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千秋梦-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每年的此地今天,

  请你听我诉说我的思念。”

  说完便大哭起来,声音凄切,动人心脾,众军之中,多有垂泪,哭毕夏候子云命人焚香祭拜,太夫于彼岸看见夏候跪地焚香,不知何解。

  军中一人解道:“此必是敌军惧怕我军屠戮,焚香求宽怒罢了”。

  太夫一看那人正是禁卫军统帅曲文白之弟曲文向。文向年方十六,身长七尺,英俊潇酒,*不羁,机智活跃,国王甚是喜欢,欲为重用。那日他头带敖龙子金盔,肩披凤翎九珠袍,身穿八宝连环亮银甲,脚踏青花虎皮靴,手握昆吾太合剑,显得好不雄壮,争似一天神下界。

  有一日,曲文白于帅府内嬉戏宫女,谈笑风生,好不欢乐,曲文向见之,摇头直叹:“国尚不旺,家尚不昌,何故终日游戏青春,浪费功业”。

  这句话正好被不远处的太夫听见了,便觉得文向日后必能为国立功,官爵于文白之上。太夫将所见所闻之事告之于国王,国王闻之大喜,笑曰:“英雄少年,来年成器,国所倚也。”

  是日,太夫见文向说‘敌军惧怕,焚香求恕’,很是高兴,笑着对文向说:“所见略同。”便当既班师回朝了。真不知他满足什么,寸土未进,而且还折损人马。一点点自作多情呢叫自信,再多一点点就叫自大,要是再多一点点那就叫自恋了。其实自作多情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常常自作多情的人看上去春光满面,春风得意。无可厚非,自作多情也是对自我人生价值的认同,以及对自身实力的适当肯定。但如果玩得过火了就叫无缘无故,空穴来风的骄傲了。

  夏侯见太夫撤军,不知是何缘故。祭拜夸父已毕,夏候领众军回关了。不多时,一传书御使策马飞奔而来,‘宣夏候子云速回大都与齐王义事’,夏候说:“我在这阵守险要,我们几百人挡敌人千军万马,刚刚敌人才撤走,如果我一走,敌人又来了如何是好?”

  夏侯的胞弟夏侯来中听了哥哥的话上前说道:“哥哥且放心回朝商议国家大事,这南渊尚且还没填满敌人尸首,敌人若来,我与众军定会将他们扔进深渊,永保社稷太平,国家无恙。”

  夏侯知道弟弟武艺,虽然只任一个小小的边关副将,英雄不在自己之下。只是好饮酒,常误事,所以不为朝庭重用。因此夏侯来中也多有怨恨在心,只是不为哥哥知道。夏侯子云见弟弟如此雄状,知他固国才不足,守关尚有余,便放心去了。

  话又说回来,显露在外面被人看见的才能那不叫才能,可能是装出来的。而隐藏在心里的野心那才叫野心。那个夏侯来中,比夏侯子云小两岁,却比他高出半个头,身长九尺三寸,声如巨雷,勇武有力,力拨河山,走路大地动,使一口金光劈水折铁刀,有万夫不挡之勇。虽然与夏侯子云是同父同母的胞弟,但为人做事却完全不同,判若两人实是两人。一个是对齐成国忠心耿耿,可召日月,一个是心怀魔胎,神鬼难测。许多时日以来,夏侯来中觉得自己大才之士,不为国王所用,每每想到此便悲愤交加,几度夜半起身观明月,感叹‘英雄无用武之地’。几欲倒戈相向,只恨势单力薄,难以成事,非但不能留芳千古,反尔搞得遗臭万年,那就不美现了。况且 现在守关主将又是其胞兄,如何下得了手。

  那日夏侯子云走后,夏侯来中便在心里面寻思着,鼓捣着,着磨着,算计着‘机会只在弹指之间,不可视而不见’。他当即翻身起床,小心翼翼地点燃了一盏蜡烛,在忽明忽暗的烛光下,取出纸笔写道‘南山关守关副将夏候来中,久闻贵国君主贤明,深得民心,有志开疆拓土,成就千秋霸业。只因吾兄夏候子云守关,以至国王,损兵折将,屡屡受挫,未开寸土。我深知国王贤能,早欲投靠,只无时机耳!尔今吾兄回朝,机会若失,不在扣扉,愿国王着急取关,吾当伏道以待天兵大驾’。写毕,将其叠好,捆绑于一雕羽箭上。原来夏侯来中,天生神气,擅开三石之弓,且箭术精妙。夏侯来中从壁上取下一张镶银雕皮二龙宣化大宝弓,然后匆匆登上瞭望阁。瞭望阁里的两个小卒早已鼾声如雷,他还踢了两脚也不见醒过来,如死的一般。夏侯来中搭箭开弓,朝着正东,便要开射,此时他又到想到‘这宣合国国都离此百里,众然我天生神力,加上这绝世好弓,恐怕也射不了那么远,此地乃两国边界,数里之外,必有边关城郭’。夏候来中算计着距离,射了那箭,便匆匆下了瞭望阁,回自己屋里去了。

  正是无巧不成书,那夜宣国的曲文向于友人家中饮酒方归,骑着驴正在边关城中一摇二晃三偏四倒五斜六摆地在走着。哪知喝醉酒的曲文向,糊里糊涂地倒着骑在驴背上。模糊之间看见家就在前面,实际上是让驴驼着越走越远,朝城门方向去了。这驴呢!确实不简单,它跑不快,反应还很快,那驴子觉有动,静慢慢放下脚步,目光呆滞,只听见嗖一声响。那箭直直地射在了驴子脚边,那驴子吓得活蹦乱跳,儿把曲文向给摔了下来。曲文向从地爬起来,看见面前有一枝箭,以为有人谋杀,吓得他顿时酒醒。他四周看看了,除了月光看着他,并无第二张脸,除了他和驴的呼吸并无第三个心跳。文向虽然才十六岁,但却是一个颇有胆识的人,他走进那箭看了看,不像是本国土特产,再细看,箭上似乎,好像,可能,也许,大概绑了一个东西。但是那箭入土七分,文向俗拨之,不出,又拨之,仍拨之,还是不出。

  文向怒道:“我的地盘,我作主,你作宾,我要你立就立,我要你屈则屈。”说话间,文向尽力一脚踢去,那箭啪一声断为两节。

  文向屈身拾起断羽叹道:“宁折不曲,真品格也!”

  文向再仔细看手中之残箭,确实有一物件。文向急急取下,展开欲看,只是月色不明,看不清有何字迹。他把那信书揣在怀里,骑上驴背,把那驴肚子狠狠踢了几下,那驴扬起前踢如战马一般,向前飞奔。

  骑着一头毛驴,在这么可爱的月色下飞奔,可能连相马者都认不出那会是一头驴。而那驴呢!可能是被文向狠狠的踢了几脚肚子,给踢疼了,想复仇,那驴就在心算计着‘你踢我吧!我是有潜力的,我加速飞奔吓死你,吓不死也要吓个半死’。有路人见了大赞‘如此千里良驹古今少有’。

  曲文向回到家中,取出灯笼,展出信书,一一看了。心里清清楚楚,原来是如此如此。年轻人啥都缺,就不缺想像力。于是他开始幻想着:

  ‘自己并没有把这事告诉国王,而是自己领了一队心腹人马,接过了那南山关口。又转而交于国王,国王大喜,当即封了他做了正相。做相还不满足,心想区区一个南山关怎能与我文向之名同入史册,于是文向立马向国王请兵二十万,西讨齐成国,为了方便大军西进,文向又在南渊之上修了一座大桥,取名南渊桥,桥宽数仗,可容数辆战车并肩而行,人民百姓,无不称赞,文向之功绩,随之,文向率大军西进,一路过关斩将,将士们越战越勇,人挡杀人,树挡伐树。大军入齐以来,各路边关有的闻风而逃,有的曳戈投降,有的誓死抵抗,却最后城破人亡。文向之师已经超过百万,沿途百姓,有的闭户不出,有的迁徒他处,文向见了问左右曰‘齐成百姓向故如此’,军将答道‘齐成军民,皆以土匪山贼呼唤我军,我军气急,多有屠城,故尔齐城百姓避我军如虎’。

  文向听了说道‘得民心者,王于天下,而如今人民百姓离我而去,背地里骂我宣合国的人是土菲强盗,这样下去,我军民心尽失,打下大片缰土也是死城荒地,王不能王于天下,乃是臣子的无能,国被诽谤于外,那是匹夫的无能’。

  文向遂命人写下‘宣合国相文向告齐成国军民榜’。张贴于外,其榜曰‘我宣合国正相文向,顺人之势,应天之命,率宣合义军,西征齐成国无道国君,以救齐成百姓于水火,见榜百姓,自相安居,绝不相犯’。并且还下令如有烧杀抢掠掳者,军法处置。自此文向大军与所占城池居民秋毫无犯,多有百姓供应衣食,文向闻之大喜。尔后文向所到之处,居民准备着好的吃的喝的,夹道欢迎。从文向大军出宣合国二十万之众,直到齐成国国都东都之时,已达两百万之众,强将千员,名士以万计,兵革粮草堆积如山。而此时的齐成国仅有数万人守卫东都,闻说宣合小国王相曲文向率两百万之众兵临城下,宫内大乱。齐成王几科晕倒,无一人伴随左右。禁卫,宫女们纷纷抢夺宫内财宝以作活计之用,四处乱窜,辉煌宫殿一片狼籍。

  文向率众军围在城外,眼看着蓝天下的白云,白云下的东都,东都里的皇宫。表情冷静,沉着,心里却如火烧一般,恨不得一片花瓣落地的功夫拿下东都。这时东都城郭大门缓缓打开,齐成王手捧降书跪于地,岂求饶命。文向骑马走近齐成王,以长剑挑起降书,看着降书上的鲜红字迹…,不觉哈哈大笑起来。

  这时,曲文白从门外经过,听见文向在屋里哈哈大笑,便叫道:“这么晚了,文向还没睡么?”

  文向马上收起笑声,看了看手上的信书下意识地藏于背后答道:“蚊子撞我笑穴,正欲睡,兄帅且回罢!”

  “有甚喜乐之事,明月再笑,且莫吵了街坊邻居”文白道。说完便走开了。

  文白走着走着又自语道:“吾弟果然*不羁,为人豪迈酒脱,每次都笑得那么与众不同,请脆悦耳,另具一格。我又何时才能不为内忧外患所困,感情纠纷所累,而开怀一笑呢?”说完摇着头走开了。

  此时兴奋过度的文向,哪里还睡得着,在屋子里坐立不安,就好像床上有针,凳子上有刺似的。一屁股坐下去又立马站了起来。文向回过头一想‘有些不对,这可能是敌人的诱兵之计,都说吸引力是相互间的,我宣合国想占有他齐成国的土地,他齐成国同时也看上了我宣合国的良田,这肯定是一个有组织,有纪律,有安排的一次预谋。要是我文向单独带一些人去接管关口,肯定被害,要是我把这信书交给国王的话,国王派谁去谁就被害,到时候国王肯定说我通敌叛国,那时就死无全尸了’。

  文向越想越害怕,越害怕越想,脸上滚满了汗珠,看着那封信书不由得双手擅抖。经过几翻坚决,持久的思想斗争以后,文向愁眉解锁,计上心头,乐而开怀。
  作者题外话:还无 。。

第三回     哥注定来自偶然
第三回     哥注定来自偶然

  原来这文向有一个仇人,准确来说叫情敌。这个人就是文向心上人的父亲的大将的儿子。虽然当年文向才十二岁,却是一个早熟少年,喜欢上了可爱的,美丽的,活泼的,阳光灿烂的,年满十岁的韩菲菲。这韩菲菲是远威候韩对的小女儿,韩对对她宠爱有佳再加,放在嘴里怕化了,放在手里怕丢了。所以威远候一旦出个远门什么的,要么把韩菲菲带在身边,要么就派两个爱将看着,而这两个爱将里面有一个是威远候的妻子的哥哥,叫孙化,孙化有一个儿子叫孙新,长于韩菲菲四岁,长文向两岁。

  有一次,威远侯出边关,孙化又得来看着这个候爷的活宝,自己的外甥女。这一天孙化看见韩菲菲闷闷不乐地坐在那儿,于是他便走过去问她:“百花争艳的院子里那么漂亮,你为什么还闷闷不乐呢?”

  韩菲菲说:“春花虽好,却无人同赏!”

  孙化一听便明白了,原来是没有玩伴陪韩菲菲一起玩,所以她才会如此郁闷,孙化一想‘我儿子不也终日在家里诵读经书吗?’于是孙化就把他儿子孙新接了过来。这两小家伙玩得不亦乐乎,时而*,时而追蝶,反正是两小无嫌猜,绕床弄青梅。

  这天,文向也正好在家诵读历史,听到不远处有儿童说笑之声,不由得起了耍性子,放下书便跑了出去。小文向寻声觅去,见正是隔壁威远候家传来的,只因那韩菲菲文静尔雅,平常不曾有多大动静,所以一直以来没有发现,文向通过门缝望见可爱的韩菲菲,甚是喜欢。文向当下就敲了门进去与韩新韩菲菲等人一起玩耍。孙新见文向走得离韩菲菲太近,心里很是不爽,于是对韩菲菲说文向的坏话。开始韩菲菲不以为然,但时间一长,说得多听得多了,心里也就有了影响了。更重要的是孙新还发动侯府的佣人们,丫环们不时地说说文向的坏话。正所谓有钱好办事,有的人有钱但没头脑,有的人有头脑但没钱,而这两样儿孙新都不缺,必竟孙新已经十四岁了,知道钱的重要性,以及该如何利用它。难怪那些丫环,佣人们会不遗余力地,家常便饭的,人前事后的,说着文向坏话。正所谓三人成虎,众口烁金,久而久之韩菲菲也就不怎么和文向玩了。

  人最大的痛苦不是一如洗,也不是和至爱的人阴阳两隔,而是让至爱的人误会了自己。误会自己有才还不要紧,更重要的是她误会自己是个坏人。严格来说世间本无绝对的好与坏之分,仅仅是个人的喜好罢了。偏偏孙新的招够狠,他对韩菲菲说了她最不喜欢的一面。以至于文向在韩菲菲心目中的形像,每况愈下,一日千里,直到韩菲菲将他赶出门外。后来渐渐长大了一些了,文向明白了一切,他伤心的,难过的,落漠的,沮丧的低着头无精打采地从人海,从车流穿过,游动。没有注意到,没有人感觉到他稚嫩的心灵受到的严重创伤,没有人给他安慰,没有人给他疗伤。他希望时间能把一切都带走。但是时间却让他成长,成长了身体,成长了痛苦。四年过去了,现十八岁的孙新是威远候的得力爱将,所以威远侯韩对为孙新特地建了一所府阺,比邻威远侯府。其实这小文向可多情了,每每花好月圆,怎能错过倚门长怨的机会呢;

  ‘恨重重重重恨恨绵绵叠山门,

  爱悠悠悠悠爱爱滔滔满西流。

  懒抬头头抬懒懒人懒魂懒情愁,

  人新瘦瘦新人人是人非人无痕。

  憔悴损损憔悴憔悴损尽憔悴又生成,

  相思苦苦相思相思苦处相思却不能。

  月下人人月下人在月下问月月却不说话,

  泪珠弹弹泪珠弹出泪珠那珠珠儿滚不住。

  少年人人年少青春年少少白头,

  花落尽尽落花泪眼问花花不发。’

  如今文向心想:“我忍了你四年,今天报仇的机会终于来了。”

  那夜文向没有睡觉,照着灯笼在自己卧室里把一支箭改造成了齐成国的箭然后绑上书信。拿着一张日月五虹弓来到孙新府前,不觉心里暗自发笑,大快之时怎能不笑,若不是半夜三更,定要笑破长空。他不加商量,开箭向孙新府*去,以此让他去取南关受死,以泄心头之恨。

  却不料,文向一想到大仇将报,心潮澎湃,力气大增,把弓拉得太满。箭没能落在孙新家,径直飞到亚相太夫府里去了。那夜太夫正在熟睡,忽听得俯内人叫刺客,被吵醒。原来是那支箭射中了巡夜人的灯笼,巡夜人以为刺客,因此大叫。太夫急急出来看了,宫人将刚才之事说了一遍,交出箭支,太夫一眼便认出,这箭乃齐成国之物,退了左右,回屋细看。见是如此如此,欲要报知国王,又想到此时夜深人静怕惊扰了国王休息,所以只留着来日再报。

  南山关上,自那夏侯来中,射了信书回到军中,等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