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身在门外的李家涛是无法看到这个动作。
李家涛自然不知道,自己一个微不足道的新生,居然刚到学院报道,就已经被好几个人给盯上了。
青年行政学院隶属团中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自然是有团系的印痕。李家涛要是考进京城其他学校,或许很多人都会鞭长莫及,可李家涛偏偏进入青年行政学院,这就徒增不少变数。
而陆涛就是受人之托,让他照顾李家涛一二。陆涛自诩风流,为人很是清高,碍于情面不得不答应下来,心里却是很抵触,自然对李家涛也不会有什么好感。
好感是相对的,而一直在学院任教,没有过多与社会相接触的陆涛城府不深,很多心情或多或少会体现在脸上的表情里,这也让李家涛感觉到了陆涛老师对自己的反感情绪,自然是也对陆涛不满意。【悠悠书 。uushu】
要是陆涛知道李家涛居然对自己这个班主任从第一次见面就不感冒,真不知道会做何感想!
见了班主任,李家涛谢绝了秀气女学长送自己到宿舍的好意,提着两个皮箱来到自己的201宿舍。之所以有两个皮箱,是因为尹雪萍临别赠送了一口皮箱,再加上从家里提出来的皮箱,一加一就等于二了。
一推门,李家涛就愣住了,差点没退出去。不过,李家涛毕竟两世为人,处乱不惊,并没有慌慌张张,而是笑着放下了手中的行李。
也难怪李家涛惊诧,因为宿舍中央位置并排放着两张课桌,上面放着一张绿色的床单,四周坐着四个学生模样的人居然在“码长城”,也就是俗称的打麻将!
“一筒!”
“三万!”
“东风!”……
麻将声音不绝于耳,四个人鏖战正酣!
而在宿舍的右侧靠窗户位置,却是一个戴眼镜的斯文同学在跟着微型录音机学英语。
“hell,zhereis——”生硬的语调听得李家涛浑身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其实,这一年正是国内经济迷茫停滞,前途迷茫的一年。很多大学里都分为两派,也就是“托”派和“麻”派。顾名思义,“托”就是考托福,“麻”就是打麻将。
身为国内数一数二的学院,201室的同学们倒是让“麻”派和“托”派得到极佳的“融合”!
“大家好,我叫李家涛。”李家涛微微一笑,提高了嗓门,也不得不提高嗓门,否则的话大伙都听不到。
被李家涛这么一说,打麻将的四个人第一反应就是用手去卷书桌上面的床单,想用床单把麻将卷起来。随即一看,却发现是个不到二十岁的同学,都同时松了一口气。
“哥们,不带这么吓人的啊。”一个穿蓝衬衣的同学呵呵笑着,“还以为是老师来查岗呢。”
李家涛笑了笑,一转身,把宿舍的门个关上,然后栓上,耸了耸肩膀:“这样就安全多了嘛。
这下,所有人都哄笑了起来。
年轻人碰到一堆,很容易熟络。很快,李家涛就和宿舍里其他五个哥们打成一遍了,成为阶级弟兄。
李家涛倒是挺佩服这几个打麻将的哥们,要知道,大家都是新生,人生地不熟的,居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一来就摆起龙门阵,这胆子可不是一般的大!
李家涛也很是诧异,这麻将从哪里来的,难道有人特意从家里带麻将来上学?
以后都是同窗室友,李家涛倒是想特意搞好关系,也凑到桌子边“观战”。可没多久,李家涛就兴趣索然,因为这几个同学的麻将技术也太臭了些。在前世,无论是当官还是做商人,都有一个缺少的工作,那就是打“关系牌”。
李家涛也是打“关系牌”的高手,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关系牌”可不是那么好打,不能赢钱,输钱还要输得不落痕迹,还必须输给指定的人,中间的难度可想而知!
“抽烟吗?”李家涛惯性从口袋里掏出了“长沙牌”香烟,先叼了根往自己嘴里,然后才笑着问。
李家涛才一开口,桌子边的四个人居然同时伸出了手,就连躺在床上学英语的哥们都爬了起来,让李家涛哭笑不得!
很快,整个宿舍里就烟雾弥漫,空气混浊。不过,男孩子们却很是享受这样的氛围。
“哥们是楚南省来的?”一个长得颇为秀气的同学瞄了瞄手中香烟的牌子,很是惬意地吐了一口烟圈,笑着说,“也只有楚南省的人抽这个牌子的香烟。”
李家涛点了点头:“有楚南的老乡吗?”
所有的人摇了摇头,让李家涛颇为失望。宿舍里一共六个人,来自全国不同的省份,普通话也成了通用语言。
后来,李家涛才了解到,打麻将的四个同学都是**,也就对他们一来学校就敢打麻将不足为奇了!
李家涛的大学生涯也在麻将声音中开始了,还时常伴随着语气生硬的英语朗读声音。
'。。'
第四十一章 半成人
岁月如梭,李家涛已经来到京城管理学院一年多,再过一个学期,就要毕业了。日子过得很平淡,李家涛很是低调,不显山不露水的。
这期间,徐蕾没有来找过李家涛,倒是写了封信过来。信里的语气有种淡淡的忧伤,也有点撒娇味道,责怪李家涛不去华清大学看她。
李家涛也没有回信,更没有去华清大学找徐蕾,尽管两个大学之间乘坐公共汽车只需要两毛钱的车费。
李家涛也想清楚了,自己对徐蕾,其实也只是初恋情结在作怪,谈不上有多深的感情。当然,徐蕾毫无疑问是个很漂亮的女孩子,温柔,善良,善解人意。
可李家涛同样清楚,在“磁盘”事件当中,徐蕾最终没有去雁都市公安局接自己,是因为她的父亲徐道明不许可,因为徐道明不想陷入未知的危机当中!
李家涛并不怪徐蕾,为人子女,自然要听父母的话,更何况徐蕾一直是个乖乖女。可李家涛需要的不是这种爱情,追求的也不是这种爱情,道不同不相为谋,更何况是一辈子的大事!
王彪在关键时刻站出来支持自己,倒是让李家涛很是感动,每次回家返校的时候都要去王彪学校一趟,帮王彪家里带些东西给他。李家涛心里也很高兴,自己和王彪之间因为高考所产生的疙瘩好像已经解开了。
不过,李家涛发现王彪的日子过的并不怎么惬意,因为王彪在学校找了个女朋友,而这个女朋友地长相实在有些有些对不起观众。
李家涛并不是以貌取人之辈,可王彪的这个女朋友长相也确实太差了些,和王彪不相配。王彪的女朋友叫唐冬香,脸上有一块很大的胎记,就像一片枯黄的落叶,使整个脸形都缺乏美感。唐冬香的身材也呈矮冬瓜状,营养过剩的臃肿使本来就矮小的身材向扁平发展。
李家涛实在想不通,王彪怎么会看上现在这个女朋友?唐冬香的相貌比起邱腊梅来,实在相差太远!
可没多久李家涛就从王彪的室友嘴里得知,唐冬香是雁都市国土局局长唐麦华的女儿!就在这一瞬间,李家涛什么都明白了。
王彪变了,变得很是陌生,这是李家涛心里的感受。
为了追唐冬香,王彪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短短的一年时间里,王彪写了一千多首诗歌,这其中绝大多数都是爱情诗!而王彪花了一年时间,终于用他的诗歌和诚意打动了唐麦香!
因为唐麦香喜欢诗歌,所以王彪写诗歌!
虽然不认同王彪的做法,李家涛却也很是佩服他,这需要多大的勇气的毅力!李家涛自问,自己是万万做不来的。
作为王彪的哥们,李家涛自然要劝说他,可王彪嘴里出来的那翻理论让李家涛目瞪口呆,觉得不可理喻。
王彪的声音有些嘶哑,看起来有些痛苦,可眼眸里却透露着他内心的坚定:“家涛,你说的道理我都明白。我倒是想劝你一句:该放弃时就放弃,如果背负的东西太多,你是走不了多远的。这是别人的城市,是城里人的城市,你不能占有,到时候人家就会让你滚回乡下去,这和没有考上大学有什么区别?”
李家涛没有办法回答,也不屑于回答。李家涛知道王彪是想留在城市里,这种想法很正常,哪个从乡下考出来的学生不想留在城里?可有这种想法没错,总该靠真才实学吧!
王彪上的是普通大专,属于定向招生,毕业分配后就必须回去。李家涛上的部属专科,和普通专科还是有很大区别。再说,青年行政学院的牌子挂在那里,毕业分配时候很吃香!
因此,王彪认为李家涛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这也让李家涛无话可说。
可李家涛又很为王彪担心,因为王彪和同学之间的关系很不融洽。在上大学后很短的时间内,王彪很快就融入了城市生的圈子,和城市生打成一派,捉弄耍笑侮辱乡下生。更甚的是,王彪的学校发生一次城乡大冲突,一个城市生用酒瓶把一个乡下生的脑袋给砸破了,王彪居然主动替那个城市生背黑锅,挨了一个处分。
李家涛觉得王彪实在傻得可爱,要知道,这样的处分可是要记入档案,跟随王彪一辈子的。就为了这所谓的城乡派别,值得吗?
这年代,在很多大学里都有一种“半成*人”。所谓的“半成*人”,大多数是那种来自乡下,一口带土音的普通话,却又特别忌讳别人说他是乡下人的大学生。
而这种“半成*人”,往往是两面不讨好,城市人瞧不起他,乡下人厌恶他骂他走狗,假洋鬼子。
李家涛很是担心王彪最后落下“半成*人”的结局,想给他讲“半成*人”的故事,可又怕伤害王彪的自尊心,最后不了了之!
很快,李家涛已经无暇顾及王彪的事情,因为时代的浪潮即将开始。
这一年,一个流行词是“疲软”。才获得正名的私人企业,不少又重新戴上了“红帽子”,企业家叫它“安全帽”。多年之后,想改回来又产生了产权争议。没人再囤积货物,仓库里滞销产品堆积如山。法院执行债务案件,多只能拿到一些货,企业的银行帐户,一般都是空空荡荡。
理论家们眼睛看着东欧,想着脚下的土地,他们认为最大的风险是“和平演变”。
这一年,苏联散伙了,加盟共和国都宣布独立,戈尔巴乔夫成了没有一寸土地的总统。年底,这个联邦变成邦联,出现了个叫“独联体”的国家组织。老布什与萨达姆打起来;南斯拉夫陷于内战。
防患于未然,理论家开始在国内寻找靶子。影射性的文学批评大行其道。王蒙和刘心武的作品都被挂了号。矛盾的是,他们的争议作品一概被作家协会评奖。
改革的钥匙已经插进锁孔里,等着一个关键人物转动了。
'。。'
第四十二章 敢为天下先
【悠悠书 。uushu】
李家涛一下子出名了,成了青年行政学院知名人士!
就在今天早上,《青年报》上刊登了李家涛的一篇名为《奔小康,敢为天下先》的文章,文风非常尖锐,观点异常鲜明。
在文章中,李家涛很是严厉地批判了时下的“新的思想僵滞”,鼓励大家“振奋精神,敢冒风险,敢为天下先”,很是尖锐地指出“有些同志总是习惯于把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认为市场调节背后必然隐藏着资本主义的幽灵”这种想法想法要不得,更在文章的最后给出结论:如果我们还停留在“姓资还是姓社”的争论当中,那就只能坐失良机,小康也将离人们越来越远。
一石激起千层浪!
青年行政学院的校训是“实事求是,朝气蓬勃”,可李家涛这也未免太朝气十足!
时下的新闻媒体,到处都是刊登一些影射性评论文章,而大多数评论家们都是眼睛盯着欧洲大陆,想着脚下的土地是否踏实,“和平演变”是否会席卷中国大地,李家涛这样冒失地“木秀于林”,自然是要受到“风必摧之”的惩罚,当然,迎接李家涛的可不是什么和风细雨,而是狂风暴雨!
《奔小康,敢为天下先》一文中的“敢为天下先”一说其实出自《老子·第六十七章》:“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而现在,李家涛直接把其中的“不”字给去掉,把“不敢为天下先”改为“敢为天下先”,还真是“冒天之大不韪”!
作为一个楚南人,李家涛在文章的开头毫不吝啬对华东人的赞赏之词:“华东人胆大包天,不但敢吃第一只螃蟹,还敢吃蛇吃猫吃蚯蚓,所以天底下没有什么是华东人不敢吃的。华东人敢踏浪扬帆,闯荡四海,所以华东人华侨最多。华东人敢做改革的排头兵,闯出一条血路,所以办经济特区,先行一步,非他莫属。华东人敢于探索,敢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敢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
《奔小康,敢为天下先》引用了一些众所周知的史料,赞誉林则徐为“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还引用了《盛世危言》中的一些史实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李家涛一直很低调,低调得不能再低调!
三年不鸣,一鸣惊人!如今,李家涛不想再低调了!
一时之间,青年行政学院的师生们都在谈论李家涛的这篇文章,非常热切地探讨着。
学院的领导们却一个个愁眉不展,从早上到现在,办公室里的电话就没有停过,基本上都是声讨《奔小康,敢为天下先》的电话,一副教训的口吻,把文章的作者李家涛说得一无是处,还连带质疑青年行政学院的教育水平以及学生素质!
学院的院长肖三思不在,因为肖三思只是名义上的学院院长,他的主要工作在团委。学院的副院长孙志彬主持日常工作,所以这个难题也落到了他的手中。
“还真是个烫手的山芋。”孙志彬坐在转动软椅上,手指在办公桌上轻轻敲着,“这个李家涛,平时不声不响的一个学生,居然一下子捅了这么大一个篓子!”
要是再平时,哪怕提前半年或者延后半年,这样的文章出来,并不会引起如此大的轰动。可就在一周前,苏联刚刚散伙,加盟共和国都宣布独立,总统都没有了一寸的土地了,这让国内很多专家忧心不已!
前不久,一部叫《编辑部的故事》的热播电视剧中,有句“猫和老鼠亲密密”的歌词,都被某些老同志批判为:猫怎么被老鼠和平演变了?
可见,当时的那根弦绷得有多紧!
在这个敏感时刻,李家涛居然提出什么要“敢为天下先”?
孙志彬心里很清楚,明天一早,各大媒体的报纸一定会出现大量批判李家涛的文章,那将会是扑天盖地,漫山遍野的局面!
出了这样的事情,孙志彬不敢做主,沉吟了好一会,还是抓起了桌子上面的电话。
“书记,有件事情要向您汇报一下……”孙志彬一听到话筒里的声音,马上站了起来,微微躬身,尽管知道话筒那端的人看不到自己,可仍旧异常恭敬,一五一十地汇报着。
“嗯。”电话那头的声音很淡然,“不就我们学院的一个学生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嘛,没什么大不了的。”
“可是——”孙志彬很是忐忑,欲言又止。
“对我们的学生要保护。”电话那头这次的声音很坚决,“这个叫李家涛的学生是陆涛班上的吧,听说学习成绩一向是第一,很优秀的一个学生嘛,陆涛和我提起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