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门绣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朱门绣卷-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样子似乎是在哭泣。

    哭泣……

    芷容闭塞的心窍突然打开,随即眼睛里光辉闪动,嘴巴撅起,看起来甚是委屈可怜。

    “母亲!我……”话说到一半便开始呜咽抽泣。不一会儿的功夫丝绢上面就出现了一大片的泪渍。

    崔氏被她这一突如其来的转变的弄的莫名其妙,这三丫头变脸比变天还快。她不耐烦的皱眉冷哼道:“哭什么?”

    芷容上气不接下气的呜咽,像是及其费力的忍着哭出声来。她缓缓抬头,楚楚可怜道:“母亲,容儿实是觉得丢脸。前有翠莲偷东西,现而今翠缕又犯了事儿,都怪孩儿管教不严,给家里蒙羞。这回子,府里的人都知道我院里的人出了这等丑事,怕是日后,孩儿在这府里是再抬不起头来做人了!”说罢便再次低头痛哭。

    女儿家最重要的是什么?名声。

    芷容句句说的在理,手下的人惹出了败坏名声的事,她这个主子脸上也无光。

    而这些话也同时说到了崔氏心坎里,那字字句句就好像一根根针扎着她的心。

    翠莲、翠缕可是她叫人买进府的,也是她让赵嬷嬷亲手调教一个月才送进芷容院子里的。这出了事她也免不了被人在后面戳脊梁骨。

    “大姐,三姑娘说的也在理。姑娘家的面皮儿薄,这样的事传出去怎么扛得住流言蜚语。再者,要是被老祖宗和老爷知道了,怕是要怪罪到咱们几个做长辈的头上。”

    四娘语气平和,慢悠悠的,面上表情也淡然得很。不过芷容却听出她最后一句话其实是在说,老祖宗和老爷会怪崔氏选人不当,管教不严。

    这是一个当家主母的耻辱!

    芷容不敢抬头,却在心里感激四娘的帮忙。

    三娘也不似之前那般有情致,而是一边抿着茶,一边瞟向崔氏。

    六娘则略有深意的睨了四娘一眼,而后嘴角不易察觉的微微翘起,也看崔氏。

    崔氏玩弄戒指的手指用力的掐起。四娘说的没错,她不仅不能把这件事闹大,还必须悄无声息的解决。

    若是当众叫人把翠缕卖掉,那么必会闹得满府流言四起。到时候就算白老爷不怪她,老祖宗那边却不好交代。

    暗地里处罚也是不行的,好多双眼睛看着呢,还是遮不过去。

    六娘这时开口道:“姐姐不用烦心,这事也怪不得咱们,更怪不得三姑娘。翠缕昨儿个不是回了家吗,要我说呀,翠缕的家里许是给她寻了婆家吧?否则,一个姑娘家从哪弄的这书?只有写图,没几个大字的,也就是不识字的人家才弄这些。”

    她这是把事儿推到翠缕自己家去了。

    翠缕是卖身奴,婚嫁全凭府里安排。不过,她家里若是能凑出银子赎身便也可以自觅良胥。

    翠缕这时也已经清醒过来,心里燃起一丝生机,弱弱道:“五夫人说中了……”

    芷容停止了哭泣,回首问道:“你怎么不早说呢,母亲也会放你回去的呀。”

    “就是,这丫头也太不明白事理,要是早说也不会弄成现在这样瞧你家姑娘哭的多伤心。”花氏这时候倒是来了精神见缝插针。

    芷容心里一乐,这回好了,不用自己操心,六娘和三娘就能把崔氏劝好。翠缕嫁人的事若是从她口中说出来便会更加惹人怀疑,就是翠缕本人也会疑心。崔氏也不能说的,否则会让人以为她在包庇,在为自己脱罪。

    而五娘这样的说法不仅给了崔氏一个台阶下,还堵住了悠悠之口,免去了日后的麻烦。白家老太太的消息可精通的很,这府里到处都是她的心腹。

    三娘喜欢插嘴便让她去说。

    崔氏深深的呼出一口气,事情依然发生了急转的变化。此刻有了台阶,死撑不下的是傻子。

    “哼,就算是找了婆家也不应该把这烂东西带到府里。这也就是三丫头心软放过你。明儿个让你家里人来带你回去吧,三天后拿银子来换卖身契。终身不得踏入白府半步!”

    翠缕满眼热泪的连声道谢,对着几位夫人磕了三个响头。

    崔氏又环视四周,目光在每一个下人身上都定格一瞬,厉声道:“今后,若是这府里有一星半点儿的流言,可别怪我不讲情面!都记住了?”

    “是,都记住了!”下人们齐声道。

    崔氏看了看两边的几位夫人,心中火气更旺。这几个人都是来看她笑话的!

    今天这事不管怎么收场她受损害都是最大的。

    “容儿,起来吧。这事儿不怪你。可别哭了,为娘的看着怪心疼的。“崔氏的态度来了个大转弯,面上露出慈爱,声音也柔和了不少。

    芷容暗暗道:比我会唱戏呢。

    戏唱到这儿也没法在继续了。几位夫人也说了些安慰的话,便各自回了院子。

    四娘经过芷容身旁时停下来和蔼道:“三姑娘是水晶剔透人儿,日后必有大福。”说罢便盈盈笑着转身走了。

    芷容看着那玲珑的背影一怔,看来是瞒不过四娘了。

    看热闹的都走了就只剩院子里的人。芷容让人把翠缕扶上床,又叫春华给她上了药。

    翠缕捂着嘴抽泣,稳了稳情绪对着芷容:“姑娘,翠缕这辈子都不会忘记姑娘的大恩大德!”说着便要下床磕头。

    芷容感觉被针扎了一下,阻止她后只淡淡道:“出了府也是好事。日后找个好婆家,生儿育女,不必担惊受怕的。这辈子也算有了着落。”

    翠缕听罢哭的更加厉害;“姑娘……”她在床上磕了头,又道:“姑娘的话婢子记住了。婢子会为姑娘祈福!”

    芷容怅然一叹,祈福这东西她从来不信。小时候娘亲不也总为她祈福么。可是结果怎么样,还不是俎上鱼。

    “你家里人会来给你赎身吗?”芷容问道。这可是现在最关键的问题。

    如果赎不了身,还是逃脱不掉被卖的命运。

    翠缕眼光瞬间黯淡,蚊子似的的声音恍然道:“家里没钱……”

    芷容沉沉一叹:“有谁能帮你吗?你的夫家呢?”

    她知道翠缕没有夫家,只是不知那王婆子的儿子会不会在这个时候负责。

    “姑娘,我……”翠缕目光闪烁,显然又难言之隐。

    芷容把被子往上拽了拽淡淡道:“有什么事就直说吧。”

    翠缕深吸一口气,半扶起身子鼓起勇气道:“拜托姑娘帮我找杂事房的李娃,他兴许能帮我。”

    李娃正是王婆子的儿子。

    芷容扶她躺下:“你放心吧,我让春华去一趟。”

    她出了房间叫来了春华,又从柜子里拿出二两银子,认真的嘱咐道:“你去见那李娃,问他想怎么做,如果他愿意娶翠缕却又拿不出钱便把这二两银子给他。如若他不愿意便不用带他来了,直接把这银子给管事的拿回卖身契。”

    春华听完吩咐便去办事儿。过来半个时辰,她便回来复命。

    一进屋春华便惊喜道:“姑娘,他答应了!明儿个让翠缕的家人接她回去,然后他找媒人提亲!”

    芷容听了这个消息也很意外,同时也打从心里为翠缕高兴。她放下手中的绷架子问道:“银子怎么处置的?”

    春华笑吟吟道:“他出了一两银子,我给了他一两。他还说日后定要还姑娘的。”

    “这个李娃倒是是个不错的托付。”芷容似有感叹的喃喃道。她又从柜子里拿出四两银子:“翠缕的家人是贪财的主,他们未必会把翠缕嫁给李娃。我这四两给翠缕做嫁妆,你手上的一两给她家里人,就说是白府里的主子为翠缕和李娃成亲赏的。”

    春华接过银子,刚走出门又折回来。甚为疑惑问;“姑娘为何要这般帮她?”

    翠缕从前虽未跟芷容借过几回钱却是最能告状的,致使芷容吃了不少苦头。

    芷容拾起踏上未做完的女红悠然道:“我呀,可不是圣人。只不过想让自己好受罢了。再者,那李娃倒是真心实意的人,翠缕她也算是命好。”

    春华是个机灵的人,她知道芷容是在为二夫人惋惜,便也不再多问。

    翠缕的家人本来想把女儿嫁给城郊的一个五十岁的人做妾,但是一听说府里主子赏了银子,虽然不多却也不敢违抗。便也美滋滋的同意了。

    翠缕的事情过去了,芷容便想着把夏锦和冬绣接回来。

    可是,这一切却没有她想的那么容易。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十八章 左福音寺里的贵人

    **大家周六快乐哦,我的原则是卡文也绝不注水。终于把今天的码完了,吼吼。**

    芷容送走了翠缕,这院子里比原来清净了不少。不过,她并没有立刻去跟崔氏要人,翠缕的事虽然如意的解决,但是却引起了四娘的怀疑。

    在没有摸清四娘的用意前,芷容决定而是静观其变,找准时机再出手。

    恰巧正逢月底查账,老祖宗又要赶在这时候回府。白府里上上下下忙得团团转,谁也没工夫去注意芷容。

    崔氏最是忙碌,她不仅负责白府最重要的账房和织绣房两大房,还负责大厨房、浣洗房、水粉珠玉房。各个房的管事每个月月中报账一次,月底的时候则是她亲自去各房查账,每一项的支出都要有明细。这么多年她在其中也私掉了不少的油水。

    除此之外,她还要忙着为老祖宗接风,又要让人打扫庭院、内室,又要命人添置新家具、新的装饰、新被褥、新衣裳……

    而各房的夫人们也不比她清闲多少。几位夫人也命人把自己的院子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全都打扫一遍,并且把自己得意老祖宗又喜爱的绣品挂在最显眼的地方。

    三娘负责食材房忙着买入上好、新鲜的食材,准备为老祖宗准备几份珍稀佳肴。

    四娘负责的粮草房要结账、查粮。买了多少用了多少必须有个明确的数目,就是差也不能相差太多。

    六娘负责杂事房也抓紧的购置平时用的物件,清点清楚、入了帐再分到各房去。

    几位姑娘们则在自己院子里做女红,都想在老祖宗面前展示自己的绣品,以得到老祖宗的喜爱。

    这样忙碌的景象赶得上过年前的气氛。

    芷容自然也学着别的姑娘一样躲在房里不出来,不过,她可不是在绣崔氏给的样子,而是再联系刺绣宝典里的蜀绣针法。

    蜀绣线法平顺光亮、针脚整齐、施针严谨、掺色柔和、车拧自如、劲气生动、虚实得体,蜀绣的针法有十二大类,一百二十二种。

    芷容现在只掌握第一大类,闩针。

    闩针是一种很短的针脚,一般用在绣好的绣面上,为了更能体现色彩的调和,按刺绣物象的具体需要,用二二或二三针闩,一般只用两色。深的闩浅色,浅色闩深色。此种针法适用于绣制山水和孔雀羽毛等,以体现其真实和色彩。

    芷容找来平时收集的几件别人绣坏了的山水绣品,在绣面上的适当的加闩针,完成之后再一打量,完全是另外一幅。

    “姑娘的针法有进步呢!”春华抚摸着绣面上的山水赞叹道:“若是一幅好的山水必定会更加的美。就是大姑娘的国色牡丹和五姑娘的孔雀开屏也未必赶得上。”

    秋蓉这时恰好进来,欣喜的接过绣品;“绣的真好!”转而,她似是突然想到什么,抬眼道:“姑娘,我方才听大厨房的李妈说老太太明儿就回来了!现在府里的人都忙得要飞起来的了。”

    芷容抬起丝帕扑哧一笑,打趣她道:“你倒是跟姑娘我学学飞起来是个什么样子?”

    秋蓉大眼睛霎了霎,歪着头,笑眯眯的坏笑道:“姑娘要想看也不难,若是日后能嫁了岳大公子,我定会乐得飞起来!”

    “死丫头,好一张利嘴!”芷容佯怒的将手边的鹅绒靠垫扔到秋蓉身上,狠狠的白她一眼。

    秋蓉这些天可没少在她面前提起岳北城,一会儿说人家公子相貌好,一会儿说人品好,一会儿又说家世好,学识好,生意做的好。

    总之,这么多的好都聚在一个人身上,作为一个庶出的、不受宠的姑娘还要奢求什么呢。

    芷容也知道秋蓉说的是实话,但她不做妾的想法是不会改变的。除非岳北城娶她做正妻,否则她决不会就此停下脚步。

    岳北城这段时间也没有过来,因为芷容这里接连出事,所以芷兰便在自己院里宴请了岳北城。

    昨个儿春华听岳北城身边的小厮说,他家少爷前天在芷兰院里用过午晚饭回去后脸色似乎不大好,还莫名的发了脾气。

    又听芷兰身边的小丫头讲,那晚岳北城走后大姑娘十分的欢喜。

    芷容自是明白芷兰欢喜的原由,可岳北城的的反应就很意外了。她有一种预感,岳北城的气是冲着她发的。

    第二日一大早,白彦昌便命人准备好马车,带着十几个家丁和一些随行的物品赶往开州慈音山的右慈音寺。

    开州共有两间大的寺庙,一间坐落在福音寺的右侧则名为右福音寺,另一间在左边则起名为左福音寺。

    这两家寺庙同在一座山上一直是各有各自的香火来源倒也相安无事。可是最近出了一件事却使得两座本来一团和气的寺庙起了嫌隙。

    数天前,山上来了几位京城里的贵客。这几位贵客原本打算到两座右福音寺捐些香火钱,并提前派人去寺里准备房间。

    谁知,恰逢那几日下大雪,贵客们在左福音寺住了一晚后发现山路已经被大雪封住了。

    封住了山路是哪也去不成了。还好寺里面吃住都有,又能听经拜佛,几位贵客便索性留在寺里不走了。雪停之后由于时间被耽搁了便直接下山了。

    这本来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哪个寺庙还不是一样都有和尚念经,拜的也都是一个佛祖。

    起初,右福音寺也没什么反应。可是,又过了两日右福音寺主持却不高兴了。

    原因是那几位贵客为左福音寺捐了一千两白银!

    一千两可不是个小数目,对于寺庙来说可以有很多用处。

    右福音寺的主持认为这一千两白银里有一半应该是本寺的,左福音寺哪里愿意让出一半的银子。所以两家寺庙维持了多年的平和就这样被打破了。

    白彦昌听完自己母亲的一番叙述,一时摸不着头脑:“母亲,您为何跟儿子说起这些?”

    白老太太神情自若道:“你回去问问儿媳,那几位贵客是不是在她娘家府上,打听下来历。一出手便是一千两白银可不是一般的富贵人家。我们白家正应该和京城的达官贵人多动走动啊!”

    白彦昌脑袋一下子开明起来,微微颔首,恭敬道:“母亲说的是,儿子回去便着手办这事。”

    白老太太点点头,忽而皱皱眉问道;“三丫头可想起来了?”

    “还没有痊愈。”白彦昌转而又笑道:“只是不晓得她是真的不记得还是装的。不过,那丫头脑袋不灵光,应该没那个聪明心思。”

    老太太缓缓的点头拉着长音道:“这倒说不准,待我回去瞧瞧,定能辨别出来!”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十九章 岳北城发怒

    **又要到周一啦,好快,下周冲新书榜,强烈求收藏,求推荐票子,多多益善哦。下周申请到了青云榜,周一开始单号单更,双号双更票子扔过来哦**

    下午时候,出去打探的小厮跑进正堂传信说老太太的车队还有一炷香的功夫便能到府。在大堂里等候的众家眷都纷纷整理衣衫、头饰、帽冠出门迎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