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慧觉得房主人,确是位极具讲究高雅品味的人。
首先映入她眼帘的是,中西结合的装修风格。
客厅大约有一百五十平方米,客厅左边,放着一个大大的装饰柜,上面摆着许多的中国古代的雕工精致的瓷器,还有酒杯、酒壶、酒瓶之类的东西。
客厅里的角落里排放着或鲜花,或绿植树,把这各大客厅衬托得生机盎然,灿烂无比。
吴宏远如数家珍地说:“我国的瓷器多种多样啊!
你们年轻人很少了解我国古代人,靠着伟大的智慧发明出来创造的吧?那我考考你们俩,我国的瓷器有几种呢?”
吴学军对瓷器一窍不通,他一脸的茫然。
张文慧即口就说:“我知道,我国有五大名窑。四大瓷器……”
“这里的陈设着宋代的钧窑、汝窑、官窑、定窑、哥窑五大名窑的瓷器。
还有其他的朝代烧制而成的瓷器。”
“那你能分得清吗?”吴宏远继续考问着儿子的女朋友说。
吴学军和张文慧迷蒙的眼神四目相对,然后都摇摇头。
张文慧忽然想起来什么就说,“但是,我知道这是青花瓷,这是唐三彩,其他的我就搞不清楚了。”
她看着吴学军问,“你知道吗?”
吴学军回答女友说:“我也不太懂呀,我爸是行家,还是让我爸给你讲讲吧。”
“这个是景泰蓝手镯,那为什么叫它景泰蓝呢?
是因为明代景泰年间,烧制而成的,所以就叫景泰蓝手镯。
它的蓝色彩釉是珐琅制品其中之一……”
吴宏远自问自答,他详细地讲解着每件瓷器的来源。
这时让张文慧觉得吴老板,是一位十分喜爱瓷器,也是内行的人。
一位中年妇女步履轻盈地端着茶盘,她满面笑容地走过来说:哦,姑娘你来了,我欢迎你的到来哟!
张文慧她急忙站起身说:阿姨您好!谢谢阿姨!
然后她用双手接过来这位保姆,递过来的一杯热气腾腾地茶水,她把这杯茶放在了吴老板的面前。
然后她又把第二杯茶,放在了王静怡的面前,第三杯茶放在了男朋友的面前。
她把最后一杯茶放在了保姆的面前。
保姆很受感动。
“待会儿你再到吴老板的书房去看看,那儿的瓷器才是高大上哩!”保姆笑着对张文慧说。
王静怡她介绍说:这位是我的唐姐王雨露。
张文慧马上又站起来,点头说:“您好王阿姨!请坐下喝茶吧。”
大概是农村出来的姑娘有点不习惯让保姆伺候她。
王雨露忙亲切地说:“姑娘不必跟我客气,你快坐下喝茶哦。”
吴宏远父子交换了一下眼神,然后父子俩会心地笑了。
因为父子俩都觉得张文慧的一举一动,都显得极具修养高,又懂礼貌,她的确是个心底善良的好姑娘。
“王阿姨我给您揉揉肩吧。”吴学军笑着起身走到王雨露的背后说。
他熟练地给王姨揉着肩膀。
王雨露笑着说:“这孩子真的很心疼我呀!”
王静怡不冷不热地说:“乡下丫头,恐怕你长这么大,还没喝过这么好的茶吧?”
吴学军和父亲又一次眉头紧锁,把目光看向一脸囧得红了脸的张文慧。
王雨露一看这阵势,她心里很明白,堂妹是想让儿子跟门当户对的刘如涵成亲。
所以她才会不待见这位姑娘。
她立刻转身就走向厨房。
不一会儿,王雨露就端出来一盘各种各样的水果,让大伙吃。
张文慧笑着说:“王阿姨别再忙活了,您请坐歇会儿吧。”
王阿姨笑着夸她:你真懂事呀!
王静怡瞪了一眼堂姐,连你也喜欢她这个乡下丫头吗?
张文慧用洁白的芊芊细手,把插着牙签的两块水果,两只手各递给吴宏远夫妇各一块,又给王雨露阿姨递过去一块,然后又给吴学军一块,最后她才拿了一个插着牙签的草莓,塞到自己的嘴里吃。
大家吃了水果,喝着茶水。
张文慧又端起茶杯,看到青花瓷的茶杯,杯中的荷花生动有趣,又看到雕刻着一条栩栩如生的金鱼的茶壶,茶杯和茶壶像是古董很不一般。
她看着茶壶里里正冒着袅袅白烟,心里正猜着是什么年代的呢?
吴学军介绍说:“这里摆放的东西,都是我外公留下来的,是我妈的钟爱。
我的外公他在上海经商时,买来很多的古董,大部分都在上海舅舅那儿呢。
等哪一天抽空我带你去看看。
王静怡目空一世的样子,马上说:“你舅舅把那些视为珍宝,他的家里排放着许许多多的古董,有时间带着刘茹涵去见识见识吧!
你让她也开开眼!不必带着这个乡下的丫头去,我怕她会吃惊的把价值连城的古董给摔碎了。”
她的话里带着自豪,又略带着对张文慧的几分蔑视。
吴宏远拽拽夫人的胳膊,示意她别乱说话,会伤人的。
吴学军一听妈妈说这话,把他紧张的赶紧,把目光转向女朋友。
张文慧雅量高致,她并没有生气,只是对她抿嘴一笑。
她心里说:王阿姨您只想成全撮合吴学军和刘茹涵,可吴学军的心在我这儿,这就足够了。
她看到靠南墙的是西式沙发,靠西墙的地方却是一个红木的现代样式豪华柜子,这里这摆着各种颜色,各异形状不一的鸡血石,还有蓝绿宝石雕刻而成的各种样式的小物件。
给人的感觉,主人又是一位十分追潮又讲究品位的人。
这里摆的一切被白色的灯光照射着,显得格外的绚丽多彩浪漫又富有情趣。
她看到吴家的大客厅北墙上,整面墙都是山水画。
张文慧起身好奇地走到画前,吴学军也跟着她走过来。
她仔细地观看,画上是一座连绵起伏不断的大山。
山上的映山红漫山遍野,还有牡丹花、菊花、紫薇……
样样花儿鲜艳夺目,还有野花野草,以及树木郁郁葱葱。
湖水里有欢快畅游着的肥鸭、胖鱼、大虾,蓝天白云中,还有一群白天鹅上下翻飞着。
有一位戴着眼镜的中年人笑眯眯的,看起来他神色安然地在登山;他给身后戴着眼镜的爱人,指着璀璨的美景。
画中那一位戴着眼镜的知性女性,顺着丈夫手指的方向望着秀美的山水,在画卷上描绘着。
画上有一个小男孩,还有一个小女孩儿,正饶有兴趣地教鹦鹉说话呢。
整幅画表现出一家人生活安康幸福的情景呀!
特别是画上洋洋洒洒俊逸洒脱的一首诗……
………………………………
第一百一十二章 儿子和她疏远了
张文慧欣赏着男朋友家的大客厅,正对着沙发的墙上挂着巨大的一幅画。
画面上山水秀丽,百花盛开,还有一家人生活的画面。
画上还提写着一首诗。
她念着:
神州大地铺锦绣,祖国山河满璀璨。
华夏祥和齐东海,人民福祉赛南山。
这幅画是在哪儿买的?
这么气势磅礴浑厚!
张文慧欣赏着这幅画,念着画中的一首代表意境的诗句。
然后她先问又称赞道。
吴学军笑着说:这面墙上的画不是买的,是我爸自己画的,这首诗也是我爸挥笔题上去的!不错吧?”
“啊?叔叔您可真是太了不起呀!
我真想不到叔叔,您不但是个企业家,而且还是个了不起的画家呀!”
张文慧这一句话使吴宏远开怀大笑。
张文慧笑不露齿,温文尔雅,步履轻盈,稳重大方,语言得体,令吴老板对这位未来的儿媳,十分满意。
王静怡却瞪了丈夫一眼,意思是说:“老头子你赞赏你几句就找不着北了?”
张文慧微笑着说:“来到这里,我好像有种置身家乡的感觉,因为这里,有我们家村子里的好多鲜花和绿植。
并且是我的爸爸亲手培育出来新品种呀!
哦,我仿佛置身于苏州园林,这里还有一种苏州的韵味。”
吴学军乐呵呵地说:“我们的老家就在享誉中外的美丽江南苏州呀!”
吴妈妈带着几分成就感说:“我们身在京成老却做梦,都梦见自己在家乡时的点点滴滴,所以呀,就想方设法营造出江南格调的怡人风景。以疏解思乡之情啊!”
“所以你们才移花接木,独巨匠心,我觉着吧,北方这里独好!”张文慧微笑着赞美道。
吴爸爸听后心中不免乐滋滋的。
这位姑娘不但漂亮,而且从那忽闪着秀美的眸子也能看得出,她还很聪颖的,从她的谈吐之中,还可以看得出,她很大度,也很善解人意……
总之她是一位品德高尚的人。
这也慰藉了他之前担心名校的高材生,会高傲自大的焦灼心灵。
吴学军让女朋友快坐下说话,吴宏远又接着夸赞道:“诶呀!张文慧真的是位很不错的好姑娘,而且你……”
还没等丈夫说完,王静怡她责怪爱人说:而且你 什么呀?你这老头,人家一进门你就这么不停地夸呀夸。
你们父子俩不管说她什么好,我坚决不同意学军跟她交往。
张文慧霎时觉得仿佛一盆冰水向她泼了过来……
吴夫人还嫌不解气,继续贬损张文慧说:“我儿子天天在俺老两口面前夸你,他说你热情大方,有倾国倾城之美貌,而且还充满智慧。
我看你就是普普通通的没见过世面的乡下丫头而已!”
她的话有把客厅的温度降到最低。
吴家父子急忙把目光转向张文慧。
只见张文慧先是皱了一下眉头,转而她忽闪忽闪地眨着秀眸,她那白皙的脸上泛着红润,那双灵动的大眼睛看看吴学军,略带羞涩地笑着走到王静怡的身边。
从这位宽容大度姑娘的朱唇白齿中,吐露出姣柔的声音:“王阿姨,你说这么多的话,一定很累,来,我给您到一杯茶水,您喝杯茶,润润喉咙吧!”
她秀眸之中透出聪灵。
吴学军一看女朋友有点不以为意,他且很生气,就马上说:“咱们走,回学校去!”他拽着张文慧就要走。
吴宏远赶紧说:“我看,学军你不如带着这位姑娘去楼上欣赏鲜花吧。
那里的鲜花和绿植,大多是从牧野花村买来的,可好看啦!”
吴宏远乐呵呵地又对王雨露说:“王姐,咱们俩去做饭,今儿个我要亲自下厨。”
他满心欢喜地正说着话,吴学睿大声唱着流行歌曲:“你的笑声,你的娇颜,永远印刻在我的心中……”
未见到她的身影,先听到她唱着甜美爱情的歌声。
王静怡苦着脸,用手指了指楼上,“诶呀学睿你别再唱歌了,聒噪死人了。”
“我亲爱的老妈,你今天是怎么回事儿?怎么吊着了个苦瓜脸呢?
你难道不知道有一句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吗?你快点给女儿我说说,你遇到什么烦心事了?”
“还不是你哥哥把那个农村的丫头,带回家给气的嘛。”王静怡告诉女儿自己不高兴的原因。
“哦?我哥把未来的嫂子带回家了?她在哪儿呢?”吴学睿期待的眼神看着妈妈问。
妈妈沉着脸说:“那丫头和你哥在楼上赏花呢。”
“啊,那我得赶紧去看看她长什么样,让我哥这样执着去追求她呀!”吴学睿一脸高兴地说着,就向楼上跑去。
王静怡她不满地嘟噜了一句:“什么未来的嫂子呀,八字还没一撇呢?
再说妈妈我同意了吗?真是的。”
丈夫很不高兴地说“你怎么这么讨厌她呢?她那点不好了?”
吴学睿刚跑了几步,听到妈妈这样说,她又转身走过来,坐在妈妈的身边,劝说道:妈妈你的老思想应该改一改了,我们的伟人不是来自农村的吗?
还有很多的歌唱家,不也是从农村走出来了的吗?
人家比咱城里人那点差了?
吴宏远从厨房端着一小盆豆角走了出来,他听到母女俩的对话,就把小盆豆角放在茶几上,一边摘掉扁豆角两端,一边也列举了老婆非常崇拜的几位来自农村音乐大家、文学大家和著名的诗人。
吴老板他对爱人说:我列举的这一位位名人,不都是来自农村的吗?就因为张文慧是农村出身,你就这么嫌弃人家吗?
然后老吴又说:夫人,是你的思想有问题呀。
无论父女俩怎样劝说,王静怡死活不同意儿子跟张文慧交往。
女儿跟父亲对视了一下,无奈的眼神,俩人手一摊,耸了耸肩,一起小声嘟噜了一句:“老顽固!”
王静怡疼地站起身,瞪大眼睛吼道:“老吴,学睿,你们说什么?”
女儿她调皮地一伸舌头,快速地左右晃动着脑袋:“诶……”
她不愿再理睬母亲,只管轻声地上楼去了。
她悄悄走到楼上,看到哥哥正给张文慧介绍着鲜花是怎样运输过来的……
她就快步走上前,用双手猛地抱住张文慧,十分热情地说:“嗨!我未来的嫂子张文慧,小妹我欢迎你的到来哟!!”
张文慧被吴学睿猛地一抱,吓了一跳。
她看见这一位打扮非常时尚,又阳光漂亮的女孩,很热情地跟自己打着招呼。
“这是我妹,她从小就调皮。”吴学军笑着介绍着说。
“你是吴学睿?”张文慧很热情地说,“你好你好!我是张文慧。”
吴学睿伸出双手,紧紧地握着张文慧的手说:“嗯,我就是吴学睿。我可是你未来的小姑哟!你可得对我好点哟。”
她歪着头看着张文慧,嘿嘿地笑着又说,“唐朝诗人王建的《新嫁娘》中有句诗不是说,‘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吴学军轻轻地拍了拍妹妹的头,开玩笑地说:“去去去,你还想穿越到唐代去呀?都什么年代了?还什么先遣小姑尝啊。
尝你个大头鬼吧!”
三人都开心地笑了起来。
吴宏远非常热情地用丰盛的午餐,招待了这个未来的儿媳妇。
饭桌上吴老板笑声朗朗,王静怡却是愁眉苦脸一声不吭。
当吴学军带着张文慧回学校后,王静怡生气地躺在床上,用被子蒙着头,她生起闷气来。
吴学睿就走到母亲的房间里,坐在床沿上,掀开被子对妈妈说:“妈呀,我哥谈恋爱了,这是好事呀。
你就不要从中阻挠俩人的爱情了。
自从解放后,早就不是父母做主的婚姻模式了。
我哥喜欢张文慧,依我看哪,她面若桃花,很有旺夫相啊!
妈妈你不是最爱中华诗词的吗?你咋忘了诗经里有一首《桃夭》,这首诗不是写着这样的诗句: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女儿她还对娘这样说,“张文慧很善良,从她的面目上就能看出慈眉善目的,将来一定会我哥好的,也会对家人好的。”
她劝妈妈不要固执,而妈妈却毫不动容。
王静怡她却说出这样的理由:你说的那都是虚头巴脑的根本没用。
依我看哪,能让我们吴家财源滚滚的是老刘家;能让你哥飞黄腾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