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文宗系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贞观文宗系统- 第1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杜相是否有些焦躁难忍,胸闷气结?”

    这话让杜如晦有些摸不着头脑。这句话要是从以为御医嘴里问出来,杜如晦当然觉得理所应当。可是从罗彦嘴里出来,就让人觉得有些怪怪的。“有是有,只是不知道进之为何问这些问题。前几天我也问过医士,听说没有什么大碍,让我注意休息便是了。”

    这下就让罗彦有些尴尬了。

    他刚才所闻,乃是接受了系统的一个任务,名字就叫做:拯救杜如晦。

    如果不出差错,杜如晦很快就会因为身体原因请辞相位,而在五个月之后,就会因为彻底无法医治而过世。

    杜如晦对罗彦的态度不错,加上有杜荷这层关系,以后罗彦正式步入政坛肯定会有良多助益。系统想来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下达了这次任务。

    而且让罗彦欣喜的是,整个任务所需的医学只是压根不用自己去兑换,全都由系统提供。虽然相应的任务奖励也就是让杜如晦对自己的好感增加不少,但是这已经非常划算了。有哪次任务是不需要自己付出相当大的精力去做的,这可是头一回啊。

    方才罗彦所说的那几句话,也是系统通过罗彦对杜如晦的观察反馈到罗彦脑海中的。虽然只是节选了其中的几句,但是试探之下还真是说中了。

    “杜相可千万不要疏忽。先前魏公在奏疏中也说了,祸患常积于忽微,国之大事如是,杜公身体也如是。罗彦虽然不是精通医理,但这几年也算是有些了解。以我来看,而今杜公之疾尚在肺腑,但距离膏肓亦不远矣。如果我所料不错,如果杜相明日找御医诊病,必然会告知你当须静养。”

    原本还将罗彦说的当作是笑话,但是看他一脸的认真,杜如晦也有些摸不准了。

    “那依进之所言,我当如何处置呢?”

    “暂借纸笔一用。”当杜如晦将罗彦带到自己书房的时候,罗彦蘸好了墨,提笔便在纸上写下了系统刻印在自己脑海中的方法。

    杜如晦的疾病,其实就是重度忧思成疾,导致肝气郁结,因而血脉淤积。说白了,就是肝硬化的代偿期到了最后,马上就要到失代偿期。在这个期间,会有多种轻微的并发症表现,但是还不容易让人发觉。

    罗彦当初也相当奇怪,史书上杜如晦因病辞职四个月以后就死了。要是一般的病症,以李世民对杜如晦的看重,怎么会让他走的这么快。也唯有这种知了难度比较高,到了爆发期很容易致死的疾病才会让御医们束手无策吧。

    没有西药和静脉注射液,但是代偿期的肝硬化通过中医还是可以缓解和治疗的。(我是中医盲,所以这个问题不能太过纠结,剧情需要,为爽而爽,你要信了,我不负责哦。)

    “丹参,桃仁,虫草……茯苓,柴胡,茵陈?这些草药能行?”杜如晦手持罗彦递给他的拿张纸,念着上边的中药配伍,有些疑惑地问着罗彦。这玩意毕竟是要救命的,虽然如今自己还是对罗彦所说半信半疑,但依旧问了出来。

    “杜相之疾,乃是由于长期忧思,这才积累起来的。要是不信,明日杜相还是找御医再去看看。不过,我建议到时候杜相听从御医的建议。”

    “这些草药也就不说了。你让我每天都要吃萝卜白菜莲子大枣,这些有什么用处?”也不是杜如晦问题多,罗彦给他的这张纸上写的东西委实太过奇怪了。食疗的方法还没有深入人心的时候,这样的单子自然给杜如晦带来了相当大的困扰。

    “那些都是补血益气,同时能够疏肝理气清肝泻火的东西,正好如今每天也可以吃到,比服用那草药好多了。”罗彦解释完,向杜如晦一拱手:“行了,杜相,此行来只是想看看杜相的,没想到平添这样的事端。夜已经深了,我也该回去好好歇息了。”

    看着罗彦没入黑夜的身影,杜如晦看着手中的纸张,皱着眉头沉思着什么。(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八章 大军集结兮朔方

    天空中又洋洋洒洒飘起了飞雪。一大早晋原折冲府的火头军刘三便叫起了自己一火的兄弟,准备收拢积雪烧水造饭。

    自从前些时候定襄道行军总管带着左右威卫的部分主力,以及沿途在各个折冲府征调的军士来到太原之后,他们这些火头军可是遭了大罪了。往日不论是粮食还是饮水,都可以相当轻松的搞到手,如今还非得和一帮子人抢。

    虽说粮食的定额都是主将在操心,可是他们这些火头军却要人挑马扛。三五日的来这么一遭,还是真实烦透了。

    这饮水问题也是个磨人的事情。大军驻扎的地方只有一眼井,这总管帐下有数十个折冲府,打水的都是都要抢夺一番。这不,今早这个时候恐怕井口那里早就围满了人。要是还傻乎乎地过去打水,估计到晌午才能做好饭。

    索性有大雪,烧开了也能让人饮用,虽然往锅中揽雪有些麻烦,但好歹也是种便捷的方法不是。这种办法也只有他们这些本身驻地就在朔方的士卒才懂,一般人刘三都不告诉他。

    不到朔方,不知寒苦。军中常有如此的话来告诉新来的士卒在内地的生活是多么优渥。

    北地寒苦,罗彦当初在幽州不过是稍微感受了一下寒冷,便因为王君廓的事情连坐,被弄到了金州去。所以这所谓的苦寒,在罗彦身上,也是第一次。如今再次踏上这寒冷的土地,罗彦那小身板还真是有些受不了。

    好在如今大军集结,但是还没有正式开战,不用穿上那冰冷的铠甲。不然就凭帐中那点炭火,估计睡不到半夜就要被冻死了。

    就在方才,李靖传出号令,要诸军将前往大帐议事。罗彦匆匆披上大氅,不过是盏茶功夫就进了帐中。

    此刻帐中已经坐满了将领。还别说,沿路走来一共收拢了有二十三个折冲府的兵力,如今太原已经驻扎了近三万人。帐中这二十三个都尉加上左右威卫的将领,以及李靖抽调的将军,差不多有四十来人。

    罗彦在这四十来人中算是年龄最小的一个,但是地位却并不比其他人差。相反,十二卫的将军那是和中折冲府的都尉一个官阶的人物。这一路走来,帐中诸人也见识过罗彦展露他的本事,因此并没有因为他的年龄而小看他。

    见得罗彦进帐,原本还在闲谈的诸将也打起招呼来。尚未议事之前,这点自由还是有的。

    和这些人一一招呼过,罗彦这才走到自己的座位

    “升帐。”李靖一声严肃的号令,意味着此时人员已经悉数到期,接下来就是要商议正事的时候了。

    只见得座下诸将停止了方才的喧哗,一起站起身来,想主将的位置拜道:“拜见大帅。”

    “坐。”话音一落,只听得“哗”一声,帐中这四十多人齐刷刷地坐下,两眼注视这李靖,只等这位主将开口发号施令。

    “据斥候来报,突厥近日来连下暴雪,各部损失牛羊无算。突厥各部贵族借此向颉利施压,如今更是开始了纷争。而薛延陀与铁勒诸部听闻我大唐出兵,似乎也有趁火打劫的意思。”

    李靖宣布这则消息的声音很是沉稳,并没有丝毫喜色。但是诸将听到耳中,就情不自禁大笑起来。

    “天佑我大唐,如此削减突厥势力。若是我等乘其内乱,将大军尽数压上,必然能够一战而尽全功。”

    “不错,这等机会数年难遇一次。要是放过,着实可惜。”

    按捺不住心中的兴奋吗,诸将大笑着请战。在他们眼中,此时的突厥已经成了砧板上的肉。想想这些年自己驻守的地方屡屡遭受突厥袭扰,如今大仇能报,如何不群情激奋。

    “行了行了,你等求战心切我也明白。但是莫要忘了我等的处境。如今我等还在太原,从太原翻过阴山,这段路程少说也是半个月。就在方才,我也接到通漠道行军总管徐世绩的来信,言称他率领的大军距离幽州尚有六天的路程。而任城王和霍国公他们也尚未到达预定的地点。我等贸然出击,难难免会沦为孤军。此时暂时搁置不议。”

    摆摆手,几条理由便让诸将无法辩驳。等大家都安静下来,李靖又说道:“不过,在此之前,我等也不是全无事做。”

    方才听到李靖不准备立刻出兵,大家都意兴阑珊。此刻李靖虽然这么说,但是依旧提不起众人的兴趣。

    看着帐中诸将都一副不情愿的样子,李靖喝道:“突厥有部分部落,趁着国中内乱,颉利无力辖制,加上天气剧变,不时来我边境劫掠。在我出征颉利之前,必须要扫除我大唐境内所有突厥劫掠队伍,还边境百姓以安宁。诸将听令。”

    “兴政,复化……五泉你等五个折冲府,出太原往西北,但凡遇到突厥骑兵,可以不宣而战。汾阳,信仁……晋西你等六个折冲府,出太原往东北方向。白马,丰川……你等七个折冲府出太原正北而去。其余诸府随我。记住,十日后,务必在朔县集结,若有迁延,军法处置。”

    听闻虽然不能大举和突厥对战,但是可以收拾一下境内的小喽啰,诸位将领也是开心异常。往年这个时候大家都在各自的驻地修养生息,如今被征调过来,却这么多天不打仗。原本大家都是乐呵呵前来立功的,可是挨饿受冻这么多天,半点功劳的影子都没有见着。让他们这些将领如何跟手下的士卒交代。

    这下好了。虽然说那些劫掠队伍规模不一定大,但是蚊子再小也是肉,微末功劳也算收获不是。

    “谨遵钧令。”霎时间震破了大帐,向寥廓的苍天传去。

    作为没有捞到独自领军机会的一员,罗彦的内心其实是非常不爽的。他手下的兄弟们这段时间每天都不懈地锻炼,为的就是能够在大军出征的时候捞个头彩。虽然如今头彩是收拾一些小喽啰,谁知道自己连机会都没有争取过来。

    带着一脸的无奈,罗彦回到了自己帐中。

    这前脚刚踏进来,后脚帐外就想起三个声音:“末将周虎陈彪杨豹拜见将军。”

    真是说什么来什么,刚想着自己要被手下这些弟兄埋汰,这三个校尉就过来了。这段时间罗彦和他手下这千人已经打的火热。军中毕竟是一个靠失力说话的地方,见识过了罗彦的弓马武力,还带着他们扫了十二卫的面子。这些家伙,如今将罗彦看得和神一样。

    当然了,生活中的罗彦可没有操练时那么严苛,因此相互关系都非常不错。

    其他折冲府有的问题,罗彦这里也有。尤其是求战心切这一点,罗彦这里更是成了灾一样。大家都抱着给李世民争光的决心,可是从长安出来快一个月,连个突厥人的毛都没看见。箭支上沾染的血迹,更多的是来自罗彦差使他们出营打猎的猎物上。

    三人前来所为何事,罗彦自然也很清楚,但是主将没有发话,他能有什么办法。

    “进来吧。”有些无奈,罗彦却不能然后让他们在帐外久等。不过是念头一转的时间,便将三人叫了进来。

    “将军,他们折冲府的人开拔,我等……”

    “是不是要和突厥正式开战了……”

    “我们打哪……”

    没等罗彦张嘴,这三人的嘴巴就像是拧紧的弦刚松开一样。

    “停,我们哪里也不打,乖乖跟着大帅。”罗彦赶紧止住了这三人的话匣子,将最终的结果告诉他们。只是没想到,迎来的是更为猛烈的质问。

    “为什么?”

    “小看我等的战力么?”

    “我要找大帅!”

    三人的话让罗彦脸色越来越黑。娘的,都是李二给惯的。虽然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但是这里是军中,如今的老大是李靖。你们还想找他,别被他差人乱棍打出来了。

    “你们眼中还有没有我这个将军。娘的,你以为大帅的钧令是儿戏么,能让你们几个随随便便更改了。再说了,那些散兵游勇有什么好打的,真正的大战在后头。”事到如今罗彦也只能以强硬的态度压下。

    骂了几句,见三人默不作声,罗彦这才神色缓和道:“你等久在长安,一时间不是很能适应这里的气候。方才大帅也说了,突厥境内连降大雪。我等若是不趁尚未开战的时候努力适应,到时候如如何能够围了突厥牙帐,将那颉利活捉了献给陛下。”

    “将军,是我等鲁莽了。只是出了长安这么久,兄弟们一直虚耗着。我怕时间长了,士气低迷。”周虎听完罗彦的训斥,这才讷讷地说道。

    罗彦一想,这还真是个问题,要是不及时解决,恐怕到最后战力会下降不少。

    “这样吧,吩咐火头军前往地方买一只羊来。午间吃肉,午后演武,胜者有重赏。”如今,也只能通过内部的竞争来暂缓军中随时会出现的怨言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九章 正好有肉送上门

    营地里相互的较量是常有的事情,只要不闹得太大,基本上就没人管。很不幸,罗彦手下的演武就是那种闹得很大的。

    不说这中午一顿肉香馋坏了多少人,光是下午让整个答应都听得到的呼喝声就招来了以李靖为首十数位将领的强势围观。当然罗彦给的奖励也是相当有意思,中午吃肉的时候罗彦刻意留下了两条羊腿。看样子少说也是有二十多斤肉。比试的内容分比武,射箭两项。到最后谁获得最终的胜利,谁拿走一条羊腿。

    赏金银赏官爵见得多,谁见过赏条羊腿的。就在一众将领哭笑不得的时候,却发现眼前这上千士卒眼睛里似乎是冒着绿光,直勾勾地盯着那两根羊腿看。

    要说这个时候在军中肉食有多稀缺,也确实不得不承认大家差不多十天吃一顿肉,一条羊腿诱惑力确实是有。可是也不至于像这样的吧,简直把羊腿当作是自家婆娘一样了。好歹大家都知道,中午的时候就罗彦这些人是吃了肉的。别的将军帐下,还吃的是干饭白菜呢。

    其实他们是小看了这两条羊腿所蕴含的深意。这些家伙在长安的待遇可以说相当不错了,不仅被授了田,还经常得到李世民的赏赐。其实金银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如今他们就缺两样,一个是功勋,一个是荣誉。

    这一条羊腿虽然不值钱,可是代表的含义却不同。数千士卒眼中的最强者,还有诸多将领来观看。不由得他们不动心。

    所以到最后李靖诸人哭笑不得地看着罗彦面前两个汉子咧着大嘴拎着羊腿。

    玩闹归玩闹,遇到正事,罗彦手下这些人可丝毫不含糊。等李靖派出的三路大军悉数拔营之后,李靖也带着剩下的近万人开始向朔县方向移动。虽然的规定了十天之后大军集结,但是作为中军,李靖必须提前赶到朔县和地方官员协调。

    不论是选择驻地,还是征集粮草之类的事情,总是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

    在李靖的预想中,只需要三天时间,大军就可以从太原府到达朔县。只是天有不测风云,李靖这会还真的是预计错了。而原因就是,走出太原两天之后,眼见朔县就要到了,忽然前方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一小股突厥骑兵。

    人数不多,仅仅有近百人。但是一人两马,无人坐的马上还载着一些袋子。显然是劫掠到的东西。而这些突厥人丝毫不见狼狈之相,压根看不出来被其他兵马追逐过的影子。种种迹象表明,这是要深入境内进行劫掠的。

    这可是把李靖给气坏了。分兵三路,近两万人撒出去快四天了,居然还有突厥人能深入大唐边境这么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