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文宗系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贞观文宗系统- 第2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世民愣了。良久之后才讪讪笑道:“我说呢,怎的与当年他写的‘绝知此事要躬行’如出一辙。”

    感觉要是继续纠结这件事情,只怕气氛会很尴尬,所以李世民也说起了正事:“此时我允了。只是,国子学的事情,还需要祭酒自己去安排。”

    李世民说的正是各个夫子意见很有可能不一的问题,但既然他已经同意了,姚思廉自然就没有了违制的束缚。至于怎么说服那一干博士助教,自然有他的办法。

    继续和李世民闲谈了一阵今年科考的事情,姚思廉才被李世民派出去的小轿送到了国子学。

    “什么,我不同意!”当姚思廉聚起一干夫子,很是郑重地说出这个计划之后,立刻有人站出来,浑然不顾罗彦在场,毅然决然地反对这个提议。

    “业精于勤荒于嬉,这是罗博士自己说过的话。国子学的学生如今正好趁着今年科考成绩大好的时机,敦促其苦读为是。早早放假,岂不是浪费了这等好机会,还要将他们勤奋的读书习惯毁掉。”

    “不错,虽然恶意揣测确实不是君子所为,只是我等的学生都是些十几岁的少年。性子多少有些跳脱,如今在国子学因为我等压制还可以好好读书,如果在这闲散冬日,怎么可能如我等所愿。”

    更有甚者,公然念起了当初罗彦调侃公侯子弟的那首诗:“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有蚊虫冬又冷,要想读书到明年。”

    这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手法,威力果然巨大,便是姚思廉,居然也无言以对。

    此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罗彦。作为此事的提议者,他要是也被驳倒,那么此事在国子学便再也休提。

    作为目光的焦点,罗彦整好以暇。很是自然地站起来,看着略带些不满的夫子们,笑了笑:“祭酒没有把所有的章程念完,你等便如此反对,也太心急了。按照我的计划,每个士子都有规定的任务。过年回来,是要向上交这游手记的。但有懈怠,抄袭者,一概清退。”

    “这一点,会向学生们讲明。若是连这点自制的能力都没有,那国子学要来何用,将来入仕为官,要面对更加繁复的诱惑,岂能抵御得了?”罗彦有心促成此事,所以很是诱惑地说道:“各种好处,诸位看看今科进士科的考卷,然后再想想考前我带着诸生做过的事情。”

    国子学和科考有着直接的关系。罗彦这一句提醒,倒是让很多人深思起来。先前只顾着看罗彦和刘昶打擂台了,居然忽视了两人具体做了些什么事情。

    而今拿来仔细回味,他们赫然发现,罗彦教授的很多学生,时务策统统非常务实。而且,很多问题确实是罗彦带着学生做的那些非常莫名其妙的事情中引申出来的。

    想到这里,这些夫子们顿时有种见了鬼的感觉。不想原本的天马行空,只不过是自己等人眼界太低。

    这不算说服的说服,让不少人默默点头。

    姚思廉趁着这个机会,一言而决:“既然如此,那么,诸位还是回去想想,到底给学生们布置什么样的问题吧。放假的时间从本月二十到正月二十。一个月的时间,学生们不仅要完成这游学的任务,回来之后还要进行小考。综合游学手记和小考成绩,若是两者都是下等,即行黜退。”

    听完了姚思廉的安排,诸多夫子也只能就此点头答应。

    这件事情姚思廉并没有吩咐保密,所以,第一时间消息就传到了学生的耳朵里,而一顿饭的功夫,居然就让大半个长安城都知道了国子学这奇怪的做法。

    “国子学的夫子们是不是想好好过年啊。居然搞出这样的奇怪事情来。”有个促狭鬼这样调侃着,却引起了不少人的赞同:“我猜也是,你想啊,今年这科考成绩大好,国子学定是要让学生们也皆大欢喜一回。”

    在很多人的嬉闹中,也有不少眼光独到的。

    “我看啊,国子学这回是食髓知味。把罗彦教授那五十个学生的办法拿来用。也不想想,不是每一个夫子都可以做到罗彦那样。我看啊,只怕国子学的学生要受罪了。”此人虽然清楚国子学这样做的用意,却一点也不看好其未来。

    倒是他身边有个儒生很是开明:“仁兄这是太过悲观了。依我看,这样做的好处远远大于坏处。这些学生要是真的能够在这短暂的游学中有所领悟,那么未来不论是仕途还是士林,都有他们的立足之地。”

    “话是没错,只是这样,对于那些不懂得珍惜机会的学生就有些残忍了。”

    “我辈读书人虽然也讲求一个仁德,但是,自己若是不好生努力,便如同那朽木一般,如何雕琢。好了,你我自吃你我的酒,何必管国子学的短长。”

    “说的也是,来,满饮此杯。”(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六章 疯狂的国子学生

    (因为初次拉网,今天出了不少问题,这两章都是劳烦《权臣风流》的作者,我最喜欢的梁可凡帮忙发布的。顺带受青田老司机所托,推荐一下他的新作《大明第一书生》。仓促之间就不按套路出牌了,还请大家见谅。)

    罗彦教授的学生一时间成了香饽饽。

    根据诸多夫子布置的任务,基本上都是和长安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毕竟这是第一次,要说走什么远路游学,也实在有些不可控制。不论怎样,先让学生们熟悉一回。

    而在黜退的威吓下,学生们自然也想方设法要将这游学的功课做好。既然此事乃是罗彦首倡,聪慧的学生们自然就想到了罗彦教授的那一班学生。

    当初休沐的时候他们逍遥自在,而罗彦教授的学生还要苦逼地在满长安乱跑。那时候他们心里那个得意啊,就差当面显摆了。即便如此,背地里的嘲笑也没有少几分

    但是如今事情挨到自己头上,可是让他们犯了难。而这种事情当初满街跑的那些学生却最为熟悉。而国子学也同意学生最多四人一组进行游学,以便相互督促照应。

    所以罗彦教授的学舍,放假前的这些天一直有不少学生过来结交好友。

    对于这样的情况,罗彦乐见其成。古来就有慎独的说法,宦海浮沉这几年,罗彦也深感有几个朋友照应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所以当初姚思廉决定让学生游学的时候,罗彦便顺带加了这一条。

    游学可不是一件好事情,虽然如今还是在长安,但也能够让学生们吃些苦头。伟大的友谊从何而来,一起扛过枪,一起飘过场。虽然游学也不是那么神圣而伟大的事情,但已经足够让这些学生结下深厚的友谊。

    罗彦想到这里,颇为自得。

    转眼之间腊月二十到来,相比于那些愁眉苦脸的学生,罗彦反而像是脱了缰绳的马儿,很是欢快地往自己府中走去。

    已经很久没有和长乐一起过漫长的二人生活了。前几天从姚思廉那里听到了李世民的抱怨,罗彦也识相地带着长乐去了一趟掖庭宫。谁想到向来天不怕地不怕的罗彦,居然在长孙皇后的一句话中就败退了。

    “罗彦啊,你看,你和长乐成婚也有一年时间了。如今你二人都老大不小,什么身后给我生个外孙啊?”

    长乐大萝莉一听生孩子的事情,脸色先是羞赧,随后便在举袖遮羞的时候,小脸儿时不时往罗彦这边敲。那眼神中有些害羞,有些埋怨,似乎还有些小小的期待。

    饶是罗彦脸皮厚,此时也被征服在长乐的石榴裙下。

    所以只能无奈地解释道:“皇后娘娘,长乐毕竟也有些轻微的气疾。虽然平素里看不出来,但到了分娩的时候,难免会有危险。所以我就想着,再让她调养一两年,等她身子好些了,再说生儿育女的事情。”

    这个理由罗彦已经跟长乐说了很多遍。而长乐自小也听过不少命妇产子时一命呜唿的事情,加上罗彦号称神医,所以自然深信不疑。

    长孙皇后闻言,也不再催促。长乐于她也是心头肉,而她自己也患有气疾,分娩时的那种惊心动魄体验了好几次,所以自然不敢让长乐冒险。

    不过,对于罗彦这样关心长乐,反而是更加满意了。

    自掖庭宫出来,时间还尚早。罗彦想着左右无事,而且距离正旦也不到十日,正好带着长乐去东市游玩一番。而且一年来基本上也没有给长乐买过什么礼物,如今正好趁着闲暇补上。

    将自己的想法跟长乐一说,大萝莉立刻欣喜不已。虽然罗彦平日里从国子学出来便回家陪着她,但是很少一起出过门。如今既然能够去东市逛一圈,又回到了当初未曾成婚的时候。大萝莉心中的浪漫登时波涛汹涌。

    从宫中出来不过走上小半个时辰便到了东市。

    此时未时刚过,天气小暖,正是逛街的好时候。长乐和罗彦周围有数个侍卫护持,自然无需清街静道这种做法。倒像是一对普通的小夫妻一般,静静走在这漫长的街道上。

    但是难得的闹中取静并没有维持多久。因为走了不远的路之后,罗彦在一处贩卖名马的马厩处看到了国子学的学生。

    其他人他不认识,但是当中一个正是他教授的学生,虽然心知这很有可能是跟那游学有关,但是这些家伙到底想干什么,反而让罗彦颇为好奇。

    没有主动凑过去,而是差了一个护卫走上前去,让他看看情况。

    不过是一盏茶的功夫,那侍卫就带着一种诡异的笑容来到了罗彦身前。

    虽然也很纳闷这侍卫到底为何这般奇怪,罗彦还是先询问打听的结果:“说说吧,他们几个到底在做什么?”

    那侍卫很是别扭地说道:“驸马爷,你是不知道,你的学生患了失心疯了。你说好好的事情不做,居然研究起马草料和马粪的事情来了。你说一个读书人,拿个小棍在马粪堆里搅来搅去……”

    说到这里,长乐已经忍不住呕吐起来。这个形容委实有些太恶心了,想想那个画面,长乐就压根忍不住啊。

    侍卫自知失言,狠狠地朝着自己的嘴巴扇了几下,跪倒在地:“是小的失言,求公主殿下恕罪。”

    罗彦将那侍卫拉起来,随后摆摆手:“行了,这种事情,不是你的过错。”随后将长乐拉到临街的一处酒楼,找了一个雅间,叫上一壶果酒,随后自己往那马厩走去。

    侍卫说的虽然恶心,但是一点也不会引起罗彦的不适。但是这些家伙到底在做什么,反而是被那侍卫说的罗彦心里异常好奇。与其憋在心中,还不如直接过去看看。

    抱着好奇的心情,罗彦眨眼的功夫就走到了马厩处。

    此时的那几个学生还真的就像是侍卫形容的一样,在那一堆堆的马粪里头不停地搅和着。

    “我说,你等不好好去其他地方游学,跑到这马厩里玩什么呢?”

    几人一抬头,发现是罗彦,连忙扔下手中的棍子,朝着罗彦一拜:“博士不知,我等这是想要看看,这不同的草料喂养的马匹,其粪便有何区别。我等几人心向军中,如果能够有所得,往后军中斥候便可以受益。”

    罗彦不禁失笑,这些家伙是真的疯了。其实北地军中有经验的斥候,根据马匹粪便确实可以判断饲料成分,甚至经验丰富的还可以借此判断敌军大致的驻扎地点。但是里头说道太多,罗彦也不过是一知半解。

    这几个士子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说真的有点多此一举。不过,罗彦也不忍打击他们的干劲,因此略带提点地告诉他们:“你等所言求知的东西,委实太过简单。似这饲料,也有分产地的。不过,粗略的探求之后,往后还可以更为深入的研讨。”

    罗彦说了这几句,在士子们感激的眼神中离开了马厩。

    走在街上的罗彦,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两个字:“疯了。”

    有这种感觉的并不仅仅是罗彦一个人,因为从二十日开始,国子学的学生简直如同蝗虫过境一般,但凡是人烟出没,都能够发现国子学学生的身影。

    这些学生全然不顾平日里的衣冠楚楚,或是用脚步丈量长安土地,要么就拉着某些特定的人群一顿询问。更有甚者,就像是方才那几个学生一个,净做些乖张的事情。

    虽说这个时代没有啥骚扰罪,但是长安县这几天也处理了好几出因为学生游学而产生的纠纷。不过好在有罗彦的恶名在外,到最后总是能够轻松化解。

    不过,真正让国子学学生疯名在外的,还是罗彦和长乐游完东市的第二天发生的一件事情。

    科考的那段时间,罗彦曾经带着数百学生到西市玩过一处兑换货币然后买卖物品赚钱的把戏。让国子学学生声名远扬的同样是这样一件事情。

    其实当初不仅仅是罗彦教授的那个学舍的学生受欢迎,科考前跟随罗彦听讲的那二十几个未中举的才更为火爆。虽然其中有一半多是外地士子,但是国子学也有十来个。

    这些人跟随了罗彦两个月,不论是心智还是见识,都在无形中增长了很多。

    这不,就有一个士子套用罗彦当初的手法。在东西市两方游走,从最初的一贯贞观钱,通过为期六天的买卖,成功赚取了百贯。如果他想安安静静做个富家翁,只怕不到两三年绝对能够家财万贯。

    但是这个士子选择了另外一条道路,通过对这六天经的详细叙述,此人写成了一道奏疏,站在朱雀门前,要向李世民面呈。

    要知道按照大唐律例,国子学的学生虽然有权力向皇帝奏疏,但是也有一定的限制,那就是先将奏疏送到三省六部,然后转呈。这小子口气不小,直接就要面见李世民。

    这是何等的牛掰。

    罗彦听闻了这个消息,是这士子站立在朱雀门前的两个时辰后。虽然内心是极度地错愕,但毕竟也是自己教授过的学生,罗彦不能看着他被斯文扫地。

    因此,得知其还在朱雀门前守着,罗彦便急匆匆让下人套了马车往朱雀门前走去。

    (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七章 一篇奏疏乱食货

    朱雀门确实不是那么好进的,而普通百姓要面见李世民,更是基本不可能。

    当罗彦被马车载到朱雀门的时候,这里正有不少的官员和百姓在围观。看到一辆马车前来,围观的人们并没有产生多大的激动。不过,当马车的帘子掀开,罗彦从里头走下来,场面瞬间爆炸了。

    “诚国公来了。”不少百姓的暗唿声,引起了站在里头的官员们的注意。

    这不,当人们让开一条路放罗彦进去的时候,这些官员也顺势走了过来。

    “诚国公,你可是来了。这学生都站在这里两个多时辰了。要不是我压着,都要传到陛下的耳朵里了。”看守宫门的是千牛卫的人手,这统领对罗彦也颇有好感,因此急忙走上来向罗彦汇报道。

    罗彦朝着这统领一拜:“谢过将军了。”

    而其他一些官员,不过是三省六部的小官,罗彦也没有和他们说话的兴致。此时他只想去看看那个士子,如果其所言真的足够他面见李世民,他也不介意亲自进宫去求情。

    所以他又说道:“既然是我教授过的学生,我却是要看看,如果他是妄自尊大,那么我也不介意好好收拾他。”

    嘴上虽然说着恶狠狠的话,但是哪里有收拾的意思。

    闻言这些官员也只能跟随在他身后,匆匆向那站立的士子走了过去。

    罗彦走进一看就知道这是谁了。

    这士子名叫石阡,别看此人其貌不扬,但是性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