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大军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908大军阀- 第3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仅如此,哪怕日本首相脑子进水了,答应用关东洲来交换青岛,他也绝不会兑现承诺。他会趁着关东洲交接时直接派兵控制东三省全境,然后撕毁中日条约继续在青岛阻击日军,力图让日本血本无归。
  这是关乎国运的外交对弈,他是绝不会遵守任何道德和法则,一切都以击败日本为主,不惜一切代价,也不择任何手段。
  “吴执政,如果在下不能完成这次外交使命,也就意味着在下的中日温和外交政策失败。您应该很清楚这意味着什么。就算我可以说服帝国内阁尊重吴执政的决定,可是英国、俄国他们也不会坐视不理,到时候在下真不知道您会如何应付这些老牌列强。”滨口雄幸阴沉着脸色说道,他现在再也罩不住自己彬彬有礼的态度了。
  吴绍霆早知道日本会拿英法来说事,从一开始到现在,滨口雄幸已经不下三次提到英法俄协约关系,这正是在暗示威胁。不过他既然早有与日本对决的心思,自然考虑到英法俄三国的影响,这些自己都会一步一步来处理。
  “有劳滨口公使先生的提醒,不过此事属于我国外交事务,与你们没有任何关系。”他一脸满不在乎的表情,轻描淡写的说道。
  “既然如此,”滨口雄幸豁然站起身来,板着脸色说道,“看来我们已经没有谈下去的必要了,在下叨扰吴执政,告辞。”
  “不送。”
  第754章,大隈重信之忧
  日置义穿过内阁府外走廊,表情严峻而冷酷,很快他来到内阁总理大臣办公房的后门。他敲了敲门,等待里面回应之后才拉开侧滑门走了进去。内阁总理大臣大隈重信正在等候日置义的前来,这次二人见面并非通过正常程序,也不会有任何其他人在场。
  “阁下。”日置义向大隈重信规规矩矩的行了鞠躬礼。
  “似乎南京那边没有得到好消息。”大隈重信清瘦的身子站在那里显得十分细长,他背着双手,脸色一片阴郁,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是的,滨口君的电报刚刚发到,请您过目。”日置义走上前去,把电报文件双手呈递到大隈重信面前。
  “不必给我看了,你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大隈重信罢了罢手,脸色不变的说道。
  “滨口君说执政官吴绍霆态度傲慢,根本不把日本帝国的尊严放在眼里,并且似有决心不与日本缔结任何关系。至于我们提出的条件,他几乎一点都没有动容,甚至连修改不平等条约都置之不理,可见其人从始至终没有打算跟日本合作。不仅如此,滨口君还说吴执政狂妄的提出台湾和关东洲的问题,直言要以关东洲来交换青岛租界。”日置义面无表情的说道,虽然他只是在汇报,可是心里情不自禁的燃起了一股怒火。
  “连修改不平等条约他都不动容……这个年轻人看来另外所图了。”大隈重信眯起眼睛,双眼放出一阵寒光。
  做为被列强欺辱的对象,有哪一个国家不希望完成主权独立,恢复公平公正的外交地位?有又哪一个国家领袖不把此事当作是个人的丰功伟绩?日本帝国正是从这一阶段走过来的,所以深有体会。虽然日方提出的修改条约并没有让步太多,可是对于目前的中国来说已经是近九十年来首次逆转,尤其还是对于吴绍霆这样一个年轻的新兴领袖,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政治资本。
  可是,吴绍霆居然豪不动容?!
  日置义脸色冷漠的说道:“阁下,我认为一开始的温和外交政策就是错误的,对付支那这样的劣等民族,就应该让他们永远产生畏惧。滨口君策略实在太过软弱了,这不是我们大日本帝国的作风。现在可好,温和外交政策不仅没能为我们获得更多的利益,反而还成为了支那人嘲笑我们的依据,这实在太失败了。”
  大隈重信不得不承认日置义说的很对,就算谈不拢也绝不能损害日本的威严,这只会让中国更加得寸进尺。他深深吸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一丝寒光,说道:“民主派的那些元老们还在从中作梗,新建两个师团的预算迟迟批不下来。陆军省都把希望寄托在这次对德作战上面,希望能够通过这次战争来增加军费预算,这也是目前我们能与民主派的元老唯一能达成一致的地方。所以,这一仗必须打。”
  日置义沉思了片刻,郑重的说道:“那么接下来我们应该采取更直接的措施向中国施压,无论如何都要促成中国交德国在青岛的权利转交给我们。”
  大隈重信摇了摇头,唏嘘的说道:“照目前来看,这个吴绍霆是绝对不会答应我们任何要求的,他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来阻止我们攻占青岛。这才是我们现在面临的重要难题。”
  日置义说道:“我们还可以请英法俄三国公使出面施压,毕竟这次针对青岛的行动也是协约国的要求,如果此事不能顺利进行,对英国、俄国来说同样有压力。再者在下也可以联系内田良平,让黑龙会尽快扶助中华国民党制造声势,在南京政府之内对付吴绍霆。”
  大隈重信叹了一口气,颇有忧虑的说道:“这些我们都要去做。不过……”
  日置义怔了怔,立刻问道:“阁下,难道你认为吴绍霆在内外两重压力之下仍然不肯妥协?如果真是那样,我们大日本帝国反而能获得另外一次机会,以对付中国无礼的外交态度和维护日本在华权力为理由,促使内阁通过扩军议案,同时还能与英国、俄国联手采取制裁中国的行动。到时候我们所获得的利益就不仅仅是青岛一处了。”
  “我们千万不要把事情想的太简单,”大隈重信严肃的说道,“英国、俄国也许会支持我们制裁中国,可是他们在远东地区的力量毕竟有限,而且欧洲战争的局势不容乐观,英、俄两国正疲于应付欧洲战场,法国甚至连自己的领土都保不住,我们还能指望什么?”
  “即便如此,只要英国、俄国在立场和经费上支持我们,以我们大日本帝国的实力对付中国也易如反掌。”日置义信誓旦旦的说道。
  “也许吧……”大隈重信缓缓的叹了一口气。他在内阁总理大臣的位置上总要有自己的全局目光,虽然他是支持军事扩张的立场,可是仍然要保持理性的分析力。日本经过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之后,那些陆军参谋总部的军官们一个个野心膨胀。他担心的不是野心的本身,而是这个膨胀究竟是不是泡沫?
  “阁下,您这是怎么了?”日置义奇怪的问道,他不知道大隈重信究竟在担心什么,从外交角度上来说,日本能做的已经都做了,如果事情无法得到改变最终只能采取更激进的措施,一切都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而获得利益索要承担的风险那也是情理之中。
  “你先去安排,让英国人和俄国人出面,在没有十足的把握之前发动大规模战争可不是一件好事,就算帝国军人们有这样的决心,那些文治派政客们也未必会支持。这其中有太多太多麻烦的事情,所以我们一定要尽力去避免。”大隈重信郑重的说道。
  “我明白了。”
  “稍后我会与陆军参谋总部开会,然后再去拜访一下山县将军,看看他们是否能给出一个有力的答复。”大隈重信又喃喃的说道。他有预示中日很有可能为青岛的问题发生冲突,虽然自己还会进一步在外交上努力,但无论如何也要先弄清楚帝国军队能否完成这次强硬的作战。一切都为了大和民族的未来!
  第755章,对德态度
  十一月下旬,天气渐渐转凉,南京下了一场入冬的冷雨,淅淅沥沥,让出行的人们都缩着脖子躲在厚厚的围巾后面。随着国民共进会的党务会议结束之后,宋教仁、岑春渲分别开始策动党内成员按照新的党纲进行拉票宣传。
  众议院的普选在前天正式结束,各省统计的票数很快就有了结果,紧随其后的公布当选议员名单。两百四十八席当中反倒是北洋公党占了九十八席,北方诸省大部分都是北洋公党成员,这些人通过北洋政府时期的关系和名望轻而易举获得竞选优势,而南方诸省是进步党、国民共进会、统一党以及中华国民党都在其中,相对比例差了许多。
  最终统计的出,进步党占了六十六席,国民共进会占了七十三席,余下的则是小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至于中华国民党虽然占了几个席位,可终归是小份额。
  参议院的大选业已进行到末尾阶段,部分先一步开始选举的省已经出现了参议院议员名单,不过此时仍然言之尚早。进步党、国民共进会都开始投入大规模拉票宣传,将自己利国利民的政治方针在各大报纸上刊登,各地的演讲、公益活动多不胜数。
  吴绍霆知道参议院的大选之所以还没有结束,是冯国璋故意嘱咐北方诸省放慢进程,特意配合自己在中央政府执政官位置上的行动。放慢进程的理由很多,要么是省府县府谘议局未能普及,要么是选票正在统计,要么是候选人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状况。
  自从与日本公使见面之后,吴绍霆知道自己的态度一定会触怒日本政府,不过这一切都在自己的计划之中,趁着现在利用外交争取的时间,他必须加快应对青岛事件的准备工作。北京大本营和德国军官代表团每天都研究最新情报,制订各种作战计划,中德之间的战略合作并非只是为了守住青岛,而是要在远东地区开辟牵制欧洲的重要策应点,青岛的作战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而已。
  二十七日下午,国防部收到北京海军部的整顿计划定案,北京的几位海军老将军们决定在十二月初南下,与国防部海军部召开全国海军协商会议,确定海军部的重组方案。同时全国各舰队的整编也有了详细论证,北京海军部打算尊重吴绍霆的整编建议,将中国海军分为三大战斗序列,分别为:长江舰队,北洋舰队,南洋舰队。
  北洋舰队为驻扎在天津、葫芦岛、山东等地的几支原北洋舰队舰艇,如今北洋舰队早已一蹶不振,巡洋舰、炮舰、鱼雷艇总数加起来只有七十多艘,其中小型战斗快艇还占据多数。北洋舰队将会按照防区细分为三个分队,负责北海、东海海域的防务。
  长江舰队可谓是目前中国海军最有实力的一支,由之前的武汉舰队、九江舰队和上海舰队合编而成。几年前从广州抽调的十一艘最新式巡洋舰现在都在长海舰队编制下。长江舰队同样细分为三个分队,不过预计两年之内还会成立驻防南京的第四支分队。
  南洋舰队由广州海军、厦门舰队和福州舰队组成,虽然比起长江舰队要稍微逊色,不过吴绍霆授意国防部在未来十五年三阶段计划当中,会重组南洋舰队,将规模扩大将近十倍之多。同时还将大力在福州、厦门两地着重培养海军陆战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会尽快成立海军陆战队的专门训练营。
  十一月的最后一天,南京政府接到浙江发来的消息,闽浙铁路线在今天正式竣工通车。从福建战争结束开始构思,到杭州会战胜利之后大规模动工,在到今日完成两段铁路的衔接,前后一共历经了大半年时间,单单福州到温州的铁路就耗时足足四个月。
  吴绍霆决定将这条衔接南北的铁路线成立官民合办的公司来运营,毕竟福建、浙江段的铁路经费一部分是他私人出资,一部分没有通过财政部拨款直接利用德国的援助投资,另外一部分是民间集资,几乎与政府没有太多关系。至于两广段是广东军政府时期投资,同样可以算是自己的私人资产。
  铁路公司的股权由南京政府出资三百万获得百分之三十七的股份,吴绍霆私人占百分之十三股份,张盛霆公司在占百分之二十九,剩下的股份则是之前投资铁路的民间金主所有。由于目前真正属于南京政府管辖的铁路仅限于两广闽浙四省,因此铁路被称为南方铁路,铁路公司的名称则为张盛霆南方铁路运营公司。
  在未来数年的发展过程中,南方铁路与云南铁路接轨并衔接上滇越铁路时,张盛霆铁路公司旗下还会成立一个特殊的事业部门。这个事业部门名义上是负责铁路安全,可实际上却演变成全球第一家商业性雇佣兵机构,主要针对越南、暹罗以及朝鲜地区的职业军事服务。
  吴绍霆原本打算亲自参加南方铁路的通车典礼,无奈恰好在这天德国军官团首席代表菲利普上校从青岛抵达南京,迫切的要商议军事部署行动,他只好派遣邓铿代替自己前往温州参加典礼。他先让吴佩孚带领菲利普上校前往中华门“猎雕”临时作战室,自己在处理了一些要紧公务之后,乘坐随后赶了过去。
  在金陵兵工厂新扩建的行政楼三楼,走廊最末端的一间半封闭式办公室,国防部总参长作战室正设于这里办公。这间办公室内部有一处独立的单间,“猎雕”作战室暂驻此处。
  吴绍霆走进“猎雕”作战室时,蔡锷、何福光、菲利普上校已经都在这里了,他们正围着胶州湾的沙盘地图进行着讨论。
  “日安,菲利普上校,见到你很高兴。青岛方面有什么最新消息?”吴绍霆走到沙盘地图前面打了一声招呼。
  “哦,这次我特意前来拜访吴执政,一方面是代表麦尔瓦德克总督感谢前几天吴执政与日本公使见面时的立场,这件事让总督阁下看出了吴执政态度坚硬的一面,因此十分感激在心;另外一方面,是青岛司令部已经预测出日本军舰和登陆舰的进攻方位,在远东战略还没有确立之下,总督阁下认为中德双方应该先行开始联手准备防御青岛的工作。”菲利普上校公事公办的说道。
  吴绍霆没有急着回答,他心里当然知道提前准备的重要性,如今中德合作之间的默契欠缺太多,磨合了这么久也应该有所实际行动才能检验双方的协调性。他先看了一眼沙盘地图上的模拟防守图,显然这是德国经过严密设计的防御设计,中德双方各取所需、各展所长,搭配的井井有条。
  他又看了一眼蔡锷和何福光二人,从他们脸色上看出在自己没有到来之前,双方已经布防问题交换了意见,现在沙盘的防御阵型是合符中德双方的最好办法。
  “不得不说,如果要正面打一场防守总,这样的防守线几乎无可挑剔,甚至连威海卫方面的英国陆军都无法偷袭侧翼。不过有些话我仍然要说在前面,很显然青岛司令部一直在一味心思的研究刻板的防守策略,甚至都没有打算考虑我的意见。”吴绍霆表情严肃的说道。
  “吴执政恐怕有所误会,我这次前来正是代表青岛司令部与吴执政协商布防之事,自然会慎重考虑吴执政的意见。之前我与蔡将军、何将军做了初步探讨,事实上您现在所看到的布防图是经过蔡将军、何将军修正之后的结果。”菲利普上校有些疑惑,不过他还是保持着军人严谨的态度,有条不紊的说道。
  “不,不,不!”吴绍霆伸出一只手来一边笑着一边摇了摇,“上校你并没有理解我的意思。虽然我答应遵守中德盟约,在远东的立场上站在贵国一边,但是我从来没有表示过,在青岛防守上我们中国一定要参与正面战场的作战。”
  何福光和蔡锷交换了一下眼神,前者有些奇怪,后者则是松了一口气。
  蔡锷自从日本返回之后,逐步了解到吴绍霆制订的最新战略部署,中国将会对日本采取强硬的外交态度,用以遏制日本的野心扩张,而支持强硬外交的幕后力量自然是军事上的对峙。尽管蔡锷认同这样的策略,可是却不赞同因为对日强硬而牵扯进欧洲阵营的对战。毕竟以中国目前的实力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