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成败分水岭:神奇的情智管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生成败分水岭:神奇的情智管理-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1) 平等、客观地看待幸与不幸。正视顺境与逆境,就好像正视白天黑夜、春夏秋冬等自然规律一样,不应该在顺境中就生起爱心,而在逆境中就产生憎恨,要平等、客观、辩证且以一种平常的心态来看待。
  (2) 痛苦使快乐更快乐,不幸使幸运变得幸福。世间的痛苦与快乐是相互依存的,谁也离不开谁。有些人只要快乐,不要痛苦;只要顺境,不要逆境。可是,没有痛苦就没有快乐,没有经历逆境,就无法认识到顺境的可贵。因此,长期处在顺境的人,往往很难产生幸福感。有时候痛苦使快乐更快乐,不幸使幸运变得幸福,正如疾病使健康变得快乐,贫穷使富有变得幸福一样。
  (3) 幸与不幸的相互转换。幸与不幸不是绝对一成不变的,它们往往会相互转换。
  幸运常常会因为人们的习惯转为不幸。比如,手握大权是幸运的,但出现以权谋私、违法乱纪的行为,结果却造成不幸的结局。有父母溺爱的子女是幸运的,但在父母溺爱中成长起来的孩子,走上社会难以独立却是不幸的。生在富有之家是幸运的,但纨绔子弟,不知珍惜财富,吃喝嫖赌,养成恶习却是不幸的。
  同样,不幸有时也会转为幸运,如逆境使人奋发向上,努力造就自己,将来对社会能大有作为。顺境使人陶醉,忘乎所以;逆境使人清醒,能引起反思,使人对人生的认识更有深度。塞翁失马,因祸得福,这都说明了幸运与不幸常常相互转换。
  (4) 不幸中的幸福,幸福中的不幸。人往往因为偏爱于某一点,才觉得自己幸运或不幸。比如喜欢当官的人,一旦获得官位,就会觉得幸运,但是,假如他一旦没有机会当官或当官之后又退居几线,自然就认为这是不幸了。又如希望结婚成家的人,找到合适的对象时,觉得很甜蜜、很幸运;找不到理想的对象,就会觉得不幸运。
  其实,在幸运中常常包含着不幸,比如财富多,担心被偷、被抢;社会地位高,反而失去了自由;事业做得大,闲工夫就没有了……
  同样,在不幸中也往往包含着幸运,比如没有地位、名誉,我们就不会被地位、名誉所烦恼;没有事业,就不会为事业而忙碌;没有家庭,就不会被家庭所拖累。

第二章 幸福的方法(3)
三、情绪年龄测试
  现实中,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那么,你知道自己的情绪商数有多少吗?明白自己的EQ是几年级吗?知道自己的情绪年龄有多少岁?是30岁的成熟情绪,40岁的稳重情绪,还是依然停留在20岁以前的任性、冲动的幼稚情绪水平?
  1。 情绪年龄尺
  长期以来,关于人们情绪商数的高低水平一直没有一个可参照的“测量标准”,使得人们很难用某种有形的统一尺度来“丈量”自己的情绪有多长,也无法用秤来称他人的情绪有多重。
  一般而言,我们每个人的情绪管理能力往往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强,并逐步由幼年的淘气、童年的天真、青年的血气方刚、壮年的坚持不懈逐步成长,直到中年、老年才渐渐学会某种稳重和追求圆满。但是也有些人,身体在逐渐成长、成熟,心灵却总不见成熟。因此,根据情绪商数发展的时间规律,为了方便起见,十多年来我尝试采用一种“按年龄大小进行情绪控制能力等级区分”的标准来衡量,并将其命名为“情绪商数尺”。结果,我在情绪教育训练工作中发现了很多衡量情绪行为的有趣现象。大家也可以采用这个尺子来对EQ年级进行区别,这样你会为自己的情绪管理平添不少乐趣。例如,如果对方无理取闹,你可以定义他为“EQ二年级”,你希望自己“EQ五年级”,就不会再和“EQ二年级的小朋友”计较了。
  (1) 常人百岁尺
  (2) 神仙尺(亦叫千岁尺)
  2。 简明情绪年龄对照表
  简明EQ情绪商数对照表
  EQ 水 平 年 龄 划 分 情绪行为表现
  一年级 10岁的情绪控制能力
  (天真幼稚) 天真幼稚、性情淘气、纯真
  二年级 20岁的情绪控制能力(任性、冲动) 任性、冲动、好争辩,动不动要与人斗嘴、打架,多愁善感、爱恨不分、随意任性、不知情绪为何物
  三年级 30岁的情绪控制能力
  (成熟) 相对成熟、心智稳定、不会乱发脾气
  四年级 40岁的情绪控制能力
  (稳重) 处事稳重、不轻浮、不毛毛躁躁、懂得冷静
  五年级 50岁的情绪控制能力
  (智慧) 懂得应用智慧处理情绪问题、能理智思考情绪问题、能够正反逆向思考、比较知道控制自己的情绪、了解别人的情绪、能屈能伸、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
  六年级 60岁的情绪控制能力
  (圆融) 与人相处融洽、经验丰富、人生已度过历练的阶段,懂得待人处世,处理情绪问题较为圆满、求得双赢
  七年级 70岁的情绪控制能力
  (放下) 放得下、想得开、凡事不会太放在心上
  百岁功力
  (大师) 100岁的情绪控制功力
  (悟性) 圣性:年届百岁、与世无争、具有圣人心性和悟性、大觉大悟
  心空:不执著,少有贪、嗔、痴之恶念
  空无:心无挂碍、少有恐惧、远离颠倒梦想、没有人间是非
  (续表)
  EQ 水 平 年 龄 划 分 情绪行为表现
  半仙 500岁的情绪控制功力
  (尚有人*望) 凡人都有情绪,如果我们每个人能够活到500岁,情绪修炼500年,依然还会受人间诱惑,如果到了500岁我们还有情绪问题,就不是什么神人,最多只是个人精或半仙
  神仙 1000岁的功力修炼
  (神仙才没有情绪) 人类的情绪如果真能炼到1000岁就应该变成神仙了,神仙按推理来说,应该是完全没有情绪或脾气的圣人,应该没有七情六欲,达到“八风吹不倒”的境界,不仅能随心所欲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还懂得改善他人的情绪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二章 幸福的方法(4)
这个EQ年级的区分,只是用来表示人生某个阶段情绪的控制能力或EQ的商数,但是事实上,其结果一直处于变化之中。也许我们情绪很稳定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是50岁的情绪控制能力或者说是EQ五年级,这时可以较理智地应用智慧来处理情绪,但是有些时候,特别是有异常行为出现时,我们却容易变成最初的冲动、暴躁的情绪商数水平,情绪控制的能力会一下子又跌落到不及格、不成熟的情绪年龄阶段。
  当然,所谓神仙尺、半仙和神仙之EQ水平,尽可看作是对古代志、怪、传奇乃至当代武侠小说人物的一种文学性描述。
  如果你以前比较随性、任性,容易冲动,我坚信,了解这些以后你肯定能够知道冷静、理智地应用某些原来所具有的智慧去处理情绪行为问题,那么,也许你的情绪能力就会从现在的20岁的任性提升到50岁的智慧管理级别,从而可以增加30年功力。
  假如一个人的思想影响人们10年,这个人可能是一个名人;
  假如一个人的思想影响人们100年,这个人可以称之为伟人;
  如果一个人的思想影响人们500年,这个人肯定是一个哲人;
  假如一个人的思想影响人们上千年,这个人应该是一个大圣人。
  四、开创幸福的人生
  了解了基本的情绪商数水平,或许我们再也不能在无知的情绪行为驱使下,盲目地追求人生的幸福了。要想得到人生的幸福,就得寻找建立幸福人生的方法。
  1。 消除不幸的因素
  通常,我们要想建立幸福的人生,就要消除各种不幸的因素:
  (1) 错误的认识、颠倒的观念。如不分是非,胡作非为等。
  (2) 强烈的固执。过多地以自我为中心,并以此去面对世间的一切,或执著于自己拥有的一切,如名利、财富等。
  (3) 贪、嗔、痴。我不知道电视剧《风云雄霸天下》中的那柄绝世好剑如今是否尚在人间,但是,剑贪、段浪、步惊云以血祭剑的情景仍历历在目。假如我们总是让这些烦恼支配自己的人生,可能没有什么好处,反而会害己害人。
  (4) 不善的行为,即不好的习惯。种不善因,必将招感苦果。
  2。 无功不受禄
  面对同样的环境,人们痛苦的程度却不一样。人世间的不幸,往往是因为你在意了,才会对你构成伤害;假如你对某一件事根本不在乎,你会感觉到天大的不幸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就好比一个人的情绪商数变化,当我们能够正确认清生活的现实、凭心而做事、无功不受禄时,就能坦然地面对人生的不幸,摆脱低落情绪。
  3。 广行善事,多种福田
  从佛教的角度而言,幸与不幸,都有它的因缘因果。幸福人生的获得,需要多行善事,广种福田。凡事讲求分寸,绝不过多强求。因为,幸福的本源是各种不幸之因,也就是摆脱各种造成人生不幸的因缘。
  从世俗的角度而言,多行善事,如助人为乐、修桥补路等,开发生命中幸福快乐的源泉,就能得到无穷无尽的幸福。
  因此,应该确定积极的人生使命,追求更大的人生成就,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4。 思想单纯,生活平凡
  身体的疲惫,睡上一觉就能解决,如果思想太复杂了,想睡也睡不着,几乎无法解脱。人们的痛苦有身苦与心苦,身体有痛苦的人只是少数,而心理上存在痛苦的人却非常普遍。感觉社会太复杂了、生活太复杂了,心理上也因此变复杂了。
  5。 知足常乐
  幸福其实只是一种感觉,很主观的一种感觉而已。只有当我们自己真正觉得幸福的时候,那才是幸福的;相反,如果你自己不觉得幸福,谁说你幸福也不算真正的幸福。
  要想获得幸福的感觉,知足是一种最简单的方式。贪得无厌的人,即使拥有再多的财富、再高的社会地位,也绝对不会满足,更无法产生幸福感;而知足者,却能在极为简单的物质条件中,得到满足和快乐。真心地希望每一位朋友努力培育幸福人生的因缘,真正获得真正快乐和幸福。
  

再现艳阳天
从前,有一对夫妻,丈夫两年没有工作,靠妻子做药师赚钱养活家人。起初妻子无法忍受,常常打电话向妈妈哭诉,妈妈给她讲了个故事。战争时期,妈妈乘船逃难,在船上遇到这样一家人,丈夫、妻子、幼儿,还有一个帮佣,一路上就听到这个妻子不断地数落丈夫,时不时加一些难听的话,丈夫起初道歉,后来不说话,再后来妻子还是不断地训斥,丈夫终于大声说:“你再说我就跳下去!”妻子听了更怒,说:“你早该跳下去了,你跳啊!”话音刚落,丈夫就跳进了江中,妻子急了,大声呼救,可是浪涛滚滚,大家又在逃难,如何去救?这个妻子怀抱幼儿,一直痛哭,好几次昏了过去。他们家的帮佣告诉大家,原来丈夫因为不听妻子的劝告,做生意赔了钱,妻子不断抱怨,结果发生惨剧。听了妈妈的故事后,妻子再也没有抱怨丈夫,家里虽然贫穷却也快乐平安,4年后,她的丈夫终于成了一位成功人士。
  【启示】世界上的很多事情,开始的过程很相似,但是结局却天差地别,而最终起决定作用的往往是情绪或者心态。从小,有人教我们写字,有人教我们算术……却很少有人教我们管理情绪!
  养身之前先学会养“心”。
  冷静不会说错话,心静不会做错事。
   。。

第三章 情智管理实验室(1)
为了有效控制和改变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我曾经自主研发过一套针对现代人的心理自助训练课程,并将其命名为“情智管理实验室”,主要的训练方法是通过对自己和他人内心的认知观念、情绪能力以及行为、态度等进行全面的心理评估,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矫正训练。
  通过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有效的心理训练方法,能够帮助人们确立健康、积极的心态,在整个社会倡导一种自律、进取的社会心理和文化氛围,为21世纪的中国造就千千万万的健康、幸福的成功者和家庭。
  一、心灵的四大功能
  情绪由潜意识支配,也就是情由心生、境由心造,心为万事之源,万念从心起。
  (1) 忍不忍源于心。俗话说“小不忍则乱大谋”,能忍则不至发怒,不能忍则怒气从心而生,影响事态。
  (2) 幸福与忧愁源于心。有的人生活虽然不富裕,但活得很开心,整天歌舞作乐,是积极乐观的人;有的人多愁善感、患得患失,是愁苦悲观的人。两者的差别源自其内心观念。
  (3) 成败与否源于心。孙中山先生有一个著名论断说:“吾心信其可行,则排山倒海之难,亦有可行之日;吾心信其不行,虽如反掌折枝之易,亦无可行之期。”这说明我们内心的人生观念对人生追求所产生的力量是无比巨大的。
  由此可见,情绪是从内心的想法所产生出来的一种生活现象,因此,我们养身之前最好先学会“养心”。养心之前,先了解我们自己的内心,了解心识作用的运作道理。根据长期的研究、分析和总结,我将心灵运作过程分为下列4个功能。
  (1) 感受功能。即内心感受外界刺激产生神经信息的功能,简称为感识。
  (2) 储藏功能。即储存记忆、想法、观念、认知的功能,简称为藏识。
  (3) 觉知功能。即神经信息产生感觉、知觉和情绪觉知的功能,简称为觉识。
  (4) 思想功能。即思和想、思考、思索、衡量、考虑、想象的功能,简称为想识。
  本文心灵哲学的“感识”“觉识”“藏识”“想识”与佛法唯识论(法相宗)中的八识论名词非常相似,但其意完全不同。
  八识论指:第一识(眼识),第二识(耳识),第三识(鼻识),第四识(舌识),第五识(身识),第六识(意识),第七识(末那识),第八识(阿拉耶识)指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对六境(色身香味触法)产生前六识,前六识进入第七识,产生第八识。佛法法门太多,又太深奥,各有心得,各有定义,暂不作探讨。
  心灵哲学指心灵(MIND)有:①感受;②知觉、感觉、情绪觉知;③储藏记忆、认知、内心储存想法;④思考的四种功能,称为感识、藏识、觉识、想识。
  当然这四种功能的名词,也可以称为感受、储藏(或潜意识)觉知、思考等,或称之为第一心(感受的心)、第二心(储藏的心或内心)、第三心(觉知的心)、第四心(思考的心)。需要说明的是,此处“识”“藏识”以及下文的“种子”等,只是对佛教语汇的借用,而无佛教概念的意义。
  (一) 感识
  感识是心的感受功能,它是身体器官受外在环境刺激产生神经信息的功能系统。人们的身体能够感受信息的器官主要有眼睛、耳朵、鼻子、嘴巴、身体肌肤、意识,简称眼、耳、鼻、舌、身、意,即六官。眼、耳、鼻、舌、身、意是身体的六种器官,简称六官(或六根);物体颜色、声音、气味、味道、触感和意念是刺激六根的六种外界情境,简称六境,用图表示大致如下。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三章 情智管理实验室(2)
(二) 藏识
  藏识是我心有储藏记忆功能,即内心储藏记忆、认知、观念、想法的功能。
  (1) 记忆。存留在脑子里的事物印象,记录在内心和脑子里的过往事迹,储存的记忆数据,往往又分为经验、技能等。
  ① 经验。看过、听过、做过的事情等以往的经验。
  ② 技能。学习学会的技术、技艺或技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