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大军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908大军阀- 第4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时,张志诚还不忘介绍道:“这是我和中德厂德国工程师一起设计的电子打火系统,绝对算得上是专利。”
  吴绍霆欣然的点了点头,不过目光还是紧紧盯在那架飞机上面。
  很快,飞机开始运动起来,沿着跑道向前方由慢渐快的滑行。跑道左右两边有不少观测站,许多工程师、技术人员都在不断的记录着每一个步骤的详细情况。转眼前飞机的滑行速度达到最高点,飞快的从众人面前掠过,在经过一番隐隐约约的颠簸之后,机头开始拉高,飞机呈现上升的趋势。
  不过,单单这个上升趋势持续了好了一阵,彷佛飞机挣扎了许久才反应过来,最终弹离了地面飞升起来。这一瞬间,地面传来了一阵欢呼声,第二代战斗机首次测试飞行居然成功了。这一刻就连吴绍霆都有几分兴奋,但是他还是保持着冷静继续观察着飞机的运行情况。
  飞机爬升到大约五百米的高度,然而却没有继续往上爬,仅仅是围绕着飞机场转了一圈。张志诚用手搭着凉棚盯着飞机,脸色渐渐不好看起来,几度想要开口说话,可是最终欲言又止。没过多久,飞机绕到了飞机场的另外一边,机翼开始上下抖动,彷佛立马就要散架似的。张志诚终于按耐不住,冲着周围的地勤人员大喊道:“快,快,准备迎接迫降!”
  地勤人员听到命令,一下子全部行动了起来,有人去拖消防水车,有人却准备救生工具,还有的开始清理跑道周边的观察点,一旦飞机失控谁也不知道会冲到哪里。
  正在众人从兴奋的情绪一下子过度到紧张的情绪之际,在半空中盘旋了两圈的飞机终于坚持不住,开始沿着跑道准备降落,只是这次降落注定不会轻松,因为整个飞机摇晃的太厉害,起落架根本不能顺利的着落。短短一分钟的时间,飞机终于贴近地面,但是却发出了一声金属摩擦的尖叫声,随后因为起落架没有按照正常顺序落地,整个机身发生偏斜,一头滑出了跑道外面。
  跑道外围都是草地,飞机机翼在草地上拉出一道深深的伤痕,最后经不住高强度的冲击力和摩擦力,机翼一下子断裂开来。安装在机翼上的引擎发生轻微爆炸,好在因为草地上的水分和泥土覆盖,有效的遏制了燃料起火。
  飞机继续在草地上滑行了几十米之远,缓缓的停止了下来。
  第888章,“山猫”越野战车
  地勤人员飞快的向严重毁坏的飞机奔跑而去,消防水车赶到之后,不由分说的向飞机机身几个重要部位洒水。这时,另外一边的机翼发出一声“轰”响,吓了周围的人一大跳,因为第二座引擎要爆炸,好在“轰”响过后又恢复平静,引擎里面冒出了阵阵黑烟。
  被疏散到机库附近的吴绍霆看到这一幕,马上大喊道:“赶紧先救人,先救人!”
  他知道飞行员很有可能在迫降时被震晕过去,不管飞机到底有没有事,反正都已经摔成这个样子,关键还是要先把人救出来。毕竟经过多次训练、学会操作第二代战斗机的人才不多,尤其在这个阶段更是要重视。
  地勤人员爬上了飞机机头,试图打开驾驶座的舱门,可是几个人试了好几次都没反应,很显然舱门在震动之中卡死了。无奈之下,地勤人员只好拿来钝器,把舱门敲碎,然后把里面的飞行上尉拖了出来。果然如同吴绍霆所料,飞行上尉早已昏迷不醒,而且满脸血迹。医院人员早就准备就绪,把飞行员放到担架上,就地开始初步诊治。
  陈炯明叹了一口气,对站在一旁的正愁眉苦脸的张志诚说道:“张总办,看来第二代战斗机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不过没关系,毕竟是全新的飞机,与我们之前接触的飞机截然不同,好在今天它确实飞起来了,也算是不小的进步。我坚信下一次一定会迈出更有力的一步。”
  吴绍霆走到张志诚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竟存说的没错,失败并不可怕,只要能找到失败的原因并解决这个原因,那不仅能向成功迈进一步,更能让这一步迈出的踏实。第二代战斗机有太多需要尝试的地方,今天它能飞起来,已经表明在一些技术上是成功的。”
  张志诚懊恼不已的说道:“太失败了,简直太失败了。要么它飞不起来,要么就成功飞起来,怎么偏偏飞到一半就掉下来了。”
  吴绍霆看着张志诚沮丧的样子,只是再次拍了拍对方的肩膀,没有多说什么。他知道张志诚是一个好强的人,满怀信心的期待着能把第二代战斗机快速研制出来,结果到头来却发现事情远远没有自己预料的那么简单,当然会有一些纠结的地方,不过他同样也知道,以张志诚的性格是不会接受失败,自然会更加奋进的修正错误,尽快完善第二代战斗机。
  一个小时后,吴绍霆、陈炯明等人前往军营医院慰问了受伤的飞行员,得知飞行员身体并无大碍,只是磕破了头皮并且轻微脑震荡而已。从军营医院出来,吴绍霆又找到正在处理飞行测试调查的张志诚,询问关于第二代装甲车的情况。
  “哦,哦,我差点把这件事给忘记了,今天的心思全用在第二代战斗机上面。是的,是的,第二代装甲车的试验型已经制造出来,而且这一个月来进行了许多次的测试,这几天正好要进行最关键的武器载具测试。”提到装甲车的事,张志诚的脸色总算好了许多,可见在第二代装甲车的研制上很有把握。
  “是吗?趁着现在时间尚早,我们立刻去看一看吧。”吴绍霆说道。
  “行,不过装甲车是在黄埔机械公司,我们得马上出发,不然就天黑了。”张志诚说道。
  “嗯,这就出发吧,关于第二代战斗机的事情,之后你再仔细研究一下今天试飞的情况,不管怎么样,我都会全力支持你的。”吴绍霆说道。
  到达黄埔机械公司已经是下午五点三刻,天色渐渐昏暗,不过丝毫没有阻挡吴绍霆对第二代装甲车的期望。在乘车赶来的途中,他与张志诚谈了许多关于第二代装甲车的情况,张志诚把研制情况介绍了一遍,又强调第二代装甲车在性能上将会绝对优胜于第一代的战车,而且更适合在中国的地理环境上使用。
  走进黄埔机械公司的室内试验工场,七八技术人员正围着一辆黑色装甲车进行检测,他们在看到张志诚和吴绍霆出现后,连忙赶过来致敬问好。张志诚带着吴绍霆来到装甲车前面,得意洋洋的拍着装甲车向吴绍霆示意。
  这辆黑色战车确实要比吴绍霆预期的造型更好,是典型的轮式装甲车,左右各三个大轮子,而且轮胎和轮胎框架显然都是特制的。新战车比起之前用轿车改造的战车显然要更有档次、更具实用性。不过此时装甲车上没有任何武器设施,乘员舱室比较宽敞,大概一次性可以提供包括驾驶员在内六名士兵乘坐,只是乘员舱室的护甲好像很单薄。
  “这辆战车暂时的代号是C1915式,我把它规划为步兵突击战车,因为我取消了履带设备,全部采取最新式的防暴轮胎,可以快速的在野地里进行穿越。哦,值得一提的是就是这个轮胎,中德厂今年二月份刚刚定型的新式轮胎,是由德国工程师波尔维希采用特制橡胶研制,不过表面的防滑条纹是我亲自设计。目前这个轮胎的专利权属于中德张盛霆公司,不过德国莱茵金属公司和阿拉多工业制造公司享有五十年的使用权。”张志诚笑着说道。
  “防暴轮胎?”吴绍霆表情很惊讶,他当然知道防暴轮胎的作用,可是却没想到中德的技术人员和科学家们竟然提前研制出来了。
  “是啊,经过测试它能在四十米之外抵御手枪子弹,在一百一十米之外可以抵御步枪子弹。而且有一块可以拆卸的防护架,提供有效的防护。上个月月底我们进行过轮胎极限性能测试,即便轮胎遭到射穿,但是里面还有一层骨架保护膜,能让战车在保持缓慢的行速之下可以照常作战。”张志诚走到装甲车前面,拍了拍装甲车的防暴轮胎,郑重其事的说道。
  “七个月的时间,中德厂的成果还真是斐然。”吴绍霆赞叹的说道。
  “C1915式战车是轻型装甲,毕竟是轮式战车,轮胎的承受重量有限。从这一代战车开始,我们中国的军事工业将会成立全新的陆军装甲系统,不必再用海军装甲来打造战车了。C1915式战车最主要的防御集中在正面和轮胎位置,正面装甲厚度是四十八毫米,轮胎侧翼护板是三十三毫米,车身装甲平均是十八毫米。用来提供战场支援绰绰有余,不过很容易被炮弹炸坏,没办法,这辆战车的设计理念就是轻型装甲,在防护措施上确实不如第一代的‘老爷车’。”张志诚轻车熟路的把装甲车各项数据说了出来。
  吴绍霆缓缓的点了点头,他个人认为这辆战车差不多已经具有二战初期的战车水平了,当然,这仅仅是从装甲层面上来说,尤其是张志诚领先提出了“陆军装甲”的概念。他记得日本在二战时的坦克基本上都是九毫米装甲,一般的穿甲弹就能轻易射穿,更何况这辆C1915式战车严格的来说并不属于坦克。
  “那这辆战车武器呢?”
  “车身已经安装了武器外挂装置,就是车窗中间那个凹处。目前我们考虑的还是安装钱德勒式机关炮,钱德勒的项目小组正在研制能够安装在战车上的火炮,不过我觉得这不靠谱,而且把大炮安装在战车上那得修改很多地方,这可不是一件小工程。”张志诚说道。
  吴绍霆暗暗忖道:德国人竟然开始研究坦克跑塔了?这些人还真是有魄力。
  这时,一名技术人员走过来向张志诚请示道:“张大人,现在可以开始武器测试了吗?”
  张志诚点了点头,说道:“立刻开始吧。”
  吴绍霆与张志诚来到场地外围,看着技术人员将一挺钱德勒式机关炮运了进来,然后众人开始将机关炮组装到C1915式战车上面。整个组装差不多只用了半个小时,因为有特定的外挂装置,因此组装花不了多少时间。之后,测试员驾驶着C1915战车开出了工厂,直接来到外面的临时靶场,先是围绕靶场进行了全速前进,测试携带武器状态下的运行状况,随后开始一连串的实弹射击,包括定点射击、运行射击、侧转射击和多角度游射。
  毕竟C1915式战车在此之前进行过多次测试,这次仅仅是装载武器测试,整个测试过程非常顺利,并没有像之前第二代战斗机首次试飞那样发生任何意外。
  “这次测试很成功!”张志诚信心十足的说道。
  “没错,我看用不了多久就能开始定型生产了。”吴绍霆语气带着明显的振奋,用了第二代战车投入战场,中国陆军的实力必然会大幅提升。
  “嗯,不过之后还要经过几轮综合性能测试,只要这些测试全部通过,第二天就能投放到工厂开始量产。”张志诚得意的笑着说道,虽然这辆战车的研制成功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但最起码其中也有不少新型技术是自己独创的,当然值得引以为傲了。
  “志诚,你喜欢什么动物?”吴绍霆忽然一转话题问道。
  “我喜欢什么动物?为什么要这么问?”张志诚一时没反应过来,发怔的看着吴绍霆。
  “你先说。”吴绍霆继续道。
  “猫吧,暹罗猫,我家现在还有一只呢。”张志诚索性先回答道。
  “好,那从现在开始,C1915式定名为‘山猫’式越野突击战车。你设计的防暴轮胎条文就叫越野防滑纹吧。”吴绍霆郑重其事的说道。
  “原来如此,哈哈哈,那好,就这么定名了。关于生产计划我这边也做了一些预计,到时候广东兵工厂、黄埔机械公司以及盛世龙腾机械公司都可以铺设生产线,粗略的估计到明年三月时能生产一百二十辆。关键还是要看原材料的储备以及作业流水线的建设,到后期作业线越来越熟练,其他工厂的设备也能跟上,生产力会越来越大。”张志诚说道。
  “你说的对,”吴绍霆点了点头,表情渐渐严肃起来,他说道,“我们中国的工业基础现在是头重脚轻,工业技术水平的分布参差不齐。广东这边可以制造战车,福州、南京那边可未必有这样的水平。工业普及还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啊。”
  第889章,东三省阴云
  就在吴绍霆访问南方的时候,东北三省正笼罩在一层阴云之中。
  奉天城第二十七师司令部大院,张作霖已经连续半个月的时间没有回官邸了,整天拧着眉头在司令部大院里踱步、开会、发怒、沉默。不得不说,他的前途已经面临一次非常严峻的抉择,身为一个旧派军人,或者说身为一个从草莽起家的人来说,国家意识并没有那么浓烈,相反必须为自己的生存以及手底下一众兄弟们吃喝拉撒着想。
  这天傍晚,张作霖仍然不打算回官邸,也丝毫没有心思去花街柳巷寻乐子,只是在照例开了一次傍晚会议之后,独自一个人在大院后方的池塘边徘徊。他虽然是粗人,但并不是一个没脑子的人,中央政府财大气大势力更大,他们说要收税,自己就必须交税,他们说整编,自己也得遵循命令,可是好端端的要往东北增兵,还是矛头直指日本人,这算哪门子的盘算?中央政府要跟日本人干无所谓,何必要牵扯到地方的利益呢?在青岛打,老子摇旗呐喊、输送物资都可以,犯得着把战火点在老子的家门口吗?
  对于正值壮年的张作霖来说,他自然舍不得辛辛苦苦积累下来的一片地盘势力,从另外一方面来说,整个北方的都是军阀盘踞,即便国家要彻底执行中央集权,又凭什么要先拿东三省开刀呢?至于中央政府对日本的态度,一开始他还很不以为然,也不希望看着中央政府坐大,倒是可以跟日本人保持密切关系用于抗衡中央。可是从发动青岛战争的事件来看,他忽然又发觉日本人的野心太大,迟早会做出对中国不利的事,自己再怎么说都是中国人,不至于像熊希龄那样为了政治上的斗争连老本都忘记了。
  然而,事情发展到今天不得不让张作霖感到困惑和犹豫,之前他一直支持中央政府的命令,甚至不惜而跟日本人发生正面冲突,这么做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顺应民心、维护国家利益,可另外一方面也是希望避免与中央政府发生矛盾,保证地方政权的自立。
  如今接到中央政府的命令,四月中旬会在奉天城举行春季军操,虽然这份命令没有后续说明,可谁都知道春季军操结束之后,北方第一集团军就会驻扎在奉天不动。等到了那个时候,这奉天城还是他张作霖的地盘吗?
  这段时间来过好几个日本人拜访他,前几个熟悉的人倒是推辞,反倒是后面几个不认识的日本人见了面。日本人来找他的目的显而易见,无非是收到中央政府要进行春季军操的消息,煽动他们这些地方军阀抵制,还许下许多经济、政治上的支持。他没有答应,可也没有直接拒绝,毕竟自己还需要慎重考虑。
  就在这时,一名警卫员快步沿着大院主楼的后门跑了过来,来到池塘边上找到张作霖。
  “师座,袁大人回来了。”警卫员说道。
  “是吗?让他过来见我。”张作霖回过身来,脸上带着几分关切。
  “是。”警卫员说完,匆匆的又离去了。
  几分钟后,警卫员带着一个年逾不惑的中年人走了过来。这名中年人身穿着一身前清时期流行的夹袄袍服,步态稳健,脸色沉静,一看就是一个久经世面的人物。他名叫袁金铠,之前一直担任东三省总督府幕僚,先后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