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抗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个人的抗日- 第2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且杜鲁门政府现自己的另一个心患竟是自己的前方指挥官。麦克阿瑟将军在朝鲜半岛的行动很多都未得到华府的肯有些甚至违背了华盛顿的决策。麦克阿瑟提出过多次针对中国的攻击如大规模轰炸中国东北、动用原子弹轰炸中国东南沿海大城市以及邀请蒋介石军队参战等虽然都一一被杜鲁门驳回但杜鲁门明显感到了危机。

    杜勒斯在马来亚来的长篇电报更使杜鲁门感到困惑和不安他不理解马来亚政府的强硬立场或者不了解吴铭的思维在朝鲜战争严重受挫的时刻他知道马来亚如果采取激进行动意味着什么。

第六十章 电话沟通

    马六甲海峡无论在经济或军事上而言都是很重要的国际水道。重要性可与苏伊士运河或巴拿马运河相比。马六甲海峡还是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的重要水道是西亚石油到东亚的重要通道说马六甲海峡是日本等东亚国家的“生命线”也不为过。

    如果马来亚政府真的封闭马六甲海峡或者即便收取高额的过水费也是美国和日本所不能承受的。虽然美国可以用强大的军力强行打通这条海道但这种念头在杜鲁门脑中只是一闪便忽略了。朝战尚在僵持再在马来亚动武一个泥潭尚未拔出又陷入另一个泥潭无论如何是不行的。况且将马来亚逼急了与红色中国结盟亚洲的局面将彻底糜烂**势力将延伸到印度洋、太平洋世界秩序将由此产生巨变。

    而且离开了美国马来亚的展真的就不行了吗?杜鲁门和他的智囊进行了紧急商议认为此时与马来亚交恶会给英国带来机会马来亚的影响力已经今非昔比英国人早就在后悔与马来亚政府的进一步交往因为英国人在马来亚独立时的一系列阴谋举动而受阻如果此时美国退出难保英国不会趁虚而入用英磅取代美元重新树立英国在东南亚的影响。而且马来亚政府似乎已经有所准备早些时候派出了商务代表团访问英国和法国就在新加坡建立巨型船坞一事与两国进行了合作性蹉商据说英国人对此反应很热烈虽然双方还未达成任何协议。但杜鲁门的智囊团普遍认为这是马来亚试图摆脱美国经济的全面控制走出的第一步。

    “我们不能失去马来亚这样一个位置重要且敏感地盟友。”国务卿艾奇逊叹息道:“总统应该与刘德华进行电话沟通我认为对日本的仇视和愤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他早年的抗日经历和民族感情在杜勒斯的报告中我们可以依稀看到马来亚政府的意愿他们可以容忍日本经济崛起但绝不能容忍日本成为政治、军事大国并且在未保障日本向和平、安全和民主的方向展、未能限制日本的武装力量和军事工业的时候。他们有些过于敏感这可能是东方的思维习惯。东方不是有句话:斩草要除根吗。”

    “那我可以答应他什么?”杜鲁门反问道:“难道和约真地要更改吗?那我们岂不是放弃了对日本的扶植和控制放弃了将其作为我们战略基地的可能?”

    “进行一下沟通马来亚政府的领导班子过于年轻考虑事情不周到。”艾奇逊说道:“而且领导班子中的大多数人都经历过抗日的惨痛经历意气用事也是有的。”“我倒不这么认为。”杜鲁门轻轻摇了摇头“别人倒还可能可马来亚总统刘德华不应该是这样的人他的战略性眼光和对事物地预见性很让我佩服。在朝鲜战争爆的时候。他不是提醒过我们不要越过三八线吗他的原话是这样的:如果美军越过三八线美国将陷入战争的泥潭将不得不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与错误地敌人打一场错误的消耗战争并且最后将一无所获。”

    “这或许是因为他具有的东方思维的缘故吧!”艾奇逊猜测道:“无论如何总统都要与他沟通不是吗?听听他的想法。我们也好进行下一步的举措。”

    总统直通电话持续了近两个小时杜鲁门才脸色凝重的走了出来。

    半晌杜鲁门才涩然一笑对默默注视他等他说明情况的国务卿和智囊团说道:“马来亚政府一如既往的强硬说实话他们的忧虑比我们考虑得更深远对日本地民族性格认识得更清楚为了让我们放弃武装日本的企图总统刘德华甚至承诺可以派出五万军队驻扎日本。而且前期的驻扎费用可以本国自酬以后一并计算进日本的战争赔偿中。”

    艾奇逊皱了皱眉轻叹了口气说道:“从三万增加到了五万相当于现在马来亚国防军的一半下定如此大的决心看来马来亚政府是不会在对日和约的问题上让步了。那么对于朝鲜战争的看法他是如何说的?”

    “他认为双方最终将打成平手任何一方试图统一朝鲜半岛都是不可能的。尽管远东司令部和华盛顿当局都不愿承认但联合**所面对地确实是一支数量庞大而又很卓越的军队。北京一直把这支部队中的军人叫做志愿军。显然是因为双方都把朝鲜战争当作一场地区性冲突始终想维持这一荒诞的说法。”杜鲁门坐下来缓缓说道:“联合**虽然拥有强大的火力优势和制空权但相比于**军队地东方式地顽强和巨大的人数优势也是无法从根本上击败**军队地。打下去徒增伤亡和消耗而已。并且他对联合**司令麦克阿瑟颇有微词。基本上同意了我们的观点。过去的成绩和荣耀已经使麦克阿瑟成了一个高傲自大的家伙他渴望别人对他的赞誉崇拜。在某些场合伸手索要荣誉或贪人之功据为已有。麦克阿瑟感情容易冲动抱有不切实际的乐观情绪好打心理战自以为一贯正确往往忽略或轻视参谋人员符合实际的批评建议。麦克阿瑟一经定下作战决心就不愿再听到行不通或也许行得通的话因

第六十一章 无题

    虽然面对马来亚的强硬立场美国政府的对日政策表现了一点程度的松动但随着朝鲜局势的恶化美国政府要将日本建成东亚的“**先锋”的宗旨终于还是压倒了一切。

    1951年9月4日美国单方面邀请了52个国家在旧金山举行对日和会。

    马来亚政府鉴于《对日和约修正案》不符合马来亚的利益没有充分考虑到马来亚政府的要求而断然拒绝参加并声明马来亚绝不承认《对日和约修正案》的合法性并保持采取进一步行动的权利。

    1951年的9月8日以美、英、法等四十八个国家为一方与日本为另一方在旧金山会议上签订。主要内容:盟国承认日本对其领土和领海有完全的主权;日本承认朝鲜独立;日本放弃对台湾及澎湖列岛的一切权利;日本同意将琉球群岛和小笠原群岛等置于联合国托管之下而以美国为唯一管理当局;日本得自愿加入集体安全协定;盟国可与日本缔结双边协定在日本驻军;盟国放弃对日本的赔偿要求。但与会的越南、朝鲜、蒙古宣布不承认该条约。周恩来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也不承认《旧金山和约》的合法性。在和约签订的当天美国与日本还签订了《日美安全条约》。

    消息传出马来亚政府立刻做出了激烈的反应宣布将于本日起对来往日本的船只收取高额过水费并对日本实施战略物资禁运。

    此举一出将使来往日本的船只被迫多走两千多公里从印尼的天目海峡通过营运成本大幅增加。随后马来亚政府外长开始穿梭访问与东南亚国家泰国、缅甸、印尼等商讨成立东南亚国家联盟的事宜。

    马、美关系经此事后有所冷淡。但并未破裂马来亚政府开始正式大步走向多边合作的道路试图逐渐摆脱全面依靠美国的政策。

    1951年1o月1o日吴铭开始巡回访问欧洲各国积极开展多方位外交。

    1951年1o月15日吴铭先在伦敦与英国政府达成协议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并开始合作建设新加坡地巨型船坞和一个大型造船厂。

    1951年1o月23日吴铭在巴黎正式聘请法国专家参与疏浚马六甲海峡。并与法国达成了双边贸易和最惠国协定。

    1951年11月5日马来亚政府拒绝了美国政府的提议开始独力勘探开南苏门答腊岛。

    1951年11月1o日马来亚汽车公司与西德大众汽车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在马来亚成立了马来亚…大众汽车公司双方各占百分之五十的股份。

    1951年11月15日吴铭在布鲁塞尔代表马来亚政府与欧共体的前身欧洲煤钢共同体签署合作协议。

    马来亚政府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外交活动和经济建设合作活动被世界普遍认为是泄对美国主持下的《旧金山和约》的不满向美国政府示威并且表现出自己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强硬举动。以致多数被排除在马来亚二期建设之外的美国财团和企业对政府十分不满。认为失去马来亚这样一个潜力巨大地贸易伙伴是愚蠢的行为。

    美国政府对此表示沉默但为了防止马来亚倒向东方阵营却暗地里继续向马来亚表示两国应该继续保持友好合作的关系而且美国愿意继续向马来亚提供经济、技术上的支持并且再三保证绝不会允许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

    1951年7月1o日朝鲜停战谈判在开城举行。朝鲜战争进入了谈谈打打的阶段。由于双方的条件过于悬殊停战谈判整整进行了两年。在这两年中在双方的防御线上密集地部署着2oo多万人的大军构筑了世界战争史上最漫长的、最复杂的、最坚固地防御工事。联合**的防线由部署严密的火炮阵地、坦克群以及步兵组成数层阵地纵深达3oo公里每一层防线都构筑了永久性的工事和堑壕每一层防线都制定了周密的空军支援预案形成了一个火力强大的立体防御网络这条防线被称做“一道不可逾越的死亡深渊”。而中**队地防线上。数十万官兵开始建设世界上最浩大的地下防御工程其土石方总量能开凿数条苏伊士运河、沿着对峙线自西向东数百公里的防线上深理在地下的永久式坑道和交通壕蛛网般四通八达前沿的数十万中国官兵设施齐全地生活在地下他们所布置的火力陷阱能令任何进攻的敌人立即遭到毁灭性打击这些在地下枕戈待旦的中国官兵被称之为“闭居洞中的龙”。

    “迪安将军你是否真正认为美国人民需要这个朝鲜战争?如果美国继续实行扩张侵略你是否认为你们能继续获取胜利?”

    “不。我怀疑我们在任何基础上获得胜利。我的意思是即使我们美国将战争放在动一切力量地基础上。也赢得不了朝鲜战争的胜利。因为中国就在朝鲜后门。中国有着取之不竭的人力。即使我们占领了全朝鲜他们仍然会在边界的那边和我们战斗。我看不出来实在看不出来世界任何人有什么办法去征服中国。美国一直想征服中国可我一直觉得。这好像是美国一个根本没有希望的工作。没有希望的任务没有希望的目的。可以这样说。中国那宽阔的土地没有一个是你可以攻击的关键之点。你取得了上海但是你又取得了什么呢?他们仍有偌大地土地;即使你进攻而直达北京你又取得了什么呢?中国还是中国。和蒋介石一样我们的心都很大但不可能取得战争的胜利。中国是一个广大而无限量的国家不论你到这个国家的什么地方他们在四面八方都有雄厚地后备力量。我认为历史在中国是重复地。一个一个国家都曾想吞下中国但都没有吞下不仅1o年、1oo年是这样1ooo年、1万年以后也还是这样。任何企图征服中国的国家最终都被中国赶跑了丢尽了脸面有地甚至被中国同化了。这个国家了不得碰不得。”

    “你曾经说美国人民都愿意和世界人民和平共处这话当真?”

    “怎么不当真?美国人民不好战大部分美国人民怕和平在一夜之间被战争夺走。我现在认识到。美国政府所做的事情很多都是倾向战争的而很多人都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跟着政府叫。要说可怕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可这是没法子的事情谁叫他们是美国政府领导下的人民呢!这个其实也很正常每个国家的人民都是跟着自己地政府跑的。想叫人家国家的人民听你们的话这个想法本身就是天真的是绝对不可能的。但有一点可以相信在对和平的祈盼上天下人都一样不要和平的人是神经病。不过。这样的神经病也还是有的。你我都不要太天真了以为和平能祈盼来和平其实要靠武力去争取。我们美国人就最懂得用武力去夺取和平。很遗憾我们美国人在夺取和平地路上走得太远了犯了一个个错误跑到朝鲜来就是一个证明。”

    “这场针对朝鲜和中国人的战争是杜鲁门和艾奇逊的远东政策的一大错误。这么看你是否同意?”

    “对gcd中国美国官方是不大看重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我们所受的教育就是这样**是祸水谁搞**我们就和谁斗。但我们错了总有一天要改变这种看法转而看重gcd看重毛Zd。毛Zd会让中国变得强大起来让你不能不小心他。”

    迪安是朝鲜人民军的俘虏。他在195o年7月底在大田战斗中被俘后。被单独关在平壤附近地战俘营。迪安是最早对美国动朝鲜战争进行反思的美国将领之一。以上记录的是迪安和朝中代表当时多次交谈的主要内容。

    1953年艾森豪威尔就任美国总统决定结束这场让美国公众厌倦透了的朝鲜战争。

    1953年的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字。至此这场从南北朝鲜的内战扩大升级成为可以称之为准世界大战的历时三年伤亡百万的大战终告结束。一边是以美国为打着联合国旗号的16国联军率先介入朝鲜内战并跨越三八分界线直抵中朝边境鸭绿江。最后却不得不回到三八线上去签这个自己也承认是没有胜利地停战协定。另一边是在近代曾屡战屡败不但打不过英法联军打不过8国联军也打不过日本的中**队。奋起一战迫使强敌签订城下之盟。

    在鸦片战争中趴下去的中国人终于在朝鲜战争中站立了起来。从胜利抵御外侮重赢世界尊敬的角度朝鲜战争无疑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毛Zd、彭dh和志愿军(解放军)官兵们就是为全体中国人竖立这座丰碑的英雄。

    朝鲜战争之后。由于中国无私而英勇的战斗。苏联终于打消了中国有铁托主义倾向的顾虑开始大规模援助中国的工业建设。也从此打下了新中国的工业基础。

    参加过朝鲜战争归国地中国将领对先进的军事技术的效果有了第一手的体验相信战争已经生了根本的变化。此后五年中作为国防部长彭dh花费了大量精力改造解放军试图使之成为一支现代化地职业军队。

    而对于毛Zd则不是这样对毛Zd来说装备较差地中**队同美**队的精华打了个平手地事实使他关于意志力而不是武器决定战争胜负的信念更加坚定了。

    朝鲜战争是人类历史上在二战后的又一个决定性的转折点。这场战争使中国的统一由现实的可能变成了没有穷期的愿景中国和平崛起的起步时间被推迟了约2o年;中国的国内政治因朝鲜战争因素的介入使国家制度的建设彻底走上了一条斯大林主义的道路在随后的一代人时间内(约2o多年)排除了任何其他选择的可能性当代中国非理性乃至灾难性的国家行为如暴力土改、镇反、三反五反、反右、大跃进乃至文革都可从某种程度上溯源于这场战争;朝鲜战争后世界陷入时间漫长的冷战以美苏为的两个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集团展开了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军备竞赛苏联因国力不逮而导致国家经济被拖垮从而引了戈尔巴乔夫式的改革并最终导致苏联解体和后来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集团依次生颜色革命从而使近代世界搞了近8o年的原教旨社会主义制度实践被基本终结;因中国在朝鲜参战前有过美军不能越过38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