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大场会持续一整天,小场也会到下午才结束。我们此时走出了拥挤的市场,天已经在不知觉中亮了。
来到镇子的外围,马路边停着很多马车,摩托车和拖拉机。张哥一边走,一面四处张望。
不一会就领着我们来到一辆带棚的马车边,马车车手上坐着个中年人,看到我们三人后站了起来说着:“岁老、小张。”岁老点了点头问道:“一切顺利?”那人也点着头回答:“顺利,就等您了。”张哥则一言发站在一旁,岁老吩咐着:“那出发吧。”只见那人从旁边电线杆上解下马的缰绳,开始把马车架上马背。
不一会马车架好,我们三人鱼贯上了马车,接着马车就动了起来,缓缓向镇外走去。
车上环境并不是很好,车厢里放着几捆稻草,我们三人就坐在稻草上。
马车篷布是绿色的帆布,用铁丝随意固定在马车的棚杆上。一路无话,也不知道晃悠了多久,我竟然慢慢的睡了过去。
再次醒过来是张哥推了一把,我知道到地方了,赶紧跟着下车。一出马车刺眼的阳光迎面照来,眯起眼睛四下望去,面前是一片山川。
回头看向身后,是一片杂木原始林,我们身处一片山林的边缘,外围四周还长了不少一人高的茅草。
这会赶马车的那人正手拿马鞭在那把车轮压倒的茅草挑直,我并没有看到过来的路。
“老三差不多了,走吧。”岁老说着。老三转身把马鞭放进车里,拿起车上的蛇皮口袋搭在马背上,接着牵着马在前带路,领着我们往林子中去。
一行人并没有往高处走,而是从林子中往山西面方向走去。在林子中走了二十几分钟的样子,我们下了一小段坡后,来到一处平坦地带。
这里树木高大,树林下方丛林茂密,就在这时我看到前方似乎有人影晃动。
众人寂静无声,只听到脚下踩踏树叶和枯枝折断的声音。来到刚才人影晃过的附近,老三把马栓在了树上,然后继续向前走,没走几步,竟然看到四顶圆形帐篷,我看不出来是不是军用的,但是帐篷蓬布是迷彩布,外面还罩了一层网子,网子上还别了树枝伪装。
从远处根本分辨不出这有帐篷,刚才的人影自然就是住这的人,这应该就是我们最终的目的地了。
听到有人来,帐篷里钻出三个人。只见其中一位平头短发、一张马脸,嘴里叼着烟袋开口说道:“岁老,您来了。”身边另外两位,一个头发蓬乱,身上全是泥;另一个有些秃头,一脸油滑模样。
也纷纷对岁老点头打招呼。岁老挥了挥手说着:“呵呵,大家都是自己人别客气,等我们先歇会,有事情吃午饭时再仔细说说。”一旁的老三也说道:“兄弟们,听岁老的。”然后把手上的蛇皮口袋递了过去又说着:“老胡,米和菜买回来了,拿去煮吧。”一脸油滑的老胡接过口袋转身去了。
在四个帐篷中间有个人工挖陷下去的圆坑,坑中间是用石头搭的临时灶台,人可以围坐在坑边。
老三又带着我们三个安排了住的帐篷,岁老单独住一个帐篷,我还是和张哥住一起。
来到帐篷内,中间放着三个木箱子,应该是装这些物资的,老三跟我们说可以当桌子用的。
两边放着睡袋,下面也垫了茅草和防潮垫。我躺在睡袋上,想着一个几天前就产生的疑问,为什么这次任务要有我呢?
我来最多也只是个没有什么力气的下手而已啊?这时有人走进帐篷,我抬头看去,发现竟然岁老,又是不等我问出心中的疑问。
岁老就开口说:“小风,我想到了这,你心里还是有疑问的对吧?”他坐在了木箱子上,正微笑的看着我。
我坐了起来,点着头说:“嗯,就是为什么这次任务需要我呢?”又觉得不对,自己是他的员工,让我做什么还需要理由?
怕岁老误会又补充说:“这。。。这不是车队里正常的工作。”然后就低下了头,看着自己的手。
岁老似乎早有预料,平静的说道:“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从我的另一个身份说起。”我抬头看向岁老,嘴里疑惑的说着:“另一个身份?”
“对,另一个身份。不过现在不是讲故事的时候,就简单说一下吧。小风,你相信鬼神吗?”岁老看着我,问了一个奇怪的问题,我此时也在看着他。
我摇了摇头,回答说:“不知道,只是在电影里看过。”那还是初三那年在小元宝家看的。
岁老也不在意我的回答,兀自说着。
“我的另一个身份是道士,这是很久以前的身份了。鬼神之说并非虚妄,不过因为各种原因,其他人不知或者不愿相信罢了。”他顿了顿,说回主题:“做这行经常在山林阴沟间行走,有时还会掘坟寻宝,所以遇到鬼神之流更甚其他人。因为有些能力,所以在业内也是有名的好手,不过我惜人命,从来不让兄弟们主动冒险,一切以安全为主,所以摊子没有其他人的大。随着国家政局稳固和自己的年纪也大了,就逐渐退出了前线。但是如果遇到特殊情况,也还是会出手帮忙。”他说到这看了看外面。
我来了兴趣,安静听着没有发问。等他回过头又继续说:“这些年来,人近知命,所以有了找传人的打算。那天在人市见你,心念有感故让小王拉住你。至于来此目的,当然是带你一起来历练一番,毕竟人与人只有在一起才能相互了解嘛。”岁老说完还是看着我。
我低下头,理了理思路说:“那岁老您的意思是想收我为徒?”岁老呵呵笑着说道:“那得看你自己的意愿和接下来的表现了,不管怎么样,这并不会影响到你在车队里工作。”我又问:“接下来要我做什么?”
“跟着我就行,好了现在你先休息吧。”岁老站起身来说着。我还是坐在睡袋上,想着从刚才岁老说的话,似乎还有什么地方不对。
然后又从和小元宝入职到现在的事情都仔细回忆了一遍,依然没有找到不对感觉,后来干脆不想了。
又不自主的想到岁老是道士的事情,不知道自己做道士是个什么样子呢?
小时候看过村里有人过世后请来的道士,但感觉岁老不是那种道士呀!
也不知过了多久帐篷外面传来老胡的声音:“兄弟,开饭咯。”我起身出了帐篷,看到已经有人围坐在圆坑边,也走上前去坐下。
老胡做的是火锅,一口铁锅里冒着红色的锅底,香气热气四下飘散,旁边木箱子上放着切好的肉、白菜、豆腐等东西。
老胡正在从锑锅中盛饭,旁边的老三把盛好的饭挨个递了过去。一面老三还招呼着说:“兄弟们开吃,别客气。”一时间大家也都动起筷子,有往锅里夹肉的,还有往锅里放菜的。
等到众人午饭都吃得差不多时,老胡吃饱放下碗筷,抹了抹嘴开始讲诉事情的始末。
十天前一行四人根据情报来到魁谷乡,情报说这里有几处清末的大地主墓,具体位置就要他们自己找了。
几人先是在镇上打听,找借口说自己是来找祖坟的。在城里没打听多久,就得知清末动乱,军阀群起,四处抓壮丁,这里十二岁以上的人基本都被抓光了,只有少数几个躲进了深山才逃过一劫。
不过乱世哪里有太平,刚出山又碰到军阀混战,镇子里的人死的死、逃的逃,几乎都走空了,出山后的年轻人怕被抓壮丁,所以各自往逃往滇南、粤州、香港等地。
现在的本地人其实并不是本地人,而是抗战后迁来的,早年逃出去的也只回来几人,这些话就是从其中一个老人口中了解到的。
不过他们还是从老人的回忆中找到了这片树林,老人回忆当时跟着家里的三叔和村里的几个孩子在这片林子中躲难的时候看到过一些坟,不过年代久远已经记不清位置。
他们自是不能拉着老人来山上寻找,于是带着工具和干粮就上山进林子了。
第三天他们在林子中转了好几圈,几乎要放弃的时候,在一处较平坦的地方发现了半截残碑,碑的另一半已经不知所踪,四个人见此都兴奋不已。
这座普通的墓挖掘取物顺利完成,就在进行最后的掩埋工作的时候,老狗(就是头发蓬乱的那位)发现一个新墓。
他本来打算从旁边不远的半坡上刨土来掩埋挖开的墓穴,因为挖坑就这样,挖出来的泥总是不够填回去。
就在他拿着簸箕打算抬第二次泥的时候,一锄头下去竟然挖到了石头,被反弹的锄头震得手掌发麻。
心里自是一阵骂娘,于是就从四周刨了起来,没几锄头就挖出了一个小石亭。
老狗赶忙喊来众人,老三看过小石亭后,又四处转了一圈,断定这附近还有一座大墓,四人加速恢复好坟丘。
然后开始在周围寻找,没多久就在半坡上边,面东的地方发现了痕迹。
在半坡东面,有一处大面积塌方,上面的泥石都垮了下来。塌下来的泥土上都长了不少小树和草,看样子有个十来年了。
老三当即决定挖开塌方看看,但是这工作量可不小。山地不比平处,泥土中混着大量石头块,不好用探铲查找,而且山高空旷,在不明情况的时候更不能用炸药。
于是让老胡、老狗和老王三人动手挖掘,自己则回镇子上采购装备。第五天的时候,四人终于找到了墓的位置。
经过清理干净的墓碑发现这竟然是一座明代土司的墓,众人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于是当晚老三就按岁老教授的方法测墓,并打算一切正常的情况下明天就动手。
说道这老三叹了口气,接过老胡的话说着:“我按您给的方法,先是在四周撒上白灰,然后用阳线封住墓口石碑,最后点上白蜡烛和香。”岁老闻言点点头,老三狠狠抽了口烟低下头继续说:“可就在插香的时候出了鬼,随我怎么压紧泥巴,那三柱香一离手就倒,最后没办法找了两块石头夹住了香才放稳。”
“嗯,有点意思,那后来呢?”岁老说着老三抬起头,掐灭香烟接着说:“第二天一早我就去看测墓的结果,可看到的情况着实给我吓了一跳啊!老远的就看见被石头夹住的香还搁那插着,走近后还发现封墓口的阳线也断了。看到这个情况我感觉到事情大条了,就马上去四周撒白灰的地方,见到白灰时果然不出所料,周围多了很多脚印。”岁老眯起眼睛开口说:“老三,这个墓不简单啊,具体情况下午我亲自看了在说吧。”众人都没说话,老三则皱着眉头又点燃了一根烟。
大家休息了一会后,老三叼着烟站起来,岁老看了看我说:“小张、小风你们也一起来。”接着我俩站起来和岁老跟着老三向林子中走去。
在林子里走了几分钟,来到一处树木稀少些的斜坡。爬上斜坡从右边向东二十几米后就看到了他们四个前几天的杰作。
垮塌的小陡坡已经被人工挖出十几个地洞,不远处有一个大坑,隐约可以看到里面的石碑。
来到大坑的边缘,只见一座墓碑贴着石壁耸立。墓碑两边雕刻着挽联,再往两边延展是壁画,上雕刻者仙鹤青松。
一排石碑顶部还有石雕屋脊,上面的每一片瓦都雕刻精细,飞檐翘角。
祭台地上铺有正方形石板,个个大小一样。祭台墓碑前有一张低矮的长条石桌,上面放着两块石头,中间还插着三柱没烧完的香。
石头两边还有蜡烛块,想来这就是老三测墓弄的吧。
………………………………
第八章 明代土司墓
我抬头看向墓碑,果然两边还挂着细细的红线。当时老三应该是把线呈又字挂在了墓碑上,这会却断开挂在两侧,地上还能看到有断成小节的红线。
我又看了看四周,祭台并没有完全挖开,甚至站在祭台这都很难看到外面。
这时目光又瞥见不远处的小石亭,一个是站立着的,旁边还倒卧着另一个。
应该就是老狗发现的小石亭了,这两个石亭就是这墓地祭台的装饰物,底部是一根圆柱,刻有云纹,柱顶是一座亭子。
仔细看可以发现亭子里有些发黑,推测应该是在里面点过灯。跟着岁老从祭台坑里爬上去,来到墓碑的上方斜坡。
只见地上撒有白灰,看上去就像石灰一样,地上的白灰有明显被人踩踏的痕迹,四周还留下了些许白色残缺的脚印。
又绕到东北面,这里的白灰也是同样的情况。岁老看着远处的山峰,又回头看看墓地,转头对老三说:“老三,有没有下探铲试试?”老三在一边回答着:“试过,测墓后老王来试的,说是不能干闲着等。”老三撇了一眼墓地接着说:“不过老王跟我说,这墓探不了,不管在哪里下铲都能碰到石头。”我们踱着步又走回祭台坑边,岁老望着祭台坑说着:“这墓与一般不同啊,如果我猜的不错,这墓是石窟改建而成。”老三有些惊讶,接话说:“石窟改建的?难道是把自然形成的山洞当做墓穴了?”
“嗯,应该是如此,首先这里是山区,石窟众多,而且石窟的防御性自是比人工建造的坚固得多。”岁老边想边说:“还有这里的风水也是甚好,虽然地势偏僻,但对于土司这样的土皇帝来说也不算什么。老王探铲下不去自然也就是这个原因。”老三锁着眉头自言自语的说:“如果真是这样,炸的话又太危险,盗洞又打不下去,难道要从当初的石窟洞口进去?”岁老看了他一眼开口道:“是啊,如果是天然的石窟,那么上下左右都是岩石,进去的唯一入口只有这原生的洞口一条,不过看现在的情况,除了这墓的本身,还有人在这做了阵啊。”老三没有接话,他现在全指望岁老了。
岁老看了我一眼说:“小风你跟我来。”说着走下祭台坑,我也一言不发的跟着下去。
来到墓碑前,一边指着红线、香烛等物,一边向我解释测墓为何。这种测墓方法是岁老发明的,他说其他流派也有测墓手法,但目的都是为了测试墓地的风险情况。
自然死亡人的灵魂在下葬后会随着超度而离去,而非正常死亡的灵魂一般也会在天年尽后转世散去。
只有特殊情况下才会变成阴神。所以测墓一是测试墓穴是否有灵魂依附,二是测依附灵魂是否正常,如果有正常依附的灵魂则不开墓,并且在测墓后留下阴钱以慰亡灵。
只有没有灵魂依附的墓,他们才会动手。要是遇到依附有特殊亡灵,掌眼的先生甚至会帮忙超度,一是积阴德之举,二也是为周边村民方便。
大多的墓都是没有亡灵依附,而五十年以内的新墓他们也不会去碰。但也有遇到像今天这种情况的,依附的亡灵凶猛,而且数量众多。
一般掌眼都是选择放弃,不过也有像老三他们一样有靠山的也会请高人来帮忙。
测墓先是在墓的四周随意撒上白灰,白灰是一种混合粉剂,用来测试附近的亡魂数量。
接着在墓碑上挂上阳线,阳线是阳性细线,用来测试墓内的亡魂情况,一般的普通亡魂是不敢碰阳线的。
最后是上香点烛祷告,说自己因为什么身家拮据呀,有什么困难等等原因不得以冒犯才来盗墓,然后把香插在墓碑前。
隔夜后看情况,如果白灰没有异常,红线没断,香烛顺利烧完就表示一切正常,墓里没有亡魂依附,可以动手。
如果有异常情况,就要看有多严重。比如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