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文宗系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贞观文宗系统- 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是放在这个时候,罗彦还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我还没有说什么呢,你们这些蝼蚁也敢胡闹腾。不是罗彦自高自大,实在是这些别说是史书上边了,就是在李世民的帐下,都不见得有多出名。

    和罗彦同辈的,李世民记忆最深的就是从并州府学过来,当初在李世民的庆功宴上夺了罗彦风头的常怀安。这位前些天还过来看了看罗彦,人家就是很谦卑的样子,哪怕现在人家已经是正八品的官员,比当初罗彦的官都大。但是人家见了罗彦就是一副自己不如罗彦的样子。弄得罗彦都有些不好意思。

    哪像这些人,出来就是搞这些低级的东西,让人厌烦。

    对于这样的小人,罗彦自然不想给他们什么好脸色。

    听到罗彦这么霸气的诗作,这伙人懵了。原本想着找个生僻的东西难为下罗彦,然后乘机打压罗彦的名头,谁想到这么简单就被人家给破了局。而且,这首诗要是传出去,怕是会被广为传唱,成为咏蛙诗的典范。

    这些人走吧,一遍被罗彦这样弄得有些下不来台,另一方面也是不甘心。

    沉默了一阵,里头突然有个人,站出来拿出一根绣花针,对罗彦说道:“在下前些时候也和人打赌,不过要写诗的东西是一根绣花针。不必赵兄,这是不论是我,还是对方,都没能够写出来。今天既然遇到罗校书文思泉涌,正好为小弟解忧。”

    这下子几个人又开始得意起来。这绣花针才是真的难写啊,有没有什么典故,普普通通。绝对是为难罗彦的最好选择。

    几个人开始微笑起来,似乎这会儿已经看到了罗彦被难住,然后他们四处宣扬,罗彦名头再也不复以往。

    这会儿罗彦是真的怒了。虽说刚才自己念的诗,确实有点盛气凌人了,但是藏的很隐晦,这些人见好就收算了。谁想到还这么不依不饶。

    怎么办,罗彦决定下狠手,就算是赔上这几年来好不容易混出来的诗名,罗彦也决定好好给这几个人一个教训。

    装作沉思了一会儿,罗彦有些谦虚地说道:“小弟接下来想到的这首诗,实在是有些太过低劣,不堪入耳,我看,我还是不要说出来的好。”

    罗彦这么一说,这几个人哪里会依。在他们眼中,罗彦这是已经被逼到了墙角,正找台阶下呢。这会儿要是他们说算了,以后败坏罗彦名声的时候,万一罗彦说自己当时想到了但是他们不听,岂不是把脏水泼到自己身上了。

    见这伙人还是执迷不悟,罗彦也不再给这几个人留面子,张嘴就来:

    “头尖身细白如银,论秤没有半毫分。

    眼睛长在屁股上,只认衣衫不认人。”

    这四句一出来,几个人脸上一阵羞恼,拿出绣花针的那个人更是脸红着说:“安敢欺人若此。”然后就是对着罗彦一拳挥过来。

    看着这些人恼羞成怒,罗彦毫不客气。虽说当初系统送给他的是战场的保命能力,而且特别擅长的是长枪和横刀。但是这并不代表罗彦就不会几下拳脚。

    当下三下五除二就把这个想用武力解决问题的家伙给收拾了。剩下的几个人虽说是人多,但是本来就被罗彦弄得有些心浮气躁,这会儿一见罗彦这么干净利索就把一个人给拿下,哪还敢有更多的动作,拉起被收拾了的同伴,扔下几句狠话,就一溜烟跑了。

    等那些人全都跑出去之后,邱轩对着罗彦说道:“没看出来,罗校书平时和和气气一个人,今天居然会这等强势。”

    罗彦笑笑:“君子不可欺之以方。这些天来看我的,大多说上一两句话就走了。本来我在秦王府就没有那么多认识的人。今天这伙人说这么多话,还过来请教作诗,这不是想干什么坏事,还能有什么。我便是赔上了我这几年的名声,也不能给这些人好脸色。”

    正说着,邱轩倒是感叹起罗彦的那首打油诗来:“我看你不会赔上名声,怕是会踩着刚才那几位,再一次名扬长安了。虽说你这诗确实不怎么样,不过,用在今天的这伙人身上,真的太适合了。”想想这打油诗的内容,邱轩和另外一个笔吏又开始笑起来。

第八十八章 街头酒馆会故人

    罗彦跟那几个人在秦王府的争斗很快就传遍了长安。

    当然了,一开始传出去的版本就是罗彦仗着自己有几分才华,恃才自傲,不肯与同龄人好好交谈。而且还讽刺同辈,一言不合就动手了。

    这种流言自然是赵鉴几个弄出去的,目的就是想搞臭罗彦,给自己顺口气。

    罗彦听了这流言自然是没有什么多说了,还是一如往常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反正在这里一切到最后都是李世民说了算的,就算是外边骂翻了天,这秦王府里头不还是有明白人么。也就那些不喜欢动脑子的,才会听信流言。

    但是作为罗彦的熟人,邱轩可是忍不下这口气。这些人实在太不要脸了,直接就颠倒黑白,罔顾事实。邱轩作为整个事件的亲历者,可不想就这么算了。

    随后的几天邱轩只要有时间,就出去把当天发生的事情给熟人讲。

    这不,连带着罗彦念的那首打油诗,一并儿传出去,顿时长安城就热闹起来了。原本不停说罗彦坏话的那些人,这会儿枪口一致对向了赵鉴。谁让他们几个先前蒙骗自己来着,必须要给这几个家伙点颜色看看。

    平头老百姓就更是喜欢这种事情了。这几个官儿扯来扯去,全都没有落下好名声。有好事的人花了几天的功夫,愣是写了个传奇,名字就叫做《罗校书戏弄笨书生》。里头简直把罗彦夸得是天上少有地下绝无。

    这下好了,风向突然间变了,赵鉴几个人彻底是傻眼了。

    事情闹到最后实在是太大了,就连整天呆在太极宫的李渊都听说了这件事情。因为涉及到自己的儿子,虽说这就是秦王府的两个低级小官闹出来的事情,但是这么整下去,连李世民也得受拖累。

    虽说李渊心里头没有立李世民为太子的想法,但是保护李世民的心思还是有的。所以李渊要直接下诏,想把赵鉴几个连同罗彦全都撵出秦王府。这下子算是皇帝亲自处理过了,以后就算是有人拿这件事情说李世民识人不明,也会因为早就盖棺定论不会影响到李世民什么。这下好了,好不容易当了几天笔吏,刚刚熟悉手上的事情,就要被赶出去,这让罗彦很是受伤。

    他这次可真是成了躺枪的那个。

    好在李世民跟李渊强烈要求留下罗彦,而且罗彦以前干的那些事情,还是给李渊留下过不少的好印象。所以知道当事的一方是那个明德门口给自己解过围的罗彦,李渊也算是念了旧情,倒是答应了李世民的请求,没有把话说那么死,答应让李世民自己处置。

    事情算是有了缓和的余地。

    回到秦王府,李世民亲自把赵鉴几个骂了个狗血淋头,随后把几个人发配到雍州去打理一些地方事务。虽说品级还是不变,但是几个人都是去的一般的下县,还都不是正职,所以也算是很严重的处罚了。

    相比这些人凄惨的下场,罗彦就好实在太多了,李世民很是客气地问了几句最近的状况之后,就把罗彦打发回去了。

    这下所有人都看明白了。虽说罗彦是当了个没品阶的笔吏,但是人家照样受到李世民看重,所以以前还想着怎么找罗彦的茬的人,这会儿全都熄火了。邱轩两个人更是开心,这下子他们终于见识到了罗彦是什么样的人物,这关系绝对是搭对了。

    接下来的日子,罗彦在秦王府就再也没有那种被当作猴子一样围观的事情发生了。不过,这年初冬的时候罗彦还是遇到了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

    之前三年因为在山中苦读,庐州来赶考的士子罗彦一个都没有见到。但是今年有了时间,到十月月底,跟随着贡品前来的士子们到达长安之后,罗彦就不断打听,终于在一家客栈找到了他们。

    虽说眼前这几个人罗彦是一个也不认识,但是架不住当年罗彦在庐州府学中那短短的几句话让很多人记住了这位学长。以前罗彦的大名仅仅是在长安流传,在外边流传的大多都是他的诗文。

    到了长安,这几个士子才发现罗彦在长安有多火。这会儿罗彦和赵鉴几个人的争斗还在长安散发着余热。这些士子到达长安第一天出去逛的时候,在酒馆里头就听到有人还在说书,说的就是那个不知道谁写出来的传奇《罗校书戏弄笨书生》。

    刚开始的时候这几个还以为是秘书省又来了一个姓罗的校书郎。谁知道听说书人讲完之后,身边的人议论的时候,带上了庐州俩字。

    一听这个士子们来了兴致,当下就请教这位,一经打听,这几个才发现刚才原来说的就是自己这位学长啊。所以这兴趣更浓了,拉着身边的人,请了一坛酒,就把罗彦这几年的事情全都套出来了。

    乍一听,果真是了不起。这还是那个记忆中看似文弱的书生干出来的事情吗。这几个人不由感慨了一声学长真是厉害。

    结果就因为这层关系,这几个人还被人回请了一顿酒。庐州人不了解罗彦在长安的事情,但是长安人对罗彦在庐州的过往同样好奇。

    当下这几个士子身边围满了人,比刚才说书人讲故事的时候还要热闹。

    所以这几位士子把罗彦当年在庐州的事情也一五一十说了出来,当然,这里头肯定是加了不少溢美之词。两相印证,加上这几位士子最后把三年前罗彦回到庐州府学说的那几句话,这下子人们对于罗彦更加有好感了。

    而罗彦在长安认真读书的事情,也给这几位士子好好上了一课。和人家比起来,自己绝对读书的时候不算事业精于勤了。

    这不,罗彦找来之后,这几位士子就用崇拜的眼神看着罗彦。对于这届的科举,罗彦也不是太清楚内情,就连主考官是谁都不知道。而且,就算是知道了,自己也没有那个本事做点什么。

    所以,为几个士子加油打气之后,知道几个人都是来考明经科的,罗彦也就把自己了解到的一些科考的事情跟几个人说了一下。留下一笔钱,让这几位士子在长安也安心读书,许下过段时间回来看他们的诺言,罗彦就回去了。不过罗彦的惊喜还不止如此。

    不仅仅是见到了家乡的士子,罗彦在秦王府,还见到了故人。

    周晋在武德五年的时候一去,就再也没有音信,没想到,这个时候突然出现在了长安。等周晋处理完公事之后,就拉着罗彦去了秦王府附近的一处酒馆。

    “兄弟,这几年可是想死哥哥我了。”周晋一如既往的豪爽,喝了一碗酒,这才跟罗彦说道。

    “几年不见周兄音信,没想到今天居然相见,哈哈。”罗彦也没有理会周晋那胡话,反而是有些怪周晋没有书信来往。那时候周晋赴任以后,罗彦给他写信,没想到居然连回信都没有。

    “嗨,你是不知道,我可是在战场上杀了一个来回。本来还想着能好好的当个文职,谁想到造化弄人,跟着秦王殿下打了几仗,稀里糊涂就去了雍州,你写信我自然就收不到。我那里想给你写信,但是做的事情有些机密,当时不知道你的身份,只能当作什么都没发生了。”周晋也没有杀隐瞒的,只是说话的时候声音有点低。

    想来周晋做的事情还是机密,所以罗彦也不好多问。不过周晋显然是有很多话说。

    “本来以为进之的本事,这三年怎么说也能混个好位置。谁想到三年不见,你居然还在王府里头当笔吏,哈哈哈。”周晋笑着说道。

    “哦,看来周兄这几年混的不错?”罗彦也有些好奇周晋到底当了什么大官。

    “嘿嘿,兄弟你绝对想不到我现在到底是什么官儿。”周晋有些想让罗彦猜一猜,不过罗彦绝对是不想玩这种幼稚的游戏的,无奈之下,周晋也只好说实话:“雍州宣节校尉。”

    周晋的官职绝对把罗彦给吓了一跳。

    这货升的也太快了吧。当年这货可是给授了个从九品下的官,这才几年啊,都正八品了。不过,罗彦更加惊奇的是,这货现在居然是个武官,你没看错,宣节校尉,就是武官啊。好好的一个进士科进士,居然真的搞成了武官,难怪这货要卖关子说自己猜不到呢。

    看到罗彦一脸的懵逼样。周晋终于得意的笑了起来:“哈哈,谁说咱们书生就不能当武官了。这上了战场,立了军功,还不允许我改换门庭啊。”周晋虽然说起来很是畅快,但是罗彦也看到他的严重也是露出一些凝重,显然,这战场也不是好上的。

    接下来的时间,周晋就开始给罗彦讲起他在山东战场上那些惊心动魄的事情。原来这货一开始虽然随便被授官,但是当时李世民权利很大,所以随手就把周晋给调到了山东。周晋去的时候正赶上李世民被刘黑闼给围住,那一战下来,还好周晋的老子打小就操练他,虽说是受了重伤,但是好在保住了命,再往后也是混在一群士兵里头,熬了几个月,就混出来了点明堂。后来李世民回到长安,因为他是于志宁推荐的人,就把他放到了雍州。

    静静听着周晋讲他的故事,罗彦也是一阵唏嘘。难怪人家爬的这么快,这功名,还是得从马上来啊。

第八十九章 故地重游清平观

    这段时间其实李世民很闲。

    或许对于一个正常的老百姓讲,闲了是一件好事。但是对李世民来说,这就已经是一个很明显的信号,那个位置,距离他越来越远。李玄道每天也就是拿着几本文书翻看一下就算是一天的公务处理完毕,剩下的时间多是用来给罗彦教授官场的一些东西。

    这要是放到前几年,有些事情还不是很明朗的时候,李玄道一天会忙的脚不沾地。哪能像现在。李玄道跟罗彦说话的时候,也是一脸的愁容。他们这些做幕僚的,好不容易遇到一个自己属意的主子,这会儿却希望越来越小,能不愁么。

    局势的明朗,还得从前几年杨文干的事情说起。

    杨文干作为太子李建成的心腹,担任庆州都督的时候为东宫私募壮士。说白了,就是给李建成养几个手下。

    不论是太子,还是李世民,其实按制都是有一定的亲卫名额的。或许是李建成觉得李世民手底下大将众多,不多弄点人将来斗争会很艰难,所以,就授意手下豢养私兵。所谓私兵,自然是超过了亲卫名额的。

    恰好杨文干虽然是个都督,但是并没有这样的权利养兵。被人告发之后,立刻就被逼反了。虽说没有直接的证据表明和李建成有什么关系,但是这种事情,本来有嫌疑就已经足够了。太子李建成被软禁了。

    李世民原本以为希望来了。结果到头来还是空欢喜一场,李建成一苦苦哀求请罪,李渊立马就把他给放了。

    这件事一出来,朝堂上顿时风向大变。明眼人都知道李建成的太子之位是稳稳当当不可能再有变数了。

    这不,秦王府就慢慢开始门可罗雀。

    不过有手底下一帮子谋士,还有许多武将的支持,李世民也并没有放弃继续和李建成。毕竟能闹出来一个杨文干,会不会再闹出来一个李文干。李世民也是不得不用侥幸的心理去和李建成争。这个时候,手底下的人才都在,还没有把他逼到最后一步。

    对于李世民的情况罗彦是不会做更多的关注了,当下更重要的是跟着李玄道学习。这些天罗彦一直秉承这少说多看的原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