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董尚书那边找了很多虎背熊腰的打手,准备随时到府里夺人。
郑国公思前想后,私底下去找了董尚书,坚持为自己的孙子辩护。
董尚书已经顾不得职位高低,对郑国公横眉竖眼。
不过,毕竟闺女丢了,郑国公理解他的心情,对董尚书说道:“我已经派人四处查找,整个京城地毯式搜索,一定能找到令千金!”
“人就是在你家丢的,你搜别处有什么用?”董尚书语气不善。
在董尚书看来,他的女儿现在肯定是被软禁在郑国公府里的某个地方,是被李琦藏起来了。
毕竟是前亲家,郑国公实在觉得老脸挂不住。
低声说:“其实……这个事未必是坏事!”
“什么?”董尚书疑问,不知他为何突然说出这句话。
郑国公冒死说:“你。。。。可能要成为皇亲国戚啦。”
董尚书脸上露出疑惑:“你这是什么意思……”
荣王府中。
这天一直到晚上,元殊都没有吃饭把自己锁在房间里。
他坐在书桌前,桌子上是那封信。
从东城开始,发生的每一件事都在脑中快速回忆。
从到东城的第一天,自己就一直跟李麟在一起,她是没有多少时间写信的。
当时的客房并没有笔墨,写信需要另行准备,更需要专门差人传送,她如果真的给李琦写信汇报,做这些事情不可能一点没有痕迹。
还有那碗药,如果真的打算把自己迷晕,何必换成温太医的药多此一举?原来吕大夫的那包药反而丢掉,这不是自找麻烦么?
如果是李琦和李麟计划好的编排,又怎能确定自己一定是那天回去,并且晚上会住在那,那天自己住在郑国公府只是自己一时起意。
最重要的是,他们费这么大劲做这些事能有什么好处?自己根本影响不了他们之间的明争暗斗,也改变不了什么结果都。
想到这些,元殊有些释然。
他觉得李麟肯定是不知道前因后果,这件事情是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了!
元殊看看从东城带回来的那个香囊,香气还在,想起了李麟对他的种种好,那绝对不是装出来的。
随即心里一软。
不能就这么贸贸然受他人摆布,他决定明天一早就去找李麟,问清楚所有的疑问。
一定要亲口听她讲一遍经过,省得让误会升级,造成不可挽回的结果。
此时的李麟也在自己房间房间内,梳理这一切。
而赵臻,他那边查了当天拿药的人,发现根本没有头绪,去拿药的是他的亲信赵榴。
而温太医不会智商低到在自己药里加东西,整件事情显得玄而又玄。
这注定是个烧脑的夜晚,每个人都猜的很累。
第二天早上,李麟从郑国府出发去找元殊。
她也打算和元殊好好梳理这一切,却发现今天一路上气氛有些怪异。
今天的路上行人比往常多,也热闹了,三个五个聚在一起不知在讨论着什么。
一些民众有说有笑,拿着什么东西讨论的津津有味。
此时一个卖书的小贩拉住她:“姑娘,买本书吧,京中秘闻,最新八卦!”
“不用,我没兴趣。”李麟不想和他多说。
她对娱乐八卦向来不感兴趣。
知道肯定跟最近的流言蜚语有关,那些东西总有人牵强附会大加渲染。
“新出的本子!不买就没啦!”小贩试图吸引她的注意力:“只要两文钱哦!”
他翻开几页,伸过去让李麟看内容,李麟刚想打开他的手,眼睛却扫到了那个本子上的插图。
随即整个人一愣。
画上是一个男孩,正在往柜子里钻,一个女人拉着阻止他。
“元殊?!”
李麟抢过书仔细看,上面赫然写着:皇宫秘闻!
小贩见她动心了,低声说:“这可是特大新闻,据说有有位皇子身患隐疾,遇事胆小如鼠,生活不能自理,还不如普通人。。。。。”
李麟睁大眼睛看上面写的内容,竟然和东城发生的事情一分不差,犹如晴天霹雳。
………………………………
第54章 要翻船!
李麟揪住小贩问:“这谁写的??”
小贩吓一跳,说:“这几天才印出出,我只是卖本子的。”
李麟紧张的看向四处,这才发现,大街上铺天盖地全是这个册子。
所有人都在津津有味的讨论。
一瞬间,一股惊恐的感觉遍布李麟全身。
东城的客栈里发生过什么,只有他们两个人知道。
如今出现这样的册子,是个人都会想到是其中一人说了出去。
这简直不可思议。
元殊身份特殊,这种事被当做谈资后果严重。
李麟上前把小贩手中的东西抢过来,紧张地说:“你们怎么可以乱发这种?会有麻烦。”
小贩不明所以:“你懂什么……这种八卦最好卖。”
李麟不想跟他解释那么多,从口袋中拿出银子。
“这些东西我全买了,不准再卖给别人!”
她看到街上其他人拿在手上的,一本本买过来。
此刻她心中只有一个想法:坚决不能让元殊看到这些。
然而,偏偏那么巧。
当李麟抱着一堆册子正准备拿去销毁时,远远的看到街那一头的元殊。
元殊正直直站在那里,面无表情地看着她。
身后的议论还在继续,几个嗓门大的妇女不时笑出声。
“高高在上的人也不过如此。。。”
“是啊,你觉得这个人会是谁?”
“肯定是那些皇子中的其中一个,听说……”
元殊紧紧的咬着牙看着李麟,眼中隐隐透出一股恨意,那是一种失望,一种破灭。
李麟脸已经白了。
她不知如何解释这一切,只说:“不是我说的。”
李林麟大步走向他,怀中的小册子有几本掉到了地上。
元殊看她走近,快速后退几步,眼中已经流露出了明显的不信任。
在来的路上,元殊本想问清的所有问题,此时都已经不想再去深究。
街上的人议论不止,不知道这俩就是当事人。
这是一个再明显不过的事实,如果李麟没有说出去,怎么会有这些画册?
东城的事情,现在满城皆知,不是她又是谁?
是他信错人了!
见他不为所动,李麟知道他已经误会,快速走过去要解释,“你先别想那么多,给我几天时间,我去调查,一定是有人知道这些发生的事故意放出来的!”
“哦?会有谁这么做?”元殊冷冷问。
李麟硬着头皮说:“当时荣王也派了人跟在我们后面……”
“你的意思,是我父王做的?”
元殊的语气竟然带了几分嘲弄。
随即更加厌恶,转身不想再跟她说半个字。
“元殊!”
李麟抓住了他的袖子,元殊扭过头来看着她的脸,他希望在这个时刻,她真的能向自己证明这是个误会。
只听李麟说道:“现在有更紧急的事情……”
元殊看着她,还以为她要说什么。
“你……。。得马上放了董小姐……”
听到这句话,元殊看着李麟的眼睛突然红了,心中犹如被压了一块大石,把整个心脏都压得破裂。
眼中不知不觉盈上了些许泪水。
这时候了,李麟考虑的竟然还是那个董小姐的事!
他狠狠的甩开袖子,头也不回地走了。
李麟现在那,看着身旁不断议论的人群,她感觉到一种巨大的压力,似乎有一张网正将她和元殊两个人一步一步收到网中。
元殊一路难受,他懊恼自己的后知后觉。想到信的内容,想到那碗换掉的汤药。
他被人设计了,就像蝼蚁一样被人玩弄于鼓掌之中……
赵臻迎面走来。
他本来要前往荣王府,意外看到元殊在街上,赶紧走了过来:
“元殊,你不能再拖了,快。。。。。。。”
此时赵臻还不知道他心情糟糕。冒冒然来要人。
元殊走到他面前把赵臻推开:“你们还想怎样?是不是觉得我好骗!”
赵臻原本以为经过两天的冷静,他会消气,看到他这么激动也是错愕。
“怎么了你又?”
“现在知道跟我要人了?早干嘛去了?!”元殊的表情可怖。
他捡起一旁掉落在地上的一个册子狠狠扔到赵臻的脸上。
“以后别来烦我!!!”
赵臻躲了一下,看他如此激动,喊着旁边的侍者:“快快快,他又犯病了。”
元殊紧咬着嘴唇,气呼呼走掉。
赵臻低头拾起地上的册子翻了两下,原本以为只是普通的画册,没想到看到内容也是眉毛一皱。
回到荣王府,阿黄在那等待很久的样子:“殿下,上一次掉信的那个人,我把他逮住了!”
“逮住了?”
阿黄脸上带着欣喜:“我这就把他揪过来!”
元殊坐在椅子上,看着那个长相猥琐的人,这就是阿黄说的“掉信人。”
元殊看着他:“你自己说吧。”
他语气带着疲惫,已经懒得一句一句去问。
那人扑通一声跪下来,求饶道:“我都招!是李琦让我一路跟着李麟,帮她传信出来,这一切都是计划好的。。。。。。”
元殊静静听着,一言不发。
阿黄见他反应反常,心中诧异,
阿黄了解元殊的性格,如果是往常他一定会大大生气,教训这个人并追究到底。
此时,元殊却出奇的平静。
在沉默许久之后无力地趴在桌子上,让他们都出去,他想静静。
元殊趴在桌子上把脸埋在了袖子里,难受,非常难受。
荣王气呼呼从外面回来。
“反了反了!现在的人简直不知天高地厚!”
他显然知道街上的留言和小册子的事,刚才路上还碰见了赵臻,赵臻给他看了那小册子的内容。
荣王命令府中甲士,看见街上乱传消息的人,见一个抓一个,扔进大牢!
他看到元殊坐在大厅里趴在桌子上,知道他心中郁结,一阵心疼。
于是走过去说道:“儿子,不用担心,我会重重罚那些乱嚼舌根的人。”
元殊抬起头,用平静的声音说:“算了,父王。”
此时他竟出奇的理智,淡淡对父亲说:“明明就是有病,就算全抓起来又有什么用。。。。。”
说完话,起身默默地回自己房间去了。
荣王看看儿子的背影,诧异于他反常的表现,竟然从心底生出了愧疚。。。。。
元殊来到兵器房,
那个从郑国公府带出来的大箱子在房中放着,里面隐隐传来了细微的动静。
是董家小姐在挣扎。
元殊走到箱子前冷冷看着那箱子。
想到近日来的种种心中的火气上来,整张脸的表情越来越阴森。
他抬脚重重在箱子上踢了几下,脸上写着不可一世。
“来人!”他向门外大吼一声,叫来几个王府的士兵:“把这个箱子丢到守城军营里去!!!”
………………………………
第55章 知不知道你在做啥
两天后,发生了一件大事。
礼部尚书董家的小姐,被人用装在箱子里放回到了府门口,昏迷不醒且衣冠不整。
一时间,京城炸锅了,流言不断刷新。
董尚书见自己女儿变成这样回来,几乎吐血,义愤填膺之下一纸公文告到了刑部,直指李琦禽兽行径。
作为礼部的尚书,写了长长奏书奏明给皇帝,称郑国公借用势力包庇孙子损坏女儿名节,乃世间破坏礼法的大恶之人。
当天下午,刑部的人就到了郑国府拿人,要将李琦收押,郑国公几乎昏死过去,大呼冤枉,厚着老脸闯宫门要找皇帝求情。
皇上也对这件奇怪的事情感到不可思议,风平浪静的京城竟居然发生这样的一件怪事。
这是朝中的两位大臣的纠纷,又关乎女子清白,皇帝命令刑部去谨慎核实。
刑部多年来没有遇到过这种奇葩案子,两方都不想得罪。
看郑国公年老体弱,安慰说:“李琦只是走走过场,查明不是凶手将很快放回。”让他不要担心。
但董尚书死咬住不放,坚持认为此案证据确凿,不让刑部轻饶。
更要命的是从那个箱子里面竟然找到了李琦的衣物。
这个物证太有说服力,真相呼之欲出,让邢部的无法不重视。
李琦就这样被带走。
郑国公追到了刑部大牢,看着孙子被关到了漆黑的牢狱中,老泪纵横。
他问孙子:“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李琦哪敢告诉他真相,只得说自己是冤枉的不会有事,让他别担心。
郑国公流着泪被搀扶了出去,不敢相信会突然出现这样的变故,他一向对孙子的人品有所理解,知道他不是这种冲动的人,可……
刚出刑部,郑国公看到赵臻也在门口,就要跪过去:
“殿下,你一定要救救李琦。。。”
赵臻表情复杂,扶起他说:“我知道。”
阴暗的牢房里面,李琦无奈的站在那儿,他没有想到,自己竟然有坐牢的这一天。
人生的大起大落实在是太刺激了。
正在走神,看见赵臻走了进来。
赵臻扇着扇子,已不再像平常一样幽默说冷笑话。
“没想到吧?元殊会这么给我们来一下。”李琦问他。
“我们现在是不是自己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赵臻呵呵一笑,说:“其实我已经后悔了。”
谁都没想到,现在事情正朝着一个不可控的方向发展。
现在最难的是,怎样把罪名从李琦身上撇掉,而又不牵扯到元殊。
赵臻当然知道,说出元殊这件案子就真的变严重了。
尽管本朝针对未成年犯罪一向从宽,十八岁以下可以重新教育,李琦曾经称它为:未成年人渣保护法。
但他的身份毕竟不同寻常。
倘若元殊是普通人家的孩子,把这个锅甩给他没什么,但他偏偏是荣王的儿子。
元殊犯事必然是荣王收拾,到时候他们做的事情,六皇子的事,都可能会被抽丝剥茧露出端倪……
李琦想着这些心中一沉,深吸一口气说:“我一定要想一个万全之策。”
董小姐被放回来的那天,李麟还在查那些小册子相关的事,且已经有了几分头绪。
他找到了之前大量印刷的小作坊,里面的人已经被某部门抓走询问。作坊已被封并勒令不准印刷任何东西。
老板被重罚之后又受一顿刑,几乎没命。
他告诉李麟,自己也是被坑的。
说是之前有一个商人拿来稿子出了大价钱让印,印好之后只拿走了一半,剩下的那一半留在了作坊里,老板觉得浪费,便便宜卖了出去了。没想到大家都喜欢看这些八卦,他刚高兴以为自己白白赚了,却没想到差点丢了性命。
好在他坦白从宽,把那商人的模样让画了出来。
李麟确定了,这个册子是有人故意针对他们!既然对他们东城的行踪了如指掌,说明这一路必然有人跟踪。
她思量很久,认为在东城除了荣王外还有一波人,只是他们两个人都没有留意。
李麟甚至怀疑连那个客栈都有问题。
然而她刚准备孤身去一趟东城细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