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原本一艘战船约摸有水师官兵数十人,外加船上的火炮,吃水刚刚合适。若是大量运兵的话,战船根本就开不出港口就得沉没。故而陈正操只能选择拆下大炮,这样一来的话,战船也可以运送过三百人的兵士。(未完待续。)
。。。
第543章 “好”朋友
团山水师相当于在两天一夜的时间里,往返天津卫和元山港两次。‘这实在是一次了不得的军事行动。虽然天津卫距离东朝鲜的元山港直线距离并不长,但要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完成运兵、登6、返航、装炮、再也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
登6这一项按说是最最耗费时间的,不过却被陈正操轻松化解了,否则他也绝对不可能完成这一系列军事任务。在找到元山港以南适合登6的地方之后,团山水师战船上携带的大量小渔船挥了作用……正如当初团山军登6群山港一样,战船并不直接靠岸,从海面到6地的最后一段距离兵士们乃是乘坐小艇靠岸。
这两天忙得陈正操只睡了两个时辰,眼圈中布满了红丝。他乘坐的这艘战船是团山水师的旗舰,乃是一艘千料大福船。
团山水师的战船沿用大明的称呼“福船”分作两种型号……大福船和小福船。大福船柁楼三重,底尖上阔,尾高昂,能容百人。它的缺点是吃水太深,起止迟重,机动性能不好。
小福船则是四百料的小战船,较大福船小一圈,这种船团山水师最多,载人和火炮都比大福船要弱一些,不过却胜在机动灵活,外加“价格便宜量又足”,乃是团山水师的主力船只。‘
陈正操乘坐的这艘大福船高大如楼,船昂起张开,尾部高耸,吃水约摸一丈有余,舰配的是团山堡兵工厂专门为战船制造的改进型的重型榴弹炮一门。船左右两舷配备中型榴弹炮各六门,合计十二门。这是主要的火力输出,而左右船楼上还有各三十个射击孔,兵士们在敌人接近的时候使用自生火铳射击。如此一来,远近都有火力覆盖,比先前明军的战船火力强了好几倍。
这个年代的火炮精度很差,连6地上都是如此,更别说颠簸的大海上了。所以战船也要准备接舷战。也就是登船作战。这便是肉搏战了,6战可以使用掌中雷等等近战火器,但若是在船只上肉搏,掌中雷这些火器就不宜使用……若是肉搏战扔出一颗掌中雷。敌人是炸死了,但是自己脚下船舷也被炸一个大洞,那就亏大了……故而船只上也配备的大量的冷兵器,主要是钢刀和利斧。
陈正操所乘的这艘大福船乘员一百零四人,其中负责航行的水手十六人。而战士则有八十人,另有八名辅兵,船上的一些杂活儿就由他们来干。
陈正操现在所站立的地方乃是整艘大福船最上面的一层,俗称瞭望台,也叫做露台。这一层台上子上还有两张巨大的船帆,用以提供船只航行所需的动力。‘夜间航海实在是一件凶险的事情,好在陈正操手里有航海图,船上也有指南针,虽说有一定的风险,但也不至于完全抓瞎。
站在陈正操身旁的是一名年逾古稀的老者。他比陈正操足足矮了一头,此人穿着一件灰布袍,腰杆弯曲,头埋得很低,似乎不敢直视陈正操一般。
“提督大人,现在咱们的船队距离元山港还有一百里!”
露台下面一名水手扯起大嗓门向陈正操汇报着距离,而陈正操听到他的话明显松了口气,立刻喊道:“小心航行,在距离目的地二十里的地方开始熄灯,一直到最后五里再亮灯!”
“是……”水手高声应诺。立刻下去传令了。
夜间航行点着大灯笼照明是必然的,但陈正操不想过早暴露,留给敌人准备的时间。所以他选择了距离元山港二十里的地方熄灯,而推迟到最后的五里才亮灯也是为了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这其实也是一种战术。危险性并不大,因为短短十五里的距离,船队要不了多少时间就会驶过……由于时间很短,故而只要船只方向不错,即使没有灯光也无所谓……当然,若是距离太长。关灯航行那就是找死了……
陈正操转头看了那老者一眼,语气中带着几分“和蔼”:“这次多亏了尼子先生的情报,我团山水师才能跟踪到孔有德那老狐狸的船队。尼子先生请放心,你提的条件我家大人一定会答应的。”
老者正是日本石见国尼子家的尼子直九。这尼子直九是石见国的什么“前任国主”的大臣,一直图谋“复国”。当初团山水师在海上搜索孔有德的水师之时,碰到了同样乘船前往辽东的尼子直九一行人。
原来尼子直九知道德川幕府出兵征朝以后,觉得这是一个天大的好机会。想当年太阁殿下丰臣秀吉正是因为侵朝战争的失败,郁郁寡欢,没多久就去世了,这才给了德川家康机会。没想到这才过了短短几十年,德川家光竟然又走丰臣秀吉的老路,真是天作孽犹可为,自作孽不可活呀!
尼子直九想要复国就一定要“造反”,可惜手里半个兵也没有,不借助外力那是万万不行的。正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权衡再三之后,尼子直九决定豪赌一把,将日本国入朝与团山军交战的消息告诉辽东方面的人,看能不能火中取栗。
陈正操收到这个消息之后大吃一惊,他立刻派出侦查船队前往东朝鲜海,果真现事情正如尼子直九所言!
于是就有了后面给张力飞鹰传书,短短数日运输山东军前往元山港的事儿。
尼子直九一听陈正操这话,立刻抬头看着陈正操,用略显蹩脚的汉剧恭声说道:“那德川家光狂妄自大,竟敢……竟敢兴兵与天&朝上国为敌,真真是愚蠢至极之人!哼哼……”
陈正操眉头微微一皱,听出了尼子直九话中的深意,只“嗯”了一声,并没有接腔。
尼子直九见陈正操不接话茬,颇有些尴尬,只得干咳了一嗓子,重又垂手躬身而立。
陈正操微微一笑,也不搭理他,而是转头望向了波浪阵阵的大海之中。
作为情报的交换,陈正操答应尼子直九的条件是扶植他的侄孙尼子信九做石见国的国主……当然与后来日本人扶植溥仪是一回事,傀儡而已。可是现在尼子直九显然有了更深一层的想法,言语间透露出想要颠覆德川幕府的念头。
让日本国改朝换代?
这事儿可就大了,得张大人自己拿主意呀!(未完待续。)
。。。
第544章 亡我之心不死
松岳山团山大军大营,三万五千团山军尽数集结完毕,张力一身戎装站在大营正中的一处高台之上,面色凝重地看着台下密密麻麻的兵士们。‘
在昨天收到陈正操的飞鹰传书通报的紧急军情之后,张力立刻召集高元良等人商议。现在团山军面临两个选择:一是退回松岳山以南,暂避日清联军的锋芒;二是趁日军还未抵达开城之际,对清军起总攻。
张力选择了后者。原因是显而易见的,若是退回松岳山以南,或许自己这边相对安全一些,可是从元山港往开城方向而来的卢象升的山东军,便等于是尽数被“坑”了……这种事,张力又怎么会做?
高元良站在张力身旁,再一次的劝谏道:“大人,倭寇的军队应该很快就会抵达开城加入战局,咱们还是退回松岳山之南,凭借火炮阵地坚守更稳妥一些……”
张力摆了摆手,淡淡地道:“倭寇亡我之心不死,看来我还是小觑他们了。我之本意只是找倭国借点银子使使,没想到他们竟敢一头撞上来送死。倭寇是比建奴可恨百倍的敌人,我又岂可退缩!再说咱们往南一撤,卢象升就危险了。”
高元良点了点头,不再说话了,显然他也不愿意看着卢象升的山东军被敌人吃掉。8小说‘
张力扫视了一眼台下的大军,酝酿了一下情绪,而后用尽全身的力气对台下的兵们大声喊道:“古语有云,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将士们在朝鲜国已经一年有余,终于迎来决战之日。今日我为诸军擂鼓,我团山军有进无退,务求毕其功于一役!”
台下的兵士们立刻齐声高呼:“愿为大人效死,愿为国效命!”
张力手中令旗一挥,厉声喝道:“团山军,出阵!”
“出阵……!”三万多人再一次同声高呼。声势震天。
……
洪承畴今儿个起了个大早,正在营中洗漱之际,忽然感觉右眼皮开始不自主的跳动起来。洪承畴心中隐隐有些不安,有道是“左眼跳财。右眼跳灾”,难不成今日有什么不详之事?
然则作为一军主帅,洪承畴又岂会相信这些无妄之事?回到中军大帐之后,洪承畴很快就将日军先遣官藤本建一叫了过来。
洪承畴并不会日语,但是那藤本建一却会中文。‘在明末这个时代……亦或者说唐、宋、明这些汉人大一统的朝代。其实日本与中国的联系是非常频繁的。中国人会日语的不多,但日本人会汉语却着实不少。
藤本建一五十多岁,个子虽然不高但是人却是显得很有精神,一尘不染的衣服显示出他是一个很爱赶紧而且个性严谨之人。洪承畴端坐在主位的太师椅上,手中捧着一杯热茶,轻轻地用茶杯盖子刮了刮漂浮的茶叶,嘴里淡淡地问道:“贵军今日便可以赶到开城吗?”
藤本建一深深地鞠了一躬,朗声应道:“正是如此。我国七万大军昨日已经离开元山港,预计今日便会抵达。”
洪承畴微微颔,喝了一口茶水之后。将茶杯放在一旁的案几之上,而后开口道:“团山军的火炮这一两日肯定还是运不过来……也罢,今日就严加防守,待日本大军抵达之后,休息一夜,明日对团山军起总攻。”
“报……太师,大事不好,团山军倾巢出动,向咱们大营杀来!”一声凄厉的喊声从帐外传来。
洪承畴蓦地一惊,嗖地一声从太师椅上站了起来。大踏步走向帐外,一边走一边焦急地喊道:“什么?团山军倾巢出动?!”
帐外那名斥候见洪承畴出帐,立刻跪倒在地,心有余悸地说道:“启禀太师。团山军确实倾巢出动!”
在这千钧一之际,洪承畴来不及多想,立刻下令:“全军迎击!”
……
这一次团山军来得很迅猛,大军分为左中右三路一齐向清军压了过来。
左路高元良一万人,中路张力直辖一万人,右路潘霸天一万人。另外朝鲁的五千骑兵也出现在了中路。
先前的战斗骑兵并没有出战,主要原因是经过松岳山那难走的山路,马匹早已疲惫不堪一战,经过一天多的休整,骑兵终于可以出战了。
只是大炮依然还是没有运送过来,毕竟动则数百斤甚至数千家的火炮实在太难穿过松岳山崎岖湿滑的地形了。
但是这一战团山军步兵的配置却是齐整的,不管是弹药还是掌中雷通过“朝鲜义工”的人力运输都已经补给充分。
五万清军尽数从营地里出来,沿着平原列开了阵势。团山军一上来就起了全军冲锋,根本没有给清军一丝喘息的机会。
左翼的高元良部和耿仲明部对在了一起,而右翼的潘霸天也对上了正白旗和镶白旗的阿济格。
清军阵前密密麻麻的全是银车,洪承畴决定孤注一掷,无论如何也要坚持到“援军”的到来。
然而这一次的效果明显比初战差了许多,清军中每一名兵士或多或少都在上一场战斗赢得了不少银子,大家都有些逡巡……谁都不是傻子,毕竟有命挣钱,却没命花钱的事儿谁都不想去做。
看着黑压压的团山军缓缓地逼近,洪承畴在中军阵中深深地皱起了眉头。团山军竟然如此可怕,这一仗若是不能取胜,以后根本就不能野战了!
万历末年以来,女真人凭借彪悍的重步兵,打得明军满地找牙,几十年来只敢龟缩在城池中凭借红夷大炮固守城池。这才短短数年时间,曾经的金国大军变成团山军,曾经不堪野战的明军变成了金国大军。世事无常,难道这就是所谓的“轮回”么?
洪承畴在明朝的时候久居高位,对于明军的战斗力有着很清醒的认识,所以心里也越的冷了起来。能将汉人训练成吊打满清八旗的张力,难道是天神下凡,不属于这个时代之人么?
莫非自己苦心经营一辈子,到头来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吗?(未完待续。)
。。。
第545章 大索
不会!
绝对不会!
洪承畴心中冒出一个无比坚定的声音,今日过后,也许一切都将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毕其功于一役,说得就是现在了!
洪承畴目光变得深邃了起来,他对身旁的传令兵厉声喝道:“今日之战,有进无退!若是能顶住团山军的攻势,他日大索一月,本太师决不食言!”
传令兵听得一愣,旋即反应了过来,洪太师这是说的“大索”,而且期限是一月!
其实任何侵略军,或者是在敌国境内作战的军队,古往今来,烧杀抢掠那是一定有的,但并不是毫无节制。‘
就连所谓的蛮夷,上至西周的犬戎,下至北宋末年的金国,再到南宋末年的蒙古,亦或者现在的满清,并不是将汉人杀得一干二净……那样的话,无异于自取灭亡,连蛮夷都不会那么去做。
往后说,就算是日寇,那也没有将沦陷区的几亿中国人杀光,这里面的道理是显而易见的。
作为士兵来说,他们巴不得烧光杀光抢光,因为善后之事跟他们一毛钱关系都没有。‘但作为统治者,一般不会如此做。譬如历史上的满清,即使在个别的地方搞什么“扬州十日”、“嘉定三屠”,那也不会去搞什么“扬州千日”、“江南一百屠”。
满清占领北部朝鲜国之后,虽然大肆劫掠,但没有放任兵士“大索”,因为做这种事古往今来都是“******”的,容易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
大索,意味着不管兵士们做任何事情,都是被允许的!除了钱,还有人类男性荷尔蒙最原始的那些东西,大家都懂,在此不必赘述。
这是一针比银钱更加激进的兴奋剂,它将让在场的五万多清军彻底变成魔鬼!
洪承畴知道。现在根本不用去管后面的事情,只要撑到“援军”抵达,团山军必败无疑。只要这一仗打胜了,就算以后朝鲜国变成不毛之地。一棵草都长不出来,那又关他洪太师半毛钱关系?!
倭国人不是想要土地么,行,南边朝鲜给你们,北部朝鲜大爷我抢一把之后也不要了。统统给你们!
“本太师只要张力的人头!”洪承畴嘴里冷冷地蹦出了这么一句话,听得身旁的侍卫们个个面面相觑。
很快,“大索一月”的赏格传遍了全军,清军兵士们个个都红了眼睛,俨然比打了鸡血还要亢奋。
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来到朝鲜国已经一年多时间了,在某方面实在是憋得太久,将官们还有法子解决,小兵们则是天天都在营房里,又哪有机会出去“快活”?
“顶住今日不逃跑,明天朝鲜不长草!”不知是哪位有才的哥们扯起大嗓门喊了一句。顷刻间满清五万大军“士气如虹”!
“顶住今日不逃跑,明天朝鲜不长草!”
“顶住今日不逃跑,明天朝鲜不长草!”
……
团山军左中右三路都已经进入了火铳射击距离,而正在中军阵中督战的张力眉头微微一皱,问身旁的康兴安道:“安子,清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