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大军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908大军阀- 第5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就在龙云要退下去时,吴绍霆忽然又吩咐道:“发到南京时顺便提示一下,就说这份建议书我没有仔细看过,只知道是荣誉体制形式上的修改,既然是形式也就是可有可无之举,所以我不在乎。你知道该怎么做了吗?”
  龙云心头震动了一下,立刻明白吴绍霆的用意,肃然应道:“元首放心,在下很清楚。”
  在龙云离去之后,吴绍霆依然思考着这次荣誉制度改革的事情。
  虽然他不希望有人趁着这次荣誉制度改革时搞一些小动作,之所以最终把这件事交给国会来判定,一方面是把不必要的嫌疑从自己身上推卸下去,另外一方面也能让世人知道国会还是有职权的。当然,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原因,他真正的目的还是要试探一下南京中央里面究竟有多少人有这种“复辟”的想法。
  不管有多少人赞成这种荣誉制度改革,也不管这些人当中有多少是“明白的”,有多少是“不明白的”,或者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的。要想做出下一步的应对之策,必然要先了解局势的情况,吴绍霆就是要利用这次国会动议,来摸清楚南京中央大部分人的立场。
  不得不说,纵然吴绍霆现在独握大权在手,但在处理这件事上仍然不能掉以轻心,人心不可测,今日全国上下推戴万分,明日或许就会暴动频频。尤其在这种制度事情上,后果可谓是可大可小,弄不好自己真会步入历史上袁世凯的后尘。
  如果是他自己选择走到这一步,那倒是怨不得任何人,也不必有任何后悔!可若是有人强加于自己,导致事情发展到失控的地步,甚至连事后的黑锅都全部推到自己身上,这种事可绝不会善罢甘休。
  不管这是不是一场阴谋,既然事情已经露出倪端来,那必然要多一份警惕之心!
  第1109章,改变困局
  十月中旬,暹罗东部的德乌敦战役越陷越深。
  弗伦奇军团在九月底时完成了全军整顿,并将军团现役的四个师伤缺人员全部补齐,正式向德乌敦开始进军。
  随着弗伦奇军团的增援抵达,暹罗军队士气大振,使得德乌敦防线更加坚固。
  中国方面除了在月内从越南增派了二十一师支援德乌敦之外,大陆桥第二兵团也处于作战前最后的备战状态,可是即便如此也无法改变战线僵局的情况。
  从今年三月份开始直至今日,德乌敦战役前前后后已经进行了半年之久,尽管中国士兵保持着恒定的战斗力,可面对殊死顽守的敌军依然没办法取得进展。尤其是六月份到八月份这段时间,随着气温转热,南亚的高温湿热天气让中国士兵苦不堪言。就算到了十月份,这种炎热的影响依然没有完全消散。
  目前压在德乌敦的第一独立山地师、大陆桥第一兵团、二十一师、二十二师四支部队,所有前线指挥官对突破目前的困境全然是一筹莫展。
  可偏偏南亚战争的这个环节非常重要,上面接连下达了许多命令,敦促前线尽快改变目前的战局。只是这些命令除了给所有将士们徒增压力之外,实在难以有任何效果。
  这大半年时间以来,中国军队的阵亡人数累计已经超过一万人,这可是德乌敦战线敌我合计兵力的二十分之一,无论如何都不能算是一个小数目。至于受伤的士兵更是多不胜数,在补充兵力和后勤问题上成为了重大负担。
  为了解决目前的困境,南亚战区总司令何福光与南方第二集团军总司令顾品珍二人,在十月十五日这天动身南下,从昆明抵达德乌敦前线亲自坐镇战事。
  何福光和顾品珍在前往德乌敦前线的路上,已经听取了目前战况细节的汇报,因此抵达德乌敦东郊后没有像其他官僚将军那样召开会议,而是直接带领参谋官们去前线实地视察。一连视察了三天时间,几乎把长达十五里的火线全部走了一个遍。
  回到战区前线指挥所之后,何福光这才派人将各路部队长官叫来会商。
  “首先我要很严肃的说明一件事,一开始选择从德乌敦进行突破,这就是一个错误的战略决定。”在所有将领到齐之后,何福光郑重其事的说道。
  大家听到这里,表情都显得惊诧起来。虽然当初选择进攻德乌敦并不是战区司令部命令下达的作战方向,只是考虑到中国兵力全部集中在附近,于是顺理成章的就近选择进攻德乌敦。然而大半年前决定发动德乌敦会战,战区司令部就算没有命令认可,却也是认同了这个战略方向。现在何福光突然说出这样一句话,让人一下子感到似乎是要找人背黑锅似的。
  看着众人惊愕和疑心重重的表情,何福光挥了挥手,沉着气说道:“我没有责怪任何的人意思,实践出真知,在没有切身实地的做出详细考察之前,任何臆断都是有风险的,这次我们被困在德乌敦是最好不过的例子。总之,日后千万千万要引以为戒,绝不可以以为之前的顺利就能永远顺利下去!”
  “元帅教训的是,我等一定铭记在心。”
  “确实是疏忽了。”
  “总司令之言,不可轻忘。”
  众人连忙点头附和着说道,但是大家心里还纳闷不已,为什么突然说选择德乌敦开战是错误的决定,若是因为现在的困境,半年前选择任何地方都有可能发展到如此地步。毕竟是事在人为,战场上风云莫测,马后炮可不是什么真本事。
  李纯沉吟了一会儿,随后问道:“总司令,那接下来我们该如何行动?如今这里已成定局,既然无法突破,难道要选择撤退不成吗?”
  何福光面无表情的说道:“发现错了,那自然要去更改,难道一错到底吗?”
  众人面面相觑,心中不由自主的寻思着,难道真要撤退?
  这时,不等众人发问,何福光紧接着又说道:“我在来之前已经通知元首,并且联络了北京军事管理局,月底之前空军陆战队会增援到我们这边。”
  在场的所有人都听说过空军陆战队在朝鲜战场上发挥的重要作用,大名鼎鼎的山地狼行动和市场花园行动几乎已经成为中国国防大学的军学教本,这是人类军事史上首次采用大规模伞兵部队执行作战,更是开辟了海陆空三栖兵种联合作战的全新战术模式。
  伞兵能够支援南亚战场,必然能够制造一个突破口,最起码也能在敌后开辟战场牵制前线的敌人,彻底改变目前的僵局。
  就在众人交头接耳议论时,何福光再次郑重的说道:“你们不要以为伞兵部队是为了德乌敦会战而来的,我必须下达一项命令,德乌敦会战从今天开始转为战略防守,我部不再有任何主动进攻的行动。”
  山地师师长韩玉国忍不住问道:“大帅,难道就这么放弃了?”
  何福光冷笑着摇了摇头,说道:“我有说放弃吗?我之前已经说过,知错就要立刻去改。我们之所以在德乌敦这里陷入困境,敌人的顽强防御只是其中之一,另外一点是周边地理环境实在不利于大规模的作战。也就是说,我们在这里投入的兵力越多,反而会困陷的越深。”
  他说完,招了招手让自己的随员取来一份地图铺在面前的桌面上。
  这份地图是再寻常不过的战场示意图,但是上面很多地方都经过何福光亲笔圈画和注释,早已经显得有些面目全非了。
  众人立刻凑上来,仔细看着这份地图,等待着何福光来做进一步解释。
  何福光一边在地图上指点,一边说道:“根据我这几天的观察,德乌敦南部和北部都是茂密的热带雨林,在这些茂林之中还有颠簸起伏的山区地形。我们的战场几乎只能集中在德乌敦东部这一比较拥挤又狭长的开阔地区。但是毕竟这块开阔地区面积有限,而且正迎对着敌军正面强硬防线,这才使得这大半年来我们都是在硬碰硬。”
  对于何福光的分析,在场将领一点都不感到陌生,他们在德乌敦都有大半年的时间了,这些最基础的情况若是还不了解,那还真是白穿了这身军服。然而,就算如此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中国军队的战斗力、武器装备、空军支援,都比暹罗地方军具有两三个档次的优势,正面作战完全不是问题。
  第1110章,开辟新战场
  何福光看着众人的表情,因此猜出了他们内心中的潜台词,他加重语气说道:“你们不要以为这些问题不是问题,第一点,正是因为战场面积受到限制,德乌敦左右都是茂密丛林,做为进攻的一方我们战术受到非常严重的限制,只能单纯的采取攻坚战;第二点,难道你们没有发现,如果我们真有绝对的优势,为什么大半年以来仍然寸步难行?”
  听到这里,大家这才有所恍然,正所谓事实胜于雄辩,既然战场上没有占据任何优势,那就意味着之前的想法全是错误的。
  何福光停顿了片刻,然后说道:“既然身处于困境当中,那我们就应该想方设法去变通。我给你们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换一个战场。不要以为转移战场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相比之下,目前敌人的兵力比我们略多一些,我们转移方向,他们同样要紧追而来,到时候主动权就在我们手里,而敌人就被动的由我们牵着鼻子走。”
  “原来如此……”
  “可是,万一敌人趁我们转移时,直接进攻高棉或者老挝,那该怎么办?”
  “是啊,围魏救赵,英国人也会懂得这一招的。”
  “这就要看我们如何转移了。你们不会傻到十万人的部队一下子全部转移吧?只有傻子或者疯子才会如此行动。我之所以要求伞兵部队来支援,就是希望利用伞兵部队的机动性先为我们开辟新的战场,吸引敌人的注意力。一旦敌人有心理负担时,他们的战略节奏就会很容易露出破绽。”何福光不疾不徐的说道。
  只听到这里的时候,在场的将领们都明白接下来的内容了。
  整个转移将会是循环渐进,而是就算是开辟新战场,未必一定就要抛弃德乌敦战场。
  既然德乌敦战场环境过于狭小,反而让敌人发挥出集中作战的优势,那索性就分散战场,将敌人的军事力量强行拆分,然后再逐一击破即可。
  也就是说,德乌敦将会继续作战,但主力部队会分批次的开始转移到新的战场。这样一来既不用担心敌人会反守为攻,同时还能找到新的战局突破口。
  接下来的会议,何福光具体交代了自己的计划。等到伞兵部队抵达南亚战区之后,他会命令伞兵部队在万象集合,然后空降到暹罗北部较大的城市班旺沙蓬,并且占据这里为根据地,吸引德乌敦的暹罗主力部队分兵援助。
  一旦暹罗主力部队开始分兵,德乌敦会发动一次试探性进攻,尝试着突破敌人防线。当然这仅仅是为了试探,也就是点到为止的作战方式。如果能突破那就发动总攻,如果不能突破也无妨,接着只要展开第二阶段战略转移即可。
  有了这次试探性进攻,德乌敦方面肯定会不敢掉以轻心,以为中国主力部队还会继续尝试从德乌敦突破。正好可以利用这次进攻的掩护,悄然无息的开始转移部队,向班旺沙蓬方向前进。班旺沙蓬周围地形开阔,后方又连接着好几个城镇的公路,只要能占领这里,就能快速的拉开一道战略纵线。
  不过在此之前,何福光还是着重强调,目前弗伦奇军团增援德乌敦,以至于敌军数量超过我军,在伞兵部队没有抵达之前,一定不能掉以轻心。未来半个月内尽量采取战略防守和炮兵对战,以士兵修养为主要任务,同时后勤部队开始为转移做预备工作。
  这一切的前提就是军事保密,绝不能让敌人提前洞悉中国方面的意图!
  从十月底到十一月初,德乌敦的战线气氛一下子降低了好几个等级,中国军队不再主动出击,暹罗军队和弗伦奇军队则保持小心翼翼的态度。如果是在以前的时候,弗伦奇元帅肯定会仗着军队数量超过中国方面,大胆的发动一次反攻奇袭,可是经过朝鲜战争的失败之后,他不得不保持低调的态度,只是循规蹈矩的坚守阵线。
  而这一切正好为中国军队下一步的作战计划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理想的空间。
  空骑兵第一旅、第二旅以及刚刚完成训练的第三旅,于十一月三日抵达昆明,又经过五天时间的转移来到老挝万象集合。第一旅和第二旅在中日战争中建功立业,同时也负伤累累,之前的两个月时间一直在休整和填补伤缺人员。
  经历过这场惨烈又持久的战争洗礼之后,这支当初热血沸腾的年轻部队彷佛成熟了许多,他们不再考虑如何满腔热血的执行作战任务,而是更精算于如何在每次作战任务中生存下来。总得来说中日战争的阴影还没有彻底抹去,许多士兵依然感到有所疲惫。
  倒是新近成立的第三旅,全旅上上下下全是初出茅庐的新兵,对于前不久享誉全国、轰动全球的中日大决战,一直怀着一股激动的憧憬。因此在来到万象之后,无论什么事第三旅都表现的非常积极。
  空勤部队在南方第二集团军后勤部队的协助之前,早在伞兵部队还没到达之前,就已经在万象建立了一座临时空港。空军陆战队的大部分飞艇经过长途奔波抵达南方,同时南方两个集团军司令部也抽调了一批空艇前往万象集合,协助这些空骑兵展开行动。
  尽管南亚战区司令部在之前下达军事保密的命令,可是万象如此大规模的行动还是难以做到密不透风,毕竟整个老挝沦为占领区才不久,当地人人心难测,要想把建造空港这么大的工程保密下来,真正是困难重重。
  不过当空骑兵抵达万象之后,所谓的军事保密已经没有其他意义。
  英国人在中国国内不可能没有间谍,空骑兵又是新兴兵种,自然容易引人注目,如此劳师动众的军事调动,轻而易举就能探知到相关消息。
  再者,南亚战区司令部在这个时候还巴不得让敌人感到紧张,不仅能够分散德乌敦战场的压力,同时还能为部队转移提供掩护。
  弗伦奇军团在收到这一系列情报之后,当即就意识到情况不对劲。但是通过目前的观察,军团参谋部一时半会无法做出明确的推测。万象距离暹罗北部地区非常近,以中国空骑兵的机动能力几乎可以覆盖整个暹罗,所以根本没办法知道这支部队的进攻地点。
  参谋部甚至还担心,或许中国人正是故意在万象集合,并且搞出一副声势大动的样子,目的就是吸引德乌敦这边分出部分兵力北上应付。一旦德乌敦分兵,在万象的空骑兵完全可以乘坐飞艇直接南下德乌敦,空投在德乌敦后方,配合正面部队发起强攻,一举拿下德乌敦。
  正是在这种“不确定”的因素下,弗伦奇军团一时半会无法做出决断,只能按兵不动。
  不过这个消息已经在第一时间发到曼谷,提醒暹罗方面尽快安排北部布防。
  第1111章,转折点之战
  然而对于弗伦奇军团的犹豫,最终为中国军队制造了一次空中大偷袭的好时机,至于暹罗方面的北部布防几乎只是一纸空谈,因为时间已经来不及了。
  十一月五日,空骑兵在万象集合的第三天,南亚战区司令部授权的作战命令正式下达。
  空骑兵第一旅和第三旅接到通知,于当天下午开始进行临战准备。次日凌晨三点钟,士兵们纷纷登上飞艇,分批次向着班旺沙蓬上空飞去。抵达班旺沙蓬东北郊区时,天色已经泛亮,飞艇停泊在比较合适着陆的地点上空,空骑兵们一个个鱼贯而出,在天空绽开一朵朵白色的小花。
  整个长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