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刀1937》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刺刀1937- 第1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日,从华北调来的日军第师团先头部队在白茆口、浒浦口附近登陆,自北而南向支塘、福山、常熟攻击前进。
  由太仓西进的日军第十一师团,从沿太仓——常熟公路进行追击;第十三师团也西向常熟梅李方向进犯。
  这时担任着江防任务的中队,为原本理应撤退整修地前税警总团,现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四十师和师。
  相较于其它精锐的德械师来说,同样装备精良的师,在上海之战中损失相对要小一些。
  因此。在考虑到目前兵力不足的情况下,总指挥部遂决定直接调师至一线战场,于战斗中进行临时补充。
  陶平成为了这场战役的总指挥。
  日下午点。师奉命出击,中日双方于新泾口、白茆口展开激战。
  以中岛今朝吾中将为师团长的京都师团,为日本陆军甲等常设师团,装备精良,兵员满员,战斗力较强,在编成的当年就参加过日俄战争。
  当郑永得知陶平对面的部队就是京都师团的时候,他只对前线指挥官下了一道命令:
  “干掉他们!”
  干掉他们。不惜一切代价的干掉他们!
  郑永永远也不会忘记在另一段历史上,这是一支什么样地部队。
  那是在另一个轨道上的南京。
  “百人斩”!
  这就是这个师团做的丑恶地事情。
  第十六师团在从无锡向常州追击过程中,该师团第十九旅团步兵第九联队第三大队副官野田毅少尉和大队炮小队长向井敏明少尉,相约在到达南京时,看谁先用日本刀斩杀满一百人。
  此后两个畜生开始大肆斩杀,在到达南京城外的紫金山时,野田毅斩杀了一百零五人,而向井敏明斩杀了一百零六人。
  “基本上不实行俘虏政策。决定采取全部彻底消灭的方针。”
  这是中岛今朝吾所记录的日记:
  “仅佐佐木部队就处理掉约一万五千人。守备太平门的一名中队长处理了约一千三百人。在仙鹤门附近集结的约有七八千人。此外,还有人不断地前来投降……
  处理上述七八千人。需要有一个大壕,但很难找到。预定将其分成一两百人的小队,领到适当的地方加以处理。
  这些败兵地处理,大多由我师团负责,因此师团无暇顾及入城或宿营等,只是一味地东奔西走。
  接连不断地有俘虏前来投降,其数量高达数千人。情绪亢奋的士兵丝毫不理睬上级军官的劝阻,将俘虏一个个地杀死。回想到许多战友流的血和十天来的艰难困苦,别说士兵了,我自己也想说全都干掉吧
  没有人能在自己还在指挥南京保卫战的时候,让这样的惨剧再次上演,这就是郑永唯一想的。
  “干掉他们!”
  这是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郑永地命令,前线将士必须不折不扣完成地死命令!
  尽管师建制已经不完整,尽管参战部队已经非常疲劳,尽管中队没有空中和水上力量的掩护,但命令永远是命令!
  师之一部,、、师之全部,配属于陶平统一指挥,以图歼灭登陆之敌。
  部署于新泾口、白茆口地师一个团,面对登陆之日军,在敌优势之炮火轰击之下,死守阵地,伤亡异常惨重。
  下午,该团被迫放弃阵地。
  指挥作战的该团副团长其后自杀谢罪。
  陶平迅即下令以以一七六师、一七三师和一七四师当即向登陆之敌发动进攻,以九十八师协同四十师迅速占领常熟至福山之间的阵地,支援一七六、一七三师的战斗,尽力保障昆支线和福山、常熟间之阵地,以最大程度使吴福线防御阵地完善。
  此时,日军已攻进徐家市。
  月日,中国反击开始。
  在几辆维克斯坦克的配合,中队以六个团的主力对徐家市之敌展开猛攻。
  后退者,杀!作战不利者,杀!
  这是军令,在冲锋士兵的身后,是架着机枪,拿着大刀的督战队。
  军令如山,郑司令长官就在指挥部看着,他手里的刀绝对不会对任何人留情。
  士兵们一层层的冲了上去,打退了,再冲,再打退,再冲,只要敌人还在,这样的冲锋就永远也没有停止的时候。
  这群中国士兵完全发疯了,起码日军是这么认为的。
  不断发起一阵阵冲锋的支那士兵根本就不要命了,他们是在踩着同伴的尸体前进。
  一层层,一叠叠的的中国士兵冲来,一层层,一叠叠的倒下,很快,又是一层层,一叠叠的继续压了上来……
  终于,在这样疯狂的冲击下,日军的阵脚开始变得松动了。
  下午,日军司令部终于下达了撤退的命令,瞬间,整队整队的日军开始仓皇撤离。
  中国士兵已经打红了眼,即便日军开始溃败,但他们却一丝也没有停住脚步的意思。
  落在队伍后面的日本士兵是最倒霉的。
  一旦被俘,在中国士兵的刺刀和愤怒下,这些日本杂碎就绝对没有活命的可能。
  为了那些死在上海的兄弟报仇!
  时,进入徐家市之日本被完全驱逐出去。
  陶平迅速调整部署,命令重夺徐家市之军,除留少数兵力防御,大部兵力立刻向前墩桥方向迅猛突击。
  同时,前墩桥拉锯战开始……
  第二部燃烧的大地——第三部刺刀1937 第二百六十六章 “铁血锄奸团”
  “支那人的抵抗非常顽强,完全出乎我们的想像。”
  看着面前的地图,中岛今朝吾皱着眉头,脸上的表情非常不快,他摸着自己的下巴说道:
  “我们好容易夺取了徐家市,但没有坚持多少时候又被迫撤了出来,而现在支那军队又和我们在前墩桥一线展开反复争夺……”
  参谋长中泽三夫大佐显然没有自己的师团长那样紧张:
  “我想这完全不必过分担心,从我们现有掌握的情报来看,支那的军队已经被彻底打残了,现在不过是他们的垂死挣扎而已。
  您看,虽然支那有两条在德国人帮助下建立起来的所谓永远国防线,但是他们的兵力的窘迫,将使他们的力量根本不足以防御。
  同时,在这,在这,这些地方工事凋敝,有的大门紧锁,形同虚设,凭借着这样的所谓永远性国防线,根本不可能阻挡帝国前进的步伐……“
  中岛今朝吾接过了参谋长递来的情报,一边翻着脸上一边展露出了笑容:
  “帝国的情报人员,是全世界最优秀的情报机构,支那政府全部的防卫情报,他们竟然如此完整的得到了,有了这份情报的帮助,我想我们能很轻松的击溃支那军队了。”
  拿出情报在地图上对比了半天,笑容愈发的轻松起来:
  “和我掌握地情况完全一样。在这支那人只有四个不满员的师,帮我向情报部分发电,感谢他们的巨大努力,并希望他们继续与我们配合,为彻底征服支那而努力!”
  在随后地战斗中。师团开始集中兵力开始攻击情报中显示地最薄弱一点一七三师。
  在日军地强大攻势下。师节节败退。进而牵动了整条战线。并迫使其中**队主力退守前墩桥至常熟一线死守。
  次后师赶来增援。亦被日军所击退。并大有合围师之势。
  在这样地情况下。夺取常熟等地。彻底击溃中**队已经成了指日可待地事情。
  以一个师团地力量。  击败中**队四个半师。这将是中岛今朝吾和整个师团最大地光荣……至明日下午。而后向常熟方向撤退。“
  陶平原本严峻地脸上开始露出了一丝微笑:
  “命令师负责掩护,命令师死守常熟,命令师和师之两个团,侧后截杀辎重兵第十六联队。”
  “是!”
  命令迅速被传了下来。
  陶平轻轻松了口气,这仗实在有些难打。
  之前早就得到指挥部的消息,日军已经完全掌握此地所有队和防御情报,但指挥部不会变更任何防卫力量。而且也不允许前方指挥官随意变更。
  这也就是说这一仗,将是在日军对自己的底细摸得一清二楚地状况下打的。
  这一仗的艰难度可想而知。
  但陶平喜欢这样的挑战。
  自从在东北从军以来,自己绝大部分时间都是从事的参谋长工作。很少有机会亲临前线指挥一线部队作战。
  但现在这个机会来了。
  好仗人人会打,但恶仗险仗就不是每个人都会指挥的了……
  “司令,指挥部密电。”
  结果副官递来的电报,陶平瞥了几眼,眉头稍稍皱了皱:
  “总指挥部派人来解决?
  “是的,司令部明确的指示不需要我们来动手。”
  陶平淡淡的“哦”了一声。随手划燃一根火柴将那份电报烧毁。
  慢慢燃烧地火光之中,陶平微微摇了摇头。
  值此民族危亡之机,国家动荡之时,全国上下本应团结一心,,共同抗日,但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汉奸,甘心出卖自己的祖国?
  杀,杀吧。将这些国家地败类铲除得干干净净。
  是夜。一场奇特怪异的谋杀,俗称“常熟二二血案”发生了……刘明智。常熟布匹商人。
  据说他的祖籍在海洲,从太爷爷辈开始定居常熟。
  几代人的辛苦经营,终于让刘家的布庄成为了覆盖常熟、苏州、无锡等地最大的布庄。
  人发财不是什么希罕地事,希罕就希罕在刘家发财以后依旧和以往那样的乐善好施,常熟那个一年四季不停的施粥棚就是刘家开的。
  当日军的炮火在常熟城外响起,人人都想逃离这里的时候,刘明智却并没有过多的惊慌,依旧如往常一样经营着他的布店和粥棚。
  夜色渐渐降临到了常熟,喧闹了一天的炮火也渐渐停息了下来。
  晚餐是刘家人最重视地时候,也是在外奔波忙碌了一天地刘家男人难得聚在一起的一刻。
  这一家人都信天主教,晚餐时地祈祷是必不可少的。
  当一家人祈祷完毕之后,这才开始就餐。
  刘明智抿了一口酒,摸了摸胡子问道:“三儿,今天想办法出城了没有?”
  “父亲,看得实在严,听说师整个师都调进城了,看来是准备死守常熟了。”刘明智最宠爱的三儿子刘德威恭恭敬敬地说道。
  “死守?”刘明智鼻子里冷哼了一声:
  “日本人那么强大,难道他们真的以为常熟能守住?远的不说,就说上海。那么多中**队都投了进去,结果怎么样?上海还不是一样丢了?”
  “父亲教训的是。”大儿子刘德文笑嘻嘻地说道:“听说连最精锐的德械师都被给打残了。”
  “德械师算得了什么?”刘明智鼻子里又不屑的发出了一声冷哼:“日本,只有日本的军队才是最强大的。在日本的攻击下,中国的灭亡,只是迟早的事情。我刘明智别的本事没有,这看人看事物的眼光还是很准的,中国必然亡在日本手里!”
  刘德文笑着帮刘明智倒满了酒:
  “父亲深谋远虑,日本人之前就答应过,只要等日军进城,父亲能稳定常熟商铺,就是最大的功劳了,更何况父亲还为日本人传递了那么多的情报?我看将来常熟……”
  话还没有说完,忽然门外响起了激烈的敲门声。
  过了会,就看到管家匆匆进来道:
  “老爷,这几位长官要见您。”
  还没有等刘明智说话,已经看到几个穿着军人服装的人走了进来,最前面的一个佩带上校军衔的军人笑嘻嘻的,看起来一脸的和善。
  “长官请坐,请问长官是哪一部分的,到我刘府有何指教?”刘明智赶紧起身抱拳说道。
  一脸笑容的人也不客气,在椅子上坐了下来:“兄弟的名字叫黎旁谢,大家都叫我黎叔,兄弟也不是什么长官,兄弟隶属于情报部,新近才被安排了个新差使,铁血锄奸团的团长……”
  刘明智顿时脸色大变,才想有所动作,几枝黑洞洞的枪口已经对准了他。
  “长官,不是,黎叔,我刘明智是个正经商人,从来都是规规矩矩做生意的,不知什么地方得罪了兄弟们?”
  刘明智终究是跑惯了江湖的,很快便镇静了下来。
  “规规矩矩的商人?”黎叔脸上的笑容一点也没有见减少,他从口袋里摸出了一个本子,翻了几页慢慢地念道:
  “刘明智,民国二十六年九月二日,与名为日本商人,实为日本间谍之坂雄太郎勾结,出卖常熟一线之军事布防图;民国二十六年九月二十九日,委派其三子刘德威……”
  足足念了有半个多小时,刘家父子的冷汗一头头冒了出来。
  “还要继续念吗?正经商人?”黎叔笑嘻嘻地收好了本子,掏出了根烟问道。
  刘明智赶紧摸出洋火为他点着,手哆嗦着几乎要烧着黎叔的眉毛:
  “是我一时糊涂,是我一时间糊涂,请黎叔大人有大量,再给我们父子一次机会,以后我父子保证老老实实做人,再也不敢和那些日本人往来了……”
  “自作孽,不可活这时边上刘明智八十多岁的老母亲轻轻叹了口气:
  “早让你不要和东洋人来往了,你就是不肯听,你整天拜外国菩萨,可菩萨不会保佑你的,现在他们既然已经来了,你以为还会放过你们吗?”
  第二部燃烧的大地——第三部刺刀1937 第二百六十七章 回家
  刘母一边叹息着,一边不断拨动着佛珠默默念着经文。
  “还是老太太有眼光,聪明啊。”黎叔笑了一下,接着又重重的叹了口气:
  “可惜啊,可惜啊,被你的儿子孙子给连累了啊……”
  刘母叹息了声,巍颤颤站了起来:“我不想看到自己的儿子孙子死在自己面前,请到内堂送我上路吧。”
  “好好的一个老太太……”
  黎叔站起了身,向着老太太深深鞠了一躬。
  是夜,刘府中忽然枪声大作,随后又陷于平静之中……动了整个常熟“
  一贯积德行善的刘家全家惨遭灭门!
  几乎半个常熟城的人都拥聚到了刘家门口,这刘家终日行善,昨天还好好的能今天怎么一眨眼的功夫就没了?
  早有大量的警察围在了刘府外,站在外面,还能隐隐闻到里面传出的血腥味。
  大批的记者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突然出现在了这里,记得以前找遍常熟,也不会见到几个记者。
  围观地人好奇地互相询问着。虽然不知里面地确切情况。但总有那么一些有“本事”地人能知道所谓地“内幕”。
  “昨晚冲进去十几个大汉。人人都拿着机关枪。进去就是一通乱扫……”“知道是谁做地吗?”
  “能有谁?刘大善人能有什么仇人?日本人呗!”
  “日本人?那些日本人这么狠?”
  “何止狠。听说里面那个惨啊。”
  “哎。这些天杀地日本猪猡啊……”
  正聊着,警察局长从里面走了出来,才刚刚走出来,很快就被大批的记者围住。
  警察局长脸上露出难过的表情,沉默了好一会才让几个大报社的人在部下的陪同下进入刘家观看现场。
  “常熟商人刘明智全家昨日惨遭杀害,现场惨不忍睹……
  根据现场留下物证和当夜之目击证人,凶手皆指向日人情报机构……刘明智本爱国商人。屡次拒绝于日合作,遂遭此横祸,此人神共愤之兽行……“
  这一“常熟二二血案”,迅速通过报纸传至大城市,配发的照片上刘家状况之惨,让人不忍目睹。
  政府宣传机构迅速启动,日人的残暴凶狠。日人地无耻恶劣,被宣传得淋漓尽致。
  一来要让那些还没有认清倭寇残暴的民众。彻底的警醒过来,全国同仇敌忾,共抗强敌。
  二来也是让那些具有深深恋土情节的百姓,看到一旦城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