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血色谎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937血色谎言-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这个时候,唐帝国开始组建海军陆战队,在全军范围内挑选精锐士兵,程佩瑶再一次成为幸运儿,成功的被挑选加入了刚刚成立的唐帝国海军陆战队第一师,而且是该师当中最为精锐的海军陆战队特勤大队的成员。这支部队是帝国军事改革的试点单位,属于特种部队的性质,其成员会熟练的操纵各种武器,每一个人都是能独立完成高难任务的多面手。程佩瑶凭借着自己从小习武练就的过硬的身体素质闯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成为了该大队当中仅有的五名女性成员之一。
  她在海军陆战队特勤大队一待就是三年,在这期间,各项军事竞赛当中她都是名列前茅,在1928年全军特种狙击手大比武当中,她以1500米百发全部命中靶心的优异成绩与同样来自海军陆战队特勤大队的罗清明并列第一,此时她已经是上尉军衔,海军陆战队特勤大队的一名分队长了。
  就在颁奖的典礼之上,她见到了同样身为帝国元帅的族叔程潜,程家这才知道这个宝贝丫头的下落,木已成舟,母亲也就不在反对她从军的事情了,但是向她提出了要求,要她向父亲一样,成为帝国的军事栋梁。程佩瑶答应了母亲的要求,之后她在特勤大队又待了半年,等到帝国军事学院新一届学生开学,她毅然离开自己奋斗了三年的部队,走进了课堂。
  在帝国军事学院,她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三年的时间当中,她一口气读到了博士学位,让那些认为她依靠这家族背景的人紧紧地闭上了嘴巴。而且她在帝国军事学院里主修的军事战略和装甲兵科目,这在所有的科目当中也是最难通过的。1934年她以优异的成绩从帝国军事学院毕业,摆在她面前的道路有两条,一条是回到自己熟悉的海军陆战队特勤大队,担任上校副大队长。另一条是加入当时帝国正在组建的装甲骑兵团,在陌生的环境当中从头再来。
  为了实现母亲的愿望和自己的抱负,面对选择,程佩瑶毅然选择了后者,来到了第十装甲骑兵团担任了坦克突击营的中校营长。
  装甲骑兵团的前身是帝国陆军的骑兵师,考虑到现代战争的需要,骑兵师已经不能适应,所以在谢怀玉、徐襄南等人推动下进行改组,缩编为装甲骑兵团。
  程佩瑶到来的时候,这一新兴的军种才刚刚建立,带有很强的实验性质。但是她不为所动,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和以往在特种部队的经验全部的灌输到了自己所在的部队当中。短短半年的时间,她所在的坦克突击营就形成了强大的战斗力,在1934年底的实兵对抗演习当中,一昼夜突袭一百八十里,直插入了演习红方的指挥中心,打掉了红方的指挥机构,使得蓝方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她这一超出正常范围的奇招,当时在军界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事实证明这种大范围的迂回,利用装甲部队的机动性,进行战役穿插是极为有效的作战手段。她随即被任命为第十装甲骑兵团代理团长,越级晋升为少将军衔。
  二年多来,她将自己的全部心血都投在了第十装甲骑兵团上面,使得第十装甲骑兵团成为了共同组建的十个装甲骑兵团当中战斗力最强的一个。1936年8月,白敏中启动复兴一号计划,开始隐蔽地调配部队。程佩瑶意识到对日的军事行动即将来临,于是主动请缨,将第十装甲骑兵团调到了前线。
  
  程佩瑶心里闪过了一丝紧张,自己奋斗了这么多年,这一时刻终于要来临了。三十六个小时之前,自己派出的侦查分队已经悄悄地渡过了鸭绿江。
  这支侦查分队是自己担任了第十装甲骑兵团团长之后完全按照海军陆战队特勤大队的要求训练出来的,虽然人数只有100人,但是个个都会十八般武艺。派他们出动,就是要在战斗打响之前潜入敌军阵地,控制重要的桥梁和路口,清除敌军阵地上的障碍,以便后续部队通过。第十装甲骑兵团这一次能不能在第一时间在对方的阵地上撕开缺口,就要看这支侦查分队任务完成的情况了。
  程佩瑶回头看了看身旁的工兵团长廖毅,低声道:“廖团长,半个小时之内架设两座浮桥,没有问题吧?”
  廖毅的工兵团不属于第十装甲骑兵团,而是隶属于帝国陆军整编第七十四军。由于第十装甲骑兵团所承担的任务很重,成败在于能否快速通过鸭绿江,所以第一集团军群司令薛尚武上将特别将整编第七十四军所属的工兵团调配给了程佩瑶,配合第十装甲骑兵团的行动。
  按照复兴一号计划,帝国现在东北的军事力量为二个集团军,一个整编军,二个装甲骑兵团,即第一、第二十四集团军,整编第七十四军和第三、第十装甲骑兵团,总兵力达到了七十二万人。
  在这其中整编第七十四军属于帝国的精锐主力,是帝国十大整编军之一,已经完全实现了机械化。所辖三个师为一个坦克师和两个机步师,均为甲级师。全军计有各种型号的坦克2280辆,步兵战车4120辆,各种类型火炮2260门,是这次作战行动的主力。军长李兆龙,陆军中将,是帝国皇族成员。
  第一集团军是帝国常驻东北的基本部队,其任务就是与日本驻高丽的朝鲜派遣军对峙。全军共辖十个师,其中两个为甲级师,其余全部为乙级师,全军30万人,军长是陆军中将杨勇。此次复兴一号计划,将第一集团军和整编第七十四军组成第一集团军群,由陆军上将薛尚武指挥。
  第二十四集团军是新组建的部队,组建至今只有半年的时间。其基本部队是原驻东北地区的8个独立师,属于预备役部队,进入现役之后补充了两个乙级师组建集团军,也有30万之众,但是在战斗力上不如第一集团军,其军长为陆军中将刘汝明。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三章 黎明的枪声1 下

  廖毅听到程佩瑶的询问微微一笑,道:“程团长放心,薛长官和李军长都有交待,要我团全力配合程团长的计划。为了这一天,我们团在松花江上已经演习了近半年,那里的水文条件和这里相似,半个小时架设两座浮桥没有问题。”
  程佩瑶听了点了点头,她的第十装甲骑兵团也属于机械化部队,如果机车不能按时过江,她拿什么完成自己的作战计划。
  第十装甲骑兵团虽然以团命名,但是实际的规模相当于一个旅,全军共计一万人,辖3个坦克突击营,3个机步营,2个炮兵营,一个工兵营,和一个特勤营。计有坦克200辆,步兵战车400辆,汽车400辆,大口径火炮72门。其中特勤营是团直属部队,已经过江潜入敌阵的侦查分队,就是特勤营的所属部队。
  程佩瑶再次举起了望远镜,视野中那一片较为平坦的河岸就是她的部队即将登陆的登陆场。正对这这块河岸,不足五十米的地方就是敌军的一个组合地堡,那里的机枪火力可以直接的扫射整个的江面,将会对架桥和登陆行动造成极大的麻烦。在这片河岸的两侧是两个鼓起的丘陵,上面也分别建有组合地堡。三个地堡相互策应,构成了敌军的一线防御阵地,可以说没有火力死角。
  为了取得渡江作战的成功,天黑之后程佩瑶就命令特勤营当中的三个特务连出发,隐蔽泅渡鸭绿江,任务就是控制这个封锁江面的地堡群。已经将近6个小时了,怎么还没有动静,她焦急地等待着消息。
  时针已经指向了凌晨1点59分,离发起行动开始只剩下1分钟了。对岸江边的草丛之中突然亮起了灯光,三长两短,正是特务连出发时自己所规定的信号。
  程佩瑶心中一阵的狂喜,回头低声下达命令:“廖团长,我军已夺取对岸阵地,行动时间已到,迅速架桥,使大部队通过。”她的话音刚落,炮弹尖锐的呼啸声就响了起来,跟着对岸就传来了巨大的爆炸声。与此同时空中传来了重型轰炸机的轰鸣,进攻开始了。
  日军朝鲜驻屯军是日本陆军的主力部队,下辖十个师团,五个独立混成旅团,总兵力为30万,司令部设在汉城,司令官是本庄繁大将。
  在日本扶持下的高丽伪军兵力约为60万,其中所谓的精锐部队约为25万,协同日本朝鲜驻屯军,驻扎高丽全境,镇压高丽人民的反抗活动。
  
  中日两国之间积怨已久,对此本庄繁心知肚明,两军夹鸭绿江对峙,早晚会有一战,所以当他1931年接任朝鲜驻屯军司令之后,立即着手加强沿江地区的防御力量,在边境线上修筑了通达全境的防御阵地。阵地从半岛的东端一直延伸到半岛的西端,纵深50公里,形成立体的防御网络,本庄繁称之为东方马其诺防线。
  本庄繁将所属的10个师团中的5个派驻到了这条封锁线上,同时派驻在封锁线上的还有近30万高丽伪军。对此本庄繁心中并不放心,他多次要求军部增加驻朝部队,但是军部一直以驻军消耗太大的原因予以拒绝,本庄繁也没有办法。直到一个月前,由于白敏中遇刺事件使得两国关系降到了冰点,军部这才同意向高丽增兵,但是一个月来只有第106师团一个师团由海路到达釜山,其余的部队连影子都没有看见。
  由于日军防守整条防线兵力明显不足,所以驻扎在这里的5个师团主要守卫防线上具有险要位置的地段和要冲,作为整条防线的支撑点,余下的地段全部由高丽伪军负责防御。整条防线上最精锐的部队是日军的第五师团,师团长板垣征四郎同时兼任着整条防线的司令官。
  对于日军的部署,唐帝国通过渗透到高丽境内的谍报人员和高丽民族反抗力量的成员摸得一清二楚。针对日军的这种部署,帝国作了充分的准备,于进攻发起的前夕,秘密的调派部队,让开由日军驻守的防线上的堡垒,选择了由高丽伪军防守的地段进行突击。
  在第十装甲骑兵团的对面是高丽军第28师,师长朴永树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亲日分子,曾经率领第二十八师镇压清江南道的农民暴动,一次屠杀无辜百姓四千余人,双手之上沾满了鲜血。此人残暴成性,对部下也是一样,在部队当中不得人心。他所防守的这个地段,宽30公里,纵深15公里,地势比较平缓,适于部队机动作战。同时此处紧邻日军板垣师团第二十一旅团驻地鹤岗,一旦有事日军可以迅速增援此处。复兴一号计划北线指挥官五星上将岑诚综合了全盘所有因素,权衡利弊之后,选择了这里作为突破口。
  尹葆坤,第十装甲骑兵团特勤营特务1连连长,他是最先泅渡鸭绿江的人之一。为了不惊动对岸的守军,他的连队110名战士,泅渡鸭绿江就用了整整两个小时。
  他伏在岸边的草丛之中,用望远镜观察敌军的动静。他的连队的任务就是要夺取前方五十米处的地堡群,为后续部队扫清道路。
  虽然只有短短的五十米距离,但是却是一个缓坡,中间架设着三道铁丝网,同时地下密布地雷。主碉堡上的探照灯的灯光不断的扫过地面,要想人不知鬼不觉的摸上去几乎是不可能的。
  尹葆坤手下的特务连是程佩瑶完全按照海军陆战队特勤大队的训练方法训练出来的部队,每一名战士都身怀绝技。
  尹葆坤回身对自己身后的两名战士打了个手势,随后向这对面碉堡上的探照灯一指,两名战士会意,各自从背囊当中抽出套索,沿着河岸向两边摸去。
  尹葆坤回身向着狙击手做了个手势,几名手持狙击步枪的士兵,当即找好了伏击位置,打开了瞄准镜,准心的十字死死地所定了在碉堡上面站岗的高丽士兵的头颅。
  尹葆坤的望远镜紧紧地追随着摸上去的两名士兵,在望远镜的视野当中,两人身如狸猫,利用手中的套索,搭住左侧的岩壁,身子紧紧地贴着岩壁滑行,就如同荡秋千一样,一荡一荡,已经越过了两道铁丝网。
  尹葆坤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养兵千日,用在一时。程团长此时派出自己的特务连是对自己的信任,如果自己不能完成悄悄占领对面地堡的任务,整个行动就会前功尽弃。甚至只要是枪声一响,自己的行动就宣告失败了,这是多么难的任务啊!士兵们只能依靠冷兵器杀伤敌人,而且要保证一招致命才行。
  驻守在河滩地堡当中的是高丽军第28师56团1营2连,士兵们驻守此处已经将近一年了,开始时每日神经绷得紧紧地,生怕会出什么事情。到了后来,发觉对岸唐帝国的军队一直也没有什么动静,思想上也就松弛了下来,很多士兵心里认为仗是打不起来的。
  白天日本第五师团第二十一旅团133联队的加藤正清联队长刚刚来阵地视察过,所有的士兵神经绷得紧紧地,好不容易将这位大佐送走,人人都象是散了架一样,天黑之后,除了站岗的士兵之外,余下的人就早早的进入了梦乡。就是现在在岗哨位置上的几名士兵,也是不断地打着瞌睡。天气潮湿闷热,什么也不干坐在那里不一会儿身上就是一层的汗珠,谁会选择在这样的鬼天气发动进攻?
  
  
  
   。。

第四章 黎明的枪声2 上

  
  派出的两名战士此时已经越过了第三道铁丝网,前进到了地堡的土坡下面。由于两人是借助套索和飞虎爪前进的,所以很轻易的就越过了雷区。尹葆坤在望远镜里看到这些,心中一块石头放了下来,只要是这段路程当中没有被发现,剩下的事情就是自己手下的战士的拿手好戏了。
  果然那两名战士的身影消失在了地堡的后面,下一时刻,两人已经分别出现在了敌军的两个哨塔之上,通过敌军阵地两人仅仅用了五分钟。
  在望远镜内看着哨塔上的敌军士兵被人从后面勒住了脖子,轻轻一转,两名韩国伪军的身体就象死狗一样软了下来。尹葆坤的嘴边浮起了一丝笑意,干的漂亮,他知道有一个班的敌人已经在自己的两名战士的手下报销了。
  的确哨塔下面的掩体之内,总共8名高丽伪军还保持着睡眠的姿势,所不同的是每一个人的脖子上多了一个刀口,鲜血正顺着刀口喷涌出来。
  尹葆坤见那两名战士已经得手,当下向着身后的战士做了个手势。两组战士开始向前前进,一组沿着方才那两名战士前进的路线向地堡摸了上去,而另一组则沿着地面匍匐前进,开始排雷和清除铁丝网。这又是一个关键的时刻,任何一个人弄出一点响动,都会惊动地堡当中的敌人。
  丹东,鸭绿江边的小城,这一夜随着进攻时刻的来临也开始热闹起来了。薛尚武将军的第一集团军群司令部就设在这里,同时李兆龙将军的整编第七十四军军部也设在这座小城。此时城内大街之上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军警密布,已经实行了宵禁。
  位于城西市政府办公大楼的地下室内,第一集团军群的司令部就设在这里。此时薛尚武就坐在房间一角的沙发里面闭目养神,手下的参谋军官们围在屋子中央巨大的沙盘周围低声讨论着。
  同程佩瑶一样,薛尚武也是出身于帝国的军事世家,其先祖就是帝国初年大将薛仁贵,曾受封为平辽王。薛尚武今年37岁,他十八岁那年曾担任突击连的连长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当年东贝加尔湖大会战的见证人之一。战后曾长期担任总理赵子义的警卫连连长,并于1924年考入帝国军事学院进修,毕业后历任营、团、旅、师各级主官,1933年开始担任整编第七十四军军长,1936年初任第一集团军司令,晋升上将军衔。
  此时薛尚武心中十分的平静,对于即将到来的大战,他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布置的了,剩下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