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大军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908大军阀- 第1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袁世凯又看向陈宦,说道:“宽培,从现在开始你负责参谋本部的通讯工作,下去后就给我联络段芝泉,让他敦促前线加进进攻。”
  陈宦答道:“是!”
  这时,办公室的门敲响了,不等袁世凯开口,张一麐推开门走了进来。
  张一麐看了看袁世凯的脸色,心中稍微放心,然后快步走到袁世凯跟前,小声的说道:“总统,王聘卿(王士珍)和蔡松坡在会客厅请见,您看……”
  袁世凯眯起了眼睛,眉头再次紧蹙了起来,他喃喃自语似的说道:“松坡最近不是经常流连八大胡同嘛,他怎么跟冠儒走在一起了?”
  张一麐推测的说道:“也许是偶然巧遇罢了。”
  袁世凯沉吟了一声,不耐烦的说道:“冠儒十之八九又是拿报上的消息说事,烦透了他。松坡是要见上一见的,无奈他非要跟冠儒一起过来,冠儒的脾气大家都知道,指不准当着众人的面又要数落我的不是,很可恶啊。”
  张一麐实在没办法,大总统愿意见蔡锷,却不愿意见王士珍,可偏偏这两个人同时出现,能让自己奈何?他微微叹了一口气,索性直接向袁世凯问道:“大总统,那到底是见还是不见呢?”
  袁世凯想了想,说道:“你出去告诉他们,就是我不舒服,今日不见。回头你悄悄的给松坡留一句话,让他晚上再过来。”
  张一麐点了点头,答应道:“明白了。”他迟疑了一会儿,随后又小心翼翼的问道,“大总统,王聘卿好歹是咱们北洋的得力干将,您有空还是见见吧……”
  袁世凯立刻瞪了张一麐一眼,冷森森的说道:“我需要你来教吗?”
  张一麐暗暗叹了一口气,只好不再多说什么,匆匆忙忙出了办公室。
  陈宦、梁士诒等人看着袁世凯,一个个脸色各有不同。
  ——————————
  二月九日,经过十二天时间,革命粤军第一师和第三师各团按照既定的计划,总算从始兴县和乐昌县陆续撤退至韶关。韶关一下子聚集了粤军全部的兵力,各部以营为单位,在两个师部的协调之下,暂时落定防区。
  一月底时,韶关城内早已闹得沸沸扬扬,随着革命粤军陆续抵达韶关,大战阴影在众说纷纭之中尘埃落定。有钱有势的赶紧包了汽船,沿着北江迁移到广州,甚至直接去往香港避一避风头;寻常人家也拖家带口的向南边躲避,生怕受到战乱的波及。
  县长陈光壁也早早收拾好行李,打算随着城内的大户人家一起离开,只可惜人还没来得及走,被广州的一纸命令捆绑在了韶关,真正是苦不堪言。民国成立之后,他在韶关县长任上仅仅干了两年,多多少少为广州都督府做了贡献,没想到这次还要把自己的小命也贡献出去,这两年辛辛苦苦捞的油水是无福享用。
  不过广州给陈光壁的命令并非让他上前线,而是让一县之长负责协调转移韶关北部的民众,为这些背井离乡的百姓安排暂时的落脚地,顺便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为军队组建后勤保障的工作。
  即便如此,陈光壁同样感到苦恼,韶关是仅次于广州的第二大繁华地区,一下子要为那么多人安排临时避难的地方,这不是明摆着为难自己吗?只是命令已经下了,全韶关的老百姓都指望着他,他也只能硬着头皮来承担。
  经过第一师师部和第三师师部的详细统计,算上韶关预备役司令部补充的新兵,以及一直驻扎在这里的湘军团,目前城内可调用的战斗兵力为九个团一万八千人。若再加上编制内的后勤杂役和民壮,全员超过三万人。
  在北江流域上,五艘炮舰和若干武装快艇整装待发。海军补给基地射在韶关城正南方的白沙镇,经过两个月的准备,这里已经筹备了不少海军战略物资,后续的补给也正从广州源源不断的开来。
  早在开战之前,参谋总部已经在计划韶关大决战的准备工作。虽然南雄战役败的仓促了一些,但对韶关决战布局的进度并无影响。随着前线各团到位之后,一应布防工作有条不紊的展开,到十一日时已然全部准备妥当。
  整个韶关从城外到城内,一共布置了六个战斗区域,分别是两个乡镇战区、两个城际战区、一个山地战区和一个平原战区。战线断断续续拉长了三十里,同时可容纳五个满编团作战,不可不谓是一场大规模决战。
  北洋军从一月下旬开始收拢各部人马进行重新调整。
  萧耀南正式接到曹锟的命令,从岳阳接管了两个满编团的增援,南征军集结了六个团的兵力,以宜章县为总司令部,部队陆续在老坪石镇周边集结。
  江西军拿下南雄之后,因为受到国内外蒙古叛变事件的舆论压力,暂时没有向始兴县趁胜追击。第一和第二混成旅趁机在南雄进行为期十天的休整和补充,期间唐天喜和傅良佐与萧耀南取得联系,共同商讨联合作战的策略。
  至于江西军另外三个整编团,李纯在一月二十八日正式将它们规划为江西第三步兵旅,提拔变节的赣军团长李定魁为旅长,负责保证傅良佐和唐天喜的侧翼,严防神出鬼没的粤军骑兵团偷袭。
  到了二月五日,萧耀南与傅良佐、唐天喜达成了战略共识,决定以优势的兵力同步进攻韶关。他们在二月初时,已经探知粤军从乐昌和始兴两县撤退,二月六日即各自派出先头部队,抢占这两个县城。
  江西军接管始兴县的工作还算顺利,但是萧耀南的部队来到乐昌县时,情况却不太理想。
  萧耀南的部队果然发现了当初被俘的十个营。虽然大部分辎重部队遭到遣散,剩下的兵员只有一千五百多人,原本应该是一件高兴的事,结果找到这个一千五百人时,他们早已经不成人样了。
  粤军在从乐昌撤退的五天时间里,断绝给俘虏任何食物,就连饮水也是极少量。俘虏曾经进行过反抗,却遭到强硬的镇压,最后只能选择忍受饥渴。到了粤军离开的最后一天,粤军用掺了巴豆的米汤拿给奄奄一息的俘虏,吃过之后上吐下泻,本来肚子里面就没货,差点把肠子都拉出来了。
  南征军先头部队一开始还以为这些友军患上了疟疾,不敢轻易的前去救治,甚至还延缓了南征军后续部队进入乐昌县的进程。
  直到二月十一日,江西军已经从始兴县发兵进攻韶关时,连续催发了好几份电报,萧耀南这才亲自赶到乐昌县坐镇指挥。无奈那一千五百名俘虏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短时间之内根本不能启用,反倒还要浪费后勤资源来照顾他们。
  韶关决战在十二日凌晨五点正式打响,江西军集中主力部队汹涌的进攻韶关东部,萧耀南的南征军迟到了大约二十八个小时,在十三日下午才开始进攻韶关西部。
  留给北洋军的时间不多,北京给的命令是在春节之前结束战争,而辛卯年的春节是二月十八日,只剩下五天不到的时间。当然战场的变幻无人能预料,曹锟、李纯、李厚基,以及他们身后的何宗莲、段祺瑞和冯国璋等人,都没有把北京的期限看得十足严格。只要能在二月之前打完这一仗,照样算得上大获全胜。
  只可惜今年的春节又是不太平的一天,多多少少让人们对新的一年的希望有所影响。
  十二日、十三日连续两天的强攻,韶关的枪炮声几乎就没有片刻的消停。原本繁华的城镇上空弥漫了滚滚的硝烟,黑夜和白天渐渐都无法分清楚。北洋军一次性投入了八千兵力,在六个战区打得一片火热,粤军凭借坚固的阵地与海军炮火支援,顽强的抵挡着强大的攻势,寸土不肯退让。
  第337章,决战战场
  韶关决战没有打响之前,广州的社会局面还是一片安然。可是自从十二日之后,繁华的大城市毫无征兆似的出现了紊乱的迹象。一些小商小贩延缓了营业时间,老百姓蜂拥而至的开始抢购粮食和油米酱醋,工厂和学校相继开始放假。
  新春将至,大街小巷却渐渐空旷起来。无论是早市还是正午,在街道能看到的人影一天比一天少。就连歇息在内江岸边的渔船,也一个个向中山、江门等地迁徙。老百姓们虽然愿意支持广东都督的抗战,可是大敌当头,支持是一回事,信心是另外一回事。
  十四日这天上午,吴绍霆在都督府召开了一次军政府全体会议,述说在这战事危急的关头,各个行政部门更应该以身作则,保障后方的安定和秩序,不遗余力的支持韶关前线。这次会议不单单的是一次政府士气的会议,吴绍霆在前段日子详细的研究,亲自重新分配了政府的工作资源,已到达社会和战争两不误的平衡。
  会议结束之后,吴绍霆单独请岑春渲到自己的办公室一会。
  岑春渲虽然身为军政府最高行政顾问,几乎只要是政务方面的事情,他都有权参与和管理。正因为如此,他在都督府里还没有个人的办公室,都督府不清楚到底该把办公室安置在什么部门。
  政府全体会议时,岑春渲到场稍微晚了一些,并且会议还没结束之前,他已经提前悄悄离场。吴绍霆并没有责怪岑春渲不按照规矩行事,他对任何人都可以有明文规定,唯独岑春渲是任由其行。
  所以岑春渲接到通知赶到吴绍霆办公室时,不算太及时。姗姗来迟的岑春渲显得神色匆忙,进们之后略略向吴绍霆道歉,随后找了一张适合自己身高的椅子坐了下来。
  “云公,马上就要过年了,咱们广东指不准又要在战火之下迎接新春呀。”吴绍霆叹了一口气,缓缓的说道。
  “年关不好过。过新年是我们中国人最传统最重要的节日,说来吴都督算是不太走运,已经是两次要在战争硝烟下过这个盛大的节日。”岑春渲不带情绪的笑着道。
  “绍霆是为军人,保家卫国、匡扶天下才是己任,至于新春佳节的观念不是很重。只是因为广东的战事,让许多无辜的老百姓横遭殃及,无法安安心心、快快乐乐渡过新年,实在是我辈自责愧疚。无论如何,这也算是绍霆未能完成分内职责,无以保境安民啊。”吴绍霆长叹了一声。
  “吴都督放心,老头子在上海寓居了数年,这数年里的春节每次都过得很开心,少今年一次也无足轻重。”岑春渲十分玄乎的说道。
  吴绍霆听了这句话,不禁怔了怔,难道岑春渲已经知道自己请他来的目的了吗?
  上个月他跟岑春渲谈论反腐倡廉之事时,岑春渲确实说过有办法帮自己停战,显然今天一见,岑春渲早已了解自己心中的想法。他特意请对方单独会商,正是希望这位大人物亲自去一趟北京与袁世凯一见,代表广东与北洋军议和。
  这次议和并非求和,既然是商议和平停战,双方自然是在平等的位置上。
  虽然韶关的战事看上去对广东方面不利,可是在吴绍霆手中依然有一笔可以翻盘的筹码。他现在需要的就是有一个能干的人,把这笔筹码的作用发挥到最大程度。岑春渲自然是当仁不让的人选。
  吴绍霆欣然的笑了起来,叹声说道:“绍霆尚未开口,云公却已经洞悉全局,果然厉害,佩服佩服!”
  岑春渲罢了罢手,平静的说道:“吴都督切莫客气,上个月月底时老夫已经向吴都督做出承诺,自然要兑现诺言。昨天傍晚老夫已经去了一份电报到上海,安排沿途的准备工作。刚才大会时老夫中途立场,实则是在安排手头上公务的交接。从广州此去北京,路途遥远,最快要半个月,所以我决定今晚就动身出发。”
  吴绍霆感激的点着头,真诚的说道:“云公到广州不足两个月,前前后后操心无数,不仅让广东全省一派新气象,更是为整个南方革命大局带来希望。绍霆非但不能报答云公,如今又要让云公老人家舟马劳顿的北上,心中实乃愧疚。”
  岑春渲哂道:“吴都督千万不要这么说,老头子南下广州,承蒙吴都督信任和看得起,让老头子暮年之躯也能一展抱负,自然当竭尽所能、鞠躬尽瘁。客套的话现在就不说了,此次老头子北上也未必有十足的把握,关键还要看吴都督在韶关战场上能打成什么样子。”
  吴绍霆点了点头,神色逐渐认真了起来,他说道:“云公放心,韶关一战关系重大,我知道这一战不容有失。”
  岑春渲忧虑的叹了一口气,又说道:“袁世凯这个人我很了解,他是一个老派的实权主义,为人做事向来独断专横,只要他认准的事情很少会有改变。老派的人都有一种迂腐的心理,尤其又是独断专横,我很担心吴都督利用舆论的手段能否在袁世凯身上凑效。”
  吴绍霆淡然的说道:“我拿外蒙古的叛乱来说事,并不是为了影响袁世凯本人,最主要的还是影响他身边的人。北洋这个团体袁世凯是头,可是还要有手、足、身子才能拼成一个完整的身体。就算这个头强硬顽固,可是一旦手、足、身子一起出现问题,对头照样能有极大的作用。”
  岑春渲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叹道:“吴都督果然有见解。”
  吴绍霆接着说道:“要想撬动袁世凯,必定是要硬碰硬,在战场上见真章。韶关这一仗是关键,我会不惜一切代价打出成绩来。”
  岑春渲应了道:“如此老头子就能放心北上了。”
  吴绍霆郑重的道:“一切有劳云公了。”
  当天晚上,岑春渲乘坐吴绍霆雇佣的专门火轮,动身北上前往上海。吴绍霆从特勤处抽调一个班的人手充当随从,负责一路上的安保。他亲自送岑春渲上了船,又好言好语的叮嘱了一番。
  虽然说韶关一战是关键,可是若没有岑春渲北上,一切都是空谈。
  吴绍霆在这件事上没有太操心,既然岑春渲早已经料到这次北上,前期准备工作自然早已安排妥当。他越来越觉得自己能有岑春渲这个大人物辅助,实在是说不出的超值。岑春渲要么沉默不语,只要一有动作必然是直点要害,像这样有效率又有能力的人才,真是可遇而不可求。
  次日凌晨时,广州下了一场朦朦胧胧的细雨,黎明之前的天空让雨幕笼罩着,冬季倒数的几天显得又湿又冷。
  吴绍霆寝室的房门被侍从官急匆匆的敲响,他挣扎着从被窝里坐起来,伸手去拿床头柜上的闹钟,现在的时间只是刚刚到凌晨五点。
  “什么事?”他用粘糊糊的声音问了道。
  “都督,韦师长从韶关打来电话。”侍从官急促的说道。
  吴绍霆立刻意识到韦汝聰肯定有急事找自己,不然不会在这个钟点亲自打电话。他快速掀起被子,只披了一件外套,打开房门快步走了出去。出了官邸,外面雨水淅淅沥沥,让他感到有些受冷,不过也顺带驱散了脑海中的睡意。
  来到参谋总部通讯室,值班的通讯员将话筒递了过来。
  吴绍霆抓过话筒问道:“我是吴绍霆,什么情况?”
  电话对面能隐隐约约听到炮火声,韦汝聰的声音由于线路的影响而显得很不清晰,他几乎是用大喊的语气在说话:“都督,情况不妙,南征军和江西军一个小时发动突然袭击。江西第二混成旅已经绕到东翼,萧耀南的两个团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偷偷避开正面防线,从西边打了过来……我们被三面包围了……敌人故意避开城际作战,我们的战舰没办法支援两翼呀!二团、六团损失惨重……”
  第338章,前线督师
  吴绍霆脸色凝重起来,开战才四天的时间韦汝聰就打电话告急,这让他还怎么从韶关决战上找到翻盘的希望?他沉默了一阵,直到韦汝聰在电话另外一头不停的催问,才严肃的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