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大军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908大军阀- 第6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你说对,正是因为我们中国实力不济,同盟国看不起我们,协约国也看不起我们。就连美国无非是因为有共同利益才走到一块。可是,话又说回来,一个国家的国力,可不是嘴巴上随随便便说说就能提高的。我制订的七年发展计划,仅仅是发展国力的第一步,甚至还需要下一代的努力才能完全加强我们中国的国力。”吴绍霆深沉的说道。
  “若是这样的话,或许可以制造一个假象来迷惑西方人。”蔡锷忽然说道。
  “制造一个假象……?松坡兄,你这是什么意思?”吴绍霆有些疑惑不解的问道。
  “如果按照我的意思来办的话,我们可以举行一场大型的阅兵仪式,向全世界列强展现我们中华民国强大的军事力量。”蔡锷解开谜底的说道。
  吴绍霆思索了一下,古往今来的阅兵大多都是为了向外界宣传本国的军事力量,以此来威慑那些潜在的敌人。当然,他相信中国现在的军事实力并不弱,就算排不上全世界前十强,最起码也能进十五强。更何况中国的军事科技技术可以说已经到达世界先进的地步,航空战列舰、第二代战斗机以及其他许多已经研究成功的技术,这些足以震撼世界。
  当然,如果单纯是考虑技术保密的话,完全是没有这个必要的。
  毕竟中国的很多技术是与外国合作的,尤其是德国,基本上中国研发的军事技术大部分都与德国共享。相信各国的科技间谍也都早有窥探。
  中国实力真正虚弱的地方,是国民经济基础以及教育方面的落后。也就是说,中国在战略、战术上完全可以与列强一拼,但是却没有足够强大的后勤基础保证持续的作战。
  通过一次大阅兵仪式来向外交展示中国的军事力量和军事素质,正好可以掩盖后勤虚弱的一面,而尽可能的展现具有优势的一面。
  再加上蔡锷所说的制造一个假象,阅兵的时候完全可以虚张声势,甚至可以将中国目前还没有研制成功或者不实用的一些武器也拿出来充门面,目的就是要让外国人误认为中国有很强大的科技力量,哪怕不能对外发动战争,保卫国土还是绰绰有余的。
  “这倒真是一个办法,松坡兄,对此你有什么计划吗?”吴绍霆问道。
  “这也只是我刚刚想起来的一个念头,至于具体计划可能还要从长计议。不过既然是为了制造一个声势,让西方列强不敢小视我们中国,那我们一定要针对一些弱势的地方加以宣传。比如我们中国的海军,再比如后勤供应。”蔡锷提点的说道。
  “海军倒是没什么问题,毕竟太平洋舰队有模有样,完全可以参加阅兵。但是你所说的后勤供应能力,这该怎么体现?”吴绍霆问道。
  “我们可以让一些后勤运输车、运输飞艇和运输快艇参与阅兵,展现我们更先进的运输能力。”蔡锷想了想之后说道。
  “这样的话……太片面了一些,后勤不是单单只有运输这么简单。”吴绍霆喃喃自语似的说道,他知道西方列强不是傻子,后勤运输能力仅仅只是一个侧影,完全不能从中看出后期保障力量的方面。
  “总之,这件事只要元首下达命令,我一定会与国土防卫部那边详细磋商细节问题,尽量最到最好最有效果。”蔡锷说道。
  “好,你先去办,这件事总归是不会有坏处的。”吴绍霆深深的点了点头说道。
  第1168章,军事博览会
  吴绍霆仔细斟酌了一番,最终说道:“就选在台湾吧。”
  蔡锷笑道:“元首真是打算大动作的干一场了?”
  吴绍霆点了点头,郑重其事的说道:“要么不做,要做就一定要做到让列强知道我们的决心。在台湾举行阅兵不必遮遮掩掩,该怎么宣传就直接了当的宣传,所有措辞要求通俗易懂,就是要让全世界的人们都知道我们中国有能力恢复主权,也就有能保证国家主权不受侵犯,甚至还有能力对外扩张。”
  蔡锷用同样郑重的口吻说道:“有元首这样的决心,这件事就好办多了。元首放心,我会安排好所有细节,务必举办一场震惊环宇的大阅兵。”
  吴绍霆笑道:“有松坡坐镇,我岂会不放心?”
  随后,蔡锷又向吴绍霆介绍了关于军事展览会的情况。对于这一个创意,吴绍霆感到很欣慰,也感到非常有可行之处。全世界有各种各样的盛会,但是在军事方面的会展则是寥寥无几。中国这次办一场官方的军事展览会,可以说是奠定了军事博览会的基础,也开创了军商合作的新方式。
  “不错,这个想法很好,如果这次展览会办的很成功的话,以后可以固定一个周期,定期举办一次。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个军事展览会打造成世界级的军事贸易盛会,不仅是向外界展示我们中国的军工业技术,更是要为我们中国的军火商业拓展销售渠道。”吴绍霆一边点着头一边深以为然的说道。
  “既然能得到元首的首肯,此事必然大有可为。”蔡锷客套的说道。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这次军事博览会又该如何展现我们中国的后勤实力呢?”吴绍霆转念想到这里,随即立刻问道。
  “在这次军事博览会上,我打算安排一些先进的后勤科技技术对外展示,同时还将公布一系列改良的军用成品。通过这些侧面的影响,来彰显我们中国的军事后勤保障能力,让西方人知道我们中国其实是有能力开展持久战的。”蔡锷解释的说道。
  “是吗?前不久中华门那边送来的国防科技汇总文件,似乎没有提到这方面的内容,我们中国现在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后勤科技技术,又有什么改良的军事成品?”吴绍霆问道。
  “上次那份汇总好像是海军部准备的,自然而然是以海军的汇报为主。再者后勤科技技术和改良军用品严格的不算是常规军事汇报的范畴,所以一直以来没有得到总统府这边的重视。我也是前几天刚回到南京时才得知这方面的汇报。”蔡锷简单的说了一下。
  “原来如此,那你说说吧,都是一些什么样的成果。”吴绍霆一边点了点头,一边问道。
  “南工那边正在研发一种军用工程车,基本上已经完成模具定型,到时候可以提前展示一下这一辆工程车。据介绍,这辆军用工程车可以用来铺路架桥,大大缩短了工时,同时还能参与排除地雷的战术任务。”蔡锷于是说道。
  “有这种事?南工那边怎么一点消息都没有?”吴绍霆奇怪的问道,一般来说他对工业机械化的东西都很感兴趣,不过可能是南工不像广东兵工厂那样,张志诚是一个热心的人,巴不得把自己的研究成果第一时间宣扬出来。
  “可能是工程车还没有完全研制成功吧。不过没关系,就算没有研制成功,反正摆在展览会上也不会有人知道,无非是虚张声势罢了。”蔡锷笑着说道。
  “你说的对。”吴绍霆点头表示赞同。反正没有研制成功不代表没有技术,只要技术在手里,一样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再者通过这次博览会招商引资,还能吸引国外资本投入发展研究,反而能够加快研究效率。
  “另外盛世龙腾公司也开发了军用卡车,上个月已经定型,只不过缺乏资金投入生产,而目前我们国土防卫部也没有这份预算,所以军用卡车一直处于冷冻状态。到时候正好可以通过军事博览会向外界推销一下,看看能不能引进一笔订单。”蔡锷继续说道。
  “这是好事,如果中华门那边有预算,还是要先准备一批军用卡车。之前我们的军用机车严格的说都不算是卡车,哪怕是用来运输士兵都显得马力不足。另外,之前我们给国防军配备的机车是戴姆勒公司的吧?”
  蔡锷略略思索了片刻,然后点了点头。
  “戴姆勒公司只怕还打算长期跟我们合作,算了吧,现在我们中国有自己的工业技术,完全可以自给自足。盛世龙腾公司的卡车一定不能就此埋没下去,在这次博览会上面,让他们好好打点一下门面,把这口气挣出来。”吴绍霆再次说道。
  “这方面我会安排的。除了工程车和卡车之外,其他的一些机械化科技技术还在排列安排,暂时没有确定下来。另外,在军用品方面,我们安排了代替罐头的压缩饼干,新式陆军背囊、装备袋等等,还有一些新的战地医疗技术。”蔡锷接着说道。
  “很好,这些你稍后整理成详细的文书交给我。”吴绍霆也知道自己不可能让蔡锷把所有军事博览会的细节都告诉自己,毕竟这个博览会仅仅还只是一个构思,还有许多东西需要慢慢琢磨。他也只想了解一些比较突出的地方而已,通过这次军事博览会,把中国的军事优点放大,再把添油加醋的拔高一些弱项,实在是一件不错的事情。
  “好的。”蔡锷点了点头。
  会谈结束之后,蔡锷没有多留,即刻返回中华门国土防卫部开始布置相关的工作。
  而吴绍霆则召集了国策研究室和外交部的众多幕僚,开始起草关于退出同盟国阵营的相关文书,这是一件不容小视的事情,任何措辞都有可能影响中国在欧洲人的形象。
  不仅如此,在商讨相关文书结束之后,吴绍霆还召集了王云、王长龄等情报单位的主管官员,向他们吩咐今后针对欧洲的情报工作,尤其是要在正式退出同盟国之前,把常驻欧洲的各个情报站进行重新安置和转移。
  进入九月份之后的中国,一直都在为华盛顿计划紧锣密鼓的准备着。这是一场决定全球各国命运的大事,一旦成功就能顺利的改写亚洲未来的发展道路,也会彻底在欧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就在九月十一日这一天,王长龄匆匆的来到总统府会见了吴绍霆,告诉吴绍霆宋教仁的船只已经抵达日本,有可能七天之后就能到达中国。
  吴绍霆这段时间一直忙着处理华盛顿计划,那么是空闲多余的时间也得用在发展国内的各种事务上面,几乎已经把宋教仁的事情抛诸脑后了。当初德国人秘密制造“上海阴谋”事件,为了谨防德国方面利用宋教仁来颠覆南京中央政府,他这才紧急命令宋教仁回国。不过经过“上海阴谋”之后,吴绍霆已经下定决心进行一次大手笔的回击,所以宋教仁这个时候回不回国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
  “这件事先前倒是忘记了,不过无妨,渔父兄回来终归是一件好事,我会另外再安排一下。”吴绍霆缓缓的点了点头说道。
  “元首,宋先生回来了,当真不能随随便便安排。您一定要造作打算才是。”王长龄看得出来吴绍霆对这件事缺少准备,忍不住加强语气提点道。
  他是从事情报工作的人,当然知道宋教仁在中华民国政治界的影响是什么,也知道吴绍霆与宋教仁各自代表的立场。不得不说吴绍霆与宋教仁依然是两类人,甚至可以说,如果真正能威胁到吴绍霆统治地位的人,放眼中国也只有宋教仁一人了。
  之前吴绍霆委派宋教仁出任美国大使,其目的就是要让这个威胁远离自己。可是现在宋教仁回来了,该怎么安排当然不能再随心所欲,一旦有什么处理的不恰当,必然会引起宋教仁的反对。而宋教仁一旦站出来反对吴绍霆,那就是国民共进会的内部问题,也会造成外界其他政治势力蠢蠢欲动。
  要知道,如今宋教仁的号召力可远远要比中华革命党厉害,更何况宋教仁在地方依然有不少实权势力的支持,真要掀起风浪来一点都不难。
  “我知道。”吴绍霆平静的说出了这句话。
  事实上在这个时候他已经在思考自己的人生处境,到底是中华民国需要吴绍霆,还是吴绍霆需要中华民国?正如同在南北战争之初那样,他曾经雄心壮志的许下诺言,要为中华民国谋福利,要为中华民族谋福利,而不是因为个人权欲所以才要走独裁这条道路。
  他相信,宋教仁是信任自己的,或者说也只有宋教仁才是唯一理解自己的苦心。
  无论是在国会,还是在北洋公党,很多人之所以支持吴绍霆走独裁的道路,完全是出于个人利益的考虑。而只有宋教仁是相信吴绍霆是要采取中央集权来更好的为国家带来发展,这是一种本质上的区别。
  吴绍霆现在考虑的,那就是自己究竟是不是违背了当初的志愿,又或者是不是背叛了宋教仁对自己的信任?而要考虑这个问题,那自然得想清楚“权力”这种东西是否真的那么重要,对自己来说是否真的恋恋不舍。
  他必须好好的考虑清楚这件事,也要郑重的理清楚头绪,自己绝不能因为成为掌权者而失去了理性。
  “元首,那你可有什么打算?”王长龄迫不及待的问道。
  “这件事我还要考虑考虑,我也不可能现在就想清楚这个问题。总之,渔父兄那边你照看好一点,切莫让闲杂人等有机可乘,明白了吗?”吴绍霆强调的说道。
  “是,我知道了。”王长龄点了点头说道。
  第1169章,发布会之后
  九月中旬,与美国约定的时间总算到了。
  在这一天早上,南京总统府召开了一场颇有规模的新闻发布会,广邀了各国各界的新闻记者到场,同时也邀请了所有在华的外国大使馆人员以嘉宾身份出席。
  中国外交部为了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已经费了不少心血来筹备,不仅要求做到全面和周到,更是要小心翼翼的处理同盟国和协约国双边的外交关系。纵然协约国已经与同盟国战争连连,但在中国还保留着外交代办机构,在今天之前,中国外交部这边还特意加强了与协约国留守外交人员的联络,暗示了一些颇有深意的消息。
  虽然说,因为之前战争的原因让协约诸国与中国站在了敌对的位置,但是战争只是政治目的,而只要是政治就一定有其他的翰旋办法。更何况中国在奠定亚洲霸主地位之后,已经主动放弃了继续参与世界大战的争斗,相反与俄国还建立一些暧昧的关系。
  不仅如此,再加上美国早先在欧洲的活动,以及这段时间帮助中国牵桥搭线,协约诸国在华的外交代办机构基本上已经知道中国的意图。不得不说,对于目前而言的协约国来说,缺少一个敌人自然要比多一个敌人好。更何况这次中国的变节算得上是窝里反,还能给同盟国阵营带来极大的冲击,理所当然要给予支持。
  至于中国与协约国之前的恩恩怨怨,可以等欧洲大战结束之后再从长计议。反正当务之急最重要的是扭转战局,取得最终的胜利才是要紧。
  而做为同盟国的几位大使,同样从各自的情报单位获得相关信息,知道今天南京总统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将会宣布一条对同盟国不利的消息。尽管这是一件让同盟国阵营痛恨的事情,可让人无奈的是,他们也没办法阻止这件事。
  德国之前试图在中国制造“上海阴谋”,这段时间里这件事早已经传开了。正所谓无风不起浪,南京总统府之所以要走这出这一步,当然是有原因的,现在对于同盟国来说已经完全没有挽回的可能,而其他国家自然也不能把这件事推卸在德国身上。
  南京总统府召开的这此新闻发布会可谓至关重要,各国记者纷纷赶来参加,距离正式召开的时间还有五分钟,整个发布会现场就已经座无虚席,甚至有的记者还带了副手,只能站在一旁静静等候。
  总统府四面都由警卫队重重保护,手持自动步枪,荷枪实弹,如同标杆站立在各个哨口,威风凛凛。协约国的记者,光是进入招待会现场就惊出了一身冷汗,这些警卫的士兵不仅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