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刀1937》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刺刀1937- 第1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周围响起了一片低低的哭泣声。
  这些在战场上流血不流泪的军官们,终于流下了他们的眼泪……
  “总指挥,我答应过旅座,一定要把他给送回来,他还想见见自己的老长官。”
  二子忽然擦抹了下自己的眼睛,站了起来:“还有,旅座再三关照,要是他阵亡的话,棺材里一定要放上他的手枪和葡萄酒,我不知道去哪买葡萄酒,就麻烦总指挥了。”
  他的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
  “我答应旅座的事情都已经完成了,我没用,我废物,我保护不了旅座,我本来早就应该死的,现在我已经把旅座送回来了,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他一边说着一边掏出了枪,对准了自己脑袋。
  “二子,二子,放下枪,放下枪,这不关你的事,真的不关你的事啊!”
  军官们一起大声叫了出来,但二子用枪口对着自己的脑袋,笑着摇了摇头:
  “那么多弟兄们都去了,我眼睁睁地看着旅座死在了我的面前,我不想活了,真的不想活了,总指挥,我求您最后一件事,我死后,把我埋葬在旅座的身边,到了黄泉路上,我还当他的勤务兵,我没别的本事,我就会干这么一件事情……”
  说着,他扣动了扳机,枪声在所有人的耳边响了……
  第二部燃烧的大地——第三部刺刀1937 第三百零六章 “忠魂归去”
  邢亚创,东北讲武堂五百学生队成员之一。
  民国二十年九月十八日,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在此民族危亡之际,五百学生队成员集体参与奉天保卫战的行列之中。
  时邢亚创十七岁。
  北大营惨烈八天,是东北讲武堂五百学生队历史上最辉煌的一次战斗。
  学生队五百孩子,以绝对劣势之兵力,死死地抗住了日本两个旅团八天攻击,创造出了让所有人都不可思议的“北大营之中国奇迹”。
  大战结束,五百学生队仅剩一百二十六人。
  其后,奉天保卫战学生队再次阵亡十七人,大突围阵亡六十一人,上海之战阵亡三十三人,在歼灭十六师团和国崎支队的一系列战斗中,阵亡军官八名。
  至此,当年辉煌无比,做为军官力量培养的五百学生队精英战至今日仅剩七人……
  一寸河山一寸血。
  学生队,无数像邢亚创这样的人为了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流尽了自己的最后一滴鲜血……
  一段又一段的奇迹,从北大营到四行仓库,从上海到常熟,几乎所有邢亚创参与过的值得纪念的战斗,都是一场场的血战,都是以惨烈的代价在日本人面前构筑起了一道血肉长城……
  每一次无论战斗的过程多么惨烈,士兵们总能看到邢亚创带着几分腼腆、带着几分青涩,带着几分骄傲的笑容。
  正是因为这份自信和骄傲的笑容,一直都在激励着士兵们努力奋战。
  而这一次,他骄傲的笑容却永远凝固在了虞山。
  二十四岁,邢亚创殉国时年仅二十四岁。
  他是一个年轻的军官,如果上苍能够再给他十年的时间,他在某些方面的成就。甚至会超过传奇将军郑永。
  但这一切,都仅仅是如果而已……
  一直有人认为,在历次战斗中出尽了风头的师老底子地这些军官中,论攻击决心之坚决,攻击之锐利非司徒天瑞莫属。
  而论防御之强悍,防御之坚固,铁定国毫无疑问的是师的第一人。
  邢亚创就是铁定国一手带出来的老部下。交给他防御的阵地,从来没有丢失过。
  本来郑永还想让他在稍做休整后,接替其它部队的防御;本来郑永还想在他得到应得的荣誉后,继续参加到反攻之中。
  但现在。一切都已经失去了意义……
  其后,追认邢亚创为国民革命军少将。
  根据陆海空军勋赏条例施行细则。国民革命军师旅旅长邢亚创,捍御外侮。保卫国家,战功卓著,授予青天白日勋章!
  在为邢亚创送葬的那一天,几乎所有与邢亚创相熟的,有过一面之缘的。甚至是不认识地军官都来了。
  郑永来了,司徒天瑞来了。铁定国来了,欧阳平和陶平也来了……
  勃罗姆和他的德国顾问团全体成员来了,他地老战友风振华来了,旅只要能动弹的所有地幸存者都来了。
  那口巨大的棺木在缓缓移动着,捧着他的照片的,是邢亚创最为尊敬的老上司铁定国。
  护送着灵柩地,是国民革命军二级上将,第三战区总指挥,南京卫戍司令郑永,是师师长司徒天瑞。是师师长陶平。是师师长程宏,是师师长欧阳平。
  百姓也都自发的来了。
  他们或许已经听说过了这位英雄地故事。他们默默地注视这灵柩在自己的面前经过,然后悄悄地擦抹一下眼睛……
  那么好的一个将军,那么年轻的一个孩子,怎么就这么走了。
  棺木被轻轻的放了下来,棺盖被打开了,再看一眼,再看他最后一眼……
  那张年轻的脸上依旧带着微笑,好像他从来就没有离开过一样。
  军装笔挺,皮靴铮亮,手枪就佩带在他的腰间。
  接过了一瓶好酒,铁定国呆呆看了好久,然后放在了邢亚创的身上。
  这是他最喜欢喝的葡萄酒,铁定国凄凉的笑了一下,轻声说道:
  “兄弟,喝吧,到了下面喝个够,那么多弟兄在底下等着你呢,寂寞不了。小子,都是少将了,升得比老子还要快。到了下面好好带兵,别让阎王爷瞧不起咱们……”
  郑永走了过来,他解下了一级国光勋章,也和那瓶葡萄酒一样放到了棺木之中。
  自己是第一个获得国光勋章地将领,这对于军人来说是巨大地荣耀,但郑永觉得棺木中的这个人比自己更加有资格拥有……
  “走啦,兄弟!”
  郑永身子站得笔直,大声说道:
  “好走,兄弟!”
  枪声一齐鸣响了,整齐地枪声是在送邢亚创最后一程。
  棺木被放了下去,一铲一铲的土落到了上面。
  在他的坟墓边上,还有一座小小的坟,那是他的勤务兵,忠心耿耿的二子的……
  失去了那么一位好的兄弟,巨大的悲伤一直笼罩在军官们的新头,久久没有散去。
  德国顾问团走了,带着一丝遗憾,带着一些悲伤离开了这里。
  大捷的消息迅速传遍了全国,这是一次比以往累次战斗更加辉煌的胜利,中国民众的抗战热情和决心被提到了一个从所未有的高度。
  神奇,实在是太神奇了。
  才从上海撤退没有多少时间,正当日军进展凶猛,首都南京即将受到直接攻击的时候,这个喜讯就毫无征兆的落到了国民的头上。
  日军整整一个师团外加一个支队被全歼,师团长被打死,支队长成为了俘虏,还有什么事情是传奇将军郑永做不到的?
  国民们开始认为国防线在郑永将军的指挥下。固若金汤,日军在这里只会撞得头破血流,一个兵也冲不过来。
  而一些整天坐在办公室里想着房子、票子、金条的官员们,居然头脑发热地建议政府应当趁着大捷的机会,立即下令,命令郑永所辖部队反击,三个月内把日本人赶出来,并趁机将东北全部收回来。
  三个月?
  这简直比日本人“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口号更加来得可笑。
  他们根本不知道为了这场大捷,第三战区付出了怎样的代价,中国军队付出了怎样的代价。那些精英军官们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第三战区消耗严重,大量部队损失的兵源短时期内根本得不到补充。即便勉强补充进去的,也毫无战斗力可言。
  在装备上。日军占据着绝对压倒性的优势,无论在空中力量还是地面力量上。好在委座的头脑还算清醒,并没有因为这样地一场惨胜而被那些白痴官员的建议所蒙蔽,只是下达了在固守国防线地同时,伺机进行小规模反击的命令。
  好消息也不是没有。在遭遇了惨败之后,日军凶猛地进攻步伐一下被极大迟缓了。
  那些数月来对中国阵地不断攻击的日军。暂时停止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重新调整部署。
  而这也为郑永,为第三战区,为中国军队赢得了喘息的时间。
  同时为了自身利益的需要,为了让中国牵制住日军,在年初地时候,苏联采用以货换货的形式,援助中国…战车和自意大利购入地“菲亚特”战车、德国产装甲汽车、奔驰柴油卡车、美式福特卡车、意大利产摩托车数百辆。
  在这些车辆的基础上,陆军装甲兵团被扩编为陆军第师,仍由杜聿明任师长。
  随即。为了继续巩固国防线之防御力量。陆军师两个团被调往第三战区。
  战场出现了难得的平静,双方都在不断的调兵遣将。积蓄力量,以迎接再一次大战的到来……
  受到大捷的影响,征兵的情况大为好转,民众的报名热情也远比以前高涨的许多。
  郑永开始重点吸收那些有一定文化知识的青年加入到自己地队伍之中。
  这些知识青年有文化,有热血,稍稍加以训练地话,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派到最大地用处。
  而在与日军作战中起到奇兵作用的特种营,也开始进一步扩建。
  一些有经验的老兵被调进了特种营中,预计将该营扩充为一个团,由陈龙担任团长,加以严格的训练,冀望在未来即将到来的战争中,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陈龙一直以来都是郑永非常欣赏的一名军官,胆大,心细,关键时刻敢于下手,但有的时候会稍稍显得莽撞一些,不过这些并不重要,关键的是他是目前第三战区军官中为数不多的拥有特种作战经验的军官……
  不过显然其它军官们对于自己如此重视特种部队有些不以为然。
  在他们看来陈龙和他的部队所取得的那些战功,很大程度上有偶然的成分在内。与其这样花费时间还不如把主要精力放在主力部队的建设之上。
  面对这样的质疑郑永并不想多解释什么,很快,他们就会明白自己为什么那么重视这些部队的。
  同时,他开始大量选拔枪法好的士兵,培养狙击手。
  在过于的累次战斗中,都存在着一个问题,中国士兵往往拿着枪就是一通乱放,而日军士兵在射击上的精准度却是中国士兵不能相比的。
  而这,也正是中日两国士兵间的差距,尤其在老兵大量阵亡,部队中超过一半为新兵的情况下,双方在这方面的差距,也就更加明显了……
  第二部燃烧的大地——第三部刺刀1937 第三百零七章 官员
  “总指挥,九十八师师长王甲本代表全师官兵欢迎总指挥部视察阵地!”
  随着这一声中气十足的声音,王甲本挺着腰板站到了郑永的面前。
  在第三战区大捷的背后,这些负责狙击日军的地方部队,所取到的作用之大,是难以想像的。
  他们的伤亡甚至超过了那些进攻部队,他们的顽强和牺牲精神一点也不逊色于中央军。
  仅第九十八师在累次作战中,全师伤亡过半,基层军官大量阵亡,若不是歼灭战及时打响并顺利结束,也许,整个师都快要被打光了。
  “怎么样,需要什么不要客气,尽管说。”也没有什么寒暄,略略看了周围驻地一眼,郑永开门见山地说道。
  王甲本也是个痛快人,见总指挥已经这么说了,也没有什么客气:
  “主要是伤亡太大,部队减员非常严重,请求总指挥部尽量给我们补充些兵力,最好是有战斗经验的老兵……”
  “老兵?这个……”
  郑永显得有些为难起来:
  “王师长,我也不想瞒你,老兵大量伤亡啊,有些部队都打空了,实在抽调不出,不过,这次征召了一批学生,我看优先配属给你们师一部分吧。”
  “那些娃娃兵吗?”王甲本不屑地撇了撇:
  “那些娃娃兵来了有什么用?战场上一放枪,我估摸着,一个个早就跑光了。”
  郑永笑了一下:“王师长,别小看这些娃娃兵,他们有文化,有报复,只要经过战火的洗练,这些人将来早晚都是国家的栋梁。以前东北的那些学生兵……”
  说到这他的神色一下暗淡了下来。他又想起了自己的爱将邢亚创。
  王甲本也听说过了邢亚创的事情,眼见引起了总指挥的伤心事,急忙换了一个话题:“总指挥。参谋长,一路辛苦。先用饭吧?”
  “不用。”郑永摆了摆手:
  “我和参谋长在来地路上已经吃了一些,先看看阵地吧?听说情况依旧非常严重?”
  一说起这个王甲本就满脸地愤怒:
  “总指挥,虽然在上海之战的时候我九十八师就奉命加固工事,但毕竟时间仓促,我们人手又严重不足。所以只能大概整修了一下,但等到一打仗了。我呸!”
  他一边说着一边狠狠地吐了一口唾沫:
  “日本人一发炮弹过来,轰的一下,整块整快地材料往下掉啊……”
  他把郑永和蒋百里引到了一处被轰塌的工事,掩饰不住自己地愤怒说道:
  “这,就这,开战的第二天被炸毁的,日本人就用了几发炮弹,整个工事全完了,一个连的兄弟全被埋在这里,整整一个连啊。日本人根本就没有费什么力气就冲了上来。
  可为了重新夺回这里。我损失了两个营的兵力啊!总指挥。那些黑心地商人这是在帮咱们建工事还是在帮着日本人啊!“
  “通敌,这根本就是通敌行为!”
  一贯温文而雅的蒋百里面色铁青。恼怒地来回走动着:
  “永久国防线,永久国防线!在我当初的构思里,凭借着这两条国防线起码能坚持两到三年!但这样的工事,这是在害人,是在帮着日本人残杀我们的兄弟!”
  “我已经向委座汇报过这件事了。”
  郑永看起来相对要平静一些,毕竟这是自己知道的事情:
  “事情已经摆在这里了,惩处那些奸商不在我们的权利范围之内。现在日方暂时停止了进攻,趁着这个机会,抓紧抢修工事,另外,我再抓紧调拨一批民夫给你们。王师长,能整修到什么地步就整修到什么地步吧……”
  说这话的时候他心里真的有一些无奈。
  军事上,凭借着自己对历史的了解,加上将士们的努力,他正在一点一点扭转着历史地轨道,不过对于其它地事情,他发现自己真的是无能为力。
  官员贪污腐化,革命精神早就已经荡然无存,官商勾结,为了金钱地利益没有什么是这些人做不出来的。
  一有小的失败,大量官员贪生怕死,公然叫嚣与日人谈判,摆明了就是投降主义。
  一有些许胜利,那些蛀虫纷纷跳了出来,拍胸脯,跺脚丫,恨不得把自己的心都掏出来,告诉全世界的人,自己早就是真心抗日的,捷报里自己的功劳第
  就连自己的老丈人也是如此。
  前段时候送到军队里的补给惨不忍睹。
  米是黑的、霉的,军装看起来稍微用下力就能撕开。
  几个委座重点关注的德式师状况稍好,那些官员还不敢做得太过分,但地方部队,也就是所谓的杂牌军的待遇实在凄惨了些。
  据说桂军一个脾气暴躁的团长,看到这些所谓的“补给”,气得差点拿枪甭了那些送来这些破烂货的官员。
  问题非常严重,战争最紧张的时候还看不出来,但一等稍稍有些太平了,这些矛盾就一下总爆发了出来。
  自己已经上书委座,请求严惩这些黑了心肠的官员还有商人,至于能起到多大作用自己就真的不知道了……
  “还有武器弹药,现在我九十八师也非常需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