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唐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东晋唐王- 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是在这里守着的话,这沋水南来,据说出自秦岭之中,如此深的沟壑,再有深山老林之阻,敌人想要打过来绝非易事。真正要注意的,恐怕还是这河口处,敌人乘船而来,地势也相对低平,一旦登岸的话,必然会沿着下面平坦的河岸直奔郑县而去。不过,天地造化,没有想到渭水在这里居然有一个如此的大转折,简直就如同咽喉一般。如果让我守着,一千兵马,六百放在这两河交汇的转弯处,日夜守望,使敌不敢渡河。这边则拒河岸而守,直达秦岭之下,当可保郑县以西无虞!”李二黑看了看周围的环境,想了一下之后,这才说道。
………………………………

第43章 防线

    “此言甚合我意,回去之后,我给你一千兵马,专心给我守在这里,不得让敌人越过一步!”李信听了,满意的说道。

    “你放心吧!只要我李二黑站在这里,他们想要打过去,除非从我的尸体上踏过去!”听到如此重任,李二黑非但没有为难,反而是激动不已。

    临走之时,李信特意留下了一百兵马在沋水边上监视着西边的动静,以防这个时候有兵马越过来,虽然说大概不可能,但终究还是得小心在意才行。

    回去的时候,一行人没有再走渭水边上,而是沿着沋水一路南上,穿过茂密的森林,直到了秦岭山脚下之后,这才转而向东。沿着山脚而行,等到他们回到了郑县之时,时间已经是到了傍晚了。让众军先回营之后,李信便直接去找到了王猛等人,商议布防之事。

    “沋渭交汇处的确是防御绝佳之地。以咱们现在的实力,再想扩张到更远的话,恐怕就有些力不从心了。西面的敌人防守住的话,对于咱们来说,便有了一个相对安定的环境,只要一年时间,让境内百姓安心农事,民心稳定下来,咱们便可以再图后续了!”王猛听了他的想法之后,直接就点头赞同了。

    “南有秦岭天险,西有沋水之隔,如今最让我担心的,就是渭水了!以苻秦的实力,还不至于说弄不到船,一旦他们是决心攻打我们的话,定然会大肆准备。到时候万军齐发,一旦是让他们过了河,咱们便面临着不利的局面!这个问题,咱们必须得解决才行!”见到他同意了,李信又说道。

    “渭水蜿蜒,直达河水,这道天险咱们能够利用,敌人一样能够利用。如果这个地方不想办法堵住的话,李二黑就算在沋水那里防守得如铁壁一般也无济于事。”王猛沉吟片刻,又说道:“以咱们手中的兵力,全线布置在渭水边上是不可能的。但咱们可以在渭水边上建立哨楼,日夜守望,同时,每一个哨楼旁边再加上一个烽火台,一旦发现敌人渡河踪迹,立刻便点燃烽火,以示全境!你看如何?”

    “此计甚好!十里一哨楼的话,全部加起来不过十几个哨楼而已,每一个哨楼配上十名兵卒,便可控制渭水全线了!再分遣将领率军就近驻扎于各处,一旦告警生变的话,便立刻驰援,只要争取时间,大军即刻进发,敌人必然无功而返!”一听这话,李信大喜道。

    “如此,东有华阴县城,北有渭水阻隔,南有秦岭之塞,西有沋水密林据守,华阴县城与郑县已然连成一片,此地地肥水美,物产丰饶,正是兴农之地,只要给咱们一年时间,必然能够自给自足!”王猛接着说道,已然是开始谋划后面的发展宏图了。

    “好,我这就去安排人马防守!这渭水边上,百姓颇多,想来是熟悉水性的。咱们不如招募这些百姓,让他们加入到防守中去,如此一来,渭水防线更加稳固,敌人便是想要偷偷潜上南岸,也不太可能了!”解决了这个大问题,李信只觉得浑身都轻松了不少,似乎想到什么,又说道。

    “这事你做主便可!不过,三处地方一旦是派兵防守下来,咱们手中的兵力便有些捉襟见肘了,你得先考虑一下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才是!”王猛想了一下,直接就同意了,不过,他提出了一个难题。

    以如今华山军的兵力,总数大概是三千人,其中非战斗人员加起来便有近五百人了,主要是辎重队、匠作队等等这些。李二黑带走一千人,华阴城和郑县至少各有三百人驻守,最后剩下的九百人便全部都在渭水沿线了。而此时,还有一个敷西县城没有算进去呢!

    “你说的对,到了现在,咱们的兵力的确是不太够了,我看,咱们得抓紧时间再扩军一次才行,这一次最好将咱们的兵力给扩张到五千!如此一来,防守境内应该是足够的了!只是,这样多的士兵,对于后勤的压力必然很大,到时候就有的你忙的了!”李信想到这个问题,也是有些头疼,考虑了一下之后,还是说道。

    “扩军已经是势在必行的了,这也没有什么辛苦不辛苦的。正如我刚才所说,只要给我们一年的安稳时间,境内这片土地足够咱们养活自己了!只不过,再招募新兵的话,训练起来不是那么容易啊!”对于自己劳累,王猛倒是不放在心上,更担心的反而是兵员的问题。

    “让我想想看!我记得,华阴城里好像还关着不少的俘虏在吧!你觉得他们怎么样?”这个问题李信也很头疼啊!想了一下之后,想到了一些人,连忙问道。

    经过两次的大战之后,如今的华阴城之中,已经有差不多两千多的俘虏了,这些人一直都被看管了起来,平日里将他们分散开来,去做些劳役之事,比如修补城墙,搬运石料,清理城池之类的。否则的话,光吃饭不干活,那可谁都不愿意的。

    “俘虏?如果能够让他们归降的话,倒是一个好办法,只不过,他们就算是降顺了,也未必肯归心啊!万一等到日后关键之时,突然间反水的话,恐怕对咱们的影响更大!”听到这个办法,王猛沉吟了一下,颇有些担心。

    “虽然说这的确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但将这些俘虏招过来的话,也有许多的好处。他们都是经历过大战的人了,而且很多都已经是经历过不止一次大战,上战场的话,已经是没有问题了。从这一点上来说,就已经是比完全招募新兵省掉很多的时间。如此一来的话,咱们只要解决掉归心的问题便可,这件事情,我先去试试看吧!这郑县就先交给你了!防线的事情,我会尽快安排人去做,到时候你将那些物资都给批下去就行了!”李信考虑了一阵,最终还是觉得这个险值得冒一下。

    毕竟,这个时代的军阀势力们,基本上来说都没有太大的忠诚度,今天降你,明天就降他了。从这一点上来说,让俘虏们投降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也罢,我在这边安排好一切,尽快将两处防线都给建立起来!”王猛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好点了点头答应了。

    商量过了之后,李信很快便召集了周通与李二黑过来,将二人的任务分派清楚,特地交代了他们各自要注意的事情之后,便马不停蹄的赶回到了华阴城中。

    此时的华阴城中,明显是安定得多了,街面上也热闹了一些,百姓也不再整天都缩在家里了,城中有了不少的活力。尤其是郑县攻下的消息传出,更是民心大定,或许,在大家看来,华山军在这一片区域的地位已经是无须置疑了吧!

    城中的防务之事,如今基本上都侧重于东城门那里,那个方向上如今还处在封闭与严密的观察之下。西城那里虽然到了傍晚就会关门,但很快,与敷西和郑县之间的来往交流便会被打通了。到时候,外面的百姓都可以自由的往来。

    傍晚时分,李信回到了华阴县城,没有怎么休息,便直接找到了周方,因为如今那些俘虏是由他负责看管的。天黑了之后,那些俘虏已经是回到了牢房之内,以防他们趁夜生乱。

    “最近怎么样?这些俘虏都还老实吧?”去往大牢的路上,李信问道。华阴县的牢房可不多,关押那么多的俘虏显然是不太可能的。所以,临时还开辟了一块空地出来,让他们就地安置了。

    “倒也算是老实,毕竟,每天吃喝都有,上哪里找这样的好事去。要我说,你就是对他们太好了!”周方有些报怨的说道。他对于这些俘虏可没有太大的好感,毕竟,每天里光是消耗就够多的了,如果不是李信说的,恐怕他早就将这些俘虏给处置了。毕竟,这个时代的很多军阀对于杀俘这种事情并没有什么顾忌。

    李信当然不一样了,在他看来,这些俘虏还有改造的机会,如果能够改造成功的话,可不就成了自己的一大助力了嘛!再者说了,这些人和自己也是一样的普通老百姓,没有什么分别,如果不是碰上这样的一个时代,恐怕他们也不会出现在这里了。

    “周叔,这事你就按我说的去做吧!其他的事情就交给我了!”李信知道他的意思,所以,笑了一下并没有说什么。

    很快,两人便来到了关押俘虏的地方,说实在的,牢房这个地方嘛!自然不可能好到哪里去,尤其是在古代的时候更是如此了。因为人多,所以,每一间里面基本上都关着十几个人!整个牢房之内,散发着一股霉变腐臭的味道,里面炎热而且昏暗。见到是这番模样之后,李信不由的皱起了眉头。

    牢房之内的那些俘虏们,本来正在休息着,有些即便是没有睡着,也都或躺或卧,眼神空洞的看着头顶。不过,李信的到来倒是打破了他们之间的平静,没有办法,这些俘虏们对于李信的印象实在是在太深了。

    他们如今都已经是明白,如果不是眼前这位看起来年纪轻轻的将军的话,自己这些人也就不会出现在这里了。要说恨意的话,好像有一点,但更多的,还是畏惧,尤其是那些亲眼见到李信在城头上大杀四方的人。
………………………………

第44章 谈心

    “让他们都出来吧!和外面的那些人关到一起去,这里的条件太差,容易生病!”李信先在牢里转了一圈之后,对守卫牢房的士兵说道。

    听到这话,那些士兵不由的愣了一下,毕竟,这里是牢房,条件还能够好到哪里去?不过,本着华山军的军规,他们也仅仅是迟疑了一下,便如临大敌一般的将牢房内的所有人都给放出来了。

    如此举动,那些俘虏们自然是疑惑不已,议论之声逐渐的大了起来。一股慌乱的情绪开始在这些俘虏们之间弥漫扩散,不少的人似乎开始怀疑李信是不是要将他们带出去而后杀掉了。

    如果不是周围有士兵凶神恶煞的看着自己的话,怕是这些俘虏会直接就跑掉了。不过,如果任由这股情绪发酵下去,恐怕这些人也会铤而走险,毕竟,都是为了自己的命啊!

    “你们别多想了,李将军让你们去外面住,这牢里的条件太差了,怕你们都得了疫病!”李信只好让人对这些俘虏大声喊道。

    虽然说这语气并不是很好,但听到这话之后,这些俘虏们反而是安静了下来。倒不是说他们就这样相信李信是真的关心自己,而是因为他们觉得,华山军一定是怕自己这些人得了疫病之后传染给城中其他人。

    以这种利己思想来考虑问题的话,这事情自然就变得非常合理了,很快,牢中的几百俘虏全部与其他俘虏汇合到了一起,出现在了小校场上面。随着大军西进,这里已经是比较空阔了。

    这些俘虏乱七八糟的站在一起,周围则是华山军的一个大队戒备着。当李信出现在他们面前之时,一众俘虏都有些疑惑,不知道这个时候将自己这些人集中到一起是为了什么。

    李信走到这些人的面前,仔细的看了看,这些俘虏显然是有些分别的,因为人群之中很明显的分成了几个部分。最左边和最中间的那部分基本上看不出什么分别来,但最右边的那三四百人,李信有些明白了,因为其中有几个样貌有些不一样的士兵。想来,那里应该是胡人士兵的小团体。

    “大家都坐吧!今天将大家找来,不是要杀你们,也不是要罚你们,只是有些话想问问你们而已。”李信看了一会之后,这才说道。

    听到这话,俘虏们不由的面面相觑,谁也不明白眼前这位华山军的将军葫芦里在卖什么药。不过,迫于周围那些华山军的眼光和自己的身份,大家还是三三两两的就地坐下了。

    两千多人坐在自己的面前,李信从来没有想到过会有这样的一个情景。倒不是说自己没有见到过这种众人齐聚的场面,而是从来没有自己主持过一个。

    李信走入这些人之中,一边缓缓走过,一边打量着身边的这些俘虏。走着走着,他在一个十五六岁的年轻人面前停了下来,这在后世可不就是一个孩子么,但在他的脸上,却已经是有着与周围人一样的冷漠与沧桑了。

    “你叫什么名字?”李信蹲下来问道。

    “东子!”小伙子有些害怕,沉默了一下,这才低声回答了一句。

    “你为什么当兵?”

    “为了有口饭吃!”

    “你的家人呢?”

    “都死了!”

    听到这个答案,李信没有再问了,站起身来,继续向前走去,走了几步之后,在一个年约30几岁的男子面前停了下来。

    “你叫什么名字?”

    “将军,小的名叫鲁胜!”这男子见到问自己,连忙是站起来,恭谨的说道。

    “你的家人呢?”

    “小人还未成家,父母双亲多年前便因为战乱没了!”说起这话,男子的脸上并没有任何的变化,似乎早就已经是习惯了。

    “你当兵也是为了吃饭?”

    “是、是,小人只是想活下去而已!”鲁胜连忙说道。

    没有再说话,李信继续向前,在另外一个人面前停了下来。这一回,他面前的是一位五十几岁的男子,不过,看起来已经是显得十分的苍老了。如果是以华山军的标准,这样的人是根本就不可能用来当兵的,哪怕有用也不会放在战斗队伍之中。

    “老人家,今年贵庚啊?”李信看了一会,这才开口问道。

    “小老儿今年五十有七了!将军!”老人惶恐的跪下了,回答道。

    “快快起来!我们这里不兴这一套。我就是问你几句话而已。你当兵多久了?”李信连忙将他给扶了起来,自己也在他身前坐下,说道。

    “小老儿也已经是记不清楚了,记得当年给汉国当兵,后来又给赵国当兵,到了现在,据说又换成秦国了。算起来,好像很多年了!”这人想了一会儿,有些茫然的说道。

    听到这话,李信也沉默了,可不是很多年了嘛!他口中的汉国,应该指的是后世所说的前赵,而赵国的话应该就是石氏的后赵了。前赵被后赵所灭,那也是30多年前的事情了,如此算来,这老人家至少也当兵三十多年了。不过,这一点也不奇怪,毕竟,这段时期可谓是关中与中原地区最混乱的时刻。

    “那你还想当兵吗?还是想要有间茅棚,守着几亩薄田,过个安生日子呢?”想了想之后,李信问道。

    “当然是想过个安稳日子了!可这么多年了,你打我我打你的,啥时有过安生日子啊!我这把老骨头怕是看不到那样的太平年景了!”听到这话,老人家顿时是笑了起来,说道。

    不单单是他,就连周围的那些俘虏们,听到这话之后,也都是神色各异。许多人冷漠的脸上,似乎也浮现出了一丝向往之情,但也仅仅只是一丝而已,很快便消失不见了。

    看到这一幕之后,李信也没有再问了,站起身来,这一回直接向着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