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大军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908大军阀- 第4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现梁启超的脸色很不好,那是一种心力憔悴、疲惫不堪的样子,下巴上的胡子拉碴,头发里生出了许多白丝,短短几日不见竟完全变了样。
  “卓如先生,你怎生这般样子?”吴绍霆关切的问道。
  “震之,你这几日可真是好,无论如何就是不见我,我知道你还在为唐少川的事生气,这件事确实让人唐突,可是这也不是你铤而走险的理由呀。”梁启超声音嘶哑的说道。
  吴绍霆沉默不语,目光在林长民身上掠过,后者表情冷漠,一声不吭。
  这时,冯国璋站出来圆场似的说道:“什么铤而走险,什么唐突的?卓如老弟,你可千万别想得太多。今日可是中华民国举国瞩目的盛会,咱们应该感到高兴才是,好不容易促成了国家一统,顺利召开国民大会,这不正是卓如老弟你多年的夙愿吗?”
  梁启超恨恨的说道:“只怕我这夙愿也不会在今天实现了。”
  徐世昌劝说道:“卓如,你这么说可不好,说话也分清楚场合呀。”
  梁启超重重的叹了一口气,疲倦的说道:“真没想到,这么多年的努力,原本以为能够迎来真正的共和国,终究还是在周而复始……并非我说话不好听,我现在只想听听震之你亲口告诉我,这次国民大会该怎么开?”
  众人的目光落在了吴绍霆身上,气氛显得有少许紧蹙。
  吴绍霆表情很平静,不疾不徐的说道:“卓如先生,我向你保证,今天的国民大会一切都按照规章制度来办事。也许是有人在背后说了一些流言蜚语,蛊惑卓如先生信以为真,我希望卓如先生能够仔细分辨真伪。话我已经说到这个份上,其他的就不在多言。”
  他说完,率先迈步从梁启超身边擦肩而过,往大会堂的方向前去。冯国璋、徐世昌等人简单的向梁启超告辞,然后同样向大会堂前去。
  梁启超看着吴绍霆这些人,脸上忽然露出了一丝苦笑,只怕国会上下早已经跟吴绍霆串通一气,就算按照规章制度来办事也都是向着吴绍霆的意思。
  于右任走上前,叹了一口气说道:“梁总理,不管怎么样,第一届国民大会总是会有许多诟病之处。任何事不能一就而成,总是要一个改变的过程。”
  梁启超懊恼的说道:“就怕改不了啊。”
  第846章,国民大会
  国会大厦大会堂位于一楼正中央,是一个双层座位的大会堂,据统计新建立的国会大会堂几乎是中华民国目前最大的会议室。上下两层最多可设置一万余席,当然按照会议性质的不同,也能自由的布置适合的会议席位。今天召开的国民大会到场人数一共有两千多人,除了国会两院的六百名议员,剩下的大部分都是各省、各直辖市和特区谘议局派遣的代表,当然还设有旁听席和记者席,前者是提供给非议员代表的中央政府官员、社会贤达等等。
  早在八点钟时,大会堂正式开启所有进场大门,最先进场的自然是记者,随后地方代表陆续进场,旁听席也渐渐开始落座。这些人的坐席安排靠后,距离主席台较近的则是国会两院代表座位,从这番安排上可以不难看出,第一届国民大会完全是以中央政府为主。两院的议员们没有那么早进场,先是到大会堂左右的休息厅小坐,谈论即将开始的会议议程,以及悄悄说一些幕后的事。
  等吴绍霆、冯国璋等人前后抵达国会大厦后,国会议员们才在侍从的指引下开始进场。
  吴绍霆衔接大厅的正门走进,正好与国会议员们一起步入会场,沿着铺有红地毯的走道向首席走去,一路上遇到的地方代表纷纷起身问好,随后很快又发展成鼓掌欢迎。吴绍霆保持着亲善的姿态,向众人颔首挥手致意。
  到九点钟时,大会堂内的众人开始落座,侍从关闭了所有大门,负责此次国民大会主持工作的于右任先一步上台,试一试扩音器,接着通过扩音器让全场安静,并提醒所有代表尽快落座。大约用了几分钟的时间,会场的声音渐渐消弱,所有代表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坐好,只有在第二层的记者席上不断传来“嘭嘭”的镁光灯爆鸣声。
  当会场形成秩序之后,于右任深深吸了一口气,对着扩音器中气十足的说道:“我宣布,中华民国第一届国民代表大会,正是开幕。”
  洪亮的声音穿过扩音器,在整个大会堂里回荡着。很快,全场的掌声如同雨点一般飞快的响起,有人激动,有人叹息,也有人毫无表情。
  吴绍霆借着这个机会向左侧坐席看了一眼,他看到了林长民正在与熊希龄交头接耳的说着什么,而熊希龄的脸色是一股冰冷和坚毅之态,彷佛就像是战场上的勇士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似的。他在心里冷冷的哼了一声,暗道:今天我就要结束这场闹剧!
  于右任等着掌声停下,随后又说了一些华而不实的开场白,一边提前介绍本次国民大会的宗旨和章程,一边又把会议结构穿插的做了说明。整个前奏进行了几分钟的时间,等所有虚言程序都走了完了,他才开始宣布国民大会进行第一部分议程,听取执政府时期的工作报告以及审核国家财政。这一个环节几乎是整个会议当中最枯燥的部分,按照原计划由执政府的各部门部长上台陆续做工作报告,差不多会进行一整天。
  不过对于一些第一次参加这样大会的地方代表,仍旧是心怀激动之心,认真的等待听取执政府的工作报告。
  正当于右任准备邀请政务厅总理梁启超上台发表报告时,吴绍霆对坐在身后的邓铿交代了一句,然后邓铿站起身来飞快的跑上了演讲台,来到于右任身边。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一幕,整个会场都有些不明所以,但是所有人还是保持着肃静,只当是有什么突发事件等待处理。于右任用手遮着扩音器,压低声音迎着邓铿问道:“做什么?”
  邓铿同样压低声音说道:“吴执政交代,由他第一个做政府工作报告。”
  于右任皱着眉头看了一眼台下,又看了看另外一边的梁启超,这才对邓铿说道:“可是这不合程序呀。”
  邓铿继续说道:“总之这是吴执政的意思,再者谁先谁后又有什么区别,都是做报告嘛。”
  于右任并不傻,他当然知道吴绍霆要求提前做报告肯定不会简单,也猜出很有可能吴绍霆要在国民大会一开始就向熊希龄下手。他虽然拥护民主政治,如果在正常的背景下一定会坚持站在梁启超、熊希龄这边,只可惜庆元会议制造的中德盟约泄密事件实在太伤人心,已经触及了自己的底线。
  咬了咬牙之后,他叹了一口气,说道:“好吧,我知道了。”
  邓铿随即翻身走下了主席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在经过熊希龄这边时,他甚至能看到熊希龄嘴角发出不屑一顾的冷笑。
  讲台上,于右任调整了一下自己的情绪,郑重的宣布:“下面,我们有请执政府大执政官吴绍霆上台做执政官办公厅工作报告。”
  全场响起了阵阵掌声,大部分与会代表并不知道做报告的顺序,还以为顺理成章的是由吴绍霆第一个做报告。即便在场有知道顺序的人,这个时候也不敢多说什么,只能在心中提着一块石头,该来的总要来的!
  在掌声的围绕之下,吴绍霆从容不迫的站起身来,迈步向主席台上走去。虽然在登上主席台的必经之路上要从梁启超、熊希龄等人面前经过,但是他从始至终都目不斜视,心中也毫不在乎这些人的表情。
  当他踩着台阶走上主席台时,整个会场的掌声到达最热烈的程度。
  来到于右任面前,二人握了握手,又说了一些寒暄的话,之后于右任退到一旁休息席上落座,将整个讲台交给吴绍霆。吴绍霆手里并没有拿着演讲稿,他在调试了一下扩音之后,不疾不徐的对全场说道:“该说的客气话,于先生之前已经都说过了,国民大会是为了国家发展而设立的重要机构,在座的诸位代表理应将心思全部投入在国家发展大计上面,所以不应该在浪费时间。闲话我不再多说。”
  全场渐渐安静下来,不管是地方代表还是中央政府的官员,所有人都聚精会神的盯着主席台上,会场空气中的气氛渐渐出现了微妙的变化。
  顿了顿,吴绍霆目光转向台下熊希龄一边,接着又说道:“在报告政府这一年来的工作情况之前,为了处理国家面临的危机问题,我必须提前宣布一项决议。”
  大会堂里传来一些细微的议论声,虽然规模并不大,但足以体现所有人紧张的心态。
  知道内幕的人都捏出了一把冷汗,他们都看得出来吴绍霆真的要动手了。
  就在这时,不等吴绍霆开始发难,熊希龄忽然抢先跳了起来,冲着主席台上大吼道:“很好,吴绍霆,真是好的很,你还真有胆量,在如此神圣庄严的国民大会上对付我,你还好意思自诩是民主共和的拥护者!我呸,你就是一个独裁的军阀!”
  突如其来的一幕引起了会场一阵骚动,不过因为会场太大,熊希龄的位置又是在最前方,并且手里没有任何扩音装置,即便是扯着嗓子一通大吼大叫,依然只有左右附近的席位能听得清楚。至于坐在后方以及第二层席位上的大部分代表,根本听不见其在说什么,只看到对方毫无预兆的发狂起来。
  国会两院的议员最先开始动了起来,有人站起身来张望,有人上前要去劝阻,还有人相互交头接耳的议论。
  第847章,直接摊牌
  “肃静,都肃静。”吴绍霆在主席台上喊道。他的声音透过扩音器传遍了会场,顿时稳住了现场动乱的局面。
  “哼,你有什么阴谋就冲老夫来,老夫吃的盐比你吃的米都多,难道还怕了你不成。我心向民主、拥护共和,就是要跟你这样的军阀斗争到底,既然走上了这条路就不怕回不了头。今天你要在国民大会上撒野,老夫就在国民大会上揭穿你狼子野心的真面目。”熊希龄毫不示弱,继续冲着主席台上大吼大叫。
  林长民、梁启超、任宗元、王印川等人纷纷从自己座位上站起身来,庆元会议的众人有的并不在熊希龄身边,但在这一幕发生之后都快步赶了过来。只是大家在心里都觉得有些尴尬,认为熊希龄发作是不是有些过早,毕竟吴绍霆话才刚刚说了一个开头,至于其后面的话到底是什么还不得而知。
  正因为如此,林长民等人即便在这个时候想要帮腔都很难开口。
  尽管熊希龄还在愤怒的大吼,不过经过刚才吴绍霆的安抚,全场并没有再次发生慌乱,所有代表都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除了小声议论之外,没有一个人再站起身来。
  吴绍霆嘴角闪过一丝冷笑,他早就料到熊希龄会沉不住气,人都一把年纪了却还妄想着耍政治手段搞斗争,甚至连最基本的冷静理智都丧失了。他对着扩音器不疾不徐的打断了熊希龄的叫嚷,说道:“熊部长,我不理解为什么你突然会如此失态,我刚才所说的宣布一项决议,是关于对唐绍仪捏造中德盟约、叛国卖国之举的最终结论。熊部长你为了这件事辱骂我,难道你是在袒护唐绍仪吗?”
  梁启超赶紧拉了熊希龄一把,低声说道:“秉三先生,你冷静一些,你怎么能如此失态?”
  周围的庆元会议其他成员顿时感到更加尴尬,熊希龄果然是太冲动了。现在可好,一上来就让吴绍霆占了一个上风不说,还让他们自己陷入了极其不利的境地。
  熊希龄一点都不觉得尴尬,他知道今天自己难逃一劫,而自己也做好了所有准备,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都要煽动全场来揭穿吴绍霆独裁的野心。他冷冷的哼了一声,挣开了梁启超阻拦自己的手,毫无顾虑的对吴绍霆怒道:“哼,五天前你毫无根据、越俎代庖的逮捕了唐少川,当时你根本就没有任何证据,今天倒好,你把话说得那么冠冕堂皇,还不是趁着这几天时间捏造证据!”
  说到这里,他转过身去面向广大代表,大声的喊道:“大家都看看,这就是你们口口声声所拥戴的人,他连他自己制订的法规都可以违背,还有什么道义可言?如果让他当上了中华民国的大总统,我们辛辛苦苦建立的南京政府到底还是要步北洋政府的后尘!诸位,诸位,你们一定要记住我的话,一定不能让吴绍霆得逞!”
  除了最前面的国会两院席位听得到这番话,在后方席位上的人却只能听一个模糊。不仅是因为前后左右有“嗡嗡嗡嗡”议论声的干扰,再加上各省代表受方言的困扰,能够听懂熊希龄意思的人少之又少。
  “熊部长,够了,这里是国民大会现场,你以为是哪里?岂容你撒野发癫!”站在主席台上的吴绍霆脸色突变,立刻冲着扩音器大声的呵斥道。“你说我捏造证据?哼,我告诉你,昨天晚上我已经派人把调查结果派送到所有代表的手中,唐绍仪那天出入总统府档案库的记录、英国公使馆门口宪兵的人证、英国公使馆内部的人证,连英国人自己都承认了,你还说我是捏造?你到底是何居心!”
  他的话通过扩音器传遍了整个会场,所有人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之前那些坐在后面没搞清楚到底发生什么事的人,通过吴绍霆的这番话多多少少了解了一些,原来熊希龄是要袒护唐绍仪!说到唐绍仪泄密事件,无疑是目前中华民国最令人震惊和愤怒的事情,原本好端端的国家态势,让唐绍仪从中搅和一下立刻变得危急起来。各大报纸都在指责唐绍仪居心不良,为了争夺政治利益不惜损害国家利益。
  正是这股举国共愤的事情,竟然还有人袒护?还指责吴执政捏造证据?
  “哼,我要是知道唐绍仪做了这些是,就算没有证据也要严惩到底!”
  “就是,实在太可恨了。这次国民大会结束之后,还不知道如何应对洋人的压力呢。”
  “熊秉三简直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他想干什么?”
  四下传来了议论和指责的声音,很快这些私底下的议论演变成了公然愤怒。许多代表、议员都忍不住站起身来,高声向熊希龄方向呐喊,大部分人的意思是“熊希龄干扰大会纪律”,“熊希龄偏袒唐绍仪与之同罪”等等。
  吴绍霆再次对着扩音器喊道:“肃静,肃静,所有人都坐下。”
  会场的响动再次弱了下来,在场的人可以不给熊希龄面子,但是绝不能不给吴绍霆面子。那些站着的代表、议员们再次落座,可是每个人心里还是激动不已,脸上满是对熊希龄的鄙夷和愤怒。
  “吴绍霆,别以为你掌握了演讲台就能掌握全天下的言论,公道自在人心……”熊希龄继续大吼道,虽然他听得到后面指责的声音,可是这个时候自己已经有了骑虎难下的境地,只能硬着头皮把事情继续闹下去。
  “熊秉三!”吴绍霆大吼了一声,中气十足的声音透过扩音器愈发震耳欲聋,这一声大吼立刻就把熊希龄的话打断了,“你当这里什么地方?由得你在这里胡闹?哼,你别以为自己高喊几声民主、共和的口号就是正直的人,唐绍仪这件事只是告一段落,等到国民大会结束之后我会再次彻查,我倒要看看唐绍仪背后还有些什么人。”
  “你到好,满嘴仁义,现在真是不知廉耻的颠倒黑白……”
  “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但是我现在警告你,你的事今天我也会当着全国代表的面一一揭露,倒要全国人民都仔细看看你的嘴脸!”吴绍霆雷厉风行的说道。
  全场顿时再次响起了一片哗然声,各省代表大致是清楚吴绍霆与熊希龄之间的矛盾,不过很显然以目前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