,怕是和谈之事会出变数!”彭林在一旁提醒了一句。
如果让张瓘看到了华山军在这边大肆兴建关隘的话,那他拿回古浪峡关的意义就小得多了。
至少,他不可能再像之前那样的安稳了,还得时刻在古浪峡关驻扎重兵,以防备华山军从这个新的关口突然间杀过来。
那样的话,五千匹良马最后可能就只剩下一半了。彭林可不想到手的鸭子,都直接给飞走了。
“说得有理,这事咱们几个知晓便是,等到一切安定下来之后,再来做打算!”周通与胡天听了,都很赞同这一点。
凉州之事已了,这对于李信来说,意味着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至少,华山军的战事至此完全结束,大军终于可以彻底休整一下了。当他发出公文,答应了与凉州最后的议价之后,便将那边的事情都交给周通他们去处理了。
而他自己,则将主要的注意力都给放到了民政上面来。然而,老天爷显然是不太想让他如此轻松的,初三那天,从天水郡数骑快马直入长安,送来了一个意料之外的消息。
当是时,李信正在大将军府内与王猛他们商量着新的一年里要做的一些事情。突然间得到这个消息,让他也不由的愣了一下。
“大将军,不知道发生了何事?”王猛几人坐于下首,见到他看过这送来的公文之后,便沉默不语,不由的问道。
“天水的太守与镇将联名送上来的公文,说的是仇池的事情!大年三十那天,仇池发生了一场政变!前主杨国的叔父杨俊,把自己的侄子杨国给杀了。如今,他已经是自立为仇池公,正火速派人往江左请封呢!”李信看了众人一眼,悠悠说道。
听到这话,王猛等人不由的对视了一眼,却发现大家好像都没有什么意外之色。毕竟,仇池虽然是一个小国,但这些年来可是一直都不怎么安定。
自从它立国之时起,便经常发生内乱之事。前年发生了一次,去年又发生了一次,再往前推的话,也有过这种事情。所以,大家似乎都已经是习以为常了。
再放大一点来讲,对于这种政变之事,如今的天下难道还少了吗?远的都不说,光说凉州那边,这一两年来都乱了几次了,天下人对于这样的事情,都已经是听得很多了。
“大将军,仇池不过是撮尔小国,就算是他们再怎么样内乱,终究也影响不到咱们!若不是因为它现在还臣服于江左朝廷的话,咱们便可趁机取了仇池之地,重定郡县了!大将军又何必烦恼呢!”沉吟了一下之后,兵部尚书田何说道。
田何的这个想法,基本上很能够代表华山军的绝大部分人。毕竟,以如今华山军的地盘和实力而论,等闲之人已经是不被放在眼中了,真正能够让大家重视的,也就只有凉州、燕国以及江左而已!
仇池国这个小地方,夹在梁州与秦州关中之间,就好像是喉间的一根鱼刺一样,让华山军的许多文武官员都十分的不舒服。当初灭苻秦之时,军中便有一些声音,认为要趁机将仇池也给并了。
只不过,这种想法都被李信和王猛他们给压下来了而已。毕竟,仇池再怎么乱,那也是名义上的江左臣子。华山军若是去攻打对方,江左不可能坐视不理。
除非李信想要和江左扯破脸,否则的话,便不大可能对仇池动手。再加上,一直以来仇池都比较的识相,从来也不招惹华山军,大家倒也是相安无事。
“仇池内乱,自然是与咱们无关。但我所关心的,不在于说仇池内部如何,而是因为杨国的儿子杨安,他跑到天水,向咱们投诚了!”李信淡淡的说道。
听到这话,众人才明白过来李信真正的担心是什么。毕竟,现在仇池换了新主,一般而言,新主对旧主一系的人马,那都是赶尽杀绝的。
如果说仇池新主杨俊向华山军要求交还杨安的话,华山军这边就有些不好办了。虽然说华山军就是不交,对方也不敢怎么样,但终究会影响到双方之间的关系。
为了一个小小的杨安,连累了华山军与仇池国的关系,似乎有些太划不来了。但你说要是交了吧!又好像显得华山军太怕事,连一个小小的仇池也不敢得罪!
这就是李信有些忧虑的地方,毕竟,仇池就在身边不远处。而且,这个地方牵一发而动全身,极易连带出其他的问题来,他也不得不好好的考虑一下才行。
“大将军,以下官之见,这人还是咱们留着比较好!”众人都思索了起来,想了一会之后,王猛开口说道。。
“哦?景略有何想法?”李信连忙问道。
“其一,咱们华山军今时不同往日,声势日壮,实力与日俱增。在这种时候,要壮大的不仅仅是军力,还要修德方可!收留杨安,让周围的势力以及大小~胡族部落,都能够看到咱们包容之举。如此一来,日后各方有事,必然会有更多的人来投靠咱们!”王猛站起身来,先躬身行礼,之后才说道。
………………………………
第四百一十一章 扬武修文
王猛的意思,李信一听就明白了。换作现代的话来讲的话,那就叫软实力。如今的华山军与其他的势力相比起来,由于经过了连番的大战,所以,在武力上面来说,已经是得到了天下人的承认了。从这一点上来讲,应该是没有人会觉得华山军弱小的。
如果仅仅只是作为一支军队而言,那么,百战百胜便是它的最终目标,达到这一点,便可以说是达到了作为军队的巅峰了。
但华山军不一样,如今的它是一个政权,或者说是一个没有朝廷之名而有朝廷之实的庞大团体。
这就决定了它不可能只修武备而不修文德!对于一个政权而言,软硬两方面的实力,那是绝对不可失衡或缺的。
这就好像是一个人一样,如果他空有武力而头脑简单的话,只能够说是一个莽汉而已。但如果再配上满腹诗书,睿智的头脑,那这个人就可以称之为智勇双全,乃是一等一的人才了。
想必天下人皆爱此人才,而不会喜欢一个莽汉的!同样的道理,如果说华山军始终只知道发展自己的武力,一味只求强大的军事实力的话,那它在世人的眼中,也就和一个暴发户一样没有什么区别了。
文武兼备,相辅相成!以强大的武力征服四方,以无形之文德平定四方!将华山军打造成一个对周边百姓或者是部族有强大吸引力的中心,让他们自愿的融入到华山军的体系之中来,这才是长治久安之道。
武力的征服毕竟只是一时的,只有潜移默化的文德修养,才能够在缓慢的时间之中不断的改变一个人甚至是一个族群。
为什么江左朝廷如此无能的情况之下,对于天下百姓而言,都始终是占据着正统的道德高地呢?就是因为文化上的那一套东西,已经是流传多年,让天下人都已经是在心底里认可了江左乃是正朔的继承者。
江左什么都没有做,或者说是很多事情都做得非常的糟糕。在这一点上面,燕国也好,还是历史上的前秦也罢,几乎都比江左做得更好。但北方百姓们始终支持的,还是江左朝廷。
如此相形对比之下,如今的燕国与华山军,其实都只能够算是割据势力,只能够算是一方霸主的枭雄而已。天下人心中真正的统治者,其实还是江左那个偏安一隅的朝廷而已。
除非华山军日后只想着做一方草头王,不会再有其他的进取之心,否则的话,扬武修文乃是必要之事。
王猛的意思,其实就是说,华山军应该利用杨安投靠的这件事情,向周围的势力与百姓们发出一个信号。
让大家看看华山军主持公道,对于那些有难而来的人,只要他本身并不是罪大恶极的话,那么,在这里都可以得到庇护。
毕竟,政变这种事情,尤其是在周围的胡族之中,那实在是太多了!而对于华山军而言,周围的胡族势力又多!
只要这件事情做好了的话,日后其他的胡族中再出现了这种类似的情况,那么,胡族之中落败的贵族便会来投靠华山军了。
华山军在这上面可以做的事情很多,比如说像当年齐桓公一样,率兵保卫其他的国家,为之主持公道,甚至因此而决定了其他国家的国君人选。
华山军不必去立国君,但是却可以慢慢的形成一种机制,从而是决定周围各个胡族的首领退立之事。就好像后来的朝代那样,番邦臣属之国的国君,想要正常继位的话,必须得得到中原王朝的册封方可。
称臣不征,这不是李信最终的想法。毕竟,羁縻政策的坏处,这个时代的人可能看不太清楚,但李信却是非常明白的。所以,他最终的想法,必然不会走羁縻政策这条路,但一开始之时,自然是免不了的。
如此一来的话,那些胡人贵族为了得到华山军的支持,就必然得向华山军效忠,就必须得向华山军靠拢。等到时机成熟之后,其他的事情也就好办得多了,至少,胡汉之间的融合将会变得更加的容易。
王猛是深知道其中奥妙的,只是他不知道后世有一个专门的词语叫软实力而已。
“景略所言甚合我意!”李信点了点头,赞同道。
“其二,仇池小国虽然与咱们并无多大的矛盾,但其想要独立于各方之外,亦是不可能之事!如果杨安在咱们这边的话,将来有事之时,咱们便有了出师之名了!”王猛接着说道。
虽然他没有明说将来有何事,但在场之人都听明白了,知道他说的就是将来要吞灭仇池的事情。虽然这好像有点阴谋论的味道,但从对华山军的大局而言,却是非常合理的。
“王尚书谋划深远,早有先着!留下杨安,对咱们而言好处不小!”刑部尚书梁平老附和道。
其他几个人,听到这两个理由之后,也都觉得不错,所以,最后大家都赞同将杨安给留下来。
“好,立刻命令天水太守,派人护送杨安至长安!另外,传令天水、陇西两郡镇将,调派兵马坚守与仇池交界之处,以防仇池发难!”见到众人都同意,李信也没有其他的意见,当即便下令道。
“下官等遵令!”王猛等人连忙躬身道。
决定了这件重要的事情之后,接下来李信又与众人讨论起了其他的政事。
金城郡那边,和谈终于是进行到了最后的阶段了。如今还差的,就只剩下那一批良马了。
张瓘已经是回到了姑臧县内,此时的他,正在下令从周围各地征调马匹,以便尽快将古浪峡关给换回来。
五千匹的良马并不是一个小数目,更别说还要挑选一番了。这要是对其他的地方而言,估计是一件天大的难事。但这里是凉州,自古以来便是畜牧重地,天下有名的地方。
所以,五千匹马对于张瓘而言可能有些肉疼,但却是不至于伤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