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欢迎你 作者未知 TXT》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清朝欢迎你 作者未知 TXT-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卫不知自己父亲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可也不敢违背,赶快到书房将苏先生请了过来。

    李卫原想听听父亲和苏青川到底会谈什么,可是老爹却将他赶出书房,自己在里面和苏青川密谋了很久。

    等苏青川出来时,脸色并不怎么好看,狠狠的瞪了李卫一眼:“我现在总算知道为什么人们来是说奸商奸商了,果然是无商不奸。”

    一句话说的李卫莫名其妙。

    直到很久之后,李卫才知道,那一次会谈,李老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威逼利诱、无所不用其极终于使苏青川答应做他的幕僚,而且这一做就是一辈子。

    接下来的事情很顺利,李洵找到自己的妹夫奉天府丞梁清标,用一千两银子的价钱为自己的儿子李卫捐了一个监生。

    当听说李卫捐了监生的时候,很多人都惊讶的掉了下巴,李伊水就是其中一个。

    “什么?你捐了监生?我的耳朵没有出毛病吧?是我听错了还是你说错了?”李伊水压根就不敢相信。

    当确定李卫既没有说错,自己也没有听错时,李伊水急得在地上乱转:“完了,完了,哥哥你要走仕途,难道要将这个家交给李纪那个书呆子?多少家产都不够他败的?到那时候我们全家真的要去喝西北风了。”

    李卫在旁边无可奈何的说:“我只是捐了个监生,有这般大惊小怪的么?监生又不是官职,又不用去当差。”

    李伊水却不理会他,犹自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中,突然灵机一动,不由得想:难道这就是天降大任于斯人也,老天爷要我李伊水施展商业才华养家?想到这里不由得飘飘然,好像看到自己凤躯一震,王八之气散发……YY了一会儿后,终于回过神来想到现实,还是算了吧,俗话说无商不奸,自己既然不是小狐狸级别的,自然没有本钱和那些老狐狸斗心眼,论商业才华,自己和李纪比起来也就是半斤八两,谁也不比谁强到哪里去。李伊水泄下气来,看样子也只有走一步说一步了。

    并不是所有人都为李卫捐了监生高兴的,李欢在听到大哥哥捐了监生后,便跑到父亲面前问问能否给自己也捐一个,被父亲训斥了一通,让他认真念书,别再想这些歪门邪道的事情。李欢怀着无限委屈退出了父亲的书房,自己想捐监生就是歪门邪道,为什么李卫捐,父亲就那么大方,那么支持?还不是嫌弃我是庶出的?想到这里,便去找同是庶出的李纪倒苦水,哪知李纪一心在念书,哪里有空搭理他,他在李纪房间里坐了一会儿,只得怏怏的出来。

第一卷 第四十七章 登门

    李卫见顺利的捐了监生后,着实高兴了一阵子,随后想起正事,就开始催促父亲母亲帮他提亲。5ccc(独家上传起点中文网)

    李洵和张氏商量儿子李卫的婚事,张氏听了李卫想娶的是道台府纳喇家的大小姐时,原本是反对的,除了担心齐大非偶外,还担心以后这个出身尊贵的媳妇不把她这个婆婆放在眼里。

    但是看到儿子一脸非卿不娶的坚定表情,张氏心一软便妥协了。

    在和丈夫商量了一个晚上,最终决定先找妹夫奉天府丞梁清标到纳喇家去探听一下纳喇大人的心思。

    第二天一大早,李洵便坐着马车来到妹夫家。

    梁清标已经从衙门回来,原想陪着妻子儿子去城外的山庄避暑,见大舅哥来了,便让妻子与儿子拜见后,先行坐车往城外去,自己陪着大舅哥说话。

    两人到客厅分主宾坐下,小丫鬟奉茶后,梁清标挥手将小丫鬟打发下去,客厅里只有李梁二人。

    李洵见梁清标这般郑重其事,便知道他有事情要说,强自忍下儿子李卫的事情,和妹夫有一句没一句的天南海北的闲聊。

    终于,梁清标在谈论完广东的海匪与沿海守军在海上大战一场的事情后,用眼光扫了门口一眼,见周围没有人,便将话题一转,说:“最近京城传来的消息有些不太对劲,皇上又将太子训斥了一顿。”

    “早就有人传言说太子的储位不稳,难道这些谣言说的是真的?”李洵也压低嗓门问。他是商家,朝廷权利交替与他关系不大,他只是关心如果太子失势,那要筹划早日同徐州城的太子党撇清关系,当然能够搭上八阿哥这个线会更好,虽说有随波逐流之嫌,但也只能明哲保身了。

    “空**来风,事出有因啊。”梁清标喝了一口茶,现在官场也不好混,各方倾轧,他这个小小的官要左右逢源,谁都不敢得罪,生恐被当成党派之争的牺牲品了,也只有在自己的大舅兄面前谈谈心里话,在衙门里自然一句多余的是非话都不敢说,谁知道会不会隔墙有耳,将自己的话传出去,就是在自己的家里,梁清标也小心翼翼。

    “万岁爷年岁已高,如果太子能熬过这几年,结果也说不定啊。”李洵寻思了一下,小心的说着自己的看法。

    梁清标看了妻兄一眼,因为他不是官场上的人,所以自己才能够放心他吧,但也同样的,因为他不是官场上的人,心思见地自然不能够同官场的老油子比,同样不能够给自己出主意参谋扶持。

    想到这里,见气氛有些压抑,梁清标便将茶杯放下,笑着开口问大舅哥这次来找他有什么事情。转 载 自 我看 書 齋

    李洵原本在盘算着怎么将话题转向李卫的婚事,见梁清标这般询问,也乐得接口说:“这次来主要是你那内侄子的婚事,李卫现在也十七岁了,我和他母亲都想给他找个好媳妇。”

    梁清标爽朗一笑:“这是应该的,有时间让嫂子过来,和内人好好唠唠,看看哪家有合适的闺秀,也让内人帮着相相。”

    李洵见妹夫说的这般爽快,心里先是一松,便想怎样开口提儿子和纳喇家的大小姐的事情,毕竟,儿子和纳喇家的大小姐私会的事情说出去有碍纳喇小姐的闺誉,李洵自然是要谨慎的。

    梁清标在官场混了几十年,察言观色那是老道,自然看出大舅哥有话要说,想了一下,便笑道:“大舅哥可是有中意的人选?说来听听。”

    李洵便借坡下驴,也笑道:“几个月前,你嫂子看到过一个女子,倒是极为满意,可是后来打听了一下,知道是在旗人家,还要参加选秀,也就歇了心思,最近选秀的结果出来了,你嫂子打听到那个女子落选了,她就催促我过来打听打听。”

    “哦,是谁家的闺秀?”梁清标来了兴致。

    “满汉不通婚”,是满族八旗的一项旗制、祖制,在顺治朝时管得相当严格,但是现在这项制度执行的并不严格了,毕竟,皇上后宫里还有好几位汉妃呢,京城权贵之家哪家没有娶几个汉女的,只是大多是妾室,能够做到正室的汉女不多。但是上行下效,此风渐长,那项“满汉不通婚”只不过停留在口头上了,没有太多人重视了。

    虽说“满汉通婚”并不完全禁止,但毕竟多是汉家女嫁给满洲八旗的,满族姑奶奶下嫁给汉人的并不多见,一个原因是旗人家女儿尊贵,可以参加选秀,即使自己运气不好,没有选上,也会将希望寄托在女儿身上的,自然是要嫁给旗人的,好在日后有选秀的资格;另一个原因就是汉族人传统的娶妻娶贤的习俗,旗人姑奶奶的骄纵是出了名的,稍微正式的人家都不愿意给儿子娶这样的媳妇。所以,李洵的话才让梁清标产生好奇。

    “道台府纳喇大人家的大小姐。”

    梁清标一听,脸上一僵,道:“这个纳喇小姐还是算了吧,你回去劝劝嫂子,再给李卫另找一个吧。”

    “为什么?”

    “纳喇家的大小姐虽然说是落选了,但毕竟纳喇家是满族著姓大户,亲朋好友在京在外地也不少,想与他家联姻的不是一家两家,最近还听说纳喇大人准备将他们家女儿送往京城,在京城寻门亲事,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不管怎么说,这门亲事我并不看好。”

    李洵呆住了,虽说他早就知道李家和纳喇家门不当户不对,但是还是抱着一线希望来找妹夫的,哪知妹夫当头一盆凉水浇过来。

    “如果那个纳喇大小姐愿意呢?做父母的总得考虑一下女儿的感受吧。”李洵还是不死心。

    “虽说满洲人不像咱们那样重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由恋爱的也有不少,可是能不能修成正果还要看父母的,这个就不好说了。”

    李洵燃起了一丝希望,“那就是说也有可能了。”

    梁清标产生一些怀疑:“大舅哥,你这般看着纳喇小姐,好像不只是因为嫂子相中她的缘故吧?”

    李洵支支吾吾的半天说不出话来。

    梁清标见状,便猜到一二,知道大概是小儿女的情怀,便也不多加追问了,只是说如果有用得着他的地方只管开口。

    李洵见耽搁妹夫的时间够长了,便起身告辞,梁清标也没有挽留,将他送到门口时说:“如果那纳喇小姐有意的话,也可以找个媒婆上门提亲,看看她父母是什么反应再说。”

    李洵听了心里也有了主意。便急急赶回家和张氏商量。

    和张氏商量了半天后,决定请徐州城有名的能说会道的周媒婆到道台府纳喇大人家提亲。

    周媒婆收了张氏给的厚厚的红包后,自然是屁颠屁颠的拿着李家的拜帖前往道台府。

    道台府大门,看门的见周媒婆又来了,便笑着打趣:“这次周奶奶又是帮哪家来说呢?我家老爷不点头,你周奶奶挣得可不少啊?”

    “去你的小羊崽子,连周奶奶我也敢打趣,哪一天我帮你说一个河东狮吼,看你还有没有心思取笑你奶奶我。”

    这些日子来府里拜访的媒婆不是一个两个,纳喇大人对于这些媒婆倒还是和颜悦色,仿佛自己女儿摞牌子丢掉的脸面能够从这些媒婆身上找回来似的。

    是啊,就像夫人说的那样,就算是女儿没有被选上,他们纳喇也照样能够挑选一户好人家。如果不是因为夫人担心女儿的脾气软弱,当不了正室会被欺负的话,坚决要给女儿寻一个能明媒正娶的权贵子弟,恐怕京城里的各个王府都会来求亲的。

    想到这里。纳喇大人脸上的笑容又多了几分。

    听到管家通报周媒婆又来了,纳喇大人便让管家将周媒婆领到偏厅。

    周媒婆一见纳喇大人就满脸堆着笑容,开口说:“纳喇大人可真真生了一个好女儿,一家有女百家求,让我老婆子好生羡慕。”

    纳喇大人将腿一架,抖抖裤腿上的衣服:“说吧,这一次是给哪一家提亲的?”

    “大人好福气啊,我这次说的这个青年才俊那可真是天上少见,地上仅有的,身高五尺,相貌堂堂,一表人才……”

    等周媒婆唾沫星子乱溅的说了一个时辰,纳喇大人终于忍不住了,开口打断周媒婆的话:“你说的到底是哪家的公子?”

    “我这次说的这个公子,虽说目前还功名不显,只是个监生,不过心思灵活,又有能力又有手段,以后的前途不可限量,他母亲也是一个慈善人,加上是家中长子,父亲又器重他,纳喇小姐如果嫁给他,那可是前生修来的福气,以后的日子要多舒心有多舒心。”

    “你到底说的是哪一家?”纳喇大人有些不耐烦了,这些日子徐州城有头有脸的人家有适龄公子的都差不多都向他家提过亲了,却从来没有听说过还有这样的人家,在耐着性子听媒婆夸了半天,还是没有弄清楚到底是哪家。

    “就是城西的李家。”周媒婆有些含糊,她也多次替其他人提亲登纳喇大人家的门,自然知道提亲的都是什么人家,如果这次不是因为贪图张氏给的丰厚红包的话,她也不打算来碰钉子。

    “李家?”纳喇大人一皱眉头,“哪个李家?”城西李家多的去了。

    “就是那个呃——父亲开着金织坊的李家,不过他家公子很争气,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以后中一个状元那是不再话下……”

    周媒婆的话还没有说完,纳喇大人就黑着脸,将手中茶杯重重放下:“来人,将这个老婆子给我撵出去——”

    周媒婆还没有反应过来,继续张着嘴,一下子愣住了。

    “纳喇大人,就算是你看不上人家,也犯不着这样对我吧,你这般做,传出去,谁还敢来你家说亲。”周媒婆一边在家丁手下挣扎,一边从偏厅里喊。

    纳喇府里家丁有认识周媒婆的,倒也是没有将她怎么着,只是听从老爷命令,将周媒婆架出府去了。

    周媒婆想到自己虽然没有完成任务,但也算是尽力了,只是不明白纳喇老爷为什么气性那么大?难道是因为提亲的是一个商户?嫌那家人攀龙附凤了?

    纳喇大人将周媒婆撵出去后,气愤难消,转身向书房走去:“该死的李家,我还没有找你们的麻烦,你们还有胆量来我家提亲?真是吃了雄心豹子胆了。”

第一卷 第四十八章 挑衅

    李卫自从向父亲李洵和母亲张氏交代了自己和纳喇素琴的情事,并得到父亲和母亲的支持后,便宽下心了,认真的在五芳斋做事,当捐监生的事情顺利成功后,李卫更是期盼下面的婚事能够顺利。

    但是那天周媒婆被纳喇家撵出去的时候,周围自然有好事的人将这一幕看在眼里,加上后来的周媒婆的自言自语,渐渐的有人将城西李家金织坊的大少爷到纳喇家提亲的消息传了出去。

    周媒婆虽然没有成功,毕竟向纳喇家提亲的人很多,张氏也没有抱太大希望,便想下一步该如何联系纳喇素琴了。

    江南初秋季节,迎来了一场缠绵的秋雨。

    雨下了一晚上,到第二天才放晴,经过秋雨的洗涤,外面的景色焕然一新,虽然李卫想不起“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之类的诗句,但是并不妨碍他在早晨起来看到的一片蔚蓝色的天空而感到秋高气爽,整个人都焕然一新。

    闻着空气中弥漫着的金菊的芬芳气味,李卫想到这是秋天丰收的季节,心中自然也期盼自己和纳喇素琴的爱情也能够获得丰收。

    但是这件事情自己着急也没有用,想到自己还有父亲母亲和苏青川帮着出主意,心中便安定了下来。

    父母亲为自己操心,自己也帮父母亲分担一些吧,可是目前自己能分担的只有好好打理家里的生意。

    想到这里,李卫就赶紧的吃完饭,骑着马往五芳斋走去。

    五芳斋上午并不忙碌,李卫将五芳斋里的事情忙完后,见天色还早,决定去城外观音寺后面转转。

    交代了郝掌柜一声,李卫就骑着马走了,连李华都没有让跟着。

    黄河岸畔,风光如画,静美、和谐,沿岸边,一群人马正站着吹风赏日。转载自 我 看 書 齋

    “哎!听说过什么叫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吗?”见李卫从旁边经过,一个穿着青衣的小厮打扮的人用浮滑地语调,笑问身边另一个同样打扮的人。

    “小弟愣是没听说过哪!大哥,说来听听如何?”那人高声相应。

    “这个癞蛤蟆呀,压根就不晓得自家长啥模样,瞧见天上飞过去的白天鹅,就睁着眼睛,巴巴尽想吃白天鹅,可惜呀……癞蛤蟆就是癞蛤蟆,脚踮得再高,也够不着天上去,这天鹅肉,是一辈子都别想吃到了!”第一个开口的浮华小厮继续用那种嘲笑的语调说道。

    听了这话,李卫勒住了马,打量着这一群人。

    “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