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喝了多少?”
杨帆把孙佳怡背回休息室,累的只喘气。
“我天,你该减肥了,累死我了。”
盖好被子,要离开反被孙佳怡给拉倒在床上,又挣脱不得,没法就这样睡了。
时间过的很快,天亮了,孙佳怡第一个醒过来,迷迷糊糊摸到一个有温度的非常壮实的东西,一看吓一跳。随着‘啊‘的一声,吵醒了睡觉的那个人,两人都光溜溜的。
“你,名你你…”
“我什么都没做。”
孙佳怡骨子里还是很传统的,抱着被子哭泣泣的样子让人很心疼。
“对不起,我也不知道,我真的不是故意的。”
“你走,我不想听。”
杨帆灰头灰脸的赶紧穿衣服,但这时候房间门被人打开了,两人皆是一惊。
“你们…”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杨帆的母亲。
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杨帆母亲想着怎么处理这件事情。一般老人都会说,让给娶了,算是对人家姑娘的负责。这是一种传统思想观念在作祟,但她不知道自己的儿子有没有和李慧南有过这种事,于是把儿子叫了出来。
“你个混蛋小子,你老实说你把人家姑娘那个了吗?”
“我没有。”
“没有,那刚才是什么情况?”
“我真的不知道,晚上睡得死死的,醒来就这样了。”
“你昨天是因为什么原因不回家?”
“昨天她来店里吃饭,喝多了,就让她去休息室休息。晚上吐了我一身,没办法,你进门看到垃圾桶里的衣服就是被弄脏的那件,本来要带她走的,可是她把床抓的太紧,没办法,我怕她夜里出事,就留下来陪她。昨天晚上她拉着我不让我走,我也不知道怎么了,起来就这样了。”
“是这样吗?”
“应该是,我确实没有那个意思。”
“那你说现在怎么办?”
“我也不知道。”
“人家姑娘你要怎么办?你负责吗?”
“妈,不是,我怎么负责?我负责了那李慧南呢?”
“你衣服全扔了?光着膀子?”
“没有,还有一件在屋里,没来得及穿。”
“妈问你个问题。”
杨帆一愣。“你说。”
“你和慧南是不是还没有那个?”
“不是,妈,你这是什么意思?”
“你如果没有那个这件事就好解决。”
“你的意思我和李慧南分手和她在一起?”
“不然呢?”
“我说妈,即便我那个了,也不能因为那个了就必须在一起,我对她没感觉,娶她那不是害人家吗,这个不行。”
“我不管了,你自己的事你自己解决,不要再问我,说了你也不听,我下去干活了,不管你们了。”说着转身下楼了
杨帆对着背影喊道:“妈…”没有人给他任何回应。
此时的孙佳怡已经穿好衣服从房间里走出来。
“我…”
“那个…”
“你说吧。”
“我…我不知道我们…”
“那就别说了。”
杨帆不再说话,只是站在那里看着孙佳怡,不明白孙佳怡刚才还哭哭啼啼的现在倒像没事人一样潇洒的走了。杨帆有些糊涂,自己明明没有喝醉,也不可能干那种事,总觉得哪里怪怪的,但又说不上来,觉得里面肯定有问题,不可能是自己梦游,自己没那种病,他不解自己的衣服是怎么没的,明明睡的时候还在,醒来就没有了,这根本就不正常,不成是晚上热的自己给脱了。孙佳怡更不可能,醉的那么沉,一想就头疼。“还是先把衣服穿好吧。”
毕竟已经入冬了,出去还是很冷的,杨帆抖抖索索的出了餐馆,好在车里有空调,暖和多了。
在杨帆回家的路上开始下起小雨,不多时就成了雨夹雪。苏州这边的天气虽然说不下雪,或者很少的雪,不要觉得不下雪这个地方就不冷,一样冷得很。李慧南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北方人也受不了,主要它的冷是一阵一阵的,早上大晴天,谁能肯定下午什么情况,阴晴不定,冷暖也是。
李慧南坐在客厅里看电视,逗着小狗玩,很悠哉悠哉。
“起的这么早。”
“你今天不去店里吗?你出门了?怎么穿的这么少?”
杨帆没有说话,直接回屋穿衣服去了。
“李慧南心想:这家伙该不会去锻炼了?不可能,下雨呢。大早上穿这么少也不怕冷。
杨帆穿好出来,摸了一下小狗。“慧南,我走了。”
“去吧。”
“你中午要不要来店里吃饭?”
“不了,我在家里吃。”
“你为什么不喜欢去店里吃?”
“不是,我口味比较平淡,吃不了太油的东西,会反胃,你店里的东西,偶尔吃一下我还行。”
“行吧,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对了马上要过年了,你们什么时候放假?”
“这个我还不清楚,我们应该会有值班的,过年加班工资都是三倍还有补贴,我也不知道回不回家。”
“你要回家,车票就得早点买。”
“知道了,外面下雨,路上小心。”
“嗯,知道了,那,拜拜。”
“拜拜。”
杨帆走后,没多久李慧南就去睡觉了,毕竟下雨天真的很适合养生睡大觉,难道不是吗?
………………………………
第三十一章临近过年
对于那晚的事,杨帆只字不提,所有人都知道,只有她——李慧南不知道。
孙佳怡也不再来店里吃饭,被调到其他地方出差,这里所有的一切又回归平淡。
时间不知不觉又快要过年了。
“杨帆,我买到票了,是18号。”
“抢到了就好。”
“谢谢你,谢谢你对我的照顾,谢谢。”
“怎么突然这么客气?”
“没有,这半年对我挺照顾的,应当感谢。”
“不用,你走的那天我送你。”
李慧南微微一笑:“好啊。”
“临过年了,店里也该放假了。”
“那你打算什么时候营业?”
“十五吧。”
“嗯,也行,那时候人也多。”
“我过年要不要去你家?”
李慧南被吓一跳。“你说啥,去我家,去我家干什么?”
“你是不是傻,我们是不是谈恋爱,过年不去你家去哪?”
“你不会真的当真了?”
“那倒没有。”
“没有,那就不去了,你我都知道我们只是走个过场。”
“和你开玩笑,瞧你急的。”杨帆从冰箱里拿出一品可乐,闷了一口。
“还是你体格好,我冬天就喝不了凉的,一喝就肚子疼。”
“你们是女生,该注意还是得注意的。”
李慧南也就辛苦一年,因为弟弟最后一年是要去实习的,是有工资的,李慧南听弟弟说是一个月大概三千左右的工资,也就意味着李慧南不用再给弟弟钱了,自己可以攒钱买些好吃的,好喝的,对自己好一点。李慧南原先就有打算攒点钱做嫁妆的想法,毕竟家里穷,也没什么,父亲肯定也拿不出陪嫁的钱,她就想女孩子还是要有点陪嫁的东西好,男方的彩礼是彩礼的事,不管是给了父母还是自己,或者男方婚后要了回去了,这都和自己嫁妆没有任何关系。出门久了,这种观念思想更坚定,有了钱在婆家也不会受欺负,有了钱有了委屈,也不至于无处可去。李慧南脑子认定,女人只有独立,尤其是经济独立才会幸福,就算是输也不会很惨。
杨帆的妈妈本打算趁着过年让杨帆去李慧南家一趟,算是见个家长,虽说两人以恋爱关系同吃同住,但还真没到那个点,非你不娶,非你不嫁的地步,二人皆是敷衍,口里说着好好干,实际上一个回家了,一个去酒店住着。
这种情况李慧南也是很迷糊,好像过家家一样,完全没有那种恋人的感觉,有时和杨帆在一起像兄妹,有时像朋友,她完全不明白,她总认为喜欢一个人是一种怦然心动,一种状态,这与时时刻刻相处陪伴没有半毛钱关系。
杨帆和他妈妈正在重庆准备过年,毕竟那里是杨帆妈妈的老家,老人习惯每年回家,虽然家里已经没有人了。
“你没事吧?”
“我没事,我在家里。”
“我在网上看到,现在重庆那里交通拥堵,你没事就好。”
“没事的,我没事,我自己开着车。”
“你还是不要大意,出门一定要保护好自己还有阿姨。”
“嗯,你回家怎么样?”
“家里还没有买年货,想着买什么先记下来,明天再去买。”
“那行,新年快乐。”
李慧南听到杨帆这句‘新年快乐’愣了一下。“新年快乐。”
“照顾好自己。”
“会的,你也是,那再见。”
“再见。”
大过年的也就是买点年货,比如割点猪肉,搞几箱饮料,不过今年的猪肉涨价了,大概是年前的猪瘟给闹的,市里的猪肉并不多,街道上的人也比以前少了,没有往年热闹。弟弟因为工作的原因,过年并没有回家,不过寄回来一些衣服和吃的。老两口就穿着弟弟给的衣服乐呵呵坐在门口看着夜里的烟花。两人有一句没一句说着年轻时候的事,这么一幅画面在李慧南看来,是有些难受的,父母都老了,讨厌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不再那么讨厌了,只剩下可怜二字。觉得人就是可笑,年轻时候你看不上的人,老了你当宝,还不是你怕孤独,还不是除了那个人没人再愿意花那么多时间陪你。
老家附近有一家寺庙,每逢过节都会放烟花,尤其是过年那天可以一直放到天亮,李慧南觉得这家寺庙似乎就没曾停过,各种烟花,不比春晚节目差,年味的气味相当浓烈。
这不是最近下雪,地面房屋全是白茫茫一片,过年前一天下午停的雪,出了太阳,白天刺眼的厉害,不过夜里很美,夜里有月亮,隐隐约约的不太清晰,乌云一遮又没有了月亮,这并不能影响人们的视线,还是可以看见周边环境,因为雪是反光的。虽然李慧南二十多岁了,但贪玩的性格还是有点保留的。她呢,回家换了一身古装,自己傻傻乎乎在院落里转悠,瞎跳。你可以想象,五颜六色的烟花,到处都是,还有最大的烟花仿佛在头顶,在这种环境下,一个古风女子,笑如春花,活泼好动,口里还哼唱着歌曲,是不是挺唯美的。
李慧南拿出爷爷留的笛子像模像样的吹着,她吹的不是很好听,但也不能说瞎吹,七个音符是爷爷教给父亲,父亲教给自己,自己又在网上学了一点。只是回想起当年,父亲还会有时抱抱自己,给自己讲讲故事,虽然很少,却很满足,只是现在完全没了,完全两个成年人的世界,不远不近,分的很清楚。她是知道的:你嫁人了就不再是这个家的一份子了,你过好你自己就好,我们老了,你还得回来给我们洗裤子,你不能嫁的太远,这样照顾我们不方便。
李慧南也曾反驳过:你在意过我的幸福吗?为什么不能远嫁,为什么要求那么多?为什么就成了泼出去的水?真成了泼出去的水,那儿媳是干嘛的,享福的?女儿是干嘛的,生出来做什么?好事不轮着,也从不考虑,上面有了政策,第一个为什么考虑的是弟弟?你知道不公平的爱会使人嫉妒发疯吗?姐姐就有义务培养弟弟,哪门子的道理?都是同一个爹妈生养的,我差哪了?就是因为我是女生?使我放弃学业,一碗水什么时候端平过?
想起过往的不开心,李慧南这次并没有哭,她习惯了,长大了,长大了就该自由了,弟弟也工作了,没有负担了,弟弟的工资好好挣也是可以自己娶个媳妇,李慧南安慰着自己,算了,都过去了,没事。
………………………………
第三十二章是爱还是留恋
年夜饭吃的家常饭,并没有做什么饺子。
夜里李慧南拉着母亲,让母亲在孔明灯上写字。
“我不会写字,写什么?”
“写你新年愿望,你说我写。”
“这东西能飞吗?”母亲并不认识孔明灯,只是听李慧南说能飞。
“这是孔明灯,飞的老高呢。妈,你往那里看,那个高处的一闪一闪的就是,亮不亮?”
“在哪?”
“那不就是。”
“看见了,看见了,我这眼睛不行,近视的厉害。”
“要不我回家去取你的眼镜过来。”
“不用了,看个影子就行,我不爱戴眼镜,时间一长眼睛就疼,平常都不戴的。”
“不戴就不戴,那你告诉我新年愿望是啥?我给写上去。”
“我还能是啥,就家里人健健康康比什么都强,希望你弟弟在外面一切都好,希望你快快乐乐,希望你爸爸身体早点好起来,你爸这两年老是腰疼腿疼的。”
“那你呢?”
“我,我就来年不要冻手就好。”
李慧南摸着母亲的手,心里很不是滋味:“你这手不管怎么保养,它总是一过冬就冻,全是一道道裂痕。”
“小的时候就这样,小时候家里穷,经常挨饿受冻的,估计是那时候落下的根。”
“我买的药还用着吗?”
“用着,不起作用,不过比去年好很多了,就是这样,没事。”
写完所有愿望后,李慧南在孔明灯上又画了仕美人。
“妈,我们可以放了。”
“怎么做?”
“我也是第一次,先点火,然后,等等。”李慧南打开手机搜了搜:
将蜡放于孔明灯的下方的铁丝处,缠住,一定要缠的结实。
点火。点火的时候最好是两个人一起,一个人撑着孔明灯一个人点。
点好火之后,一定要等到孔明灯完全膨胀起来之后再松手,这样孔明灯会飞的好,否则飞不起来。
孔明灯飞起来的原理就是点燃蜡释放的热气将孔明灯里面的空气分子的密度降低。所以一定要膨胀之后再放。
注意事项
因为孔明灯需要点燃蜡,有明火,所以最好找一个空旷的地方,树木不多的地方放。
“我知道了,妈,你帮我提起来它,我点个火。”
“嗯。”
小小的火焰,慢慢膨胀的孔明灯,越来越鼓。“好了,可以放手了,妈。”
“可以了吗?”
“可以了。”
但是结果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并没有飞上去,李慧南反复确认,“操作没错啊,怎么飞不起来呢?”
“算了,飞不起来也没事。”
“不行,我还没放过,第一次怎么可以失败,哪里出现了问题?”
李慧南反复扔,最后孔明灯掉地上了,自己烧了起来。李慧南叹气,不甘心。“我还有两个,都放了。”
“下次吧。”
“我今天必须放上去?”
李慧南的妈妈见说服不了,也就随她去了,好的是第二次一次成功。“妈,看,飞起来了,它飞起来了。”
“还真的是,越来越高,再高一点,它能飞多久?”
“它到了一定高度就会往下飞,没有火了也就掉了下来。妈,你看,还挺远的。”
“看到了。”
“你看它这会在哪了?”
“很模糊,应该还在飞。”
李慧南听着母亲敷衍的回答,“你近视又严重了,明明它不远。”
“这两年确实近视不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