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欢迎你 作者未知 TXT》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清朝欢迎你 作者未知 TXT-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倒透着一份江南的精致小巧。花园里迎春花开的正好,透漏着几分春意,削减了严冬的肃杀,让人看了心里舒坦。

    进了后厅,迎面就是金漆木雕十二扇大屏风,分别绘着十二个月份的花卉,形象生动,宛若名家手笔。绕过屏风,几个丫鬟迎上来,笑吟吟地向张氏施礼。并有丫鬟向里通报:“姑奶奶和表小姐到了。”很快有一人迎了上来:“姑奶奶可算到了。”张氏一间,行了礼,又拉着伊水要她拜见舅母马佳氏。伊水磕了头,结果荷包后,才仔细打量这位舅母,圆圆的脸,丰满的身体,不高不矮的身材显得和蔼可亲。接下来有拜见在场的另几位妇人,多是马佳氏的亲戚。

    不多时,就到了午饭的时间了,张氏环顾了一下后厅,思量了一下起身告辞,马佳氏苦留,并打发丫鬟请尹氏过来作陪,张氏只好留下。

    席间,伊水一直没有见到玟昭表姐,悄悄询问了尹舅母后才知道,席嬷嬷管教玟昭最严格,连吃饭都不放过机会教规矩,自然不会和大家一起的。

    伊水暗中吐了一下舌头,幸亏自己不用选秀,心中为那个未谋面的表姐默哀三秒钟,便拿起筷子开始进餐。

第一卷 第十七章 生意

    夹子做好后,李卫拿着夹子来找妹妹伊水,到现在为止,他还没有弄明白这种奇形怪状的夹子的用途。

    李卫看到伊水将核桃放到夹子前头中空位置,然后将两个手柄用力一合——核桃还是原封不动——伊水手劲小,没有将夹子的手柄合上。

    伊水摸摸鼻子,不好意思的将夹子交给哥哥。

    李卫手一使劲,核桃皮碎了,一个完整的核桃出来了。

    看着手中的核桃,李卫的眼睛都瞪圆了。

    这些日子在五芳斋帮忙管理,李卫自然知道核桃皮多么难剥。

    李卫忍不住将手边的几个核桃一一用夹子试过。然后拿着这个百试百爽的夹子爱不释手。

    “哥哥,这个是我的,你要想要,可以自己再定做一个。”看到李卫眼中的贪婪,伊水毫不客气的赶紧的将夹子从李卫手中抢了过来。

    “好妹妹,”李卫立刻腆着脸过来,“以后哥哥要是吃核桃,就去找你了。”

    “哥哥可以多做几个夹子,放在自己房里,想吃随时都可以,还可以拿到铺子里跟核桃一起卖呢。”伊水先点点头,忽然想到这样一来不但自己成了他的免费劳力,赚钱计划也付诸于流水,忙向李卫提起这个夹子的商业价值。

    看着伊水的小心思全都掉到钱眼里了,李卫好气又好笑的用手指弹了一下李伊水的脑门:“你以为这个夹子制作简单吗?单单前面的凹槽就让大师傅花了五天才做完,最后打铁师傅向我要了十两银子,十两银子啊——”

    李卫将两只手放到伊水面前晃动,心痛不已。

    李伊水大吃一惊,要知道他们家的核桃才卖三十文一斤,十两银子相当于普通人家半年的生活费用。普通人家哪里又会为了一个小小的夹子去花这个大价钱呢。

    这里的工业并不是那流水线上的自动化,夹子的凹槽也是打铁师傅一锤一锤敲出来的,自然价格不便宜。这样的夹子自然不能像大路货那样流通了。

    伊水反应过来了,为自己的思虑不周而后悔,带着一份愧疚:“哥哥,我不知道要花你这么多钱。”

    李卫却因刚才伊水的话灵机一动:“虽然我们不能卖夹子,却能卖剥好的核桃。当然价格要贵一些了。”李卫笑得很贼。

    伊水明白自己是陷入一个误区了,不由得佩服李卫:“哥哥,你真聪明。”

    “那是,”李卫得意洋洋:“也不看看我是谁?”眼睛转向夹子,脸立刻就垮下来了,转而安慰自己,正是有了我这么聪明的哥哥,才会有更加聪明的妹妹。

    说做就做,李卫立刻从铺子里调了两个人轮流用夹子剥核桃,再次向铁铺定做十把夹子,并在伊水的提醒下和铁铺的师傅郑重其事的签了一个保密协议。

    剥好的核桃一上架立刻受到好评,很快被抢购一空,到后来甚至断货了。虽然价钱比带皮的核桃要贵得多,购买的人仍觉得划算。

    一直到另外的十把夹子做好后,五芳斋的剥皮核桃才算供应的上,这时伊水才将最初的那一把要回自己手中。

    很快有不少人到五芳斋指明要买剥好的核桃。也有人问李卫他们是怎么做才将核桃剥得这么完整,李卫都笑着不答,实在推委不过去,才说,他们剥得有好的有不好的,只是将剥好的整块核桃挑出来卖的。询问的人恍然大悟,怪不得价格这么贵呢。

    当然李卫在父亲面前不会用这种说辞的,李卫老老实实的将夹子拿给父亲看,将经过详细的向父亲叙述了一遍,期间,将妹妹伊水好好夸奖了一番。

    李洵听了,将夹子拿在手中翻来覆去的把玩,终于吩咐书童将四小姐请到书房里来。

    这是伊水第一次踏进书房。

    看着比李卫矮一头多的伊水,李洵发觉自己平时对这个女儿关注太少了。

    “这个夹子的样式是你设计的?”面对伊水的一脸稚气,李洵难得的放软了口气。

    伊水看看李洵手中的夹子,点点头。

    “你是怎么想到的?”

    这个问题伊水早就想过,因此,便不慌不忙的说:“我是看见翡翠砸核桃每次只有砸的那一面碎开,便想如果用锤子将核桃全部包住,一下就可以砸开了,让哥哥帮忙做了一个,没想到效果比我想的还要好。”

    李洵点点头,原来是女儿误打冒撞的,不过这个小夹子还真是合用,不止是砸核桃,就连松子栗子,只要调整大小都可以用,只是这个夹子的成本……

    李洵有些头疼,便不再想这个,继续问:“那将核桃剥好再卖这个主意也是你想出来的?”

    伊水看了旁边李卫一眼,老老实实的说:“不是,是大哥哥想起来的。”

    李洵转而看向李卫,他确实惊讶李卫能有这种商业头脑。

    李卫摸摸光秃秃的脑门,将核桃剥好再卖确实是他提出来的,但这个灵感是来自伊水啊,如今伊水将功劳都送给他,他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看到李卫拙于口舌,伊水在一旁暗暗着急,终于忍不住开口说:“父亲,您经常教导我们客人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让我们想客人之所想,哥哥也是看到这个夹子后就想为铺子里的客人提供方便的。”

    “对对对——”李卫连忙点头,伊水的话说到他心里去了。

    李洵脸上露出笑容来,对李卫说道:“你能这样想,也算我平素没有白教导你,千万别因为现在手中有钱,就在生意上做手脚,要知道对商家来说口碑是最重要的,有了好口碑,才能有金字招牌,想得到一个好口碑不容易,可是想要坏掉它就太简单了。生意上的竞争不能靠坑蒙拐骗,缺斤短两,要急客人之所急,这样才能获得好口碑。”李洵说到这里,顿了一下:“这件事你做的很好。年后,这两家五芳斋的铺子都交给你打理,好好努力。”

    李洵的生意经对于从二十一世纪穿越过来的伊水来说是老少皆知的道理,但对于李卫来说却是金玉良言,因此他恭敬的听着,等到听父亲说将两间五芳斋交给自己时,有些不安的抬起头:“父亲,我——”

    李洵一手按在李卫的肩膀上,止住了他下面的话:“你是我儿子,我相信你能行,难道你还不相信你自己吗?”

    李卫眼中渐渐闪出光彩,坚定的说:“父亲,我会把五芳斋打理好的!”

第一卷 第十八章 上元

    正月十五上元节,李卫如约陪着伊水去逛灯市。

    往年灯市上都是异常热闹,大家自然期待着今年的灯市,就连原本准备在家守孝读书的李纪也在李卫的劝说下和大家一起出门。

    早早吃完饭,李洵就派管家李福备车准备全家出游。

    第一辆车上就是李洵和张氏夫妇,随后一辆车就是汶水、沉水、伊水姐妹三个,霍姨娘和儿子李欢坐第三辆车,李姨娘坐第四辆车,最后一辆车坐着五六个大丫鬟。李卫和李纪骑着马带着一些护院,围在这五辆车周围,缓缓的向灯市的方向走去。

    伊水不知道自己多久没有看到这么热闹的街市了,自从穿越以来,大多数时间都在后院困着,就是偶尔出门,也是到寺庙里礼佛。因此,在车厢里极其兴奋地和汶水、沉水点评着街上的景物,就是路过店铺也能就招牌门面说上几句,活像三只聒噪的麻雀。

    甚至李卫在外面听见车厢的热闹,骑马走到车窗前,探头问个究竟。

    渐渐的快到灯市了,路上已经出现各种彩灯,人也更加多了起来。

    李洵吩咐车停在这里,让几个妥当的人看着车和马,招呼妻子儿女下车步行去灯市。

    马车前放了条板凳,张氏踩着板凳下了马车。

    李卫赶到第二辆马车前,将伊水汶水沉水一一抱下,三人个子小,就是踩着板凳也下不来,丫鬟还在后面没有赶上来,自然是由李卫这个哥哥代劳了。

    后面,霍姨娘也抱着李欢下了马车。

    等到人到齐了,李洵才带着众人往灯市上走,由于人太多,在路上李洵便将家人分成两队,各自玩各自的,相约好了最后会合的时间。张氏叮嘱了李卫几句要照顾好妹妹,又叮嘱翡翠街上人多,照看好小姐之类的话,才随着李洵走。

    等父母走后,李卫见身边的四个弟弟妹妹都看着自己,有一种做家长的感觉(李欢跟在霍姨娘身边),摸摸脑门,说:“咱们也走吧。”

    伊水欢呼雀跃一声,率先开路。

    街上异常明亮,伊水和汶水、沉水到处蹦蹦跳跳地赏灯,走马灯、蝴蝶灯、红帽方灯、白纱圆灯、六色龙头灯、二龙戏珠灯、观音灯、罗汉灯等等,竟相放出灿烂光辉,盏盏造型款式不同,灯中的锦画,诗词也都不一样,却都是流行诗赋,名家作画,一时间,街上流光溢彩,人声鼎沸。

    李卫忙着照看三个妹妹,唯恐她们有了闪失,一会跑前一会儿跑后,不一会儿头上出了汗,看见李纪在旁边念灯上的诗词,忙把他抓过来一起照看,才轻松一些,这才知道父亲为什么把他们撇下携美观灯,想到自己小时候看灯会比这个还要顽皮,心中的不满就消失了。

    汶水过来拉着伊水四处乱逛,小嘴叽叽呱呱不停地说着这灯好看,那灯漂亮,连翡翠也面带微笑。

    不一会儿,汶水看中了一盏小巧精美的琉璃宫灯,灯一点亮,灯中锦画就慢慢的转动,依次是春夏秋冬的美景,汶水被深深吸引住了。5ccc.net

    可惜店家并不卖这盏宫灯,只是在旁边出了一个谜语,猜上来了,宫灯是奖励。

    汶水在书房念了几个月的书,谜面上的字都认得,冥思苦想了一阵子,想不出谜底,突然想到后面还有李家的大才子李纪在呢,有他在,这盏漂亮的宫灯还不是自己的囊中之物?唯恐晚一步宫灯被别人得去了,连忙迈步向回跑,赵姨娘的丫鬟翠竹连忙跟上。

    伊水走到这家店铺门前,观看上面的谜语,却是一句诗词:

    “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伊水稍一思索便想到了答案,便让翡翠告诉店家答案,顺便把那盏琉璃宫灯去过来。

    店家听到翡翠的“事事难料”的谜底后,爽快的将宫灯交给翡翠。

    伊水拿着漂亮的宫灯便找汶水,那里料到一回头发现身后没有人,左看右看没有发现,问翡翠,得知汶水主仆往另一个方向去了,猜想一定是这丫头又看见漂亮的灯,想到汶水身边还有翠竹,便也放了心。

    伊水将宫灯交给翡翠继续逛街。

    很快来到一座巨型灯楼前,这座灯楼奇幻精致,美伦美焕,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伊水被深深吸引住了,好美!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旁边已经有文人忍不住吟起了唐诗。

    离开灯火辉煌的灯楼,伊水和翡翠又来到一家铺子面前,这家铺子原本就是做花灯生意的,这一次自然是趁此机会将自己的镇店之宝全都拿出来,招揽顾客。

    彩珠戏龙灯、龙凤八卦灯、绣球灯、宝石灯、珠兰灯、花兰灯、荔枝灯、鱼灯、虎灯、狮子灯、鲤鱼灯、兔子灯、荷花灯、牌楼灯、花瓶灯、字灯、八仙灯还有安放在地上的灯体庞大;气势宏伟的座灯,挂得、摆得、安放的各种各样的灯玲琅满目,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你是伊水?”伊水正在津有味道观看着各种花灯,突然前面有个声音用不确定的语气说。

    伊水抬头一看,面前站着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穿着银貂大氅,头上梳着朝月双髻,髻上戴着红色绢花,正在俏生生的看着自己。

    伊水认出这个人——四堂叔家的女儿李琪。过年时母亲曾带她去过四堂叔家。

    “堂姐。”

    “你就自己来看花灯,伯伯和伯母呢?”李琪问道。

    伊水一指翡翠:“我父母自己逛去了,翡翠姐姐一直跟着我,他们很放心。”又问:“你呢,也不见四叔。”

    李琪也指着身边的一个嬷嬷道:“我奶娘跟着我的。”

    两人相视一笑,立刻觉得亲近起来,“你刚才看得是那个花灯,这么入神?”李琪问道。

    伊水立刻指给她看。

    李琪评价里一会儿,又说,“我刚才看见旁边还有一个也很漂亮,你看过没有?是一盏八仙走马灯……”

    且不提伊水和朋友兴致勃勃的观赏花灯,另一边的李卫却找的她们快要急死了。

    李汶水找到李卫一行人,向李纪说了请他帮忙猜灯谜的事情,李纪一口答应了下来。

    正好此刻沉水也看中了一盏花灯,李卫出钱买下后,也和沉水一起过来,为自己的弟弟妹妹助阵。

    一路上,李汶水向李纪说了谜面,李纪一边走一边想,很快心中有数了。

    等一行人找到那家店铺,发现那盏四季琉璃宫灯已经渺无踪影,待问过店家,知道在李汶水离开后一个年轻的女子猜出了谜底,李汶水甚是扫兴。

    李卫往四周看了看,问汶水:“伊水呢?她不是跟你在一起吗?”

    待将四周找过,没有发现伊水和翡翠的踪迹,一行人着了急。

    汶水也顾不上遗憾那盏四季琉璃宫灯了,加入了找人的行列。

    看着李卫急红了眼,不停训斥汶水,李纪便开口劝说李卫,“伊水妹妹身边还有翡翠在的,翡翠向来细心,会妥帖照顾伊水妹妹的,有她在就不会出事,也许她们是到别的地方去看花灯了。”

    李纪又问汶水走之前有没有交代伊水或者翡翠一声。

    汶水红着脸说:“我走的时候着急,什么也没有交代。”

    伊水将自己当成一个大人,自然不会存在像被拐卖、迷路之类的事情发生在她的身上,却没有想到旁人眼中她还仅仅是一个五岁的小孩,翡翠的成熟稳重让李卫等人稍稍放心。

    “如果她们找不到咱们,最终也会到停马车的地方会合的,不如我们一边看花灯一边寻找,伊水妹妹喜欢热闹,我们往人多的地方找,也许能在那里碰到她们。”一边的沉水也建议道。

    李卫听李沉水说的有道理,才知道自己是关心就乱,但看不到伊水实在无法放心,便带着弟弟妹妹往热闹的地方寻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