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雕侠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神雕侠侣- 第1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古兵将只要给带上了,无不烧得焦头烂额,当此 情势,蒙古兵将虽然勇悍,却也不能不退。耶律齐的部队这时只剩下 七八十人,乘势一冲,出了包围圈子。耶律齐收集残兵,屯在土丘之 上,略事喘息。 郭芙走到杨过身前,盈盈下拜,道:“杨大哥,我一生对你不住,但 你大仁大义,以德报怨,救了……”说到此处,声音竟自哽咽了。其 实过往杨过曾数次救她性命,但郭芙对他终存嫌隙,明知他待自己有 恩,可是厌恶之心总是难去,常觉他自恃武功了得,有意示惠逞能, 对己未必安着甚么好心。直到此番救了他丈夫,郭芙才真正感激,悟 到自己以往之非。 杨过急忙还礼,说道:“芙妹,咱俩一起长大,虽然常闹别扭,其实 情若兄妹。只要你此后不再讨厌我、恨我,我就心满意足了。” 郭芙一呆,儿时的种种往事,霎时之间如电光石火般在心头一闪而过: “我难道讨厌他么?武氏兄弟一直拼命向讨我的喜欢,可是他却从来 不理我。只要他稍为顺着我一点儿,我便为他死了,也所甘愿。我为 甚么老是这般没来由的恨他?只因我暗暗想着他,念着他,但他竟没 半点将我放在心上?” 二十年来,她一直不明白自己的心事,每一念及杨过,总是将他当作 了对头,实则内心深处,对他的眷念关注,固非言语所能形容。可是 不但杨过丝毫没明白她的心事,连她自己也不明白。 此刻障在心头的恨恶一去,她才突然体会到,原来自己对他的关心竟 是如此深切。“他冲入敌阵去救齐哥时,我到底是更为谁担心多一些 啊?我实在说不上来。”便在这千军万马厮杀相扑的战阵之中,郭芙 突然明白了自己的心事:“他在襄妹生日那天送了她这三份大礼,我 为甚么要恨之切骨?他揭露霍都的阴谋毒计,使齐哥得任丐帮帮主, 为甚么我反而暗暗生气?郭芙啊郭芙,你是在妒忌自己的亲妹子!他 对襄妹这般温柔体贴,但从没半分如此待我。” 想到此处,不由得恚怒又生,愤愤的向杨过和郭襄各瞪一眼,但蓦然 惊觉:“为甚么我还在乎这些?我是有夫之妇,齐哥又待我如此恩爱!” 不知不觉悠悠的叹了口长气。虽然她这一生甚么都不缺少了,但内心 深处,实有一股说不出的遗憾,她从来要甚么便有甚么,但真正要得 最热切的,却无法得到。因此她这一生之中,常常自己也不明白:为 甚么脾气这般暴躁?为甚么人人都高兴的时候,自己却会没来由的生 气着恼? 郭芙脸上一阵红,一阵白,想着自己奇异的心事。杨过、小龙女、耶 律齐、郭襄等人却都在凝目遥望襄阳城前的剧战。眼见蒙古军已蚁附 登城,郭靖、黄药师等所率领的兵马虽在后攻击牵制,只是人数太少, 动摇不了蒙古大军的阵伍。蒙古大汗的大纛渐渐逼近城垣,城内守军 似乎军心已乱,无力将登城的敌军反击下来。郭襄急道:“大哥哥, 怎么是好?怎么是好?” 杨过心想:“此生得与龙儿相会,老天爷实在待我至厚,今日便是死 了,也已无憾。男儿汉大丈夫为国战死沙场,正是最好的归宿。”言 念及此,精神大振,叫道:“耶律兄,咱们再去冲杀一阵。”耶律齐 道:“再好没有。”小龙女和郭襄齐声道:“大伙儿一齐去!”杨过 道:“好!我当先锋,你们多捡长矛,跟随在我身后。”耶律齐当下 传令部属,在战场上捡拾长矛,每人手中都抱了三五枝。 杨过执了一枝长矛,跃马冲前,那神雕迈开大步,伴在马旁,伸翅拨 开射来的弩箭。小龙女、耶律齐、郭芙、郭襄四人紧随其后。杨过对 着蒙古大汗的九旄大纛,疾驰而去。耶律齐吃了一惊,心想蒙古大汗 亲临前敌,定然防卫极严,精兵猛将,多在左右,自己这百余人冲了 过去,岂非白白送死?但想自己这条命都是杨过救的,真所谓水里水 里去,火里火里去,他要到那里,便跟到那里,何必多言? 这一行人去得好快,转眼间冲出数里,已到襄阳城下。蒙哥的扈驾亲 兵见杨过来得势头猛恶,早在两个百人队冲上阻挡。杨过左臂一挥, 一枝长矛飞掷出去,洞穿一名百夫长的铁甲,贯胸而过。他顺手从耶 律齐手中接过一枝长矛,掷死了第二名百夫长。蒙古亲兵一阵惊乱, 杨过已突阵而过。众亲兵大惊,挺刀举戟,纷纷上前截拦。杨过一矛 一人,当者立毙。他左臂的神功系从山洪海潮之中练成,这长矛飞掷 之势,便是岩石也能插入,何况常人血肉之躯?他每一枝长矛都是对 准了顶盔贯甲的将军发出,顷刻间掷出了一十七枝长矛,杀了一十七 名蒙古猛将。 这一下突袭,当真如迅雷不及掩耳,蒙古大军在城下屯军十余万余众, 但杨过奔马而前,便如摧枯拉朽般破坚直入,一口气冲到了大汗的马 前。 蒙哥的扈驾亲兵舍命上前抵挡。执戟甲士横冲直撞的过来,遮在大汗 身前。杨过回臂要去耶律齐手中再拿长矛时,却拿着了个空,原来已 给蒙古甲士隔断。眼见蒙古大汗脸有惊惶之色,拉过马头正要退走, 杨过一声长啸,双脚踏上马鞍,跟着在马鞍上一点,和身跃起,直扑 而前。十余名亲兵将校挺立枪急刺,杨过在半空中提一口真气,一个 筋斗,从十余枝长枪上翻了过去。 蒙古大汗见势头不好,一提马缰,纵骑急驰。他胯下这匹坐骑乃是蒙 古万中选一的良驹,龙背鸟颈,骨挺筋健,嘶吼似雷,奔驰若风,名 为“飞云骓”和郭靖当年的“汗血宝马”不相上下。此刻鞍上负了大 汗,四蹄翻飞,径向空旷处疾驰。杨过展开轻功,在后追去。蒙古军 数百骑又在杨过身后急赶。 两军见了这等情势,城上城下登时都忘了交战,万目齐注,同声呐喊。 杨过见大汗单骑逃遁,心下大喜,暗想你跑得再快,也要教我赶上了。 那知道这“飞云骓”是非同小可,后蹄只在地下微微一撑,便蹿出了 数丈。杨过提气急追,反而和大汗越来越远了。他弯腰在地下拾起一 根长矛,奋力往蒙哥背心掷去。 眼见那长矛犹似流星赶月般飞去,两军瞧得真切,人人目瞪口呆,忘 了呼吸。只见那飞云骓猛地里向前一冲,长矛距大汗背心约有尺许, 力尽坠地。宋军大叫:“啊哟!”蒙古军齐呼:“万岁!” 这时郭靖、黄药师、黄蓉、周伯通、一灯等相距均远,只有空自焦急, 却那里使得出一分力气去助杨过?蒙古兵将千千万万,也只有呐喊助 威,枉有尽忠效死之心,又怎赶得上飞云骓的脚力? 蒙哥在马背上回头一望,见将杨过越抛越远,心下放宽,纵马向西首 一个万人队驰去。那万人队齐声发喊,迎了上来,只要两下里一会合, 杨过本领再高,也伤不着大汗了。 杨过眼见功败垂成,好生沮丧,突然间心念一动:“长矛大重难以及 远,何不用石子?”拾起两旁枚石子,运功掷了出去。但听得嗤嗤声 响,两粒石子都击在飞云骓的臀上。那马吃痛,一声长嘶,前足提起, 人立起来。 蒙哥虽贵为有史以来最大帝国的大汗,但自幼弓马娴熟,曾跟随祖父 成吉思汗、父亲拖雷数次出征,于拔都西征欧洲之役中,他更建立殊 勋,毕生长于马背之上、刀枪之中,这时变出非常,却并不慌乱,挽 雕弓、搭长箭,双腿紧紧夹住马腹,回身向杨过便是一箭。 杨过低头避过,飞步抢上,左手早已拾了一块拳头大小的石块,呼的 一声掷出,正中蒙哥后心。杨过这一掷劲力何等刚猛,蒙哥筋折骨断, 倒撞下马,登时毙命。 蒙古兵将见大汗落马,无不惊惶,四面八方抢了过来。郭靖大呼号令, 乘势冲杀,城内宋军开城杀出。郭靖、黄药师、黄蓉等发动二十八宿 大阵,来回冲击。蒙古军军心已乱,自相践踏,死者不计其数,一路 上抛旗投枪,溃不成军,纷纷向北奔逃。 郭靖等正追之间,忽见到西方一路敌军开来,队伍甚是整齐,军中竖 起了四王子忽必烈的旗号。蒙古兵败如山倒,一时之间那能收拾?忽 必烈治军虽严,给如潮水般涌来的败兵一冲,部属也登时乱了。忽必 烈见势头不妙,率领一支亲兵殿后,缓缓北退。郭靖等直追出三十余 里,眼见蒙古兵退势不止,而吕文德流水价的派出传令官召郭靖回军 保城,宋军这才凯旋而回。 自蒙古和宋军交锋以来,从未有如此大败,而一国之主丧于城下,更 是军心大沮。蒙古大汗之位并非父死子袭,系由皇族王公、重臣大将 会议拥立。蒙哥既死,其弟七王子阿里不哥在北方蒙古老家被得王公 拥戴而为大汗。忽必烈得讯后领军北归,与阿里不哥争位,兄弟各率 精兵互斗。最后忽必烈得胜,但蒙古军已然大伤元气,无力南攻,襄 阳城得保太平。直到一十三年后的宋度宗咸淳九年,蒙古军始再进攻 襄阳。 郭靖领军回到襄阳城边,安抚使吕文德早已率领亲兵将校,大吹大擂, 列队在城外相迎。众百姓也拥在城外,陈列酒浆香烛,罗拜慰劳。 郭靖携着杨过之手,拿起百姓呈上来的一杯美酒,转敬杨过,说道: “过儿,你今日立此大功,天下扬名固不待言,合城军民,无不重感 恩德。” 杨过心中感动,有一句话藏在心中二十余年始终未说,这时再也忍不 住了,朗声说道:“郭伯伯,小侄幼时若非蒙你抚养教诲,焉能得有 今日?” 他二人自来万事心照,不说铭恩感德之言,此时对饮三杯,两位当世 大侠倾吐肺腑,只觉人生而当此境,复有何求? 二人携手入城,但听得军民夹道欢呼,声若轰雷。杨过忽然想起: “二十余年之前,郭伯伯也这般携着我的手,送我上终南山重阳宫去 投师学艺。他对我一片至诚,从没半分差异。可是我狂妄胡闹,叛师 反教,闯下了多大的祸事!倘若我终于误入歧路,那有今天各他携手 入天的一日?”想到此处,不由得汗流浃背,暗自心惊。 襄阳城中家家悬彩,户户腾欢。虽有父兄子弟在这一役中阵亡的,但 军胜城完,悲戚之念也不免稍减。 这晚安抚使署中大张祝捷之宴,吕文德便要请杨过坐个首席。杨过说 甚么也不肯。众人推让良久,终于推一灯大师为首席,其次是周伯通、 黄药师、郭靖、黄蓉,这才是杨过、小龙女、耶律齐。吕文德心下暗 自不悦,心想:“黄岛主是郭大侠的岳父,那也罢了。一灯老和尚貌 不惊人,周老头子疯疯癫癫,怎能位居上座?”群雄纵谈日间战况, 无不逸兴横飞,吕文德却那里插得下口去。 酒过数巡,城中官员、大将、士绅纷纷过来向郭靖、杨过敬酒,极口 赞誉群侠功略丰伟,武艺过人。 郭靖想起师门重恩,说道:“当年若非全真教丘道长仗义、七位恩师 远赴蒙古,又得洪老恩师栽育,我郭靖岂能立此微功?但咱们今日在 此欢呼畅饮,各位恩师除柯老师外,均已长逝,思之令人神伤。”一 灯等尽皆黯然。郭靖又道:“此间大事已了,明日我想启程赴华山祭 扫恩师之墓。”杨过道:“郭伯伯,我也正想说这句话,大伙儿一齐 去如何?”一灯、黄药师、周伯通等都想念这位逝世的老友,齐声赞 同。 是晚群雄直饮至深夜,大醉而散。 ++++++++++++++++++++++++++++++ 注:《元史》本纪卷三载:“宪宗讳蒙哥,睿宗拖雷之长子也。…… 九年二月丙子,帝悉率诸兵……丁丑,督诸军战城下……攻镇西门、 攻东新门、奇胜门……攻护国门……登外城,杀宋兵甚众……屡攻不 克……癸亥、帝崩。……帝刚明雄毅,沉断而寡言……御群臣甚严。” 《续通鉴》:“蒙古主屡督诸军攻之,不克……蒙古主殂……史天泽 与群臣奉丧北还,于是合州围解。”《续通鉴考异》:“元宪宗自因 顿兵日久,得疾而殂。《重庆志》谓其中飞蝗石……今不取。” 依历史记载,宪宗系因攻四川重庆不克而死,是否为了中飞石,史书 亦记载各异。但蒙古军宋军激战最久、战况最烈者系在襄阳,蒙古军 前后进攻数十年而不能下。为增加小说之兴味起见,安排为宪宗攻襄 阳不克,中飞石而死,城围因而得解。
    …
    Last Updated: Saturday; November 16; 1996
    
    =====================================================================《神雕侠侣》第四十回=====================================================================
    返回目录
    第四十回 华山之巅
    次日清晨,郭靖等一行人生怕襄阳军民大举相送,一早便悄悄出了北 门,径往华山而去。周伯通、陆无双、武氏兄弟、泗水渔隐等伤势未 愈,众人骑在马上,缓缓而行。好在也无要事,每日只行数十里即止。 不一日来到华山,受伤众人在道上缓行养伤,这时也已大都痊可。一 行人上得山来,杨过指点洪七公与欧阳锋埋骨之处。黄蓉早在山下买 备鸡肉蔬菜,于是生火埋灶,做了几个洪七公生前最喜欢的菜肴,供 奉祭奠。群雄一一叩拜。 欧阳锋的坟墓便在洪七公的墓旁。郭靖与欧阳锋仇深似海,想到他杀 害恩师朱聪、韩宝驹等五侠的狠毒,虽然事隔数十年,仍是恨恨不已。 只有杨过思念旧情,和小龙女两人在墓前跪拜。周伯通上前一揖,说 道:“老毒物啊老毒物,你生前作恶多端,死后仍得与老叫化为邻, 也可算是三生有幸。今日人人都来拜祭老叫化,却只有两个娃娃向你 叩头,你地下有知,想来也要懊悔活着之时太过心狠手辣了罢?”这 一篇祭文别出心裁,人人听着都觉好笑。 众人取过碗筷酒菜,便要在墓前饮食,忽然山后一阵风吹来,传来一 阵兵刃相交和呼喝叱骂之声,显是有人在动手打斗。周伯通抢先便往 喧哗处奔去。余人随后跟去。转过两个山坳,只见一块石坪上聚了三 四十个僧俗男女,手中都拿着兵刃。 这群人自管吵得热闹,见周伯通、郭靖等人到来,只道是华山的客 人,也不理会。一名铁塔般的大汉朗声说道:“大家且莫吵闹,乱打 一气也非了局,这‘武功天下第一’的称号,决不是叫叫嚷嚷便能得 手的。今日各路好汉都已相聚于此,大伙儿何不便凭兵刃拳脚上见个 雌雄?只要谁能长胜不败,大家便心悦诚服,公推他为‘武功天下第 一’”。一个长须道人挥剑说道:“不错。武林中相传有‘华山论剑’ 的韵事,咱们今日便来论他一论,且看当世英雄,到底是谁居首?” 余人轰然叫好,便有数人抢先站出,大叫:“谁敢上来?” 周伯通、黄药师、一灯等人面面相觑,看这群人时,竟无一个识得。 第一次华山论剑,郭靖尚未出世,那时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 神通五人,为争一部《九阴真经》,约定在华山绝顶比武较量,艺高 者得,结果中神通王重阳独冠群雄,赢得了“武功天下第一”的尊号。 二十五年后,王重阳逝世,黄药师第二次华山论剑,除东邪、西毒、 南帝、北丐四人外,又有周伯通、裘千仞、郭靖三人参与。各人修为 精湛,各有所长,但真要说到“天下第一”四字,实所难言,单以武 功而论,似乎倒以发了疯的欧阳锋最强。想不到事隔数十年,居然又 有一群武林好手,相约作第三次华山论剑。这一招使黄药师等尽皆愕 然。更奇的是,眼前这数十人并无一个认得。难道当真“长江后浪推 前浪,一辈新人胜旧人”?难道自己这一干人都做了井底之蛙,竟不 知天外有天,人上有人? 只见人群中跃出六人,分作三对,各展兵刃,动起手来。数招一过, 黄药师、周伯通等无不哑然失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