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大军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908大军阀- 第4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之间的矛盾冲突,最终得益的还是西方列强,这又是何必呢?”滨口雄幸侃侃而谈的说道。
  “你想说服我放弃对你们日本的追究?真是好笑,为什么滨口先生今日会带来这么多可笑的笑话呢?”冯国璋揶揄的说道。
  “当然并非如此,只要吴绍霆元首大人愿意接受我们日本国的道歉,我们日本国将会竭尽所能为此次意外提供补偿。”滨口雄幸掏出了自己的底牌说道。
  “是吗?你认识刺杀国家元首应该如何赔偿?你真以为这件事就如此简单?”冯国璋虽然语气还是一如既往的轻蔑,不过在说这番话的时候他还是回过了头来。
  “在下很清楚,这件事对贵国的影响非常重大,可是也请您相信在下,这的的确确是一次意外。为此,我们大日本帝国天皇愿意发表公开的致歉,同时也为了竭尽所能的修复中日关系,而通过其他方面的条件交换来达到补偿的目的。”滨口雄幸拿出一副真诚的姿态说道。
  “我倒是要听听这件新鲜事,你们日本国打算如何补偿。”冯国璋调笑的说道。他在说这句话时的态度仿佛正要等着听一个笑话,而不是真心实意愿意接受滨口雄幸的说法。
  滨口雄幸当然不是傻子,他自然从冯国璋的语气听出了一种戏谑,即便他心里非常不高兴,可是自己早已经习惯中方官员的态度,难道在这个时候还有什么脾气可以发泄出来吗?他沉着气,仔细在心中盘算着说辞,决定先把自己的条件开出来,再看看是否有转机。
  “关于贵国政府提出的归还日本国在华所有租界,以及取消日本国与前政府签订的所有条约,经过外务省的磋商,我们决定接受这些条件,并且在一个月之内完成所有程序,关闭租界管理局,撤回租界的所有官方机关。同时,我们也愿意以市场价格将南满铁路的经营权出售于贵国。”滨口雄幸一边说着,一边认真观察着冯国璋的脸色。
  “真是耽误时间。”冯国璋讥诮的笑了起来,再次准备转身离开。
  “请允许在下把话说完。”滨口雄幸赶紧又说道。
  冯国璋没有接话,只是侧过脸瞥了滨口雄幸一眼。
  第918章,用意
  “除此之外,在台湾问题上,我想中日之间仍然有谈判的余地,即便是最坏的可能,我们日本国也会尊重台湾的民意,取消台湾的版图合并统治权。只是因为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和投资,我们日本政府在台湾投入了极其巨大的资源,所以短时间之内可能无法立刻交还给贵国,不过却可以以租界的方式向贵国延续一段事件的土地使用权。”滨口雄幸加重语气的说道,然而此时他的后背已经冒出了冷汗,因为这是他私自开出来的条件,同时是超出自己权限的条件。只怕事后他还得想方设法说服台湾总督以及内阁各部大臣。
  “你的意思,你们会将台湾降格为租界?”冯国璋眯着眼睛问道,露出了对这个条件感兴趣的一面。
  “没错,正是如此。在下相信这绝对是我们日本外交史上最大程度的让步,它甚至要比我们日本国处理黑船叩关事件时还要让步。”滨口雄幸煞有其事的说道。
  冯国璋故作沉思了片刻,接着又与陆宗舆、于孜县交换了一下眼色,事实上即便日本政府决定将台湾降格为租界,中华民国除了在名义上获得了几分尊严之外,并没有得到任何实质的东西。不仅如此,如果拿一个名义上的条件来抵消刺杀国家元首的影响,显然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交换,最终获得实质利益的还是日本国。
  不过经过短暂的思索之后,冯国璋这个究竟政场的老人还是想到了一个解决办法。这个解决办法不仅可以给中华民国带来实质利益,也能按照吴绍霆交代的交涉原则来办事,不得不说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滨口先生,你不觉得这件事同样没有什么可谈的吗?”冯国璋慢条斯理的开口道。
  滨口雄幸怔了怔,如果说中国人可以凭借武力收复汉口租界甚至旅顺租界,但是以中国目前的海军力量要想收复台湾,简直是天方夜谭。难道中国人真的以为单凭俘获的日本第二舰队的战舰就能提升一个档次的海军实力?
  “你应该很清楚,所谓的租界也不过是你们这些列强以讹诈、欺骗、威胁的手段,从我们中国巧取豪夺到手的地盘。我中华民国现存的几个租界,各地政府从来没有收到任何租金,你们承租国只会推说租金已经交给前政府了,或者从贷款利息里抵扣。我冯国璋不是傻子,从前清到北洋再到今时今日南京,各国租界的租金问题一直以来都被忽略不计。如果租界没有租金,又怎么能证明这是租出去的地界呢?”顿了顿,冯国璋接着又说道。
  “甫公所言极是,既然是日本方面要向我们中国方面做出补偿,那就一定要拿出补偿的才诚意来。你们表面只是说把台湾降格为租界,可是实际上对台湾的统治权仍然不变,这跟租界不租界完全扯不上边了,到头来你们就打算用一个口头上的承诺来换取平息我们元首的愤怒吗?”陆宗舆附和着说道。
  “在下明白两位阁下的意思,”滨口雄幸立刻说道,对于他来说,能够用钱来解决这次外交危机显然要更容易一些,尽管日本国内目前的经济状况并不良好,为了发展军事力量又消耗了大份额的财政预算,但好在协约国阵营的援助依然有商谈的余地,并不至于为了一笔租金而伤了元气。“关于对台湾的租金问题,我很愿意与贵国签订新的租约,拟定正式的租界合同。一旦合同确定下来,租金也会立刻奉上。”
  “如果滨口先生真有这样的诚意,或许我们还能继续谈下去。”冯国璋缓缓的说道。
  “这是自然,请阁下务必相信在下的诚意。”滨口雄幸看到事情有转机,忙不迭的说道。
  “那好,老夫给你一天的时间,让你回去确定台湾的事情。明天中午老夫会将租界草案拟定,与你一起进行最后的磋商。如果这件事还是谈不拢的话,别说老夫没有给过你们机会,而是你们根本没打算珍视这次机会。”冯国璋好整以暇的说道。
  “在下明白,必然不会错失修和中日关系的机会。”滨口雄幸连忙点头说道。
  在送走滨口雄幸之后,于孜县对以台湾问题换取和解的事宜持有怀疑的态度,他再次来到中庭找到冯国璋。尽管他不是一个外交人才,也不并不懂军事战略,可既然吴绍霆制订了“亚洲战略”,迟早要与日本爆发一场决战,而眼下这次遇刺事件正是最好不过的导火索,何必还要跟日本人谈和解的条件?
  “甫公,您觉得咱们还真有必要跟日本人谈台湾问题?元首对收回租界的事情都做出过指示,收回租界严格的说并不能算是报复行动,正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租界本来就是我们中国的领土,收回来那是情理之中的。相同的道理,台湾原本也是我们中国的领土,拿台湾来做文章,消弱刺杀事件,这未免太过滑稽,而且只怕也会冷落民心呀。趁着日本增兵朝鲜未果,现在正是我们开战的大好时机,岂能就此罢休?”于孜县认真的说道。
  “老弟,日本人增兵朝鲜的事情傻子都明白这个道理,元首和老夫汽油不知?这次与日本人谋和,只不过是一个伎俩而已。”冯国璋笑着说道。
  “伎俩?”于孜县疑惑的问道。
  “既然能从日本人身上多捞一些好处,又何乐而不为呢?再说,我们中国近百年来受到洋人的讹诈还少吗?这次索性我们讹诈一下这些东洋倭人,仅仅算是讨回几分利息罢了。”冯国璋不疾不徐的说道。
  “甫公的意思,这次只是借息事宁人的幌子来向日本人索要一笔租金,但是该打的时候还是照样出手,是吗?”于孜县立刻醒悟的说道。
  “正是此意。这笔租金算是给咱们元首的压惊赔偿了,但是中日之间决定亚洲霸主地位的一战,仍然不会有任何改变。当然,老夫也知道这件事一旦传出去,舆论上把控的不好,对咱们国家威望有所损害,对民心士气也会有所打击。所以接下来我们要处理的事情还很多,千万不要以为这便宜是白占的。”冯国璋老气横秋的说道。
  “原来如此。甫公此言甚是,看来我们要好好经营一番了。”于孜县畅然的说道。
  第919章,预计
  滨口雄幸很快将与冯国璋会谈的内容发回到国内,两天之后东京收到了这个消息。尽管拿台湾当作条件换取息事宁人,引起了日本内阁极其强烈的反应,可几大军阀派系最不能容忍这种侮辱,哪怕是名义上的降格都不行。可是在场的众人谁都无法说出一个明确的解决办法,最冲动的意见仍然是直接与中国开战,先以朝鲜的两个师团以及旅顺要塞的兵力拖住中国主力军,哪怕效果再坏,也可以以朝鲜的土地换取时间。等台湾的兵力顺利调集朝鲜,再发动反攻一鼓作气将中国人打退到山海关。
  做为当初参加台湾战争的主力,萨摩派军阀的态度最为激烈,他们这些海军出身的将领一个个叫嚣着激进外交主义,不能再一步一步向中国妥协。
  在内阁紧急会议上,代替山本权兵卫出任海军大臣的东乡平八郎声色俱厉的说道:“滨口雄幸应该被撤职,正是因为他的所谓的温和中日外交,才导致了我们今天的处境。”
  做为军阀出身,他一直很反对文治派对日本军事扩张的掣肘制衡,因此对西园寺公望为首的民主派人士有非常严重的成见,滨口雄幸做为西园寺公望的得意门生,在今天捅出了如此之大的篓子,自己自然要抓住机会给与抨击。
  东乡平八郎(1848年1月27日-1934年5月30日,即弘化4年12月22日-昭和9年),日本海军元帅,海军大将,侯爵,与陆军的乃木希典并称日本军国主义的“军神”。在对马海峡海战中率领日本海军击败俄国海军,成为了在近代史上东方黄种人打败西方白种人的先例,使他得到“东方纳尔逊”之誉。东乡平八郎1848年1月27日生于萨摩藩鹿儿岛加治屋町。幼名仲五郎,十五岁元服时改名平八郎实良。其父东乡吉左卫门热心于海军,对东乡平八郎有很大的影响。
  陆军大臣大山岩虽然与东乡平八郎同是萨摩派军阀,不过在日本军事派系上,军种之间的分界非常明显,陆军与海军的政治无论在什么时候基本上都是矛盾的状态,一方面是为了争夺军费预算,另外一方面是新兴兵种对旧式兵种的歧视。在这个时候,大山岩冷冷的瞥了一眼东乡平八郎,淡漠的说道:“实良君,在这个时候我们岂能推卸责任?当初要不是滨口的努力,《二十一条》的事情早就被英国人揪住辫子不放了。不管怎么说,要说立刻开战的话,我们的胜算不能说没有,但是会承担更多的风险!”
  以枢密院顾问身份参加这次内阁会议的山本权兵卫,在听见大山岩针对自己的门生,不禁皱了皱眉头。不过他才因为两年前发生的“西门子事件”而倒台,时隔两年之后好不容易重新回到内阁参与政事,自然要学会更圆滑以及更顾全大局。再者,他是萨摩派的领袖,与大山岩即便是军种不和,也要估计军阀派系的团结,于是不疾不徐的说道:“大山君,我们大日本帝国军人的荣誉,若是连我们自己都要质疑的话,那外人还会如何看待我们?当然,我不是有什么偏见,只是这次面临的问题非常严峻,对于外务省策划的行刺吴绍霆的行动缺乏周全考虑,这件事值得我们反省,可决不能因为这次行动而加剧我们日本国的压力。”
  朝鲜总督兼外务省大臣寺内正毅瞥了一眼山本权兵卫,总觉得对方是在隐晦的把责任都推到自己身上。他确实授权中村明浩执行刺杀行动,但行动失败是每个人都不愿意看到的,中日矛盾早已经从水下浮出水面,这剩下最后一层窗户纸,为了巩固亚洲唯一列强的地位,同时遏制正在迅速崛起的竞争对手中国,不择手段是唯一的行事准则。
  山本权兵卫没有在乎寺内正毅的脸色,接着又说道:“我认为,我们大日本帝国经历了青岛战争的失败,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大日本帝国的军事实力是弱于中国的。有一点我们必须肯定,那就是中国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一个贫穷的农业国家,他们的民族也极其缺乏凝聚力。吴绍霆现在的声望和威信,完全取决于青岛战争这一场意外的胜利。”
  内阁首相大隈重信环顾了一下四周,目光落在了山县有朋身上,他恭敬的请示道:“山县君,您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会议室里的所有人都把目光转移到了山县有朋身上。
  山县有朋仿若一尊佛像,表情与身体都是岿然不动的样子,在缓缓的抚摸了一下自己的胡须之后,他才平静的开口说道:“我想听一听参谋本部对日中决战的评估。”
  大山岩转向与自己仅隔一座的上原勇作,问道:“参谋本部最近的预计是什么样?”
  上原勇作叹了一口气,沉着声音说道:“如果现在立刻向中国宣战的话,我们估测以中国军队的战斗力以及他们的战前准备,最坏的可能会将战线一度推移到汉城以南。也就是说,我们将承受一半朝鲜的失地,来换取拖延得来的时间。之后我们还要承担军队士气、物资损耗以及朝鲜本土各方面矛盾的压力,即便能够在后期爆发式的扳回局面,但整个战争会拖延到四个月之后。”
  东乡平八郎问道:“四个月之后?是我们打败中国吗?”
  上原勇作摇了摇头,叹息不止的说道:“我的意思是,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我们可以在四个月之后重新将战线推回到中朝边境,然后再进行最后的决战。”
  听到这里,整个会场都陷入了一片惊诧的议论之中,四个月的时间只能把战局扳回到起始点的状态,而且还需要是在一切都顺利的情况下,这实在是让人无法接受。在日本当局的各派系政客看来,对比长达十六个月之久的日俄战争来说,日本不可能在中国身上消耗四个月的时间,并且在这个之后还有未知多少时日的正式大战。
  “这不行,这绝对不行。为什么陆军的效率会如此让人失望?”
  “这不是陆军效率不效率的问题,这是战前准备充分不充分的问题!”
  “请不要把什么责任都推卸在陆军上面,有本事你把军舰开上岸来协助我们作战!”
  一些情绪激动的官僚忍不住互相指责起来。
  这时,山县有朋态度笃定的发出了声音,他向上原勇作问道:“如果我们做好战前准备,那么这场决战的发展会是什么样?”
  众人很快安静了下来,等待着上原勇作的回答。
  第920章,山县有朋的决定
  上原勇作挺起了身子,脸上露出了坚毅的表情,郑重其事的说道:“如果我们按照原计划完成所有的战前准备,也就是说,我们将在对中国作战上投放八个师团的兵力,以及整个第一舰队的海上协作,那么我们很可能只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就能取得第一阶段的优势,稳固在东三省与朝鲜边境的战场优势。接着,我们可以分兵两路,从旅顺和朝鲜直接把战线推至奉天,而只要顺利的攻克奉天,基本上这场战争就可以结束了。”
  藏相若槻礼次郎奇怪的问道:“不是预计只有七个师团的兵力吗?为什么现在又会是八个师团的兵力?”
  上原勇作有些不耐烦的说道:“除了台湾的第七师团、第十师团,在旅顺的第五师团,以及朝鲜原有的十六师团、十七师团,新编的十九师团、二十师团之外,还要算上重编的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