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暖香- 第1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现在也想要专宠。可是,皇后娘娘说得对,后宫那么多女子,她们都是无辜的。我们相见得晚,本来就是我抢了她们的幸福。我一个嫁过人的寡妇,这样独占皇上,确实是过份了。”

“朕要是真的去宠幸了别人,你该不会跟朕生气吧?”如漆似胶相处了一个多月,他对她的爱意没有半分减弱,反而越发浓郁。不过,换换口味也不错,只要她不会跟他发脾气。

云桥想了想,鼓起腮帮子道:“我同意了才可以,我没同意不准你找别人。”

“好,朕听从你的吩咐!”李明道失笑了。这样的子矜实在太可爱了。他伸手就想抱她,但她冷哼一声提着裙子就跑掉了。看样子心里还是不舒坦的。他就喜欢这样的子矜,坦诚,不做作,喜欢她对他使小性子。

——————————————








家国天下朱颜改 第二十二章 天下大乱

昭宪十二年,皇帝在一度独宠柳贵妃之后,又开始宠幸后宫其他嫔妃。凌皇后复宠,凌氏一门依然是皇帝最信任的臣子。然而,皇帝对柳贵妃的宠爱依然是历朝历代无人能及,柳贵妃不但参知军政,甚至与皇帝一起批阅奏折。甚至后宫有传闻说皇帝若想宠幸其他嫔妃需得先得到柳贵妃首肯。

消息外传,天下震惊。民间传言,皇帝宠信柳氏妖妃,女子干政,天下必将大乱。

然而,面对后宫干政,朝堂之上反对之音却寥寥无几,最后在柳贵妃与皇帝的联手打压之下销声匿迹。连后族凌氏与皇帝宠臣桑氏都不敢直面柳氏锋芒,隐忍退让。

对天下百姓来说,皇帝是谁、当政的是谁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能活下去,而不是被饿死、冻死。可是,昭宪十一年底朝廷就有通告下来,所有赋税都提高了半成,还把劳役翻了六倍。而究其原因,却是皇帝要开凿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朝廷通告上说开凿这条大运河有多少好处,是利在千秋的大好事,可百姓们并不理解那些大道理,他们之知道增加了赋税和劳役他们就可能活不下去了。

而这个时候忽然有了小道消息,说皇上之所以要开凿这条大运河,是因为皇上想带着贵妃娘娘巡幸江南,据说江南是贵妃娘娘出生的地方。得知这样的消息,百姓们的震惊很快化作了愤怒,他们咒骂皇帝是昏君,宠信妖妃,不顾百姓死活。一时间,这个小道消息仿佛长了翅膀,立即从南飞到北,从西飞到东。大秦境内,民怨沸腾。

因为朝廷经费有限,皇帝又心急,大运河工程分段同时开工。首先是浚通原有的河道,主要征集周围郡县的民夫。因劳役时间长,疏通河道又是很辛苦很危险的工作,死伤无数。短短半年间,大运河沿线郡县很多家庭失去劳动力,致使大片田地荒芜,粮食减产。

人祸已经让百姓处于崩溃的边缘,老天竟然也来插一脚。这一年五月到七月,江南鱼米之乡竟然遭遇几十年不遇的伏旱,致使大片良田干枯开裂,颗粒无收。不只是粮食问题,干旱严重的地方甚至连水都没有,很多人都是被渴死的。

百姓们精神崩溃之下,怨气冲天,不知怎么的,“皇帝宠幸妖妃,天降惩罚”的谣言很快传遍天下。百姓无权无势,实在过不下去了就聚众闹事、哄抢、占山为王,甚至受灾最严重的地方还有小规模的农民起义。

各地叫苦的奏报如雪花般传到朝廷,云桥仿佛被人当头棒喝,一下子清醒过来。

看看她究竟都做了什么?为了给飞扬报仇,她竟然害得天下动乱,百姓死伤无数。不管她有多大的仇怨,百姓们何其无辜?这样严重的旱情,是上天给她的警告和惩罚么?

她虽然也预想过提高赋税和劳役会加重百姓负担,一举摧毁大秦李氏皇朝的民心基础。可是,她以为后果没有这样严重的,百姓们苦一点,还是能够生活下去的。她以为等天下换了主人,减轻赋税,很快就好了。她从来没有想过会有天灾,百姓们已经到了生存的临界点,老天再来压一下,叫他们如何承受得住?

怪她!都怪她!

李明道隐约猜到子矜的想法,安慰道:“天气无常,干旱哪朝哪代没有?与你有什么相干?不要将那些无知愚民的话放在心上,朕知道,你是最善良的女人。”

云桥不断摇头,不断哭泣。不是的,她一点都不善良,她是妖女,她是借尸还魂的妖女,她果然是来祸害天下苍生的。

“皇上,不如立即将役法费了吧!”她的目的已经达到,没有必要再祸及天下百姓了。

“不,不行。”李明道摇摇头。“朕知道你的心意,你是可怜那些百姓吧!可是,子矜,新的役法刚刚实施,怎么能轻言废弃?如此,将朝廷威信置于何地?更何况,今年天干,河道枯竭,正是疏通河道的最佳时期。更何况如今天干,很多人没有粮食没有清水只会饿死,朕不如扩大运河开工范围,征集更多的民工抓紧时间抢修河道,民工们有事情做,就有粮食吃,至少不会饿死。”

云桥粗粗听来,似乎有一定的道理。这就是以工代赈吧!可是……“这么热的天气,躲在房子里都热得心慌,让那些民工顶着烈日赶工,他们怎么受得了?还有,一下子征集那么多的民工,朝廷的粮食够么?”

“你放心,朕会下旨工部督监之人,早上卯时(早上五点)开工,巳时(上午九点)休息,晚上酉时(下午五点)开工,戌时(晚上九点)休息,避开烈日就好。至于粮食么,将这些民工征集之后,朝廷赈灾自然也少了许多负担,将这些赈灾的粮食运到工地,岂不是一举两得?”李明道拍拍云桥的肩,想来早有计较。

“这是谁出的主意?”云桥听出来了,想来李明道早就找人商讨过了。

“这是桑爱卿的意思,朕以为可行。”

“为何以前我没有看到过这些奏折?”

“朕担心你知道了难过,所以事关运河吉灾情的奏折朕都是在勤政典批阅的。”

云桥怔了怔,他竟然扣下了江南灾情的奏折,是怕她伤心难过么?

晚上,云桥与凌夏谈及此事,凌夏轻轻拥着她,说:“这件事情你就不要管了。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今年江南百姓确实辛苦,但很快就好了。如今各地都有乱民暴动,我们在各地的势力正急速膨胀,这可是难得的机会。”

云桥明白,凌氏很多人都在地方守备军,官不大,太平年间更是无所事是,被地方的文官压得死死的。但如今有了战事可就大大不同了,乱民暴动需要镇压,文官需要保护,武将的权利势必得到加强。

云桥还想说什么,不想凌夏忽然道:“对了,昨夜兄弟们抓到一个刺客,今天审问的时候他说是你父亲。”

“我爹?”云桥吃了一惊,但随即就明白了。想必爹爹不死心,还是想带她离开吧!

“你要不要过去看看?”如今的皇宫,可说是凌夏的天下了。皇帝也就还有一支暗卫握在手里而已。禁卫军里底细不明的人都被他陆续撤换出宫了。

云桥想了想,摇摇头。

“放了他吧,告诉他,我不会跟他离开的。”

“他想做什么?”之前云桥与父亲见面,凌夏只知道个大概。云桥心里难过,并没有跟凌夏讲太多的事情。

“他知道我们的计划,想带我离开。”

“他怎么知道的?”凌夏不由得紧张起来。想想看,谋逆大事,竟然还有一个知道自己底细的人不在掌握之中,换了谁都要担心的。

“他猜的。”云桥这才讲自己出生前后的事情跟凌夏说了一遍。

“若不是他从中阻挠多事,我们早就团聚了!可恶!”凌夏仍旧愤愤不平。“不行,云儿,你爹不能放。”

云桥细细一想,跟着点了点头,爹爹既然在意李氏江山超过与自己的父女亲情,那么他就很可能大义灭亲出卖他们,讲他们的计划和底细告诉李明道。

说不定他就是进宫来告密的!

凌夏与云桥都想到了这个可能。

“看在他是你父亲的份儿上,我讲他与洪老夫人一起软禁吧!”

“我爹武艺高强,医术又好,要留下他可不容易。”云桥有些担心。

“别担心,我自有办法。”凡是伤害了云桥的人,他都不会放过,哪怕是她的父亲。

~~~~

十个多月的一珍已经开始学说话了,云桥和凌夏担心她在李明道面前暴露他们的关系,凌夏在一珍面前便很少说话,甚至以名自称。这样,即便李明道听到一珍叫“凌夏”,也只当她是小孩子学舌而已。

一珍的脾气虽然还是不太好,但已经表现出其早慧的一面。这丫头从三个月起就开始咿咿呀呀开始学说话,到了半岁就能简单说一两个字的字词了,比皇后所出的安平公主还会说,让李明道如何不爱?

不但说话,这丫头虽然出生的时候瘦弱,但一直吃的是母奶,又得到云桥亲自照顾,身体逐渐好转,竟然从未生过病,一直健健康康的,脸色红润,活泼健康。她从小就喜欢做操,喜欢运动,今年五月就学会了游泳,天气热的时候跟着凌雨辰一起在浴池里玩水,开心得很。

虽说男女有别,不应该如此亲近,但因皇帝曾经有言将一珍赐婚给凌雨辰,君无戏言,人家既然有了“名分”,其他人自然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了。

这段时间云桥因为朝政之事心情不好,干脆彻底丢开政事,全心全意陪着一双儿女玩耍。李明道体谅她的心情,自然也没有话说。他唯一不高兴的是,他们圆房也半年多了,她的肚子怎么还没动静呢?

每次看到聪明可爱的一珍,他想要一个孩子的心情就越发迫切。才六个月大的一珍竟然会说话,甚至还能认十几个字,这不是神童么?如果子矜给他生一个神童当太子,将来定然是一代明君吧!

御医每七天都要给子矜请脉问安,李明道询问过,说是子矜以前身体就不好,不太容易受孕,不过,用药调理一下就会好的。他们给皇帝的保证是,一年之内,贵妃娘娘一定能怀上龙胎。

如今后宫一家独大,连皇后都要避起锋芒,其他嫔妃虽然心中不忿,却也无可奈何。要想获得皇上恩宠,还得求求这位贵妃娘娘才行。据说这位贵妃娘娘给后宫每位嫔妃都准备了一块牌子,皇上晚上宠幸哪位妃子就翻哪块牌子。但只有得到贵妃娘娘认同的嫔妃,牌子才有可能出现在皇上面前。

如此,谁都想巴结贵妃,可是她平时谁也不见,那么唯一能向贵妃娘娘示好的方法就是让自己的娘家在朝堂上支持贵妃娘娘的政见。

于是,云桥虽然不看奏折,却仍然将朝中大臣掌握在手里。

~~~~~~~

七月,伏旱尚未结束,皇帝的圣旨传到灾区,原本一番好意却引发大规模的暴动。百姓们不明白皇帝的一箭双雕,他们只知道在天灾面前,在他们面临生死存亡的时候,皇帝却下旨将他们家里的劳动力抓去挖河道,而朝廷的赈灾粮却那么少,根本不足以让他们生存下去。

江南本民风温顺之地,然而谁不想活下去?狗急了都要跳墙,更何况人?当他们认为活不下去的时候,便只有暴动起义一条路了。

之前的暴动都是小规模的,但从七月起,从皇帝的圣旨颁发开始,起义的规模越来越大,起义的地方越来越多。在凌氏的有意放纵之下,这些火星逐渐变成大火,足以燎原的大火。

李明道这才开始着慌了,立即颁旨废除役法,又下令招安,但为时已晚。

虽然百姓愚钝,但也知道谋逆之罪是要诛九族的,他们已经参加了暴动,参加了起义,如果大家现在散伙回家,等待他们的只有死路一条。

八月,干旱结束,然而全国各地的动乱反而越演越烈。

为了平乱,朝廷不得已将江南各地的兵马集中起来,又新招收了很多新兵,令江南的水师都督总体负责江南平乱事宜。

这个江南都督已经是凌夏的心腹,平乱大军中的中级将领又大部份出身凌氏,这一支强大的兵力基本上可以说是掌握在凌氏手中。

打仗可是需要用钱的,为此,洪氏捐献出大量的物资支持朝廷的平乱大军,而其他世家迫于压力,也不得不大放血老老实实认捐。当然,这都是云桥的主意。如今缺少军需,如果继续在百姓头上收刮,只会扩大民变,不得已只好将脑筋动到那些世家大族大商户身上了。

在皇宫里,贵妃娘娘提倡节俭,缩减各宫开支,不但连自己和永福公主的生日宴取消了,甚至连皇帝万寿节的宴会都一并省了。当然,宴会省了,礼物可不能省,如此又是一笔收入。

如此开源节流,李明道总算凑足了平乱的经费,心中对云桥是既感激又愧疚,一连几个月都没有多看别的嫔妃一眼。

有了粮草,大军所到之处,暴乱很快被平息下去。到了年底,各地小规模暴乱基本平定,只余下几处占据险要地势的据点还在负隅顽抗。

几个月下来,平叛大军送回来的奏折上说平叛大军在什么地方剿灭乱匪多少人,在哪次战役中又消灭叛逆多少人,大大小小的战役加起来诛杀的乱军不小百万,战功赫赫。实际上,那些暴民都是百姓,在贵妃娘娘的暗示下,平叛大军并没有杀太多人,而是放他们回了家乡。此事朝臣们并非全然不知,不过伙同贵妃娘娘瞒着皇帝而已。

但不管怎么说,总体形势还是好的,所以,皇宫里皇帝和朝臣们热热闹闹度过了新年。

~~~~~~

昭宪十三年的新年,李明道得到的是天下很快就能重新安定下来的好消息,只是他并没有高兴太久。

三月,西北急报,突厥大肆犯边,出兵三十万,凌青云恳请皇帝增派援兵与粮草。

李明道气怒之下竟然一剑将御案劈成两半。这一年多以来,他暗中吸食迷幻药太多,受不得刺激,很容易动怒。

云桥看着李明道一脸狰狞,惊呼一声,迅速跳开。李明道缓缓回头盯着她,那发红的眼睛紧紧锁在她身上,将她从头到脚看了好几遍,最后什么都没有说,疯狂地跑了出去。

女子干政,亡国之兆?

柳氏妖妃?

难道真的是子矜命格不好?

李明道想起柳青和的话,他说子矜出生便克死生母,出嫁克夫,成婚一年多洪飞扬就死了,如今他和子矜圆房也有一年多了……

真的是子矜么?

子矜真的会乱了他的天下?

他该怎么办?信还是不信?










家国天下朱颜改 第二十三章 西北巨变

云桥呆呆地望着李明道远去的背影,回想起他先前看着自己的眼神,想着这两年来他对自己的信任和宠爱,想着如今大秦内忧外患,百姓们生活艰难,突然感到心中一阵钝痛。她双腿一软,踉跄的后退了两步扶着身后的书柜,忍不住泪流满面。

她做错了么?她又错了么?可是,他设计离间自己和凌夏的仇她可以原谅,但飞扬的仇岂能不报?那么美好的飞扬,对她全心全意付出的飞扬,为他的江山大业付出了那么多的飞扬,竟然死在他的设计之下,她作为飞扬的妻子,一珍的母亲,怎么能忘记这杀夫之仇?

是的,他确实很爱她,可是,以爱的名义就可以为所欲为么?不管他对自己有多好,他终究忘恩负义害死了飞扬啊!但为什么看着他怀疑的眼神,看着他被逼入绝境她会觉得心痛?她怎么可以为他心痛?

云桥曲着双膝坐在地上,双臂抱着头趴在自己膝上,她紧紧闭着双眼,但泪水还是不住地涌出眼眶,很快打湿了衣袖。

李明道一口气跑出长春宫,脑子里却总是浮现出子矜震惊而心痛的眼神,她看出来了么?自己对她的怀疑,她看出来了么?

子矜……

他想起在江南初见时那个风华绝代的子矜;想起他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