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文宗系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贞观文宗系统- 第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来一两个与国有益的,也算是我等的幸事了。”

    这个时候,两人才有些敬佩地望着罗彦。不过,敬佩过后还是担心。今天这些人里头,逐出县学的肯定有很多豪绅子弟,这些人要是再闹腾起来,那该怎么办。

    似乎是明白了两人的意思。摆摆手,罗彦说道:“不要担心,先把今天的事情做完再说。”

    随着时间流逝,转眼就到了中午。吩咐诸生将行卷整理好以后,罗彦就让钱寅把早就准备好的饭菜送上来。

    因为事先已经说过,每人都是一份饭,一块肉,一份青菜,就连罗彦自己也不例外。为了体现自己有多亲民,罗彦也是秀了一把。端着饭碗就和诸生一起吃饭。

    又过了半个时辰,看着众人都吃完以后,收拾完毕。罗彦示意诸生继续答题。

    这个时候就能体现出县学诸生的水平了。因为时务策只要求了三道,因此时间上也节省很多。到了申时初,已经有人交卷了。罗彦一看,居然就是那天回答问题非常不错的那个,尹世昌。接过他的卷子,示意他可以出去好好放松放松。罗彦便仔细看起手中的纸来。

    帖经居然一个都没有出错,想必当初讲授的时候是用心背诵过的。光是这一点,罗彦就觉得这个尹世昌不错。接下来的五言律诗,读起来也很不错,虽然还是有些比较浮华的风气在里头,但是诗意也很丰满,当得中上。至于时务策,一道写的是突厥,一道写的是治乱,一道写的是治学。三道时务策都是言之有物,不过使用骈体,字数实在太多,让罗彦一阵好读。

    点点头,将尹世昌的行卷交给陈玉如,说道:“看看,这个水准,怕将来也是新科榜上有名人。往后这个士子,可以适当给点贴补。嗯,我看这样吧,你等也不用管了,过几天让他到县衙找我一趟。”

    听到罗彦的这番话,钱寅笑着说道:“能得郎君青眼,也算是他的福气。”县学里头有个能够被罗彦看的上的人,真是让他也松了一口气。这样涨面子的人,钱寅心下也想着平常的时候可以适当给尹世昌些照顾。

    接下来陆续开始有人交卷,想来都是靠着真本事挤进县学的,对待学问的态度也算是不错,前几个的帖经居然都是全对。这也让罗彦心里有些安慰,总算是还有几个能认真学习的。看在这几个人的份上,就不收拾钱寅了。

    不过有好的,自然是也有坏的。罗彦耗尽了耐心,最终在快要接近酉时末,一怒之下直接将所有人的行卷都收了。然后告知所有人,他们的行卷他亲自阅览。至于结果,两天以后就会公布。

    让县学的小吏带着一大叠行卷,罗彦和陈玉如乘着夜色回到县衙。

    进后衙的时候,陈玉如问道:“郎君,这些行卷真的要你一个人看么?这也实在太多了吧。”

    知道陈玉如也是好意,罗彦说道:“放心,这点行卷,要不是需要一个一个记下来,根本用不了太多时间。”

    说完,让小吏跟着自己走到居处。(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三章 有人闹事到县衙

    次日罗彦花了一整天的时间,把头一天县学的行卷全都看完。中间除了解决个人的生理问题,就连吃饭,也是阿全将饭食带进来,等他吃完再带出去。

    罗彦终于明白那时候自己上学,为什么答错题目有些老师会打人。现在自己成了阅卷老师的时候,那种明知道答案,却看着一个又一个错误出现的不爽,让罗彦都有些想骂人。

    尤其是看到某个混蛋,居然把帖经中的圣人文章胡乱填写以后。罗彦痛下杀手,直接将此人的资格黜落。不知道就不知道,非要乱填,还写的乌七八糟。何况,后边那律诗和时务策基本就是在凑字数。不说文体如何,句子都都不通顺。

    脸色阴晴不定之间,罗彦将所有的行卷看完,随后把一个个名字分了等次,这才叫来小吏,吩咐说:“将这份名单和这些行卷送往县学。告诉钱寅,这上边写什么,就往外边公布什么。要是有人闹事,让他们来县衙。”

    看着小吏走出房间。罗彦终于松了口气,什么也不想,先去躺着休息一下。

    县学的学生经历了昨天的考察,这一天都是在夫子们的监督下温习功课,也没有再继续讲授什么新的内容。

    钱寅在等,等罗彦的答案。然而这一天快要过去,学生们都已经放回家去了,还不见有人来。正要关了门准备休息,探头往县学外边一看,突然就看到一个小吏正从街角转过来。

    看情形果然是来这里的,钱寅也不急着关门,就这样等着。

    路程不远,也就盏茶的时间,小吏就走到钱寅面前:“呦,钱训导,你怎么在这里啊,正要找你呢?”

    小吏惊讶于钱寅的等候,而钱寅则是急切地想知道小吏的来意。

    “嘿,别说了,就等你来呢。说吧,罗县令让你来有什么事情。”钱寅说的不是送行卷的问题。行卷就在小吏手里,厚厚一大摞呢,他看得见。钱寅想知道的是,这名单或者是罗彦有什么其他的吩咐没有。

    小吏看到钱寅一脸急切,也是调侃:“钱训导也不清我进去喝杯茶么,还没进门呢,就想着撵人啊。”

    “嗨,不是那个意思,实在是我都等一天了。快请进,有事咱们边走边说。”说着,钱寅将小吏让进县学,带到自己的住处。

    放下行卷,小吏说道:“这次县令大人可是动真格的啊。今天一天没怎么出门,全都用来看着这些东西。这是县令让我交给你的,上面写什么,你就往外边公布什么。谁要是来闹,让他去县衙。这是原话。”

    一口气说完,小吏将名单递给钱寅,自己却端起茶碗开始喝茶。

    看到如此,钱寅也是心里一松,随后跟这小吏道了声谢。既然罗彦将一切事情都揽过去,那么自己就按照罗彦的吩咐办事就行了。反正天塌了,还有罗彦顶着不是。

    两人闲扯了几句,小吏也只知道钱寅还有事情要办,所以便不再多留,拱手告辞。

    当县学的学生一觉醒来,再次坐到学堂中的时候,惊讶地发现今天居然又不是夫子授课。此时钱寅正在学堂前边,就差一嘴吐沫星子骂人了。:“温故而知新,我看你等就是在这里混日子。去岁科考的题目才讲过一个月,你等就什么都忘了。真是丢脸。”

    随后示意让人把旬考的行卷发下去,看到一个个手中都拿到自己的答卷以后。钱寅从袖中掏出罗彦给他的那张名单,说道:“以下念到名字的,今日起便从县学出名。若有不服,直接去县衙找罗县令。”

    说完以后就把罗彦点名要黜退的那十几个学生的名字念出来。

    这里头不仅仅是有地方豪绅的子弟,还有三四个是在行卷上乱写的。当然,罗彦为了让这些人心服口服,把自己黜退他们的理由一并写在了行卷上。到时候就算是有人要去县衙闹,那么自己在这一点上也占理。

    当然了,也不是所有的豪绅子弟都被黜退的。有几个答得不错,罗彦还写上了几句鼓励的话,当然,这都不重要了。

    念到名字的十几个人,脸色灰白地被从座位上请出来,随后被带着收拾自己的东西。

    当然了,不忿的人自然是大有人在。像那几个感觉自己胡乱答题无伤大雅的,还有几个觉得自己被侮辱了的豪绅子弟,一脸不甘叫喊着出了门。不顾同样一脸喜色的也是大有人在,个别二世祖本来就不愿受这县学的管束,这会儿被黜退,自然高兴都来不及呢。

    将这些人请出去以后,钱寅又告知还留在学堂的士子:“从明天开始,县学将重新开始收录生员,名额,就是方才驱逐出去的人数。相关事宜今日便会张榜公布,尔等今可以出去告知亲友。七日以后,统一在县学应试。”

    钱寅的通知无疑让这些士子越发兴奋起来。

    谁没有一二至交好友。以前徐松在的时候,这县学基本上就成了他拉拢地方豪绅的工具。县学名额本就有限,导致后边越来越多的人对于县学失去希望,只能在家苦读,或者就出去别的地方游学。

    如今这县令敢这么做,别的不说,先趁机进来。县学的资源,可不是自家苦读能比的。

    大早上的,街上行人也不少,看着县学的学生先是脸色灰败被赶出来十几个。这些人嘴上骂骂咧咧的有,一言不发的有,满脸欣喜的也有。这已经让很多人感觉到奇怪了。所以好事的拉住几个脸色带着喜色的就问了起来。

    没过多久,这县学的学生就像是炸了锅一样,全都走出来。这回就不一样了,脸上多少都是含着笑。

    好事者就更不能放过了。借着请几个人吃酒的理由,很快今早在县学发生的一切就被倒了出来。合着,新来的小县令是把第一把火给烧到了县学。众人这才明白,怎的这几天不见县衙里头有什么动静。

    不过罗彦这般做法,有人开心,自然就有人担忧。

    “唉,这小县令这么一闹。往后蓝田县的赋税要是收不了,我等平头老百姓会不会遭灾啊。”百姓关心的都是自己的切身利益,这县学的倒灶事情,距离自己还差几十里远呢。

    “谁说不是啊,往年就算是吃点亏,但是那些豪绅该交的也少不了。我等自然不用多管。但是打今日开始,怕是这县衙要热闹起来了。可是我等的日子,也过不安生了。”

    就在县学门口的人们开始议论的时候,突然有人跑过来,大声喊道:“快走,有人去县学闹了。方才那几个士子,还有数位豪绅,这会儿都往县衙走呢。”

    看热闹本来就是人的天性,何况这会儿的热闹还在县衙里。听了这人的呼喊,议论的也闭上嘴,站起来就往县衙的方向跑。

    而这些人跑到县衙门口的时候,方才说的那些闹事的人早就到了。要不是有衙役挡着,这些人恐怕早就冲到县衙里头去了。

    士子自然就是几个因为帖经的时候胡乱写了东西,其他的罗彦看都没看就直接让县学逐出去的。这件事情他们觉得很是委屈,这本来写错的可能性很大,自己就算是乱写,也不见是态度问题。至于那几个豪绅,则是纯粹因为罗彦的做法和前任县令不一样,想借着这个机会探探底。

    这几个人在县学门口吵了有一阵,过来围观的人也越来越多。

    衙役们早在这些人来的时候就已经去通报罗彦了,不过为了让这件事情闹得大一点,罗彦也故意委屈这些衙役受点苦。等了有一些时间,才慢慢走出来。

    没有理会那几个豪绅,罗彦对着前来吵闹的几个士子,问道:“你等几个,报上姓名。”

    见罗彦出来,也算是找到了正主,这几个士子相视一眼,分别把名字说出来,等着罗彦给他们解释。

    听到这几个人的名字,罗彦沉吟一下,很快就想起这几人的行卷。

    “我知道你等心里不服,看到我的点评还敢来闹事。既然这样,也就不再给你等留什么面子了。你,陈其昌,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帖这四失,你填的是什么?失仪,失礼,失矩,失态。呵呵,篡改先贤文章,还不知悔改。此事本人会写一份文书,让上官永远取消你科考的资格。”

    罗彦的话似一击重锤,打在了这个名叫陈其昌的学生心上。此人这个时候就像是疯了一样,大喊着:“你不能,求求你,你不能这么做啊。”然而,罗彦看都不看他一眼,示意衙役将此人打出去。

    “至于你,张辰明,帖经三十道,你对了十道。可是你的时务策写的什么,骈文不是骈文,散文不是散文,字句都不通,你是怎么混进来的。”

    “还有你,罗义名是吧,指不定多少年前还是我的同宗。帖经只对五道,律诗时务策一字未写。你也要来闹?”

    “还有你……”

    一顿抢白,直接把这些士子先给说得一脸愧色。罗彦不仅仅是知道他们什么做了,还知道上面都写的是什么。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出来,谁还敢闹。

    学生这一头,算是彻底摆平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四章 和豪绅们初交手

    当这些学生都被罗彦的厉声呵斥骂走以后,罗彦这才转过头,看向站在人群前头的几个豪绅。那异于常人的体态,还有明显要精致的衣服材料,甚至于一脸的傲气,再算上身后还有几个点头哈腰护着他们的仆役,很明显,这几个就是前来找事的乡绅了。

    朝着这几个人点点头,罗彦说道:“你等既然找上门来,那就进来一叙吧。”说完也不理这些人,转身就向后衙走去。

    不说罗彦要和这些人翻脸,就说自己这县令的身份,给这些家伙好脸,不就是丢自己的脸么。乡绅势力再大,在罗彦眼中,总是有办法整治他们。论起玩脑子,罗彦自觉不会连这些人都比不过。

    听到罗彦的话以后,衙役们也空出了一条道,供这些豪绅们通过。有几个仆役还想着跟过去,被衙役们抽脸一顿打。

    他们都是使役没错,但是身份可天差地别呢。这些仆役的主子或许多少还带点敬畏,毕竟也是本地的大人物。可是今天要让他们把这些仆役都放进县衙,明天他们就可以不用来了。什么时候,县衙能让奴仆随便进入了。

    走进后衙,拉着一个路过的小吏,罗彦吩咐把陈玉如叫来。这件事情虽然不需要陈玉如说什么话,但是这些人前,还是要有个人作为见证。不然还要被人怀疑私底下又做了什么交易。陈玉如来的很快,罗彦只是刚到会客的地方,吩咐人去煮茶,他就进来了。

    “郎君,不知叫卑下前来,可是有什么事情?”陈玉如问道。

    “嗯,今天来了几个豪绅,你也跟着来看看。不论什么事情,你看着就好,无需多言。还有,他们的名字,我不想问,想来你都认识。记住,然后给我写个单子上来。往后打交道,也不怕认错了人。”罗彦这个时候就有些杀气腾腾。

    今天敢带着人在县衙门口这么闹,不收拾一下,都对不起自己这张脸。

    那些豪绅走进县衙的时候,也是相互之间商量了几句。因此罗彦向陈玉如交代完事情以后,这些人才小心翼翼叩叩门,随后在罗彦的应允下这才走进来。

    不过好在这几个人还算是不太蠢的,这会儿也知道这里是县衙,不是他们那一亩三分地。所以也收起以往作威作福的那一套,恭敬地站着。就等罗彦说句话,才敢坐下来。毕竟自己等人也不是很了解罗彦,这刚开始相互给面子嘛。

    正好仆役把茶水送进来,罗彦就让这几人先坐下,等茶水都倒好,仆役离开一口,罗彦这才进入正题。既然人家闹到了自己家门口,罗彦也不能把姿态放的太低。“几位前来,所为何事啊?”就这样微笑着,罗彦也没有让人觉得疏离,温和地问道。

    这几人心里一阵吐槽,什么事情你还不知道,刚才还在骂那几个穷学生,怎么到我们这里你就装糊涂了。

    没办法,实话实说吧。“郎君,我等那不成器的儿郎,也在今日驱逐之列。所以厚颜前来,想求郎君高抬贵手,放过小儿一次。”

    这会儿这些人都不知道罗彦对他们到底是个什么态度。因此,这么一问,其实也是在让罗彦表态。若是萧规曹随,那么这次估计就是罗彦想拿捏一下他们,好树立威信,他们跟着应和一下就行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