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大军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908大军阀- 第4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田文烈虽然早年跟随过吴长庆的部队驻扎朝鲜,经历过在朝鲜发生的好几次军事行动,但他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军事将领。吴长庆在的时候,他是担任庆字营的幕僚,袁世凯接任庆字营时,其又成为了袁世凯的书记官兼翻译。即便袁世凯筹建新式陆军时,田文烈仅仅因为有雄厚的资历才被委任将领之职,从清末到民国建立这二十多年里,几乎没有参与任何实战。
  不过田文烈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在军事上半斤八两,所以才要求蔡锷把集团军司令部前沿指挥所设在三十四师这边,方便由集团军司令部的军官或者蔡锷亲自领导三十四师。
  他来到蔡锷面前,客气的敬了一礼,然后说道:“蔡司令,奉天刚刚来过电话,空军部队已经启程了,半个钟头之后就能对南岸发动轰炸。”
  蔡锷点了点头,说道:“很好,搭建浮桥需要半个钟头的时间,之后由空军压制对岸的火力,掩护我们的部队开始发动强渡进攻。田师长,我刚才做了一些调整,稍后由三十七师担任第一轮主攻,你的部队暂时按兵不动。”
  田文烈怔了怔,马上说道:“蔡司令,这不合适吧!”
  蔡锷笑道:“没什么不合适的。另外,我需要田师长你现在马上去炮兵阵地,待会儿三十七师发动强攻时,炮兵的掩护至关重要,一定要把对面小鬼子的重火力都压下去。”
  田文烈不知道蔡锷为什么会放弃让三十四师主攻,或许是为了保全三十四师的实力,毕竟三十四师虽然是北洋军出身,但多多少少比三十七师有战斗经验;又或许是为了表现身先士卒,省的让北洋军的老油子们说中央政府拿他们当炮火。不管怎么说,他心里都有几分钦佩,以前打仗时各路人马巴不得自己放在后面,让别的部分冲锋陷阵,自己坐享其成就行。可见蔡锷的目光永远都是放在国家大义层次上。
  他连忙点了点头,感叹的说道:“蔡司令放心,我这就去炮兵阵地,绝不会出半点差池。”
  蔡锷颔首说道:“很好,大战之前我们就是要有这样的信心。”
  第937章,三路渡江部队
  十五分钟的时间很快就过去,在位于鸭绿江北岸的山林里,早已潜伏已久的三十七师冲锋队士兵一个个摩拳擦掌。三十七师的士兵大部分都是新征募的新兵,这是他们第一次参加实战,也是第一次跨出国门跟日本人作战,五个月前的青岛战争大获全胜给了这些新兵非常大的憧憬,再加上北京大本营训练期间的思想教育,使得这些新兵有了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然而对于经历过战争的军官们来说,他们心里非常清楚这次强渡鸭绿江作战任务的沉重,半渡而击之的道理稍微读一下兵书就知道,对面日军有重机枪、有大炮,这次渡江作战绝对不会轻松。
  只是不管怎么说,“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就应该用在这里,尽管有几分蒙骗意味,可任何一名新兵迟早要经历战场的残酷才能得到历练。
  三十七师一个装备营与三十四师一个工兵营潜伏在冲锋队四周,他们从凌晨三点钟开始就一直忙个不停,将搜集到的舟艇搬运到指定地点,并且在之后冲锋队展开行动时,还会在后方协助掩护和搭建浮桥。尽管他们不必参与冲锋队的正面渡江作战,可是仅仅隔着一条鸭绿江的距离,仍然不是一件安全的事情,随着时间一点一点的流失,每个人都绷紧了神经。
  冲锋队带队长官胡宗南嘴巴里咬着一片草叶子,正拿着望远镜向对岸看去。自从驻德司令部军官团的任务完成之后,国防部原本计划将其调入中央担任文职,但是他强烈要求申请调入国防军任职,只可惜几经折腾最终未能得偿所愿,反而被调到三十七师担任营长。虽然他心里有几分不满,可为了证实自己的能力,所以迫不及待自愿请缨带领冲锋队。
  “营座,营座。”从后面传来了声音,一个连长蹲着身子向胡宗南这边跑来。
  “怎么?”胡宗南没有回头问道。
  “时间到了,五点整,该咱们上了。”连长郑重的说道。
  胡宗南放下了望远镜,摸出怀表看了看时间,然后毫不犹豫的吐出了嘴巴里的草叶子,从一旁的树桩下面拿起自己的钢盔戴在头上。他脸色坚毅的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手下,掷地有声的说道:“兄弟们,今日一战,我等势必扬名立万,咱们可别让小鬼子小瞧了。陈周,去把盾墙拿上,让水鬼们开始行动。”
  先前那连长陈周坚定的说道:“是,这就去。”
  片刻之后,冲锋队派出了二十多名身穿夜行装的士兵,这些士兵没有携带武器,手里都是拿着特制的绳索,足足有一握之粗。这绳索比一般的纤绳还要坚固,正是为了衔接鸭绿江两岸,为搭建浮桥而提供牵引之用。夜行装士兵把纤绳在北岸这边固定好,然后一个个纵身跳井江水里,一手抱着绳索,另外一手抱着充气的皮囊,无声无息的向南岸游了过去。
  三十七师选择的进攻地点并不是迎着日军主要阵地,相反是几经考察的适合发动突然袭击的偏远地区,整个渡江作战也不仅仅是冲锋队这边一处,在丹东西南方向和鸭绿江入海口附近,三十七师同样部署了两支渡江部队,只不过后两处将会通过船只直接强渡,此处则是利用突击搭建浮桥的方式进攻。
  突击兵顺利的游到了对面,一共拉起了六条绳索,在南岸的石头、大树根等地方找到固定位置,而实在没有合适的固定处,则用携带来的工具在合适的地面上打一个铁环桩子,将绳索系在铁环上面。
  北岸这边的哨兵试了试绳索,确定已经全部打牢固之后,马上把消息通知了胡宗南。
  胡宗南当即下令,全员投入强渡作战。各连连长把命令传达到排长,一个个排长又将命令传达到基层,原本埋伏在北岸山林里一动不动的士兵彷佛苏醒了过来,放眼看去只见一团团黑影快速的开始移动。冲锋队队员们四人一组,扛着小舟、小船冲下山坡,向着距离最近的绳索位置而去。跑在最前面的士兵并没有扛着舟船,而是由四个人合力举着一块特制金属板,这正是广东兵工厂生产的防弹盾墙。
  防弹盾墙属于陆军装甲系统,横切面长度是三面,高度是一点八米,同时边缘呈显凹陷型,可以有效的防御侧面袭击和越射弹。整个盾墙主体厚度是二十五厘米,边缘厚度是十二厘米,在测试时能够抵御七点八九毫米步枪弹,以及五十米外抵御马克沁重机枪。当然,虽然这些都是实战测试的数据,但是在应付马克沁重机枪时还要考虑手持盾牌士兵的承受力。
  当第一艘小船下水之后,手持防弹盾墙的士兵马上提着盾墙上船,将盾墙置于小船面向南岸的船舷边。为了保证船身平衡,除了要扶着盾墙的两士兵之外,其余六名士兵都尽量靠向另外一边。这六名士兵当中靠近绳索的人,马上抓住绳索往后来,推动着小船慢慢的向前移动。随后跟上来的第二艘小船紧贴着前一艘,船上的士兵同样用手抓着绳索移动。
  就这样,一艘接着一艘,四条绳索很快就迁出了四条连接在一起的船队。
  至于防弹盾墙并非每一艘小船都有配置,毕竟这种庞然大物过于沉重,而且制造的数量十分有限,除了放置在每一条绳索下面的领头船之外,剩下的是每个二十艘或者三十艘才会有第二面防弹盾牌。
  整个行动一开始很顺利,四支衔接在一起的船队很快就到达了鸭绿江中央。可是就在这时,鸭绿江南岸的日本哨兵终于发现江面上一团团黑乎乎的物体在移动,立刻意识到情况不对,立即吹响了警笛。
  尖锐的笛声划破了宁静的黎明,以鸭绿江为界限,无论是北岸还是南岸一下子全部沸腾了起来。不过日本守军还没有来得及打响第一枪,不远处的天空中传来了阵阵引擎的轰鸣声,一大片黑影如同成群结队的蝗虫一般,沿着天际压顶而来。
  日军士兵全部惊慌起来,如果说六月五日开战对于许多中国士兵来说非常突然,那么对于日本士兵来说更是大出意料之外。虽然说从六月四日开始,各师团司令部收到了加强戒备的命令,可谁都没料到,整个外交事态才刚刚经过一天的冲突,连三十个钟点都还没过中国就迫不及待开战了,换做是谁都想不到会来得如此突然!
  短短一分钟时间不到,鸭绿江南岸拉响了空袭警报,所有防空单位全员出动,虽然目前防空机关枪装备的数量非常有限,可比起青岛战争那会儿只能用步枪对着天空乱射要好得多。几架防空机关炮在指定位置架好,日军士兵恨不得自己多长几对眼睛,死死盯着灰蒙蒙的天空,此时此刻的视线非常不好。
  日军阵地原本打算发射照明弹,方便岸防部队阻击鸭绿江上的渡江部队,可是现在出现了中国空军,一旦发射照明弹反而给这些空军提供了良好的视野。再三思索之后,岸防指挥所咬着牙关下令取消发射照明弹,要求各据点对着鸭绿江上可疑目标进行扩散式射击。
  很快,枪火声爆发了出来。日军阵地的步兵据点、机关枪据点以及炮兵阵地开始向鸭绿江上倾吐火点。与此同时,北岸的三十四师阵地和三十七师阵地同样展开火力压制,四个炮兵阵地集中了两个师师部的炮兵部队,以及集团军司令部直辖重炮旅的一个炮兵营,总共六十七门常规大炮与十六门重型大炮疯狂的向对岸送去炮弹。
  由于战前中日双方都有严格的军事戒备措施,双方的炮兵几乎都不能清楚彼此精确目标位置,仅仅只是在向可疑地点或者假象优势地点压制。
  第938章,血染鸭绿江
  只是单纯从实力上来对比的话,日本炮兵部队几乎从日俄战争之后就没有更新过装备,而做为后起之秀的中国炮兵短短两年时间内几乎更换两代大炮,同时非常迅速的成立了具备规模性的重型炮兵部队。不仅如此,做为日军唯一具备先进优势的重炮部队早已经在青岛战争中成为中国的战利品,不难想象对炮的情况下,日军阵地承受着无比巨大的压力。
  从奉天起飞的“红魔鬼”飞行大队,尽管还没办法装备最先进的第二代战斗机,可比起之前的纯木质飞机已经有所改进。“红魔鬼”飞行大队的战斗机全部是由汉阳兵工厂大型设备公司改进生产而成,其改进了飞机的模具,使飞机显得精简而更为牢固,所有轴具、衔接位以及部分零件都换用钢制代替,同时更换了劳斯莱斯公司更大马力的引擎。
  改进的战斗机比起之前的木质飞机性能上有明显的提高,巡航速度与飞机骨架的安全性同步上升了一个档次,相比旧式飞机而言,改进后的飞机在俯冲、急转弯等考验质量的动作上有了明显了改观,不必在像以前那样俯冲时彷佛蜗牛似的慢慢滑落。
  就连之前的钱德勒式机关炮都更换为第二代战斗机的二十毫米速射航炮,减轻了飞机整体重量不说,射击速度和精准度也提高了不少。新式航炮的安装位置从以前的机头上方改为了机头下方,彻底解决了射击位置与螺旋桨之间的冲突。可以说,改进的战斗机属于中国空军第一点五代战斗机。
  目前改进式战斗机定名为“诚式改良型战斗机”,简称“诚式改”,中国所有飞机生产工厂的生产,除了一些民用飞机和出口飞机还在制造旧式木头飞机之外,其余的则全部开始生产这种型号的飞机。而时至今日生产出来的六十多架“诚式改”战斗机正好装配到“红魔鬼”飞行大队,直接参加这次中日大战。
  天空中的轰鸣声越来越近,中国炮兵将整个鸭绿江南岸山头炸出的火光滔天,正好给“红魔鬼”大队提供了一定视线。很快,六十多架飞机按照小队为队形分散开来,优先开始向一些已经暴露的日军据点发起进攻,速射航炮、炸弹豪不客气的向地面上招呼过去,在炮兵轰炸过后掀起了又一轮的强效打击。
  在空军和炮兵双重掩护下,北岸三路强渡部队义无反顾的向南岸扑去。第二十二混成旅将近一百艘武装船只一边向对岸开火,一边全速前进,走在最前面的自然是海军炮艇,这些炮艇多多少少有一些海军装甲保护,比起仅仅是加了轻机枪和沙袋的渔船要好得多。第七十三团渡江部队也不甘落后的发起冲锋,只是这一路强渡部队船只过少,火力薄弱,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空军和炮兵的掩护上面。
  尽管中国军队的火力压制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可是对于抢渡鸭绿江的冲锋队来说,日军滩头掩体的重机枪仍然造成了重大的伤亡。虽然他们选择的是鸭绿江丹东段最窄的地段,可是比起另外两路渡江部队而言,没有炮艇也没有沙袋,只有为数不多的防护盾墙起到微乎甚微的防御作用。
  那些没有防弹盾墙掩护的船只不断遭到盲目的子弹打击,许多冲锋队员一个接着一个栽进江水里面。开战之前信心十足的年轻士兵们终于领教到战场的残酷,他们在船上除了快速拉着绳索前进之外,根本毫无反击之力,不少人面对这极大的反差生出了畏惧之心。
  一阵重机枪扫过,在江面上飞快的掀起一道弹花,迎面击中了最前面的领头船。尽管领头船有防护装甲掩护,“叮叮叮”挡下了一部分子弹,可是密集的子弹仍然有穿过装甲边缘,击中了一名正握着绳索拉动的士兵的手臂,大口径子弹竟然活生生的将手臂射断,鲜血碰洒而出,这名士兵痛苦的倒在船上,用另外一只手捂住已经折断的手腕。旁边另外一名士兵想要去帮忙,可是看到那挂在手腕处的半只手掌,以及大股大股涌出的血迹,顿时呕吐不止。
  “我不想死,我不想死!”在后面一艘有防弹护墙船只上,胡宗南亲自掌握着防弹护墙,他听到身后不远处的一艘船上传来颤抖的声音,刚刚扭头去看时,只见有一个士兵纵身一跃从船上跳进了江水里,向着北岸拼命游了回去。
  “活不了了,活不了了,逃命吧!”紧接着,又有另外几个士兵跳进了江水里。
  胡宗南勃然大怒,冲着后面大吼道:“他奶奶的,有没有军官?所有人给我听着,谁敢逃跑直接给我毙了!”
  在后面的军官听到命令,马上拔出自己的手枪向江面上张望,看到有人向北岸游去毫不犹豫的开枪射击。
  四支船队就这样艰难的在江面上爬行,好不容易渡过了一半的距离,似乎日本守军发现情况不妙,不得不呼叫炮兵支援,就在快要接近南岸时,日本部分炮兵开始转移火力,瞄准到冲锋队这边开火。炮弹在船队两边爆炸,炸起来的江水都是热的,泼洒了船上的中国士兵满身都是,同时产生的波浪也让整个船队摇摇晃晃。
  胡宗南脸色一下子难看了起来,他紧紧咬着牙关,心里忍不住暗暗祷告起来。在行动前一天他从团部听取任务简报时,团部已经很清楚的告诉了这次任务的危险程度,冲锋队选择的是日军第十六师团防线最偏僻的地方,目的就是为了避开日军的炮兵火力,利用另外两路渡江部队吸引主要火力,快速并且隐蔽的突入对岸。
  一旦冲锋队遭到炮火压制,四支船队很容易会被炮弹炸断,不管是炸断船只还是炸断绳索,对整个强渡行动都将遭到非常打击。到时候要想继续完成任务,就必须拿人命来铺垫通道,每前进一米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胡宗南不仅担心无法完成任务,同时也担心自己的生命,如果仅仅是重机枪的话,防弹护墙还能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可是一旦炮弹落在船上,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