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对瑞华集团和购买了盘尼西林专利权的一些欧洲医药公司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李唐纳的任务就是负责打赢这场官司,这将涉及到上百亿美元的赔偿。如果能够胜出,这也将是欧洲有史以来最昂贵的知识产权官司。为此,大汉帝国国家安全局负责海外事务的部门,还特意调派了有经验的特务人员,协助瑞华集团欧洲总部调查取证。
这是一个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诉讼案。因为欧洲大陆正在陷于战火,人民关心的是国家民族的存亡,谁还有心思来关注这场官司?面对瑞华集团高层的疑问,李唐纳坚持说道:“这场官司不但要打,而且要坚持地打,不管是十年还是二十年,一定要坚持打下去。我们成功的那一天,将是建立一个新的法制秩序时代的开始。”
瑞华集团虽然已经是划归国有,由国家部门派人专门经营,但是还是一直受到大汉帝国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注的。
李唐纳的意见对方云的触动非常大,他亲自批文同意李唐纳的要求,并要求瑞华集团高层尽力协助李唐纳,把这场旷日持久的官司打下去。
天气是越来越冷,北部军区的部队全部换上了冬装。大汉帝国对寒带地区的冬装设计很有特点,除开正常的大衣、棉衣军装和皮靴外,每个战士手里还发有用羊毛线织成的薄薄的半截手套,露出五个手指头,戴在手上,外面再加一双厚实的皮手套,即保暖又灵活,适合在寒带区作战。帽子做有两个棉制的护耳,连后面的脖子都一并护住。护耳很长,放下来直接可以包到下颌骨上,用细带系住。不用的时候,可以反系到头顶。这样,在外面再套上钢盔,就非常保暖和保险了。
而位于基辅前线的德军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由于补给线漫长,冬装并没有及时补给上来。同样地,苏军匆忙调集来的军队不但缺少冬装,还缺少武器弹药,重装备武器根本不能和对面的德军相比。在德军的坦克和飞机的掩护下,德军对基辅大包围圈的苏军发起了总攻,到9月下旬,基辅失陷,约50万苏军被俘虏,多名高级将领战死。
德军在基辅取得了辉煌的战果。
远在德国柏林总理府的希特勒接到捷报后,大为兴奋,同时接受了参谋总长约德尔的建议,给前线部队运送大量的冬装,以保证步兵的战斗力。集中古德里安坦克装甲集群,在基辅以东约150公里休整待命。
从6月份以来,三线出击的德军都是经过了高强度的连续作战,部队减员和疲劳程度非常高,适当的休息调整是非常必要的。德军向苏联境内推进了约有1000公里,部队伤亡约为47万人,有12万人战死。后方约有37万的军队开赴前线,补给损耗的德军部队,但是这些补充部队不是马上就可以赶到前线的,他们要通过漫长的补给线才能到达前线。因此,在前线推进的德军不少主力部队都是在缺少兵源的情况下作战的。
鉴于这种情况,德军参谋总长约德尔建议前线的进攻放缓脚步,等待兵源的补充和物资补给,尤其是部队的冬装。希特勒在得到方云的出兵承诺后,也为了能够和大汉帝国的军队配合,破天荒地同意了约德尔的建议,对前线参战部队进行补给,加强沿途交通线的控制和保障,以保证在未来的战争中继续保持强大的进攻势头。
就在这时候,大汉帝国外交部发表了一份声明,声明说明了大汉帝国在日本海将进行一场由大汉帝国、日本和朝鲜三国参加的军事演习。演习并不是针对任何国家,只是根据《昆明条约》进行的一次盟国内的联合军事演习。
这引起了苏联和美国的高度重视,而希特勒则是非常高兴,他认为大规模的军事演习也只是掩护军队集结的一个有效手段,这种手段,他不止一次地使用过。
随着日本海演习计划的启动,大汉帝国和苏联边境敏感地区的一些小范围小规模的军事演习也逐渐展开,都是以苏军为假想敌。大汉帝国的空军侦察开始活跃起来,只要是天气状况良好,大汉帝国空军的侦察机就穿越汉苏边界,对苏联远东地区进行空中侦察。而海军则从南海调集了三艘航空母舰参加在日本海进行的军事演习,这令大汉帝国海军在日本海的航空母舰数目达到了五艘,占了大汉帝国航空母舰数目的50%。这令苏军远东方面军总司令甫洛波夫将军非常紧张,他向莫斯科汇报了这些情报。
正在为基辅会战失败而焦头烂额的斯大林终于是感到了恐慌。
如果这时候大汉帝国从远东发起进攻,苏军是不可能抵挡的了德国和大汉帝国的两面夹击的。于是,他紧急召见了大汉帝国驻莫斯科的大使,就大汉帝国在远东地区和北部军区的异常问题发出了疑问。
大汉帝国驻莫斯科大使回答说,既然苏联在南部边疆布置了重兵,大汉帝国进行一些有效的防御措施是正常。两国应该就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谈判,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同时,大使还委婉地告诉了苏联人,为了保证大汉帝国公民的人身安全,在苏联境内的大汉帝国公民,将在未来一周内,全部撤离苏联,以躲避战火。
斯大林听完莫洛托夫的报告后,脸色有点惨白地说:“大汉帝国要对我们发起进攻,命令远东方面军进入紧急战备状态,要时时刻刻提防大汉帝国的入侵。你马上去见美国大使,请他们出面,在我们和大汉帝国之间进行外交斡旋。”
美国人此时的心情也非常糟糕。霍华德的报告对罗斯福来说简直就是晴天霹雳。这位坐在轮椅上的总统不止一次地咒骂方云的卑鄙无耻,也为苏联人陈兵大汉帝国边界的愚蠢行为愤怒不已。
美国政府处在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
罗斯福不由懊恼起来,开始后悔自己为什么要扶持起一个强大的对手,如果当年美英两国不对大汉帝国进行经济输血,也就不会有今天的窘境。更令他后悔的就是为什么在大汉帝国对东南亚动手的时候,只想着怎么瓜分英国和法国的利益,没有想到这些利益背后隐藏的危机。眼下,美国在亚洲的殖民地也开始不安稳起来,当地的人民要求独立的呼声渐渐高昂起来,就连美国的后院加勒比海,也出现了要独立的苗头。
“霍华德先生,我们的军队全部武装起来需要多久?”罗斯福问道。
“总统先生,最快也要半年。半年过后,我们将有第一批参战的部队,整个动员将在一年内完成。同时,我们的工厂、船厂都已经开始在生产海军舰艇了,预计今年年底,我们将同时有五艘航空母舰下水。”霍华德回答。
“太晚了,等我们做好准备,估计苏联在大汉帝国和德国的夹击下,已经是灰飞烟灭了。”罗斯福摇摇头。
“不一定,苏联人口众多,地域辽阔,而且现在又是进入了冬季。苏联的冬季您也是知道的,当年拿破仑都倒在了苏联严冬的寒流下。我们现在唯一的出路就是通过阿拉斯加的白令海峡和北冰洋,尽可能地把军事物资运送给苏联。斯大林的情况很糟糕,他的很多军队都没有武器弹药,缺少飞机、坦克和大炮。在这方面,我们有着先天的优势。”
罗斯福勉强打起精神,听完了霍华德的建议,然后说:“去告诉大汉人,如果他们坚持进攻苏联,那么我们美国将对他们进行经济制裁,冻结和没收他们在美国的一切资产和银行存款,中断和他们的一切贸易往来。我想,在这点上,英国人也将和我们的步调是一致的。”
“总统先生,这样坐,会给美国经济造成很大的破坏的。而且威尔金森议员那里也不容易通过。毕竟我们两国的经济联系实在是太密切了。”霍华德忧心忡忡地说,“而且他们对外宣称也只是一次大规模的军事演习。”
“顾不上那么多了,现在就是要拖住大汉人的脚步,不让他们轻易地对苏联发起进攻。不管负多大的代价,都要拖住他们的脚步。如果威尔金森那里通不过,就找一个能够通过的人,明白吗?”罗斯福目光坚定地说。
当两个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有着密切而广泛的联系的时候,经济制裁就会变成一把双刃剑。罗斯福的提案在美国国会果然遭到了以威尔金森、洛克家族和犹太籍议员们的反对和抵制,他们都和大汉帝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和庞大的经济利益,大汉帝国的药品和廉价的蓝领汽车,都成了美国大众人民的最爱,成了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他们背后所代表的集团、家族都在大汉帝国有着巨大的投资。如果美国对大汉帝国进行经济制裁,那么大汉帝国也会进行报复,那么美国经济的损失也是巨大的,更严重的后果还会造成美国经济的衰落。
特别是美国籍的犹太人议员,简直就把罗斯福贬成了希特勒第二,甚至把他说成了谋害犹太人第二次生命的刽子手。因为全世界的犹太人都知道,只有大汉帝国敢大规模地接收过欧洲犹太人的难民。虽然,在要到大汉帝国避难的犹太难民必须要加入大汉帝国国籍这一点上,他们稍微有点不满,但是就连美国也不敢大规模地接受犹太难民,他们也就理解和释然了。所以,在反对对大汉帝国进行经济制裁的提案上,他们成了最激烈也是最坚定的一群。
就在罗斯福和国会对峙的时候,斯大林的特使拜见了罗斯福,请求美国出面斡旋,以寻求在苏联和大汉帝国之间政治解决的办法。
关于美国政府和国会在对大汉帝国是否进行经济制裁的辩论达到高峰的时候,方云派遣外交部长刘晔出访美国,就当前大汉帝国和美国的一些问题进行交流。方云给刘晔的指示就是,尽量不要激怒罗斯福。要让罗斯福相信,大汉帝国和美国的盟约是牢固的、坚不可摧的,大汉帝国并不想损害美国在大汉帝国的经济利益,也不想破坏两国的经济关系。同样的,也希望美国能本着两国共同的经济利益出发,不要做出伤害两国经济的事情。
对于苏联,大汉帝国并没有看到苏联人愿意为缓和两国之间的紧张局势而进行努力,只看到了苏联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通过外交途径要求美国打压大汉帝国。
刘晔会见了美国总统助理霍华德,向美方阐述大汉帝国的立场。刘晔指出,大汉帝国和美国是亲密盟友关系,不希望两国的关系因为一个红色的共产主义国家而出现裂痕。美国政府不能只看到大汉帝国的军事力量的调动而忘记了大汉帝国北部边境苏联陈兵近300万的事实。
对于美国对大汉帝国在日本海进行的军事演习的担忧,是没有任何道理和必要的。这只是一场规模较大的三军合成联合演习,旨在磨合大汉帝国军队和朝鲜军队、日本军队之间的配合。完全是同一军事联盟的例行计划。倒是苏联人利用这次大汉帝国主导的军事演习,散布“大汉帝国威胁论”,其用心是险恶的,旨在挑起大汉帝国和美国之间的紧张气氛。
霍华德说,苏联已经是反法西斯同盟的重要力量,正在以全国之力拖住德国法西斯及其仆从国的进攻;英国人正在北非和德国人进行苦战。在全人类正遭到规模空前的战争灾难的时候,希望大汉帝国本着民主主义国家的基本准则,加入到这场反法西斯的战争中来。
刘晔反驳说:“大汉帝国由自己的独立外交政策。我们不希望加入任何一方,保持中立是我国的一惯外交政策。可是,作为一个民主的国家,我们会尽我们自己的一份义务。我们和苏联人在边境的紧张局势,我们希望和苏联人进行谈判磋商。尽可能避免我国和美国在外交上引起的摩擦。”接着,刘晔委托霍华德把方云的一封亲笔信转交给罗斯福总统。
在这封亲笔信中,方云大力赞扬了美国对大汉帝国所做过的帮助,赞扬了美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做出的努力。最后,方云表示,只要苏联人不再在大汉帝国的北部边境继续增兵,大汉帝国愿意和苏联人就两国边境的紧张局势进行谈判。
作为对美国多年经济援助和投资的回报,大汉帝国愿意向伊朗派遣一支十万人的军队,以接替英国人在伊朗的防务,让英国驻伊朗的7万英军,尽快投入到北非战场上去。当然,这一切都由美国政府来决定。
方云在信中的语气让罗斯福感到愉快。罗斯福在给方云的回信中表示,美国、英国和大汉帝国应该尽快在太平洋的夏威夷群岛举行一次外长会议,以协调解决各国之间的问题。
相对于苏联战场上的寒冷,9月的北非依然是酷热无比的,自1941年2月,德国非洲军团司令隆美尔陆军中将到达利比亚的黎波里。德国非洲军团由两个德国师组成,它的使命就是支援已经在北非和英国交战的意大利盟军。隆美尔到达北非的时候,意大利军队已经被英国军队赶出了埃及,溃退到利比亚境内。
意大利军队的士气非常低落,于是,隆美尔在会见了意大利军队的指挥官后,带领非洲军团在黎波里以东和追击而来的英军爆发了战斗,德国人的坦克和大炮击溃了尾追而来的英军,迫使英军停止了追击的步伐。3月底,隆美尔发动了一次成功的进攻,他的第21装甲师利用速度切断了英军的补给线,并在布雷加击溃了英军,迫使英军不得不撤退。
4月13日,隆美尔的部队向南绕过港口要塞托布鲁克攻克巴迪亚,接着又于4月15日占领了埃及西部边境上第一个城市萨鲁姆。隆美尔的进攻迫使英军及其盟军退守到了托布鲁克要塞内。4月11日到13日,隆美尔第一次尝试攻占托布鲁克,但是失败了。托布鲁克对于整个北非的战线有着重大的战略地位。
隆美尔第二次尝试攻占托布鲁克是在4月30日至5月2日,此时他的敌人和朋友都因为他狡猾的战术而称他为“沙漠之狐”。4月中旬至6月中旬,英军也发动了一些小规模的进攻,但是在德军威力强大的88mm炮的打击下损失惨重,被迫撤回了防御阵地。西元1941年6月,无论是英军还是德意军队都无力再发动攻势,双方只有加固防御阵地的实力。在德国,宣传机构已经把隆美尔塑造成一个无敌的将军。
随着西元1941年6月,德国发动“巴巴罗萨”计划后,德国所有的兵源、物资都投入到了对苏联的战争中去了,给隆美尔将军的北非军团支援非常地少。但是,随着大英帝国在南亚和东南亚的失败,英国在非洲的军队也陷入了绝境。好在英国在最后关头与大汉帝国谈判成功,得到了物资和俘虏兵源的补充。
希特勒对当时的非洲战局并不是很重视,他的目光全部落到了苏联身上。他派隆美尔的非洲军团去帮助意大利人,是因为英国的补给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非洲,所以意大利先派部队去骚扰,失败后德国派他去收拾残局,但主要目的还是骚扰,然而隆美尔去了以后收编了意大利的败军并屡屡以少胜多,取得的巨大的优势,几乎消灭了非洲的英军并取得大量的补给。
这个时候隆美尔认为他们的意图应该有所改变,由骚扰变为占领,因为任何战争,补给是最重要的一环。但这和希特勒的意见有分歧,没有得到有力的支援。不光如此,英国的地中海舰队还屡屡战胜意大利舰队,不断地打击着德意联军的海上补给线,让缺少兵源和补给的德意联军处境日益艰难。
西元1941年9月,德国取得了基辅会战的巨大胜利。这个胜利刺激了在非洲的隆美尔,他精心策划了一场夺取英军在图朴鲁格西南200公里处的大型补给站——乌里的战斗。这里有近十万吨英军来不及运走的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